一、诗经中(略,已发专帖)
.
二、诗经以外的例子 唐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转韵者,诗曰:兰生不当门,别是闲田草,风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摇花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沫清风吹。余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冰川诗式》四:‘古诗平头换句法:此法七句方一换韵,又首句平声,其法不得双杀,双杀者,不得此法。‘门(平声首句)草老(一韵)欺枝(一韵)’,互平仄也;‘池(平声首句)美佩(仄一韵《队》)吹随(平《支》一韵)’,互平仄:是非双杀,是转换韵一格也。”上所引是李白的《赠友人》诗,因其连续转换三韵,故称连韵诗。其中就有交锁韵: 顾无馨香美,叨沫清风吹。 余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 赠妇诗其二 东汉·秦嘉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计。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亲/身,禄/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义/别,足/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梁/怅,陆/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山/鞍,谷/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进/始,数/属) 按王力先生的上古三十韵来看: 第三段梁/怅:十四阳部。 “义”本在去声四寘,但《韻補》:“叶牛何切。周官註:儀作義,古皆音俄。古文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陂音坡。”“别”在入声九屑。二字韵母同,但长言短言不同,属于混押。歌月部通韵。虽然歌月部通韵上古貌似比较少,但还是有。 亲/身:二十真部。 进/始:始:一之部,进:二十真部。这两部貌似不通韵的,因此这两字还有疑问。 而禄/独、足/曲、陆/躅、谷/毂、数/属,基本都在十屋部。只陆属五觉部,似可与十屋通押。数属九侯部,明确可与十屋通押。 这诗最神奇的地方是,一三韵(A韵)不断转韵,而二四韵(B韵)却一韵到底。实际的押韵成了:ABAB,CBCB,DBDB,EBEB,FBFB(其中F韵还有疑问),如果F韵能解决疑问,则此诗全是交锁韵体。两个F如果不同韵,则此诗只是运用了交锁韵而已。 . 赠婺源苏员外诗 唐·章碣 帝念琼枝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 鸾从阙下虽辞侣,雁到江都却续行。 烟月一时搜古句,山川两地植甘棠。 即看龙虎西归去,便佐羲轩话万方。 此诗第一句押平声,其他奇句的韵与偶句的韵在韵母上不同。属于交锁韵。押韵方式为进退格。这首与毛泽东的一首用法相同,都是第一句押韵,因此是运用了交锁韵,而不是交锁韵体。 . 七律·送瘟神 毛泽东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七律·送瘟神》就用了交锁韵,以“o、e”韵(“乜斜”、“梭波”)的“多何歌河波”和“i、ï”韵(“衣期韵”)的“矢里事”两种韵音全诗共同构成了“AABABABA”式交韵。但因第一句没用B,所以只能说用了交锁韵,却不能叫交锁韵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