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12

何谓叶音叶韵协韵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题来源于《转载 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楼歪到叶音上,今把它们令列为一个主题帖。发言人为刚刚。我先把刚刚在《转载 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中的叶音有关帖子整理出来,这些帖子很有正音作用,不管什么博导也得听这些来自度娘的述说。后面的漏登以刚刚为主去继续建完,也可把我的资料帖放进去。

1.
叶和协是同义词,但不是等义词(不知三羊懂不懂这个术语?)因此在用法上某些方面是绝然不同的。但现在大家把二字混用啦。
还是用百度吧,因为它在这条词条上是没问题的
叶(xié)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

叶韵又称叶音。由于语音发展、变化,后人读先秦韵文,有些地方便会感到不押韵,于是就临时改变其中某一字的读音,使之谐合。晋代徐邈、北周沈重已有改读之例,而南宋吴棫的《诗补音》和《韵补》始集大成。这种改字一般是主观的,像《诗经·行露》上下章同一“家”字,朱熹分别叶音“谷”、“空”,大为人所诟病。这种叶音法,跟后世科学地归纳古韵、构拟古音是完全不同的。明末清初,顾炎武根据《诗经》等先秦韵文韵例、古文字谐声关系以及声训、假借材料,离析《广韵》韵部,得到先秦实际韵部,现代音韵学进而据音理、方言、对音而构拟出古音,这才是科学的方法。不过,叶音说是人们认识古音的一个阶段,其中也有确能反映上古音中字音关系、韵部分合的,如“下”叶音“户”,此二字在上古确实都在匣纽鱼韵。南京大学刘晓南认为叶音大多反映作音者当时的方音,可参看其论著。



知道了吧,叶韵是错误的。不能因为古人用了你也能用,不能因为古人用你便认为对。

2.再看
协韵(协韵)xié yùn

(1).押韵,符合韵律。(刚刚说这条便与叶韵不同)
(2).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朝,朱熹是代表。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刚刚说这条便是叶韵)


看到他们的同与不同吧。和诗用协韵,不要用叶韵哟
3.再看叶音
叶音(读「谐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刚刚说此“错误”是原文中的)
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周秦两汉韵文感到不押韵,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押韵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例如,《诗·关睢》末章:“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释文》说:“乐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这是因为诗里“乐”与“芼” (mao)押韵,“乐”念 yao(即五教反)最和谐。遇到两可的地方,很难处理。《诗经》里的《风·柏舟》、《黍离》、《 十月之交 》都用“天”、“人”两个字押韵。

据元代熊朋来《经说》说,宋代吴改“天”字读音为tn,郑庠改“人”字读音为rn。

《诗·驺虞》每章最后都有一句可以不押韵的副歌“吁嗟乎驺虞”,朱熹让第1章副歌的“虞”随上文读 y(朱注:叶音牙)让第2章副歌的“虞”随上文读 wng(朱注:叶五红反),根本没有确定的标准(刚刚按 如此读诗,岂不是随心所欲,哈哈。因此自从明代陈第提出所谓叶音恰好是古本音的说法以来,清代学者也极力反对叶音说。宋代之前,学者并没有「古韵」的概念,当他们用自己的发音念先秦韵文时,发现并不协韵。有一些学者以为古书传钞有误,便擅自改变用字(最有名的是唐玄宗﹞。而其他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些字不协韵的原因,是因为先秦的发音不同,所以必须改变读音,例如朱熹。(刚刚按随意改字和随意改音读(叶音)是古人常犯的两个错误,诸君学古诗文都得注意别上当)
相同道理,朱熹又改变了「牙、家、讼」三字的发音,却造成了「家」在此两章的发音不同。相同句子中的字,却有不同发音,这是相互矛盾的。叶音事实上是对上古汉语韵部的一种误解明清时期,尤其在顾炎武作《音学五书》,提出“古诗无叶音”之后,学界对上古韵有所了解,知道哪些字在上古汉语中可以押韵,叶音的方法就被淘汰了。
4.有没有协音?没有,可见叶协的不同用法。但有谐音一词,这个词就科学准确啦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字典中的叶音例
叶韵
丁:叶都陽切,音當。【韓愈·贈張籍詩】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正字通】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按續世說一丁作一个,因篆文个與丁相似。傳寫譌作丁。
尺:叶昌約切,音綽。【詩·魯頌】是尋是尺。叶下作若。 【韻會】通作赤。
少: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少:又【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切: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車:叶倉何切,音磋。【程曉·伏日詩】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瓦:叶阮古切,音五。【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斥遣浮華,好此絺紵。
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僕:叶鼻墨切,音匐。【柳宗元•佩韋賦】尼父戮齊而誅卯兮,本柔仁以作極。蘭竦顏以誚秦兮,入降廉猶臣僕。
为:叶吾何切,音莪。《诗・王风》: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尙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尙寐无吪。
屯:叶徒沿切,音田。马融《广成颂》:校队案部,为前後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公: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寧:叶乃挺切,佞上聲。【張載•七命】王猷四塞,圅夏謐寧。丹冥投烽,靑徼釋警。
寧:叶女良切,音娘。【蘇軾•富鄭公】堂堂韓公,與萊相望。再聘於燕,四方以寧。望平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叶子悉切。《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晖,金虎习质。雄臣驰骛,义夫赴节。

