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莲本无心 于 2015-5-29 14:45 编辑
1.分别用简明扼要的话写出第三讲和第四讲的概要。第三讲概要:
(1)名词量化、动词量化、形容词量化在古诗联中很常见。很多量词,你只能按照公认的,默许的数字来量化,你不能为了适应平仄需要而随意更改数字比如,五湖四海,你就不能整成四湖五海 。比如,千家万户,你就不能整成千户万家;有的量词,你还不能随便颠倒顺序。比如,五颜六色,你还不能颠倒成六色五颜。 炼字的目的是炼句,炼句的目的是炼意。一炼皆炼,不能说,炼一样,其他可以忽略不计。像刚才的填空,大家把字填了之后,连起来读一下,一看意顺不顺,二看意深不深,三看逻辑成立不成立。 (2)练字练词。炼字,需要从一字一词中练起。 方法:积累古诗词。 辅料:断云笼口 点花番次 小帘通月 败窗风咽 象奁双陆 袖香新窃 空山挂雨 香寒散雾 浅云栖月 随地攀花 将烟困柳 翠绡封泪 琴书换日 枯兰洲冷 绿窗梦月 风灯摇梦 玉容消酒 垂杨系马 绿肥红瘦 柳昏花暝 柳腴花瘦 翠颦红妒 恨烟颦雨 联诗换酒 第四讲概要: 只有上下联为偏正关系的对联才可能成为流水对,例如前文所述假设、因果、条件等三种关系的对联。但是偏正关系的对联是否都构成流水对,也是值得研究的。例如转折关系复句属偏正式复句,但是转折关系的对联究竟是不是流水对,值得讨论。 炼意,可以先从修辞着手来开始炼,这是炼意最小的单元。 比如,山,你要表达你的意,可以设定几个场景或者情绪来炼,忧伤的,快乐的,都可以通过修辞这个山来暗喻你内心的某种情绪。炼词组之后,炼全句。 怎么来判断一个句子炼意够不够呢,那就是你自己写好之后,看看能不能用白话文来稀释一下你的句意,如果你的句意,通过白话文来稀释之后,意境丰满,而不失真,说明你炼的够可以的,如果白话文稀释还是如你组织的语句那样,就一定是没有炼到精深。 炼意,就是--言简意赅,除去诗家语的杂质,是对意的提纯。省掉主语,或者谓语,或者宾语,目的只有一个,让别人自己去意会。
炼意,可以先从修辞着手,炼词组之后,炼全句。写好之后,看看能不能用白话文释意,如果你的句意,通过白话文释意后,意境丰满,而不失真,说明你炼的够可以的;如果白话文释意还是如你组织的联句那样啰嗦,就一定是没有炼到精深。中间啰嗦出来的连接,没必要、反而一个加塞,让句子结构松散,没有达到诗意的紧凑的效果。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充分的意。 2.填空。(填上合适的字词,让其成为一个七言出句,并自己对个对句。)
(1)(煮)(月)(色)三分入酒--[莲心儿]
(2)梅香一缕(腴)(诗)(骨)--[莲心儿]
(3)渔樵(已忘)尘中事--[莲心儿]
(4)十里春光(铺)(画)(卷)--[莲心儿]
(5)(凭)(栏)(不)(语)听花落--[莲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