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2|回复: 17

第六课 词中韵的选择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19 18: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3-19 18:25 编辑

第六课  词中韵的选择
教学目的  
1.词的选韵比格律诗更重要
2.韵的情感作用在词中特别重要
3.领会与学会词中如何选择韵部
4.内容安排。六七八课都讲韵。第六课,内容虽然多,其实就是四个标题,是知识普及课,只听,不布置作业,不必紧张,能接受多少算多少,接受不了的留到以后慢慢吸收。第七课是欣赏与比较,作业为改韵。第八课是学习押韵方法作业较多,每种韵法都得通过实践记下来。
一、韵的选择在词中的重要性
.
1.复习。从前三课体验韵的重要性
(1)马致远《天净沙》为什么用a韵?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凄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词基调“断肠人在天涯”,是深深的忧愁。a韵(六麻)适用大悲。“小桥流水人家(或平沙)”则是欢乐的景,而a韵正好又可以表现大喜,因此a韵把两种情况都包进去了。本来用ou(忧、愁。十一尤)韵是挺不错的,但无法插进“小桥流水”这样美景的情感。
(2)陆游《钗头凤》为什么上阙用上声韵、入声韵?下阙用去声韵、入声韵?而唐婉却用入声韵转平声韵?
钗头凤·红酥手    南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南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上声用于倾诉(比如今上声先下后上,委婉曲折,就很适宜倾诉),然后用入声表达拗怒。下阙用仄声表达立场的坚决,用入声又再次表达拗怒。唐婉先用入声表达愤慨,然后用平声表达无可奈何。
(3)《满江红》有入声韵与平声韵两种,有什么不同?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用入声韵的表达拗怒激愤或振奋。平韵比较明朗,表现喜悦、欢快等。
(4)这三课的用韵从三个角度谈韵的情感作用:元音发音的情感作用、声调的情感作用,韵的情感作用。
.
2.词中韵的选择为什么比格律诗更重要
押韵的作用是:一是使诗句富有音乐美感;二是韵字的位置一般有规律,使诗句充满节奏感;三是使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口感”好。
格律诗以吟诵,因此它的情感作用主要用节奏、重音等来表达,韵脚的情感作用就被摊薄了。词是歌唱的,因此韵脚的情感作用比格律诗就更突显。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声调的情感作用
初唐格律诗开始出现,但是唐朝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也是南宋末年刘渊《平水韵》的底子。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认为古今平仄发音高低大概是一样的。其实并不一样。在平水韵中,仄声的发音却要比平声高(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所以平水韵中仄声都比平声发音要高),因此读唐诗宋词,仄声要高,平声要低。如此才能读出诗人们的感情来。但专家说现代普通话平声的发音比古时的仄声反而要高。因此用普通话去读唐宋诗词,读出的情感其实是有差异的,不过人们很少有人会去注意。
从方言的平声比较中,我们就能比较出古今平声字音调值的不同:1)普通话阳平调值是35,粤方言的阳平调值是21或11,客家方言的阳平调值是11,雷琼话阳平调值则是22。受方言影响,粤语区、客家话区人学普通话时,阳平调值常犯起点低,念成低而平,声调平直甚至终点下降的毛病,易把阳平读成23、24或34值。潮汕话阳平值是55,潮汕人则易把阳平调值读成44,听来象阴平。2)普通话阴平调值是55,粤方言阴平调值是55或53,客家方言阴平调值为44,潮汕话阴平调值为33。受方言影响,广东人学普通话时,对阴平调值的把握不够准确,一般易出现调值念得不够高的毛病。粤方言区人还会出现把55读成53的毛病,使阴平成为半降调。
正因为古代的平声“平声平道莫低昂”,在四声中不高不低,但比仄声低,所以明朝人归纳孤平时说“平不令单”,就是因为平低于仄,“令单”的话就会常常听不清或突出不了这个平声,但又因为平声较长,“不令单”的话利用两个平声在一起的长度,平声就清晰起来了。所以格律诗把孤平当诗忌。懂得这个道理,今人写格律诗,出孤平也不会是诗忌,因为平声比仄声都重,还怕听不清?不过这个道理有几人知道?只会跟着人喊“孤平为诗忌”,不知世易时移,音已发生变化了。
平声与仄声所表达的情感意义是不同的。诗词创作中平仄交替,不仅仅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更是情感的交替、意义的交替。今天写诗填词的人多不懂这个道理,硬凑平仄,读起来自然拗口。
古人早已发觉平上去入的声调变化会对韵部的划分产生巨大的区别作用。
即使是韵腹和韵尾相同,声调不同也会给读者完全不同的印象。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平声韵,更加洪亮,更适合表达开心、壮阔的情感;相应的上声、去声的音感更加低沉婉转,所以更适合表达郁闷、低沉、压抑的情感。王易曾对此作过详细的分析,他指出:“韵与文情关系至切,平韵和畅,上去韵缠绵,入韵迫切,此四声之别也。”(《词曲史》)这一分析虽难视作定论,但亦大致符合诗歌创作中用韵的实际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平声的情感作用