节:叶子计切。《曹植•王霸赞》壮气凌云,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谋显垂惠。
號: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葉: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軋:叶乙役切,音鬱。【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長輸遠逝,漻淚淢汨。【註】輣軋,波相激之聲。
平: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鳥:叶都縷切,音女。【史記•自序】穆公思義,悼殽之旅。以人爲殉,詩歌黃鳥。
鳥: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漢•敘傳】沐浴尸鄕,北面奉首。旅人慕殉,義過黃鳥。
石: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石: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石: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寫:叶舒呂切,音暑。【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叶上湑下處。
寫:叶蘇果切,音瑣。【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務:叶迷侯切,音謀。【劉楨•瓜賦】豐細異形,圓方殊務。揚暉發藻,九采雜糅。糅平聲。
茂:měi【毛詩古音攷】音每。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茂:mǔ滿補切,音母。當夏六月,枝葉盛茂。鸞鳥以庇,召伯避暑。
茂:mù莫故切,音暮。【白居易詩】有木名櫻桃,得地早滋茂。葉密獨承日,花繁偏受露。
茂:mò入曷韻,音末。【周武王•筆銘】毫毛茂茂,䧟水可脫,䧟文不可活。 【直音】作茂。茂字从艸作。
有: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有: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曲:叶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竄匿。
觀:叶古黃切,音光。【汲冢周書】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觀:叶規倫切,音均。【前漢•高彪詩】枉道依合,復無所觀。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觀:叶居員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窮類,靡不博觀。光潤嘉美,世宗其言。
觀:叶扃縣切,涓去聲。【揚雄•甘泉賦】大厦雲譎波詭,摧嗺而成觀。仰橋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無見。
力:叶力蘖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18 11:44 编辑

沖:叶仲良切,音長。【道藏歌】鬱鬱對啓明,圓華煥三沖。飆粲麗九天,天綠繞丹房。
衝:叶陽韻。【道藏歌】引領囂庭內,開心機穢衝。一靜安居若,試去視滄浪。
冲:叶仲良切,音长。《道藏歌》郁郁对启明,圆华焕三冲。飙粲丽九天,天绿绕丹房。
冰:叶筆良切,音近浜。【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汗:叶彤甸切,音莧。【蘇轍•夏夜詩】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氣淨如練。
同:叶徒黃切,音唐。【  琳·答客難】六合咸熙,九州來同。倒載干戈,放馬華陽。
興: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叠重。重平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興: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叠重。重平聲。
興:叶虛良切,音香。【徐幹•雜詩】沈隂增憂愁,憂愁爲誰興。念與君相別,乃在天一方。【潘乾碑】實天生德,有漢將興。子子孫孫,俾爾熾昌。
興:叶丘侵切,音欽。【詩•大雅】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年: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合:叶許及切,音翕。【張衡•思  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伉:叶苦郞切,音康。【詩•大雅】臯門有伉。與閌同。【傳】高貌。【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  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伉。【戴侗曰】高亢之亢當作亢。與亢龍之亢同。亢字原刻从凡不从几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18 14:09 编辑

