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3

为嵌字诗和藏头诗正名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555

帖子

33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1
贡献
638
金钱
1246
发表于 2023-2-23 1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源春 于 2023-2-26 12:42 编辑

  

                      为嵌字诗和藏头诗正名
                         江苏常州   刘源春
      什么是嵌字诗?什么是藏头诗?作为中国异体诗即杂体诗的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但现在有许多人却分不清嵌字诗与藏头诗的不同!其根本原因乃是现在许多人学诗时,不读古书,也不读当今权威诗家的书,而是专看并特信网上的一些所谓大咖写的不伦不类的东西,总把这些常常带有许多错误的东西当做至宝来信奉,结果错误的东西以为是正确的,而正确的东西呢他倒反因网上的东西先入为主而认为是错误的了!我认为,网上的东西可以作为一种信息来读,但看了之后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绝不能百看百信,更不能在网上学诗!要学诗,就要读权威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行家的著作,尤其是老古人这方面的古籍!
      那么,什么是嵌字诗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各个句子中的诗,比如像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数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等都是。嵌法则多种多样,可以把所要嵌的字分别嵌于五言诗每句的或第一或第二或第三、或第四字,七言诗则把所要嵌的字分别嵌于每句的或第一、或第二、或第三、或第四、或第五、或第六字,也可以按自定的规律间隔嵌、斜嵌等等。嵌字诗可以嵌古人或今人诗中的名句或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嵌祝语,还可以嵌人名、地名、药名、数目字及其他内容。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嵌字诗,则是专指嵌头字的嵌字诗,就是有意引用前人的诗句或成语,把这些字分别嵌入到诗中每一句的第一个字,且只能嵌于每句诗的头一个字,或者每句句首所嵌之字能合成一个有一定意义的短句的诗体。这种狭义的嵌字诗始见于宋代。据载,宋孔平仲就有嵌字诗六首,其中有一首嵌“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还有一首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十字。另外,北宋的苏轼还作有嵌字词。我现在则举一首宋孔平仲所作的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十字的嵌字诗:
本是一首寄芸叟
  孔平仲
本末已倒置,是否当告谁。
同为天涯客,根冷聊相依。
生平尚气节,相约老不衰。
煎烹虽炎炎,何损百炼姿。
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
      孔平仲的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嵌字诗。他把魏曹植的《七步诗》的每个字按照前后顺序,分别嵌入到他新写成的一首诗的每一句的头一个字的位置!
据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至少早在北宋时,嵌字诗和嵌字词就有了,而且其形式和写法也早就已形成了!
      然而,我发现现在有许多人都把这种典型的嵌字诗误称为藏头诗!这其实是明显不对的!此乃是由于不明藏头诗的含义的缘故!
      那么什么是藏头诗呢?明代的徐师曾在他的《诗体明辨》一书中说:“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意思就是说,在一首诗中,每句的第一个字,全都隐藏在前一句的末一字中。这乃是利用汉字多为合体字的这一特点,从前一句的末一字中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下一句的头一个字,所以就称之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真正的藏头诗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这就是唐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游紫霄宫七言八句》,白居易这首诗乃是现存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真正的藏头诗!而作此诗最多的乃是北宋的孔平仲,29首!下面,我就录白居易和孔平仲藏头诗各一首。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白居易
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藏头诗七律
    孔平仲
心欲从容且再期,月余聚散忽参差。
工于酬唱皆词客,各有输赢屡弈棋。
木荫坐时班细草,早凉行处各红葵。
天涯回首思高會,日落烟昏今自悲。
      据此,我们也同样就可以知道,至少早在唐代和北宋时,藏头诗就有了,而且其形式和写法也早就已形成了!
      通过以上对嵌字诗和藏头诗的阐述,我们更可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两种诗体的形式完全不同,其写作方法也绝然不一样!绝不可以相互混淆,甚至张冠李戴!
      那么,今人又怎么会把嵌字诗胡乱混淆而称作是藏头诗的呢?