韵脚的感情基调首先表现在汉语四声(古代的平,上,去,入,现代的阴平,阳平,上,去)声调的不同上。据《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这些发音都含有感情色彩,因此在作诗填词的时候要根据你的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来选择不同声调的韵字。
平声:宽平,也叫阴平调或高平调,在平声中,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阴阳。平直不变的称为“阴平”,缓慢上扬的称为“阳平”。今天的普通话阳平调值是35,阴平声调值55。阴平高而长,不升不降;阳平低而长,不升不降;即一个有时值的、音高不变的短小旋律。一般说来,平声字声音和畅宏大。由于这个声调高亢平直,所有这个第一声的汉字,不论字义如何,其声调都具有高亢、广阔、苍凉、严肃、寒冷等声音色彩。平声读起来轻快悠长,读时可将韵脚拖长,我们就能充分感觉到词人要表达那份超脱世俗之外的豁达、乐观与自信。
情绪色彩不强烈,情绪平和。宜于表达和谐舒缓、婉约的思想感情。
平声字发出的声音为清,仄声字发出的声音为浊。清声高昂,音调悠扬;浊声短促,音调沉闷。前人们作格律诗时之所以选择平声韵,其实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是一种语音自然选择的的结果。也就是说,平声韵相对于仄声韵来讲,会产生更好的音韵效果!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加粗的字是这首词的韵脚,我们发现都是平声字,用的是平声韵。词人是不是随便用的平声韵呢?很显然不是,这跟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这是一首干谒(gān yè)词,是写给当时的杭州知州孙沔(miǎn)的,目的是希望对方能够向朝廷举荐自己。如此,这首词就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柳永歌颂杭州的富庶繁华,其实就是在歌颂孙沔出色的治理能力,感情上是轻松愉悦的,所以他才选择了平声韵a(六麻),而不是仄声韵。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见《方舆盛览》)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表达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词人选用的是平声韵:声、行、生、迎、晴。平声读起来轻快悠长,读时可将韵脚拖长,我们就能充分感觉到词人要表达那份超脱世俗之外的豁达、乐观与自信。
运用适当的韵字组合,eng韵既可以表达淡淡的哀愁,也可以因其清劲,适合抒写个人情怀激壮的内容。这里借用平声,用的是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上去声的情感作用
平声韵和仄声韵明显的特点是音调的长短,加之发音清浊等因素。
仄声字里的上声和去声字音较为悠扬、宛转。入声字(如一、七、八、不)的声音则显得急促迫切。
仄声韵可用来表达掩抑(上去)、激烈(入)的情感。
上声:上升而短。劲厉,宜于表达沉郁凝壮的思想感情,
去声:下降而短。清涵,宜于表达清新绵邈的思想感情,
上声去声常通押。入声却要单独用,不与上声去声通押,那是因为入声的韵尾特殊,与上去不同。。
1.去声与入声表达的情感相似
入声:短促,宜于表达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去声:下降而短。清涵,宜于表达清新绵邈的思想感情。因此一般情况下去声与入声表达的情感相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的用韵是上去通押,以去为主。上阕“处”“去”“住”三个去声韵脚,表达的是英雄难觅的悲慨之情。下阕“顾”“路”两个去声韵脚,则表达的是北伐失败金人抢掠的悲伤痛苦。
“虎”这个上声韵表达的是词人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生活的渴望。“鼓”这个上声韵在焦急中表现的是对故土的挚爱之情,而那里的百姓似乎已经忘记自己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否”这个上声韵表达了自己渴求被重用的心愿。这些与上声表现细小亲密的情感是基本吻合的。
这些感情与岳飞《满江红》入声韵所表现的相似。
2.古风和词可用仄声韵,因此对选用上去入声哪种韵部要认真琢磨。
可惜今人常常忽视声调的感情抒发功能。去声入声表达的情感虽然相似,但有时又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入声韵只能单独用。
入声发音短促,与音长有关,而音长又与音节的“调值”息息相关。“调值”是指音节高低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古代汉字声调本有“平上去入”四种,由于后来的“入派三声”,入声逐渐演变到其他声调中去,直至消失。古诗词的“平仄”按照“平上去入”这四种声调划分,“平”指平声,而“仄”包括上、去、入三声。从声调上看,入声属于仄声,且与其他几种声调有明显区别。平、上、去三声读起来比较平缓,入声则高低变化比较大,一发即收,形成强烈反差,产生一种低沉短促之感。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阳声韵以鼻音收尾。阴声阳声的共同特点是发音可以延长,在延长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高低起伏的变化,给人以柔美漫长、豪迈高亢之感。入声的特点主要是韵尾为塞音,读音短促。研究入声的韵尾首先会涉及到其分类问题,即入声归为哪个韵类。传统音韵学中共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种韵类,阴声韵没有韵尾或者以元音作为韵尾,阳声韵以鼻辅音[m]、[n]、[ng]收尾,入声韵则以[p]、[k]、[t]塞音收尾。这 些辅音韵尾只作发音的口腔姿势而不完整地将音发出来,这是造成入声短促、不能延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入声的本质。短暂的停顿,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所以,阴声和阳声又叫舒声,入声又叫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入声在诗词中的声情效果