似: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
觥:叶姑黃切,音光。【詩·豳風】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劉楨·魯都賦】承彝執羃,納觶授觴。引滿輒釂,滴瀝受觥。【音學五書】古本音光。
傳:叶重倫切,音陈。【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
斯: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卽且,蒲中蛹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集韻】或作撕,亦作廝。
均:叶古頑切,音鰥。【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沒:叶明祕切,音寐。【曹植·七啓】翔爾鴻翥,濈然鳧沒。縱輕體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逮音遞。
營:叶于方切,音王。【張籍祭韓愈詩】薦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親朋有孤稚,姻婚有辦營。
綸:叶閭員切。【道藏·元始歌】黃庭戊巳無流源,徹通五藏十二綸。
閒: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19 10:55 编辑

有人说  关于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的叶音押韵问题,韩愈诗中的所谓【叶音】是湖南的【方言】!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中唐·韩愈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尝【七阳平声】
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光【七阳平声】
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方【七阳平声】
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章【七阳平声】
我名属相府,欲往不得行。◆行【七阳平声】
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肠【七阳平声】
维时月魄死,冬日朝在房。◆房【七阳平声】
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城【八庚平声】①《康熙》·七阳
命车载之至,引坐于中堂。◆堂【七阳平声】
开怀听其说,往往副所望。◆望【七阳平声】
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荒【七阳平声】
纷纷百家起,诡怪相披猖。◆猖【七阳平声】
长老守所闻,后生习为常。◆常【七阳平声】
少知诚难得,纯粹古已亡。◆亡【七阳平声】
譬彼植园木,有根易为长。◆长【七阳平声】
留之不遣去,馆置城西旁。◆旁【七阳平声】
岁时未云几,浩浩观湖江。◆江【三江平声】
众夫指之笑,谓我知不明。◆明【八庚平声】②《韵补》·阳韵
儿童畏雷电,鱼鳖惊夜光。◆光【七阳平声】
州家举进士,选试缪所当。◆当【七阳平声】
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煌【七阳平声】
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鸣。◆鸣【八庚平声】③《康熙》·七阳
礼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庭【九青平声】④《康熙》·七阳
之子去须臾,赫赫流盛名。◆名【八庚平声】⑤《康熙》·七阳
窃喜复窃叹,谅知有所成。◆成【八庚平声】⑥《韵补》·阳韵
人事安可恒,奄忽令我伤。◆伤【七阳平声】
闻子高第日,正从相公丧。◆丧【七阳平声】
哀情逢吉语,惝恍难为双。◆双【三江平声】
暮宿偃师西,徒展转在床。◆床【七阳平声】
夜闻汴州乱,绕壁行徬徨。◆徨【七阳平声】
我时留妻子,仓卒不及将。◆将【七阳平声】
相见不复期,零落甘所丁。◆丁【八庚平声】⑦《韵会》·阳韵
骄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忘【七阳平声】
忽如在我所,耳若闻啼声。◆声【八庚平声】⑧《韵补》·阳韵
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更【八庚平声】⑨《韵补》·阳韵
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殃【七阳平声】
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城【八庚平声】⑩《康熙》·七阳
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停【九青平声】⑪《康熙》·七阳
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冈【七阳平声】
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僵【七阳平声】
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觞。◆觞【七阳平声】
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狂【七阳平声】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轰【八庚平声】⑫《康熙》·七阳
平明脱身去,决若惊凫翔。◆翔【七阳平声】
黄昏次汜水,欲过无舟航。◆航【七阳平声】
号呼久乃至,夜济十里黄。◆黄【七阳平声】
中流上滩潬,沙水不可详。◆详【七阳平声】
惊波暗合沓,星宿争翻芒。◆芒【七阳平声】
辕马蹢躅鸣,左右泣仆童。◆童【一东平声】⑬《康熙》·七阳
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龙【二冬平声】⑭《集韵》·江韵
东南出陈许,陂泽平茫茫。◆茫【七阳平声】
道边草木花,红紫相低昂。◆昂【七阳平声】
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鸣【八庚平声】⑮《康熙》·七阳
行行二月暮,乃及徐南疆。◆疆【七阳平声】
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兄【八庚平声】⑯《康熙》·七阳
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殇。◆殇【七阳平声】
仆射南阳公,宅我雎水阳。◆阳【七阳平声】
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粮【七阳平声】
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凉【七阳平声】
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情【八庚平声】
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经【九青平声】⑰《韵补》·阳韵
对食每不饱,共言无倦听。◆听【九青平声】⑱《韵补》·阳韵
连延三十日,晨坐达五更。◆更【八庚平声】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京【八庚平声】⑲《韵补》·阳韵
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江【三江平声】
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逢【七阳平声】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丛【一东平声】⑳《韵补》·阳韵
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穷【一东平声】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狂【七阳平声】
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乡【七阳平声】

