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精华3
注册时间2018-1-13
威望4379
金钱11821
贡献5305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威望- 4379 点
贡献- 5305 次
金钱- 11821 枚
|
葛淼新
五律·清明
沥淅清明雨,通宵泣息声。
鹃花衔宿恨,啼鸟怅离情。
最怕临新冢,偏来吊旧茔。
红尘浑是梦,哭笑慰平生。
【葛淼新清明诗简评】
一一胡学荣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了无数诗篇,是诗壇万古长青主题。今天读了葛淼新同志《五律·清明》,更加深和强化了我的这一认识。还是先读原作:
沥淅清明雨,通宵泣息声。
鹃花衔宿恨,啼鸟怅离情。
最怕临新冢,偏来吊旧茔。
红尘浑是梦,哭笑慰平生。
这首诗紧扣清明这个主题,入时、见景、生情、悟道,一路深入下去。
入时,开篇“沥淅清明雨,通宵泣息声”,仲春与暮春之间正是这样的天气景象。这种犹晴还雨的天气正衬托出人们对清明节那种悲欣交集的普遍心态,雨声淅淅沥沥,应和醒泣眠息。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意识展现无遗。
接着第二联见景生情:“鹃花衔宿恨,啼鸟怅离情”。这是关于清明节的典型风景:杜鹃花开放和著名典故:杜鹃鸟啼血,结合在一起,对典故作了再创造,十分高明。与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有异曲同功之妙。这个典故知名度很广,就不细说。借同名同源的一花一鸟,巧妙地把典型环境描写到位,见景生情。
第三联即事抒情:“最怕临新冢,偏来吊旧茔。”这是清明节必定见到的事,有的人家是临新冢,有的人是在吊旧茔。分别做这两样事的人心情不一样,作者都设身处地想到了。而且触动更大,最怕还是要面对;坚持吊旧茔。这两句也有前例。作者化用后感人至深,符合王国维先生“无隔”的要求。
最后一联“红尘浑是梦,哭笑慰平生。”由以上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有进一步的觉悟。可贵的是一掃前人悲观的陈辞旧调,升华到乐观向上的时代主流。虽然人生浑是梦,可是不能因似梦而玩世不恭,厌世悲观。哭笑慰平生,多开明爽朗的“三观”。为什么哭笑都能慰平生,值得再三品味,腊肉骨头,真有啃头啊。全诗四十个字,这样的神来之笔不少,读者自然有明鉴。全诗结构与行文修辞堪称完美。
葛淼新同志与我虽无一面之交,但前三年有文字结缘。士别三日尚且刮目相待,今日之东方闻莺是名至实归啊!
(3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