单独使用入声字不会产生特别的情感,然而将其用作诗词的韵脚,在换气处由平缓的平、上、去三声,突然变为短促的入声字,本想一吐为快却又陡然咽住,便产生了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押韵是古诗词的一个独到之处,它使古诗词具有一定的节奏,符合一定的音韵,产生一种有规律而又悦耳动听的美感。韵脚是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古人在诗词创作时对于韵脚的选择非常谨慎,不仅所选的字要符合意义,还要能够表达特殊的情感心境,使读者产生一定的联想,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诗词押平声韵的比较多,因为平声比较舒缓和谐,音长也比较长,能产生前呼后应的音响效果,更加符合中国古代“对称”的审美倾向。相比之下,仄声的读音起伏比较大,特别是入声,音长也短,所以用仄声韵的诗词比较少。然而,有的作家会特意选择仄声韵,尤其是入声韵,来表达自己特殊的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辛弃疾便是如此。
词的押韵方式比较复杂,变化非常多,必须按谱填词,所以词的平仄、用韵基本都是由词牌来确定的。虽然词牌规定了需要押韵的地方,规定了要用何种韵,但是如果作者在仄声韵中更偏向于入声韵,且数量很多,就很值得认真研究。深入认识不同韵尾的入声字,了解入声字的特点,对于深刻体味词人的思想情感与领会用词的精妙大有裨益。
入声字被用作诗词的韵脚之后,产生了很美妙的声情效果。一个个入声字被用在句子末尾,形成回环往复之势,进而产生一种阻塞顿挫之效果。刚开始如鲠在喉,突然发声又立即收回,非常适合表达深沉、抑郁、悲壮、凄凉、孤寂类的情感,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由于入声发音独特,因此在表情达意上具有别样的作用。比如,去声入声都可用于发誓,但又有所不同,去声用于一般的发誓,入声用于决绝的发誓,原因就在于一个绵邈一个峭拔。

天可迸地可陷唯我心不动(迸陷动,去声)
天可裂地可绝唯我心不灭(裂绝灭,入声)

入声韵常有助于强有力地表达激越矫健的思想感情。作为韵脚,上去声韵是可以通押的。入声韵与上去声韵则是严格区分的,不能通押。
“诗词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唐宋词格律》:【沁园春】“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毛幵(jiān)《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周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宜用入声部韵。
【满江红】:《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
词牌有一部分“例押入声韵”、“宜用入声部韵”,无论那个朝代的作者都会遵循、参照的。
如只能押入声韵,常见的有【忆秦娥】仄韵格、【帝台春】、【桂枝香】、【念奴娇】、【满江红】、【暗香】、【疏影】、【声声慢】、【霓裳中序第一】、【雨霖铃】、【淡黄柳】、【六丑】等。
有些词调可以押平韵,又可以押仄韵,但若押仄韵则必须是入声、不可用上、去声。如【霜天晓角】【庆春宫】【忆秦娥】【庆佳节】【江城子】【柳梢青】【望梅花】【声声慢】等。比如韩元吉、张孝祥、吕胜己、辛弃疾、吴潜的【霜天晓角】都用了入声。

例  稼轩词入声韵的声情(作者  丰玉芳 周颖)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一生主张抗金却不受朝廷重用,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辛弃疾的六百余首词中,押入声韵的非常多,其中《满江红》30首,《念奴娇》21首,《贺新郎》23首,加起来共74首,这些词牌都是惯押入声韵的。这些按惯例押入声韵的词牌已经占到了总数的近百分之十二,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词牌,通篇都押入声的和穿插押入声的词作总量与其他词人相比,辛弃疾押入声韵的词作比例较大。辛弃疾精心挑选了这些入声韵脚,大量地运用于词作中,表达了压抑、沉郁、激愤、悲切等强烈情感,具有特殊的声情效果。

(1)《满江红》里满悲情
《满江红》词牌押入声韵的比较多,短促的入声韵脚显得慷慨激昂,悲壮万分。翻阅稼轩的词集,不难发现《满江红》俯首皆是,到底是诗人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入声韵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一词上阕以“雪、壁、怯、结”结尾,紧接着下阕以“叠、隔、说、月、得”结尾,通过入声韵音短急促的特点表达情感。词人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南归,想要施展一番拳脚,却失望地发现自己遇到的是一个软弱畏缩的朝廷,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痛时常萦绕在词人心头。这首词初看是写伤春的,再看是写思乡的,其实它还饱含了词人的政治情感。以“雪、壁、怯”三个入声字结尾的上阕,是写晚春时节的江南景色。“雪”形象地写出了荼蘼开花时的情景,又和前面如火的樱桃形成鲜明的对比,紧接着的两句词描绘了春笋、苔藓、燕舞、莺歌,动静结合。而入声韵脚更显得干脆利落,畅快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晚春时节好风景的赞美,看起来非常闲适。“问春归”一句笔锋一转,从上文的乐景转入了愁情,更以一个“结”字形成顿挫,一股悲愁之气郁结于胸。这样的转折看似突然,其实词人早已埋下了伏笔:词人写的是暮春之景,正是季节更替的时段,看着这些即将逝去的美景更让人感伤,故而产生悲春之怀。词人的满腹愁情无人会,只能借大家所熟知的、更易接受的春愁来表达了。
