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4

诗词欣赏漫谈

[复制链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30
贡献
32905
金钱
5224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3-2-22 2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此是一篇旧文,写成于二零一八年六月份,在本坛发过。近见程溪钓叟《把理论家的拳头塞他的嘴会怎样》,两文颇可互相发挥,重发于此。梅嶺2023/2/22
诗词欣赏漫谈
文/穿越梅嶺
不知道读者诸君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诗歌批评史上,一些诗词评论家的创作实践非常贫乏,有的甚至写不出与他们诗评诗论相称的作品来,也有的自己提出的创作观点自己不能践行。
言诗者不能诗,能诗者不擅理,这种现象,每每被人当做笑料。钟嵘,南朝时期人,著名的诗歌评论家,著有《诗品》一书,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至大,但后世很难见到他的诗作。陈衍在《诗品平议》中说其于诗“未闻传其只字,存其片羽。”“风雅一道,尚何足论说短长,是非丹素。”不免讥讽了。
有人也许会说陈衍刻薄,或不免有之,但陈衍说的又何尝不是实话。陈永正先生曾经如是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论学而知诗,论诗而知学,所谓学诗,当包括对诗歌的学习、创作和研究。”“诗,是要去体悟的。有体验,方能悟入。”陈先生在这里强调了学诗和论诗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写诗者不可以不学(论诗),论诗者不可以不具备创作的体验。陈永正先生有此观点,应该与其师朱庸斋有关,《分春馆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标举境界,而其所为词却未见‘境界’”。
陈衍和陈永正先生分属于不同时代,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对写、论相结合这么重视呢?盖会写的人,经过长期的体究,对个中甘苦有着深切的领略,所谓“得失寸心知”。他们掌握作诗的法度,熟悉各种技巧,知道诗人是如何去寄寓自己的感情,并能理解其审美趣味,对诗能做到别有会心。可别小看了这个别有会心,这是赏诗中最感性的东西,非如上述,是做不到的,做不到,也就不能深切作者的意指。叶燮所说的“深入其人(作者)之心。而洞伐其髓”大概就是指的这。无怪乎程千帆说“从事文学批评工作,完全没有创作经验是不行的。研究诗,最好能够写点诗。”“如果我的那些诗论还有一二可取之处,是和我会做几句诗分不开的。”程先生以一个评论家,深知评论而拥有创作实践的重要性。袁行霈先生对这方面也很重视,他说“亲自从事创作实践才更精于鉴赏。”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人还是很难做到这点,比如钟嵘,比如对钟嵘只会论不会作颇有轻视的陈衍,他自己虽然也有创作,但作品比之于他的诗论来,就逊色许多。严羽以《沧浪诗话》名于世,以禅喻诗,造论甚高,至其亲为,则不能令人满意。
莫被封侯误,封侯似汉家。君看城下骨,万古一黄沙。
这是他的《塞下绝句》,一篇读下来,与其所标榜“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优游不迫”“沉著痛快”迥出异路。我们再来看他的《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过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沧浪此律,颌联以鸦对雁,已见其狭,即在当时亦不见佳,至后来诗法愈严,其平头,重韵更为诗人所忌。陈衍在《宋诗精华录》这样评价他“沧浪有诗话,论诗甚高,以禅为喻,而所造不过如此。专宗王孟者,囿于思想,短于才力,也。即如此首三、四,鸦外、雁边,意分一近一远,终嫌两鸟无大界限。”两鸟相对,就是上下句合掌了,这是诗病,不可不避。“遥遥”有的版本作“迢迢”,我用的是金性尧《宋诗三百首》本。
作为晚近著名诗论家的陈衍、沈增植,他们分别提出了诗词理论中的“三元说”和“三关说”,对各自理论的构建都说的头头是道,法法俱圆,可是,却不能在创作实践中去运用,林纾说陈衍诗“荒率”,汪国垣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仅将陈衍拟之神机军师朱武,这个位次,对于同光派理论构建师的陈衍来说,属于低配。
当然,诗论俱佳的并不乏其人。齐己既能写出“前村深雪里,凌寒一枝开”的佳句,又能写出《风骚指格》的诗论来。方回著《瀛奎律髓》,其中评论,对山谷一派,尤能洞伐其髓,允为佳论。方回能做到这点,跟他的创作实践有关,其《桐江集》颇多可观。
可见,论诗评诗,没有一定的创作实践是会遭人轻视的。(2018/6/9)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3-2-22 2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3-2-22 20:12 编辑

拜读,甚益

当然,诗论俱佳的并不乏其人。齐己既能写出“前村深雪里,凌寒一枝开”的佳句,又能写出《风骚指格》的诗论来。方回著《瀛奎律髓》,其中评论,对山谷一派,尤能洞伐其髓,允为佳论。方回能做到这点,跟他的创作实践有关,其《桐江集》颇多可观。
可见,论诗评诗,没有一定的创作实践是会遭人轻视的。(2018/6/9)

也对,‘’理论家‘’无创作实践未免遭人轻视,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双佳甚难,需要不断地累积理论知识和创作经验,没有实践的理论易被诟病为空谈,空谈误国,由是引出空谈误诗,虽失之偏颇,亦一弊也

点评

也对,‘’理论家‘’无创作实践未免遭人轻视,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双佳甚难,需要不断地累积理论知识和创作经验。 ------------------------------------ 赞同。自古理论与创作俱佳的不多见。 在本文中缺了有关例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22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214
贡献
49192
金钱
52876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3-2-22 2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论诗评诗,没有一定的创作实践是会遭人轻视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30
贡献
32905
金钱
52249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22 2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23-2-22 20:08
拜读,甚益

当然,诗论俱佳的并不乏其人。齐己既能写出“前村深雪里,凌寒一枝开”的佳句,又能写出《风骚 ...

也对,‘’理论家‘’无创作实践未免遭人轻视,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双佳甚难,需要不断地累积理论知识和创作经验。
------------------------------------
赞同。自古理论与创作俱佳的不多见。

在本文中缺席了一个例子,曹雪芹。虽然他在《红楼梦》中借书中人物有相当可观的诗论,所论皆精,但其除了为小说人物代做的诗词外,本人却并未留下一首完整的作品。而代小说中人物所拟之作,一直以来也是贬多于褒的。

关于此,我有前两年也写过一篇专文。《红楼梦》中诗词水平的高低。

点评

代小说中人物所拟之作其实就是曹雪芹之所作,其余没有留下一首完整的作品因素可能很多,如并不喜此道,或潦倒终老、不出名等均可能有关。 梅州有个我认识的老诗人,身后几皮车之所有藏书与诗文悉被当作废纸卖掉,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22 20:34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23-2-22 20: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3-2-22 20:49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3-2-22 20:19
也对,‘’理论家‘’无创作实践未免遭人轻视,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双佳甚难,需要不断地累积理论知识和创 ...

代小说中人物所拟之作其实就是曹雪芹之所作,其余没有留下一首完整的作品因素可能很多,如并不喜此道,或潦倒终老、不出名等均可能有关。

梅州有个我认识的老诗人,身后几皮卡车之所有藏书与诗文悉被当作废纸卖掉,也是一叹

理论是王道跟有诗才是王道其实是两个极端,均不足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0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