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叹王建墓 西郊净寺没蓉城,引得诗翁叹息声。 道院辉煌湮太庙,琴台附会掩皇茔。 唐朝刺史风烟里,蜀国君王战乱生。 古迹千秋忘故主,年年祭吊奏新筝。 附记:王建本是河南舞阳县人,早年为唐朝将领,唐末战乱时随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后任利州(今广元市)刺吏。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遂占据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历史上称前蜀。死后葬于抚琴东路,世称永陵。南宋道宁和尚重修永庆院使“废址颓垣,忽耸凌云之栋;金绳宝界,坐侵星月之光”,成为“西郊净坊之胜”。 陆游入蜀时,永庆院已被大火所焚,《后陵》诗序中写道:“后陵永庆院在大西门外不及一里,盖王建墓也,有二石幢,犹当时物。又有太后墓,琢石为人马甚伟。” 但并不知晓其实际位置。后来,原墓址就被当地故老们附会为司马相如的“抚琴台”了。直到 1942年考古发掘后,方知这年年琴瑟调和凭吊司马相如的古琴台竟是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