“叠、隔、说、月、得”等入声韵紧承上阕的“结”字,回环往复,利用这些字急促突变的特点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悲痛。一个背离家乡、胸怀国家的北方豪杰却看到了这样无能的朝廷,這与词人用入声韵打造的山重水隔的悲凉景象十分吻合。子规啼叫着“不如归去”,家国分离、壮志不成的悲愤没有对象可以倾诉,词人通过这些入声韵脚哽咽着抒发出来,做到了声情统一。最后一个“得”字落笔,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就算“家”能够回去,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不是故国的家园。归家难得、复国难得、壮志难得,一个急促收尾的“得”字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使读者更能体会词人这满腔悲情。
再如《满江红•敲碎离愁》《满江红•暮春》等,它们都从伤春、闺思的角度来写,语言清丽,情感绵密,言外有深意。其实这些作品又与那些婉约派词人有所差别,尤其是放在《满江红》这样的曲调里,回环着这些入声韵尾,节奏较快,不失辛词的特点又能更好地表达悲愤、沉闷之情。《满江红》里满悲情,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作者用入声韵脚贯穿始终,用沉闷、压抑而又急促的入声让我们更容易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愁苦、悲戚、抑郁。

(2)《念奴娇》里释激愤
《念奴娇》是押仄声韵的词牌,上、去、入三声均可押,但辛弃疾的21首《念奴娇》,几乎都是押的入声韵。这样急促的韵脚能够凸显作者内心的激愤不平之情,显示出词人的巧妙构思。
念奴娇•我来吊古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是一首怀古词,开篇就点明了“吊古”主旨,也道出了“闲愁”情怀,奠定了整篇的基调。上阕以“目、木、竹”几个入声字结尾,将愁怀从历史古迹开始写起。这些景色都显得黯淡、残破、衰败,收结于低沉急促的入声韵脚,读起来十分压抑,产生一种悲凉之情,这与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十分吻合。曾经享有盛誉的金陵,那虎踞龙蟠的壮观景象,如今已经支离破碎。这满目的萧条伴随着一个个朝廷的没落,所见之景笼罩在这几个入声韵脚营造的悲怆氛围之中。但作者的愁怀不止于此,这些朝廷的灭亡根源在于他们的腐朽软弱,最终被北方强大的敌人征服,这不正如词人所处的南宋朝廷吗?这种看似云淡风轻的“闲愁”实则是沉重的家国深愁。国家的统治者懦弱摇摆,像他这样主战的英雄志士得不到重用,只能做一些闲差事,再这样下去,恐怕自己一直想要守护的这个国家也将灭亡。作者迫于时局,不能全盘托出,但是我们能够从那低沉、阴郁的入声韵脚中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这种情感。
下阕中“曲、局、绿、屋”四个铿锵有力又戛然而止的入声字,悲壮之余又不乏慷慨,将作者的满腹激愤和悲凉孤寂联成一体,笼罩全词,也使读者更能理解并沉浸在他这慷慨激愤之中。作者在下阕中联想到和此地相关的历史人物——谢安。谢安是历史上一个能力挽狂澜之人,到了晚年却遭到诽谤、猜忌,只能将功名托付给“儿辈”。面对残局,作者却只能“袖手旁观”,这都是源于昏庸无能的朝廷和那些趋炎附势却能如日中天的达官贵人们,作者的满腹激愤由此可见。最后一句词人又回到景色中去,波浪涌起快要掀翻屋子,结于一声低促铿锵的“屋”字,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恐怕这南宋朝廷就跟这即将倾覆的屋子一样岌岌可危,令人惆怅万分。

(3)《贺新郎》里诉沉郁
《贺新郎》也是惯押入声韵的,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要求。稼轩词作中《贺新郎》押入声韵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他和好友陈同甫的和词酬唱,更被后人传为一段佳话。这几首词都使用了《贺新郎》这个词牌,表达内心的痛苦郁结之情。辛弃疾和陈亮是真正意义上的知己、战友,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和环境之下,他们的境遇却又都是格外的不幸。陈亮来看望闲居的稼轩,俩人互诉衷肠,商讨国家大事,辛弃疾内心的满腹忧郁只能和陈亮诉说。后来陈亮离去,作者思念万分,写了一首《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赠与陈亮。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这首词上阕使用“说、葛、雪、发”入声韵脚,写的是对友人的送别,赞扬友人既有避俗翁的高洁,又有诸葛孔明的雄才,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他们都不求官职,只想用自己的谋略收复失地,了却夙愿。接着回忆与友人相聚交谈时的情景,而友人离去后这山间的风景令人心生悲凉,十分萧瑟。词人借此景讽刺了当时的南宋朝廷一味求和,却落得个“剩山残水”的格局。作者内心失望沉郁,将这些情感押在入声韵脚里抒发出来,使读者更能理会其中的深意。
