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中变体韵----双韵(兼韵诗)诗 清·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古來詩未有以‘格’稱者,大歷以後始有。‘齊梁格’、‘元和格’,則以詩之宗派而言;‘轆轤格’、‘進退格’,則律詩中又增限制。”古代的概念名词不如现在严密,“体”“格”“韵”有时意义不一样,有时却又同义。就是同一个“体”字,不同场合也是不同的概念。“格”也如此,“齊梁格”“元和格”指的是宗派,本文中的“格”则是格律诗中的用韵方式。 一首诗中有两种韵的叫双韵,古风中用双韵很常见。 但古风的双韵与格律诗的双韵不是一回事。 古风由于有通押,可通押的都只算一个韵,不能通押的才是另一个韵。因此古风的双韵是指两个不能通押的韵,即韵母不同的韵。格律诗与古风不同。 第一,格律诗本只用一个韵部,但后来放松到首句可押邻韵,因此也出现双韵。格律诗限定在首句要用邻韵,考试中这个邻韵不当韵算,因此第一句虽然押韵,律诗也还是四个韵。但这样在格律诗中它们实际就是两个韵,所以也为双韵。但格律诗的双韵与古风的双韵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只允许在首句用,其次,只能用邻部韵。 第二,后来格律诗的押韵再次松动了,也有人在其他地方用了韵母相同的韵部的。情况开始复杂起来。 开始是用在奇句中,在律诗中,因为奇句多以仄声煞尾,偶句多以平声煞尾,故双用韵体中,奇句可压仄声韵,偶句压平声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