点评   这是方言与官话混用的结果古人说官话多有与方言混说的,于是方言韵便是一种叶音(叶韵),此为一说

点评 一说   这是方言与官话混用的结果古人说官话多有与方言混说的,于是方言韵便是一种叶音(叶韵),此一说而已。
另一说   里面还有八庚、九青、一东、二冬四组韵
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城【八庚平声】
众夫指之笑,谓我知不明。◆明【八庚平声】
相公朝服立,工席歌鹿鸣。◆鸣【八庚平声】
之子去须臾,赫赫流盛名。名【八庚平声】
窃喜复窃叹,谅知有所成。成【八庚平声】
相见不复期,零落甘所丁。丁【八庚平声】
忽如在我所,耳若闻啼声。声【八庚平声】
中途安得返,一日不可更。◆更【八庚平声】
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城【八庚平声】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轰【八庚平声】
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鸣。鸣【八庚平声】
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兄【八庚平声】
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情【八庚平声】
连延三十日,晨坐达五更。更【八庚平声】
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京【八庚平声】
礼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庭【九青平声】
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停【九青平声】
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经【九青平声】
对食每不饱,共言无倦听。听【九青平声】

辕马蹢躅鸣,左右泣仆童。◆童【一东平声】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丛【一东平声】
子又舍我去,我怀焉所穷。◆穷【一东平声】

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龙【二冬平声】

    1.此诗不是格律诗,是古风。
2.共五组韵,属于转韵
3. 一东二冬在古风中可以通韵,八庚九青在古风中也可以通韵。因此实际是三组韵的转韵。
这种说法更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18 11:59 编辑

