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23-2-20 19:58 编辑
有某某说:王力的《诗词格律》最大贡献就是培训了大批按格律写的文字游戏拼凑假诗。
此说令人不免想到了历史上的沈陆之争,这沈陆之争发生在南朝永明末期的四声及永明声律初提之时,不赘。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作为当时文坛领袖的沈约这段话可以说奠定了永明声律的基础,挪到今天来说这声律即类于格律,在沈约看来格律很重要的,重要到了必须懂格律才有资格写诗的地步,此即所谓“妙达此旨,始可言文。”也。
这真未免有点扯蛋,永明之前没这些玩意诗人还不写诗了么?肯定不是,当时的陆厥便不以为然而免不了要怼上这个沈老夫子一番。
陆厥说:
“范詹事自序 ‘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 沈尚书亦云 ‘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或闇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 大旨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辞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观历代众贤,似不都闇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于诬乎。
这愣头青的大意是说老夫子你说什么“观历代众贤,似不都闇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于诬乎。”,你说古人是暗合你的格律理论,但是看来实际上古人名家并不是都暗合,你这不几乎是在造谣诬陷前人么?
这还不算,陆厥继续说:
案:范云不从根本中来,尚书云匪由思至,斯可谓揣情谬于玄黄,擿句差其音律也。范又云时有会此者,尚书云或闇与理合,则美咏清讴,有辞章调韵者,虽有差谬,亦有会合。推此以往,可得而言。
夫思有合离,前哲同所不免,文有开塞,即事不得无之。子建所以好人讥弹,士衡所以遗恨终篇。既曰遗恨,非尽美之作,理可诋诃。君子执其诋诃,便谓合理为闇,岂如指其合理,而寄诋诃为遗恨邪!
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岨峿妥帖之谈,操末续颠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
简了说,这愣头青的大意是老夫子你瞎说什么好文章不是由思想而来的而是“天成”的,却又根本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就把这些归结在玄学上,根本就是没有道理嘛。
按:文本有点长,还是分层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