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攒字体 攒三攒二体 宋元时期全真教的诗词中有三种谜语型的句首减字,一是连珠,即回环顶针,顶针的那个字在下一句的句首不出现,因此诗词的每一句都少一个字;一是藏头拆字,即半字回环顶针,一般诗词中拆出的半字在下一句的句首出现,而全真教的藏头拆字则省了这半字,因此诗词的每一句也都少一个字,要靠理解文意才能猜出这半个字;另一种便是攒三攒二体,或叫攒三拆字体。 攒字体可说是全真派的独创。它是藏头与联珠的结合,首句开头的字,暗藏于全篇末尾,攒字一般将末尾的一字或二字、三字、四字,移攒到首句,以后依次类推,称攒二、攒三、攒五,若需挪移末尾的偏旁之字,则又标明为攒三拆字。马钰有一首《赠长安李茂春・又攒二字起》,明确指出从末句攒出二字开始,故称攒二字。 具体如何攒,如何拆,如何标点,没见人具体分析,只好存疑。 攒字法如何运用,查遍词书,都没解决问题。姑且做为全真师徒词的特色之一,列于此,以俟专家学者赐教。 攒三攒二属于拆字,只有全真教的诗歌中有,其他诗词中不见踪影。它的读法虽然在王重阳的《攒三坼字并七言引子》有说明: 如要读时莫要思,三言飜作七言诗。 若交日里金鸡叫,须养蟾中玉兔儿。 但我等凡夫俗子实在读不懂,此体尚需内行来解说。 这一节属于要攻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