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1
注册时间2022-8-27
威望1219
金钱6613
贡献4795
金牌会员
 
威望- 1219 点
贡献- 4795 次
金钱- 6613 枚
|
山霞岭,位于今韶山市如意镇如意亭上首,原湘潭县二中校址,旧时名复兴中学,系庞氏族学,烈士庞人铨、名人庞柱中、庞若海亦该族成员。
学校背倚山岭,不高,座北朝南,两端空旷,东西远处分别是狮子山和韶峰,晴时朝阳送彩,夕照飞霞,将这山岭笼罩在金黄的帘幕之中,此处由是得名,学校也有楼曰山霞,曰夕照。
上世纪50年代本人就读该校,初二时学校忽然刮起一阵学写诗词之风,自由诗、旧体诗、三句半都有人仿写,胡诌。许多同学将所作投给报社,竟不乏见报者,这些人的狂喜又感染了其他同学。郭小寒君和我等部分同学热心学写旧体诗词。小寒君是倡导者,不料一日于瓦窑内和同学讲读杜甫那首《春望》而蒙冤离校。至此,学写之风顿敛,但我等背地里仍坚持。老师只教读诗,不教写诗,因此可以说,小寒君和我等学会撰写诗词,虽时间非短,当属得益于山霞岭那股风潮。
当年的校友,包括小寒君在内,虽历经辛苦,但后来都成为地方建设的中坚力量,可谓幸哉!
后来,报刊曾经有过关于韵书改革的讨论,本人也曾参与其中。很多人认为必须继承旧韵,但可以革除某些禁忌,如二孤及连撞挤等可因意境需要而使用,自然不乏反对者。又有主张恢复新韵的,也有提议用通韵的,自是非议者甚众。长期以来莫衷一是,已成正常现象。(至本世纪,新韵和通韵已广泛使用,倒促成了今天的诗词繁荣。)
80年代,我将保存下来的当年习作,选其中侥幸撞入格套可算是基本合格产品者,以及那些不合格律音韵的打油诗,也一字未改,全数收入本人诗集。何也?既为保留当年那一份真,也为纪念母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