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5 2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折叠格律说明
正体,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以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吴文英三首皆然,其馀因调长韵杂,每参错不合,今分各体,类列于后。按吴词别首第二段第四句"面屏障、一一莺花",上"一"字仄声。第三段第四句"翁笑起、离席而语","席"字仄声,第五句"敢诧京兆","兆"字仄声。第四段第六句"永昼低睡","睡"字仄声。第七句"绣帘十二","十"字仄声。馀参后诸词。
变体一,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五仄韵;第二段十三句,四仄韵;第三段十五句,四仄韵;第四段十五句,五仄韵。以吴文英《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为代表。此即前词体,惟第一段第八句"细"字用韵,第四段第九句"事"字用韵,与前词异。按此词起韵用纸、尾、寘、未,无通语、麌者。或疑第三段第九句"处"字是韵,则第二段之"羽"字、第三段之"雨"字、"舞"字皆可作韵矣。一调增入四韵,恐未然也。
变体二,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五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以黄公绍《莺啼序·银云卷晴缥缈》为代表。此亦吴词体,但第四段第四句,吴词二首俱用韵,此词不用韵。第十句,吴词二首俱不用韵,此词用韵异。按此词两用"水"字于断句处,第一段第七句,吴词一首用韵,一首不用韵。第三段第十句,吴词二首俱不用韵,则知前"水"字犹可作韵,后"水"字不可作韵也。
变体三,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九句,四仄韵;第三、第四段各十四句,四仄韵。以赵文《莺啼序·初荷一番濯雨》为代表。此亦吴词体,惟第三段第十二句六字、第十三句四字,句法异。第四段第十一句"肯"字系古韵。
变体四,四段,二百三十六字。第一、第二段各九句,四仄韵;第三段十三句,五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七仄韵。以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为代表。此词较吴词减四字,句法亦多与诸家不同,在此调最为变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