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8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77
金钱28447
贡献21777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77 点
贡献- 21777 次
金钱- 28447 枚
 
|
发表于 2023-2-25 09: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就有许多百分之百符合格律诗正格要求的“格律诗”,但那都是“源”,甚至在魏晋中都找到这种“格律诗绝句”,你能把格律诗的产生推到魏晋吗?任何诗体都能找到比这种诗体远得很的“源”。比如赋,在诗经中可找到“源”。但这些都等于豆子被你找到了它的芽口而已。
每种诗都有它形成的关键,这种关键前的“源”甚至可能有多种,但它们都不是这种诗体。
格律诗的“源”远的在诗经,较近的为魏晋,最近的为永明体,永明体后期有大量“格律诗”产生,但这些都是格律诗形成前的瞎猫碰到死老鼠,即自然发展状态中遇到的“同相”现象,必须由自然到自觉,即哲学中说的由量变引起质变,才能产生新的诗体。格律诗的产生在平仄公开后才正式拉开帷幕,此前的都属于“假性近视”。因此格律诗产生应该在许敬宗定平仄之后。
元兢时代是上官仪主持文坛的时代,那时平仄没出世(上官仪死后平仄生),上官仪的调声术和对偶(注意,说对仗的是大错特错的)全部是针对永明体齐梁体的,是对它们的总结与升级。
答完了。你说他这时代有没有格律诗?
即使他写的完全符合格律诗,他的也不是真正的格律诗,而是“假性近视”情况。简单的说,平仄都没有,何来的格律诗。这句话,可以回答一切用南北朝甚至更远的例子来谈格律诗的。
此帖务虚,教给那些想搞理论却缺少历史唯物主义者,读书千万别读死了。老师还是要的,还是要向老师学学。别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可闯江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