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7

驳曾某教授回文观点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2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驳曾某教授回文观点
四川的曾某教授是很有学问的。人家是教授嘛,那可是高级知识分子,非我们我们只认得几个一二三四的草民可比,何况人家自己介绍说,教的学生都懂得上古音韵,上古音韵,你懂吗,你听过吗?仅这一点足以吓得你声不敢出,屁不敢放。乖乖的听他教导吧。你听,他在批评王大沐先生的回文赋时,便有板有眼说回文这东西一是合掌,二是顺读和回文一个样,三是文字游戏。
如果他只是批评王大沐先生的回文赋作品,无论作者和听众还真应该对他的耳提面命表示感谢,但他批评的是整个回文,不由我这个不知上古音韵为何物的韵盲胆战心惊的回答几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合掌说
对联有合掌说,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用到诗词中合掌也得注意。此为诗家大忌。写回文诗词不注意也会出现合掌,这是铁打的事实。那曾教授何过之有?有,错在以偏概全,认为回文必合掌,这个观点便是错误的。合掌本来指的是意思相同,认为回文都是合掌是把相同的字当做合掌。这是教语法的偏偏陷于语法阵中。具体分析如下:
1. 字同词性也同为合掌,字同词性不同不为合掌
《道德经》中本句回文的句子非常多,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非道”“名非名”“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第一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意思是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世界上真正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的味道。后面一句是比喻,意思是顶天立地的事业,都是在淡然无味的形态中完成的。这组中句子中字相同词性也相同,对称的句子,是合掌。
第二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非道”“名非名”
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
前一个道和名是名词,后一个道和名是动词。它们不是合掌。
2.字同意不同。意义发生了变化,自然不是合掌
起义圣关,关圣义起——此关非彼关,虽然词性一样,但一是关隘,一是姓氏。
3.句式不同,不能简单的说是合掌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怕辣不?
不同的句式,陈述的对象不同,涉及的对象不同,陈述的重点不同,不能简单地说是合掌。
4.结构不同,不能简单的说就是合掌
回文中大多是这种情况,顺是一种结构,逆是另一种结构,即使意思差不多,陈述的对象和角度有所不同,有差异就不是合掌(合掌为相同)
5.联合结构很多会合掌,但有的也不会合掌。
飞腾——腾飞
国家——家国
烟雾——雾烟
有的顺为联合,逆则为偏正、动宾等,那当然更不是合掌。
如  兵民——民兵   图画——画图  
回文诗中用联合结构的词语罕见,在古代七言通体回文诗中好不容易找到几句
重重峭壁锁烟霞  观音磏   (宋)佚名
缓步行来曳杖藜。溪行    (元)杨公远
送我烦君感别离。以致拳拳留别之意朴户曹相公阁下   (明)陈鉴
满沼秋霜败芰荷。回文四首   (明)车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09: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回文与顺读内容一样,没什么意思
1. 回文与顺读内容可以大不一样,如双篇回文
2.叙述的层次与角度不同
即席次君礼年兄韵    (宋)秦观
大父与太虚先生同里闬且同科甲,最相厚,善翰墨,多失于兵烬,不特此诗而已,先公尝记诵。云是时,同集者数人,惟太虚不数刻而就,坐客皆叹其敏。君礼,大父字也。
情舒喜面山浮翠,袖满熏风凉透时。
萍碎锦鳞金网举,影羞帘燕玉钓垂。
轻轻篆鼎凝香细,款款方壶转漏迟。
清兴此来同约久,趣多深意古人诗。

诗人古意深多趣,久约同来此兴清。
迟漏转壶方款款,细香凝鼎篆轻轻。
垂钓玉燕帘羞影,举网金鳞锦碎萍。
时透凉风熏满袖,翠浮山面喜舒情。
篆鼎,铸有镂空篆字的香炉。篆轻轻(倒读),香烟轻盈缭绕像篆字。方壶,漏壶,古代一种有刻度的滴水计时器。
顺读  情舒景美/诗兴起,倒读  诗兴景美/而情舒。因果关系不一样。

3.重点不同
4.句法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字游戏说
回文诗历来被视作“玩物丧志”的小道,故而散佚零落,佚名作者多。
回文诗的价值综述   回文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独特的体裁,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歌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了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古人也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回文诗是一种雅趣的诗体,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它妙在诗中文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但回文诗有其一定格式,约束大,创作不易。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墙峻峰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小议宋代回文词》中谈到“纵观《回文类聚》中所载之宋代回文词,描写女子闺中情怀的词作占绝大多数。但这些闲情无论是作者自己所有的闲情,还是作者模拟女子口吻所写的属于别人的闲情;无论是轻松、活泼的闲情,还是略带伤感的闲情,它们都是一些纯粹私人化的感情,与外界并无多大关系,基本上不涉及到重大事件,也不表达作者的志向。”笔者认为她的观点是以偏盖全的,她以宋代回文概括整个回文诗作的历史,而且并不能单以诗歌内容衡量是个形式的价值。黎德锐在对整个文学史上回文诗作的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纵观回文诗,其内容大多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从中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情绪。”墙峻峰还认为:“因为回文体对于作者来说,本就是游戏之作,诗人一时兴起,作一两首回文词也不足为怪,但他们一般都不会将其作为创作的主要形式,毕竟‘诗言志’才是正道。而且回文体的形式也决定了他们不能以其作为‘言志’的主要工具。”回文诗最初也许是文人的游戏,而且早期回文诗不是勉强成句就是刻意堆砌,谈不上有文学性。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曾说:“文字起源于游戏。”但回文诗在之后的发展及至成熟的文学价值不可低估。回文诗利用了词的不同位置的组合能力,词语的语序颠倒其意义的变与不变,以及字的多义性为读者建构文本,留下较多的空白,召唤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意义。读者去读回文诗,往往是以顺读的方式,从文本中获得一种审美意趣之后,再倒读全文,又获得另一种审美意趣,把两次获得审美意趣加以玩味,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审美愉悦。纵观文学史上遗留的回文诗作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才思,今人已望尘莫及。它确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凤毛麟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纵观《回文类聚》中所载之宋代回文词,描写女子闺中情怀的词作占绝大多数。”这得说明一下,宋朝的文人对诗词分工非常明显,提出“诗言志,词言情”的观点,公开反对在言志词,所以承继前代,词中以爱情闺怨为主。直到豪放派出,山水词才开始登台,“志”也在“情”的掩盖下羞涩表演。所以《回文类聚》中所载之宋代回文词,描写女子闺中情怀不足为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3 17: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曾教授(似乎网名叫古道),以为自己是教授就好了不起,定论赋体不能平仄混押,还要求例不十不立(本来一般都是例不三不立),结果刚刚以及他的助手一下找出百多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