首创者为朱熹,他在研究诗经音韵时发明了这种方法。当他认为一个字当读某音时,但在另一处却不合押韵,为了合韵,便用叶音的方法。后来人们发现他这个方法大部分是错误的。康熙字典收进朱熹的研究,用叶表示。
第二个用法,有的作者诗中偶尔用了方言或一时读错了音,出现押韵不对头,注释者便用叶音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这是偶然的错误。康熙字典也收了这部分字音,也用叶音表示。康熙字典也收进这种例子。
第三种用法,词和曲中押韵的韵腹韵尾相同但平仄不同,也用叶音表示,这是平仄通韵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8 14: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字典》中这种 叶音例非常多,不会亚于人们收集的拗救例,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呢?
比如《康熙字典》给“贫”注音时,用了反切、直音和叶(xie)音三种方法。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拚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的方法。用来注音的前、后两个字分别称为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在注音时,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应该说明的是,反切中所用的语音系统并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而是古代的语音系统。由于古今语音系统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有的反切我们能切出现代的读音。另外有些字则切不出现代的读音,比如“符巾切”就切不出“贫”的读音。
直音法是使用同音字来注音,比如(一)中的“贫”“音频”,就是直音法注音。直音法比较简便,可是如果读不出同音字的读音,那么直音法就失去了作用。
叶音法一般用“叶”某音的方式来注音,比如“贫”(三)中的“叶频眠切,音骈”,就是叶音法。叶音法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迁就押韵的注音法。这里为了跟欧诗最后一个字“篇”押韵,就把“贫”的读音改为“骈”。这种注音法是对古代语音缺乏认识造成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汉时还有两种注音法:
1.【读若法】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说文发疑》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2.【读为法】
又作“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憭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本为“诸侯飨射之宫也”(《说文系传》),在此处为涯岸之义,郑谓为畔之借字。《礼记•乐记》:“武坐,致右,宪左。”郑玄注:“宪,读为轩,声之误也。”此谓“宪”为“轩”之借字,假借的缘由是二字声近误用。《尚书•舜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
反切出现后这两种注音法失去意义,所以《康熙字典》没有直接使用,但引文中还会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9 1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字典》中叶音的价值
一、全面的反映历史中的读音情况
二、用“叶”表示与其他读音法显著不同,故用“叶”表示
三、“叶”例子用于朱熹时,一般只用叶音,无例表示;用于诗作的,则有诗句与作者
四、用意:因历史上有,本字典为了客观,所以录用;但“叶”是临时用的,因此正确不正确不一定,不主张大家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9 1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字典》中这种 叶音例非常多,不会亚于人们收集的拗救例,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呢?
比如《康熙字典》给“贫”注音时,用了反切、直音和叶(xie)音三种方法。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拚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的方法。用来注音的前、后两个字分别称为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在注音时,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应该说明的是,反切中所用的语音系统并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而是古代的语音系统。由于古今语音系统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有的反切我们能切出现代的读音。另外有些字则切不出现代的读音,比如“符巾切”就切不出“贫”的读音。
直音法是使用同音字来注音,比如(一)中的“贫”“音频”,就是直音法注音。直音法比较简便,可是如果读不出同音字的读音,那么直音法就失去了作用。
叶音法一般用“叶”某音的方式来注音,比如“贫”(三)中的“叶频眠切,音骈”,就是叶音法。叶音法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迁就押韵的注音法。这里为了跟欧诗最后一个字“篇”押韵,就把“贫”的读音改为“骈”。这种注音法是对古代语音缺乏认识造成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汉时还有两种注音法:
1.【读若法】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说文发疑》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2.【读为法】
又作“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憭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本为“诸侯飨射之宫也”(《说文系传》),在此处为涯岸之义,郑谓为畔之借字。《礼记•乐记》:“武坐,致右,宪左。”郑玄注:“宪,读为轩,声之误也。”此谓“宪”为“轩”之借字,假借的缘由是二字声近误用。《尚书•舜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读之则意义了然。
反切出现后这两种注音法失去意义,所以《康熙字典》没有直接使用,但引文中还会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19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音的历史与意义
由于语音发展、变化,后人读先秦韵文,有些地方便会感到不 押韵,于是就临时改变其中某一字的读音,使之谐合。
晋代徐邈、北周沈重已有改读之例。汉语发音从西周到南北朝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北朝人读先秦文献的时候,发现有许多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了。例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中的“音”和“南”两个字不押韵,后来的人牵强地改变“南”字的读音使其押韵。
北梁人沈重在《毛诗音》中指出:“南:协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标注他认为正确的读音(用普通话读,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
他这种方法叫做“协韵”(亦称“叶音”)。隋朝人陆德明认为不应该使用协韵法,因为他认为古代人押韵不严谨,没有必要改正《诗经》的读音。他指出:“沈云协句宜乃林反,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他们把读音脱离时空固化了,把韵的使用绝对化了,认为古人写诗都严格,认为古人对韵脚字可以临时改读,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宋朝吴棫、郑庠、项安世、程迥等人对古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代的学者开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径。而南宋吴棫的《诗补音》和《韵补》始集大成。这种改字一般是主观的,像《诗经•行露》上下章同一“家”字,朱熹分别叶音“谷”、“空”,大为人所诟病。这种叶音法,跟后世科学地归纳古韵、构拟古音是完全不同的。
明代音韵学家陈第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
明末清初,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他继承了陈第的学说,认为“古诗无叶音”,并发明了“离析唐韵”的研究方法,旨在恢复古代汉语的发音。根据《诗经》等先秦韵文韵例、古文字谐声关系以及声训、假借材料,离析《广韵》韵部,得到先秦实际韵部。现代音韵学进而据音理、方言、对音而构拟出古音,这才是科学的方法。他奠定了上古音研究的基础,一直到今天,他的“离析唐韵”仍然是上古音构拟的原则之一。
不过,叶音说是人们认识古音的一个阶段,其中也有确能反映上古音中字音关系、韵部分合的,如“下”叶音“户”,此二字在上古确实都在匣纽鱼韵。南京大学刘晓南认为叶音大多反映作音者当时的方音,可参看其论著。(注意:在繁体字中,“叶韵”的“叶”不能写作“树叶”的“叶”的繁体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