下阕则写得更加磅礴大气,“绝、铁、裂”三个入声韵,汹涌的愁情如那悲惨的笛声一样,即将冲破长笛。这几句词看似夸张却饱含真情,内心的不满、沉郁跃然纸上,力透纸背,整首词都被这种沉郁的情感所浸染,意蕴深长。正是这些低沉又不失顿挫的入声字使得本词表达离愁别绪之时又不失激越慷慨,不像一般的送别词那样缠绵悱恻。
词人选取这一词牌来向友人表达情感、寄托情思绝不是偶然的,这种低沉顿挫的入声韵更加适合作者表达自己的沉闷抑郁之感。这些入声韵脚准确地反映了词人的心理,裹挟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并精确地传递给陈亮。后来辛和陈一来一回共写了四首《贺新郎》,都是用的这些韵脚,俩人惺惺相惜,互诉衷肠,词人的情感也都隐含灌注在入声的沉郁之中。
入声字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特点,它以[p]、[t]、[k]收尾,发音时先阻断气流,再突然发出声音,低沉压抑,独具特色。而且入声十分短促,戛然而止,能够形成明显的顿挫之感。入声这种独特的发音方式,显得低沉、急促、抑郁,更能体现特定的情感,因而受到许多古诗词作者的青睐。辛弃疾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北伐的壮志不得实现,对南宋朝廷深有不满,所以创作了很多的入声韵词。其中《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这些词就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十二。除了这些惯押入声的词牌,有的词牌规定押仄声韵,但是作者都有意地选择了入声,从中不难看出入声在表达声情方面的特殊作用。辛弃疾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入声韵脚营造出与他内心契合的氛围,把他悲壮、激愤、沉郁的情感寄托在这些韵脚之中,情真意切,意蕴深长。

李清照的《声声慢》
《声声慢》这个词牌,《词论》说:既押平声,又押入声。李清照最负盛名的长调《声声慢》就集中反映了“易安体”的这一特点。李清照选用入声,是因为急促的入声韵更能表现她的抑郁情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乍暖乍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曲调虽已失传,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词作中看出,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的这一首却有意选用仄韵格,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情调。这首词诵读起来,基本为两字一顿的二节拍,先重后轻的抑扬格,词中的四字句,六字句,以及加衬字的三字,七字句,莫不以二节拍为基础。这样急促的节拍,加上入声韵,更加切合表达悽苦激切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3-19 18:33 编辑

三、元音的情感作用
词的韵字的情感色彩与元音的口型关系
格律诗是吟诵文体,因此韵字的情感色彩不大突出,而词与古风、曲一样,是与音乐结合的文体,因此韵字的情感色彩就非常明显。

声母虽也有感情抒发作用,但在诗词中作用不算大,韵母才是重要的。根据发音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发音方式,被叫做四呼(与“四等”有别)。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呼”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术语(大约起于明末清初)。在宋代的韵图中,只有开口合口两呼。每类又分洪音和细音。“四呼”是把“开口”分为两类——开口和齐齿,“合口”分为两类——合口和撮口。开口洪音称为“开口呼”,开口细音称为“齐齿呼”,合口洪音称为“合口呼”,合口细音称为“撮口呼”。
现代汉语有关知识:
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5个韵母属于开口呼,分别是-i(前、后)、a、o、e、ê、er、ai、ei、ao、ou、an、en、ang、eng(不包括ong,因为这里元音o实际发音为u)。
齐齿呼,发音时,上下齿几乎是对齐的。现代汉语拼音中,有9个韵母属于齐齿呼,分别是i、ia、ie、iao、iou、ian、in、iang、ing。
合口呼,发音时双唇合拢,呈圆形。单韵母u和以韵母u开头的全部复韵母、鼻韵母,称为合口呼韵母。现代汉语拼音中,有10个韵母属于合口呼,分别是: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ong。
撮口呼,凡韵头或韵母是 ü 的韵母叫“撮口呼”。 现代汉语中,有5个属于撮口呼的韵母,分别是ü、üe、üan、ün、iong。iong为什么归入撮口呼?北大的《现代汉语》是这样写的。“……ong和ueng本来是一个韵母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语音系统来说,ong和ueng只是同一个韵母出现在不同条件下,应该根据实际读音归入合口呼。iong的实际读音开头往往带有圆唇成分,归入齐齿或撮口两可。汉语拼音方案根据字母形式归入齐齿呼,如果从语音系统整齐考虑,应该归入撮口呼。”
开口呼可表大喜与大悲。开口呼是主要元音为a而没有韵头的韵母。开口呼的感情外张,而合口呼的感情则比较沉郁。开口呼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当然不是绝对。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大悲的情感。比如读扬字,嘴巴咧开,发扬这个音的时候可以同时微笑。但是如果你读鱼时,试试能笑着读不?因此开心的感情首选是开口呼。