      我自从读到了北宋的孔平仲的嵌字诗《本是一首寄芸叟》等等以及唐代白居易的藏头诗《游紫霄宫七言八句》和北宋孔平仲的藏头诗《藏头诗七律》等等之后,我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少年时候读的隔了一个元代之后的明代的施耐庵所写的小说《水浒传》中所写的那首“卢俊义反”的反诗了!因为现在有好多人都称这首诗为“藏头诗”!《水浒传》第六十一回里首先写的是吴用替卢俊义算命,然后要卢俊义在自家的墙壁上写了四句诗,小说里是这样写的:
     “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接下来卢俊义在路过梁山泊时被劫,小说这样接着写道:“卢俊义听了,只得叫苦。只见当中一只小船,飞也似摇将来,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倒提铁钻木篙,口里亦唱着山歌道: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过。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里所唱之歌与吴用叫卢俊义写在自家墙上的四句内容一模一样!而到了《水浒传》第六十二回里,吴用设计,在放卢俊义的管家李固先回家时,小说里却是这样写的:——少刻,李固和两个当直的并车仗、头口、人伴,都下山来。吴用将引五百小喽啰围在两边,坐在柳阴树下,便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易。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教你们知道:壁上二十八个字,每一句包着一个字。‘芦花荡里一扁舟’,包个‘卢’字;‘俊杰那能此地游’,包个‘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包个‘义’字;‘反时须斩逆臣头’,包个‘反’字。这四句诗,包藏‘卢俊义反’四字。今日上山,你们怎知?本待把你众人杀了,显得我梁山泊行短。今日放你们星夜自回去,休想望你主人回来!”——
      这时,我就很自然地把《水浒传》里的这首“反诗”的形式和写法,与以上唐白居易和北宋孔平仲分别所写的“嵌字诗”和“藏头诗”进行了对照和比较,一对照一比较,很明显,《水浒传》“反诗”的形式和写法则与北宋的“嵌字诗”一模一样,而与唐代及北宋的“藏头诗”的形式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就此,可以断定,《水浒传》“反诗”乃是一首标标准准的“嵌字诗”,而绝不是什么“藏头诗”!
      同样是在这时,我还在反复阅读《水浒传》“反诗”的几段记叙内容后,清楚地看到,一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自己并无只字说过这首“反诗”的形式是“藏头诗”,只是用了一个“包”字分别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句分别“包”了一个“卢”字(其实是个“芦”字,用了谐音才能表示是“卢”字)一个“俊”字一个“义”字一个“反”字,而且也只是说“包藏”了“卢俊义反”四字,连包“头一个字”的“头”这个字都没有说过!即便是《水浒传》接着在叙述李固与卢俊义对簿公堂而李固诬告卢俊义时,又写了“李固道:‘主人既到这里,招状了罢。家中壁上现写下藏头反诗,便是老大的证见,不必多说。’”这样的一段话,那么这段话里也只是李固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按他的理解而就事论事地说这首诗是“藏头反诗”,而也完全没有就这首诗的诗体而说这首诗就是“藏头诗”!因此,这就是说,施耐庵《水浒传》就那首“反诗”压根从来就没有说它是一首“藏头诗”!而今人中有些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早在明代施耐庵在《水浒传》里就做了“藏头诗”了,这真真是在造施耐庵的谣啊!施耐庵要地下有知,我不知道他又会怎样地要大呼“天大的冤枉”呢!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之所以后来许多人都说《水浒传》“反诗”是“藏头诗”,这其实乃是一些平常普通人在读了《水浒传》小说之后,把《水浒传》故事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随意谈资在随心交谈之中而妄传出来的一个错误!二是,不要说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从来就没有把“反诗”称为是“藏头诗”, 就算退一万步施耐庵在《水浒传》里说过“反诗”是“藏头诗”,那么我也坚定地认为,论诗,有时小说家言不足取信!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说诗一样,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观点则是不可取信的!写小说连整个故事情节都可以虚构,那么作者在作品中稍不注意而说上十句八句不靠谱的话,这又有什么稀奇的呢!请看我上面所录《水浒传》所写“反诗”的几段内容吧,这首“反诗”,仅仅是写完第六十一回之后紧接着就写第六十二回时,作者这首诗的诗句就不一样了,如此明显的很快之间诗句就走样了,第六十一回里的第一句“芦花丛里一扁舟”到了第六十二回里就变成了“芦花荡里一扁舟”了,第二句“俊杰俄从此地游”则变成了“俊杰那能此地游”,第三句“义士若能知此理”竟也已变成了“义士手提三尺剑”,第四句“反躬逃难可无忧”却更是变成了“反时须斩逆臣头”,那么你还能包他在一部长长的作品中不会说一点不靠谱的其他的话吗!何况,同样是在明代,作为诗论家的徐师曾在他的《诗体明辨》一书中就藏头诗的含义则早就已说得清清楚楚的了:“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而今天被有些网络大咖所一再称为的这首《水浒传》“反诗”有半点《诗体明辨》一书中所介绍的这种藏头诗的写法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明明白白的学理和学识,令人意想不到的竟是,除了当今网络上的一些大咖外,竟然连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辞典《辞海》的编者都作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错误断语!我之所以发现《辞海》竟也对“藏头诗”做出错误断语,乃是我后来担心我会因了自己阅读目力所及范围太狭窄,因此我想再进一步了解古代到底还有没有将《水浒传》“反诗”这种诗体形式称为藏头诗的论述存在,于是我就习惯地又去查《辞海》,看看《辞海》里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古代新线索。