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4-10 20:24 编辑
三、波浪式 巧补式只是一个波折,两个以上的波折便称之为波浪式。 据说明代名士解缙给一位老太太祝寿,吟诗以贺,劈头一句是“这个婆娘不是人”,把老太太差点气死,众宾客个个大惊失色。就在气氛紧张的时候,解缙接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太太转怒为喜,满堂笑逐颜开。可是不等大家笑完,解缙的第三句又出“儿孙个个都是贼”,把刚缓和过来的气氛又弄紧张了。这时,解缙不紧不慢地来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奉至亲。”全诗便是: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至亲。 此诗巧补了两次,所以称之为波浪式。 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十集卷四《无边风月》条有类似的云:“又伯虎对门一富翁之母七十寿诞,求诗于伯虎。伯虎授笔书曰:对门老妇不是人。富翁见书而惊。
又书曰:好是南山观世音。意稍释。第三句曰:两个儿子都作贼。见之又不觉失色。续更书曰:偷得蟠桃献母亲。富翁怏怏,持之而去。” 对门老妇不是人,好是南山观世音。 两个儿子都作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纪文达谐诗》条云:“纪文达才调宏敏,尤善诙谐。一日为某词林太夫人寿,纪往贺。词林以祝诗请,纪即席应之曰:这个婆娘不是人。 一座大骇,纪乃从容续曰:九天神女下凡尘。众始莞然。及其转句,又曰:生下儿子去做贼。众复愕然。纪曰:此子却好,偷得蟠桃寿母亲。一时传为佳话。” 某次帝宴群臣,命解缙以“天子”为题即席吟诗助兴。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 当今天子不是人, 帝欲动怒,缙续道: 乃是上天紫微星。 皇帝化怒为喜。谁知第三句竟出入意科地吟出 唯愿小臣万万岁, 皇帝勃然大怒,汝竟敢自称万岁,置朕于何地?命推出斩之。缙申辩曰:“万岁息怒,臣诗未完,还有下文: 忠心辅主掌太平。 群臣乞情,暂时虽然告免,后来终以“无人臣礼罪”下狱! 被杀时,年仅四十六岁。 .
为道士画像题词 明·解缙 贼贼贼,有影无形拿不得, 只因偷去老君丹,而今反作蓬莱客。 明代浮白主人《雅谑》载“贼盗”云:“寿春道士,以小像乞解学士(解缙)题咏,解书‘贼贼贼’,道士愕然。续云:“有影无形拿不得。只因偷却吕仙丹,而今反作蓬莱客。” .
图写禽兽 《快园道古》 解学士七岁时,友人持其父影至,解横写“图写禽兽”四字于上,友人大恚怒。解取笔续之云: 图公之象,写公之形, 禽中之凤,兽中之麟。 友人笑而奇之。 . 诞日优语 坚瓠集 苏郡侯诞日。所属一州六县牧尹。皆称贺在座矣。惟崇明尹后至。值闭门不得入。彷徨无计。乃密召一优谓之曰。汝能使郡公延我入。必重赏。优诺之。乃于筵前发科。高吟曰。黄堂太守不是人。座宾闻其所吟。俱失色。又一优问曰。是甚么。答曰。却是天上老寿星。座宾皆解顺。优续吟曰。今日八仙来庆会。眼前只少吕洞宾。一优答之曰。洞宾因在东海中。采度索桃来献。故此来迟。如今已在门外了。郡公闻而悟其意。亟启门延崇令入席。恰成八仙。郡公喜甚而厚赏之。盖崇明县治在海中。故优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