因此一般开心的感情多用“商”;阳韵开口再加后鼻音,显得大而长。“七阳”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激昂的感情。
开口呼一旦用在表达悲愁的诗中,一般都是愁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直到把那种愁全部的宣泄出来为止。阳韵也可以表达欢喜,也可以表达悲伤,只不过,同样是欢喜,歌韵(e)定比阳韵要收敛一些,同样是悲伤,阳韵定比歌韵要深广一些。ɑn也可以是伤感,作为韵尾,拖长的是“n”而不是“ɑn”,如果您这样去拖韵尾,就会一下子感受到诗中的感伤气氛了。
齐齿呼:牙齿对齐的发音方式。齐齿呼是主要元音为i和韵头为i的韵母(说法不同,有认为e也是齐齿呼)。带i的音节,表微笑或伤感或中性的情感。一般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不温不火的。淡淡的愁,淡淡的喜。愁不会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喜不会喜得“漫卷诗书喜欲狂”。比如,一般“徵”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淡淡的愁。认为e也是齐齿呼的,说歌韵半开半闭,不开不闭,所以有难耐的感觉。歌韵可以表达欢喜,也可以表达悲伤。
合口呼(闭口呼):是主要元音为u和韵头为u的韵母。北大的《现代汉语》有所补充:“……ong和ueng本来是一个韵母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语音系统来说,ong和ueng只是同一个韵母出现在不同条件下,应该根据实际读音归入合口呼。iong的实际读音开头往往带有圆唇成分,归入齐齿或撮口两可。汉语拼音方案根据字母形式归入齐齿呼,如果从语音系统整齐考虑,应该归入撮口呼。”闭口的音,最多只能表达愤恨、努力,但是不能表达明朗的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带ong、u的音节,表伤感,根本笑不出。
撮口呼:凡韵头或韵母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现代汉语中,有4个属于撮口呼的韵母,分别是ü、üe、üan、ün。撮口呼的发音特点是双唇相搓,脸上看不到一点张开,所以一般表达的感情很少有开心的。ou、iou(iu)也是撮口呼,它的口型越来越小。
撮口呼的音平声凄凉冷落,仄声尖锐惨烈。撮口呼一般是表达忧愁的感情,比如十一尤是撮口呼,“iou/ou”这个韵母,口型由开到闭,在做韵脚拖长的时候,其发音既悠长又柔和。所以,用尤韵作的诗,是不可能奋发图强的,尤韵的诗,大多表达忧愁、思念的缠绵情绪。如果你这首诗感情是愁的,首选便是十一尤,这样吟唱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和表达的感情就相协调(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有一些是表达正面的情绪的,但是也都比较舒缓、平和。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或者比较压抑、有力,比如辛弃疾的《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有一种说法,是不是开口呼不是看韵头,而是看最后一个韵母是不是a,因此a、ia、ian、an、iang、ua、uan(n、ng不是韵母)都是,而ao、iao则不是。我赞成这种解释,原因就是看嘴唇变化的结果,比如ua若按现在说法属于合口呼,但它的口型是由小到大,应该是开口呼,又如ao,现在把a、o、e都当开口呼,所以ao是开口呼。但实际上它的口型由大到收敛,因此不是开口呼,而应该属于合口呼。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韵字重在韵腹和韵尾上。但还得搜集大量韵字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3-19 18:34 编辑

四、韵部的情感作用
诗歌的情感抒发常见的是利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修辞选择、节奏长短的利用等,其实用韵也有情感抒发的作用,但今人受格律诗影响,多忽视之。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诗歌的韵律与感情抒发也有很大的关系。诗歌有情绪,音韵更是有情感的;韵律与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对固定的联系。
按照与时俱进的方法来对待词的韵字的情感色彩。
唐诗三百首里,用韵比较简单,涉及感情的作品,多数喜欢都押八庚和九青。为什么不押别的韵部?如沈佺期《杂诗》杜甫《月夜忆舍弟》李白《送友人》。当然也有押四支的,但押四支的通常较伤感。
古人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作品涉及情感的时候,他们直接就选这些韵部的字押;其中,九青较多;其次有成、心部;说情,就用情部的韵。相对于其他韵部而言,更容易表达清楚,这可以给我们做个借鉴。
格律诗是诵读文体,因此韵字的情感色彩不大明显,而词与古风、曲一样,是与音乐结合的文体,因此韵字的情感色彩就非常明显。
先看看名家对韵部的看法:
近代词曲家王易在《词曲史•构律篇》中总结词韵的经验时说道:“东董宽洪,江讲爽朗,支纸缜密,鱼语幽咽,佳蟹开展,真轸凝重,元阮清新,萧筱飘洒,歌哿端庄,麻马放纵,庚梗振厉,尤有盘旋,侵寝沉静,覃感萧瑟,屋沃突兀,觉药活泼,质术急骤,勿月跳脱,合盍顿落,此韵部之别也。此虽未必切定,然韵切者情亦相近,其大较可审辨得之。”其“韵切者情亦相近”便指出韵与情的关系密切。