一查,《辞海》里果然有“藏头诗”这个词条!现在,我且不厌其烦地将《辞海》中的‘藏头诗’词条整个内容全录于此:“藏头诗  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说:(1)谓作律诗于末联方点明题意。《冰川诗式》:‘藏头格,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具言所寓之景与情而不言题意,至结联方说题之意,是为藏头。’(2)‘歇后诗’之对称,将诗句头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诗体明辨》:‘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3)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如《水浒传》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即于四句首字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辞海》成书于1936年,1957年开始重新修订,直到1979年10月才重新出版公开发行。那么,什么叫藏头诗呢?《辞海》的编者在这个词条的解释中认为,藏头诗有三种:第一种是“作律诗于末联方点明题意。”《辞海》编者的依据是什么呢?编者拿出了明代诗论家梁桥的诗论著作《冰川诗式》为凭,这是有道理的!明代诗论家梁桥直接就点明了这种诗就是“藏头格”!第二种是“将诗句头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编者也拿出了明代诗论家徐师曾的诗论著作《诗体明辨》为证,这也是有道理的!同样,明代诗论家徐师曾也直接就点明了所言之诗就是“藏头诗”!这就是我在上面已经介绍过的这种真正的“藏头诗”!而第三种呢,乃是“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只是非常遗憾,《辞海》编者在说了这个概念之后却拿不出古代任何诗论家的诗论著作来作依据!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用一个“如”字,算是拉出了一首诗来说明这种诗是什么样子的诗。这就是《水浒传》中的那首“卢俊义反”的诗!而我则已在上面文中说过了,写这首诗的施耐庵在其小说中从来就没有说过这首诗就是“藏头诗”!而说这首诗是藏头诗的,其实则是那些茶余饭后随意拿《水浒传》故事作谈资的普通平常人顺口即出的随便说谈而已!因为这些普通平常人不知道嵌字诗的形式,更不知道《水浒传》“反诗”乃是嵌字诗,便因《水浒传》里说到了“包藏”的“藏”字,再看到被“包藏”的字都在每句诗的头一个字的位置上,于是就自肚皮经地把这首诗说成是“藏头诗”了,从而一传二、二传三地以讹传讹传开来了!因此这第三种说法乃是站不住脚的错误之说!而偏偏就是这种误说却流传甚广!因为小说乃属大众通俗读物,这种误说就随着《水浒传》的广泛流传而在普通常人的口谈之中流传了开来,于是许多人就都把《水浒传》“反诗”这个实际上的嵌字诗误认为是藏头诗了!加之《辞海》编者都把普通常人的这种误传取来作为依据,那些网络大咖们能不将此奉为至宝吗!何况,《辞海》也是今人修订编写的,有时出现不符古义的错误观点绝不会一点都没有!就拿《辞海》就藏头诗举例《水浒传》“反诗”时写的 “如《水浒传》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即于四句首字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这段话来说吧,此句话中的那个“题”字,按此句中的句意,那么这个“题”应该是“写上”的意思,《辞海》这里认为卢俊义宅中的诗是吴用“写上”去的,然而,《水浒传》里写的却明明是吴用“口歌四句”而事实是由卢俊义自己用笔再写到粉墙上去的!《辞海》这里就明显表述错了!仅一般表述都会产生这样的错误,难道还能包《辞海》不也会出误以为有这第三种形式的藏头诗的错误吗?更何况,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根本就从未说过这首“反诗”便是“藏头诗”,那么请问,《辞海》怎么就可以凭空把《水浒传》这首“反诗”硬拉来作为“藏头诗”的依据呢?而真正的本真藏头诗却因都是出自古代诗人之笔而相反不为一般普通人所识知,而现在会写这个真正的藏头诗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了!
      正是基于此,所以我这才于今天专门捉笔认真撰写此文,就什么是嵌字诗和藏头诗作一辨证,勉力为嵌字诗和藏头诗正名,以止谬种之流传,以使此二种诗体能各自名实相符耳!(2009、10、2)

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浔阳江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5490
贡献
108251
金钱
1376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24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新颖,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工稳典雅。欣赏佳作,顺致安好!周五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55

帖子

33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1
贡献
638
金钱
1246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谢您的热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55

帖子

33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1
贡献
638
金钱
1246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2: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怎么还是冷冷清清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