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 68
|
沧浪诗词学院绝句班二期兰组第八讲作业: |
点评
符合渔洋第六法,句子耐看。转句什么传春信?没看出来。合句感觉稍稍别扭。
| ||
点评
童年趣事表达不错,读来形象生动,转句符合第六法吗?
| ||
点评
峥嵘形容佳节感觉不优雅,承句不错,转合费解,整首诗是不是家聚即事?貌似不符合第六法。
| ||
点评
符合第六法,整体流畅。转句的新生单从字面意思看,能代表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吗?再斟酌一下,众生如何?
| ||
点评
问好诗友,小诗符合第六法。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最后一句的何以改为怎奈可好一些。个建,继续努力。
| ||
点评
诗友好,小诗写的的生动形象,起承转合布局合理,符合第六法。赞一个,欣赏并学习了。
| ||
| |
点评
问好诗友,小诗符合第六法,起承转合自然,但是个别字感觉不太顺畅。稍修改一下会更好。
| ||
| |
点评
孤独者试评:本诗写景清新自然,符合作业要求。但转结两句我读了几遍还是没有看懂。一孔之见,多有不妥,请多多谅解。
| ||
| |
| |
| |
| ||
点评
将诗味进一步延伸,故乡变化如此之大,令人流连忘返。赞
翠竹盈窗老师点评:“好似”、作简要评论,转接自然,升华主题,“故乡客” ,是来故乡的客人,还是回故乡的人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觉得,是后者。第四句“长廊漫步不停留。”紧承第三句,将诗
翠竹盈窗老师点评:玉立荷花频点头。”写景由远到近,由过去到现在,“惜时”应该是“昔时”(昔日)吧?景物配置合理。“玉立荷花频点头”拟人写法,生动形象,荷花之美跃然纸上。第三句“好似欢迎故乡客,”,用“
翠竹盈窗老师简评:这首七绝符合渔洋绝句第六法,格律无误,首句入韵,立意清晰,意象合理。一、二句写眼前景,“惜时臭水已清幽,
| ||
| ||
| |
| |
点评
雪莲老师点评:小诗格律正确。内容能围绕早春景色去写,自我感觉内容跨度有点大。
| ||
点评
雪莲老师点评:小诗格律正确。先闻其声,再现其形,突出离开工地狗长大啦!转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自我感觉结句有点弱。但已不错了。
| ||
点评
格律正确。用法正确。很好!
| ||
| |
| |
| |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