今人陈少松先生对各韵进行了概略分析,看法与王易差不多。认为东冬等韵,宽平、浑厚、镇静;真文侵等韵,平稳、沉静;支微齐等韵,隐微、细腻;先寒删覃盐咸等韵,悠扬、稳重;鱼虞等韵,缠绵、深微;歌韵郁结难吐;萧肴豪等韵,流利飘荡;尤韵,阔远深沉;阳江等韵,豪放、激昂;麻韵,喜悦快乐;等等。
更有人对上平声的十五部进行了较细的分析: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五微蕴藉,六鱼幽咽,七虞细贴,八齐整洁,九佳舒展,十灰潇洒,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十五删隽妙,一先雅秀,二萧飘逸,三肴灵俏,四豪超脱,五歌端庄,六麻豪放,七阳宏亮,八庚清厉,九青深远,十蒸清淡,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十三覃(读作“潭”)萧瑟,十四盐谦恬,十五咸通变。
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齐微”之弱,“鱼模”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入声,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监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
(《方诸馆曲律》卷三《杂论》第三十九上)
平水韵韵部分得太细,词林正韵虽然许多韵部可以通韵,但仍然复杂。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元音分类分为简单的几部,就能概括韵部情感的大概作用。
三十平声韵,各有性格,但多有双重性格,所谓双重性格,就是韵字合理搭配句中词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韵的情感作用主要表现在韵腹和韵尾上, 利用元音可以分组归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a韵,因开口,易表大笑或大悲的情感。诗歌用韵的开口度大小,与其所表达的情感程度密切相关。并具有潜在的配合关系。大开口度韵腹为韵脚的字,其情感表达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麻韵,喜悦快乐-----a;凡佳、咍韵的韵语,又都有悲哀的情感——ia、a;大喜大悲,嘴巴都容易张开发声。a,ia,ua适宜表现盼望的感情,因为盼望的感情发声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阳江等韵,豪放、激昂,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七阳韵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ang/iang;前有开口的韵腹a,后有后鼻音韵尾ng,产生的共鸣在所有的韵部中最响亮,所以适合豪放、激昂,表达开心的内容,而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ang,iang,uang 适宜表现愤怒的感情,因为愤怒的感情发声,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洪亮级韵与诗人所要表达的宏大情感有直接对应的关系,在感情气势上以坚毅刚强为主,在感情基调上以昂扬向上为宗,但也可以表达悲愤慷慨之词。
先寒删覃盐咸等韵(十三元半,以元为列,十四寒、 十五删、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一先),发出的声音为最响,悠扬、稳重,适合比较中性的内容,或者属于拗怒的情感----an/ian;凡寒、桓韵的韵语,又都可含有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适用于独自伤情的诗。如果是抒发心中的拗怒,选择这个韵是比较适合的。——uan、an;此韵的发音特点是:气流轻快的从口中向外流出,发出响亮的声音。表现了一种外放,一种从心内往外释放的激情。前有开口的韵腹a,后有前鼻音韵尾n,产生的共鸣在所有的韵部中只比ang弱一些,所以显得悠扬、稳重。韵尾n容易产生拗怒,所以又可用于黯然神伤、偷弹双泪的情愫。an,ian,uan,üan 适宜表现喜悦的感情,因为喜悦的感情发声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2.ou、iou尤韵,阔远深沉----iou;这个韵比较悠长、低回、幽怨,是很抒情的一个韵,凡尤(iou)、侯韵(ou)的韵语,都似乎含有千般愁怨,无法申诉的意味似的,通常用于那些欲言又止、拘谨的情感表达类型,比较适合伤感悲苦的内容,最适用于忧愁的诗;它的口型由o到u,越来越缩小,无法舒展,所以适合低回、幽怨。又适宜表现疼爱的感情,因为疼爱的感情发声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具体剖析“十一尤”  为什么多用于忧愁
中性的名词   旒骝榴刘牛侯喉猴矛州裘鸥头钩沟楸蚯绸篝篌鍪酋瓯辀帱阄瘤硫蝼髅虬娄琉疣邹兜鸠驺油丘邱俦畴筹球蜉蝣浏骰偻眸沤[水泡,名词] 瓿优周陬貅彪-----这些名词一般本身不含感情色彩,多数与离愁没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跟人跑的喽啰兵,与抒发情感无直接关系,因此不必研究。
与忧愁有关的  尤忧愁惆踌猷瘳
与离愁有关的  邮流游留修羞酬柔囚求浮犹幽纠啾投泅收休稠仇雠谋勾攸悠(悠悠)缪[绸缪] 呦
与离愁多有关的名词  秋洲舟楼
中性的动词形容词    遒讴由抽搜牟侔偷咻庥湫啁飕抠诌搂欧掊揉蹂抔不[与有韵“否”通]-----这些词中,只有“遒”倾向于向上的。其他的起协助有感情色彩的韵字。
由此可见,直接表示欢乐的韵字几乎没有,能表示忧愁离忧的不但有动词形容词,而且还有名词参与。因此 ou韵要不情感是中性的,要不就是忧愁的。所以,说ou韵多用于 忧愁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3.i、ei、ui

支思微齐等韵,其特点是喑哑,也就是不响,比较适合的是“萎而不振”。隐微、细腻,四支韵多以写感怀为题。-----i/ei。因此押四支的通常较伤感。口型半开半闭,不开不闭,不温不火,放不开。因此只能表示淡淡的愁,淡淡的喜。凡微、灰韵的韵语,又都可含有气馁抑郁的情思——ei、ui。ei,ui,适宜表现冷漠的感情,因为冷漠的情感发声,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i)(零韵母)适宜表现憎恨的感情,因为憎恨的感情发声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4.iao、ao
萧肴豪等韵,流利飘荡-----iao/ao。凡萧、肴、豪韵的韵语,都含有轻佻妖娆之意——ao;由于口型从大开的a到o,收缩并不厉害,所以显得流利而妖娆。ao,iao又适宜表现痛苦的情感,因为痛苦的情感发声气缓声高,口腔松大,气息急上转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u、uo
鱼虞等韵,含蓄、缠绵、深微、深情----ü。适宜表现怀疑的感情,因为怀疑的感情发声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凡鱼、虞、模韵的韵语,还含有日暮途穷、极端失意的情感——ü、üe、üan、ün、u、uo;韵母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撮口呼的发音特点是双唇相搓,脸上看不到一点张力,所以一般表达的感情很少有开心的。闭口的音u,最多只能表达愤恨、努力,但是不能表达明朗的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表伤感,根本笑不出。o,e,uo适宜表现恐惧的感情,因为恐惧的情感发声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U,0适宜表现忧郁的情感,气弱声低,口腔窄小,气息迟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6.ong
东冬等韵,发出的声音相对厚重,比较宽平、浑厚、镇静,听到后感觉底气比较足,适合表达庄重的感情,一般不适合表达那种个人的小家子情怀。心情带有愤怒的时候,也较多选一东、二冬。---ong;写雄浑适合的音就是选宫音,有人说在五音中,宫音属于皇家专用,不无道理。因为它适合的内容是大气的。这是因为韵腹o的口型不大不小,适中,而韵尾后鼻音ng产生的共鸣音强,所以形成大气、浑厚、庄重。ong为后鼻音,读起来有点像钟声,雄厚浑远,有余音缭绕,从耳朵像要缭绕到人的心里去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7.en、in
真文侵等韵,平稳、沉静----en/in;凡真、文、魂韵的韵语,又都可含有深沉、迟缓、苦闷、怨恨的情调——en;en,in,un,ün,适宜表现悲伤的感情,因为悲伤的感情发声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8.eng、ing
凡庚、青、蒸韵的韵语,多是和感情有关的,都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又有相当理智的情愫,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九青,适合表达淡淡的哀愁感情,或深远或理智。——eng、ing;八庚、九青其特点是清劲,因此又适合抒写个人情怀激壮的内容。eng,ing,ong,iong,适宜表现沉着的情感,因为沉着的感情,便气平声稳,口腔放松,气息匀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9.ie,üe,
适宜表现急迫的感情,因为急迫的情感发声,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9 1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ai,uai,
适宜表现欢畅的情感,因为欢畅的情感发声气上声高,口腔放大,气息急出。
因此我们在填词时,当决定了你的主题后,首先是选词牌,然后选择能恰当表达情感的韵部。如
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
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
而表示悲哀幽怨的大多集中在四支十一尤里,而更多的是在仄韵里。李清照的《声声慢》选择入声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柳永《蝶恋花》选择i韵,表达伤情、悲伤:“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杜甫在表达低落哀伤的情怀时,会用细微级的韵字。具体来说包括:支部(支、脂、之、微)、鱼部(鱼、虞、模)、齐部、灰部(灰、咍)、缉部、职部(职、德)、祭部(祭、霁)、屋部(屋、沃、烛)、觉部、质部(质、术、栉、物、没、月、曷、末、黠、屑、薛)等。
因此在对今后作诗填词者来说韵脚不是乱用的,特别是在填词中你的思想,你的词意义皆和韵脚有着莫大关系,在用韵上和选韵上必须斟酌。

课后作业
这课内容多,因不同的角度,有的内容是反复重叠的。因此请学员们反复看书,及时提出疑问,尽量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20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人重视韵,更不会去比较韵的情感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