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3

资料 诗格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2-6 2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格”这一名字最先起源于唐代,“格”也就是“法”的意思。“所谓'诗格’,就是作诗标准、法式。”唐代出现的大量诗法著述,多被命名为“诗格”,例如旧题魏文帝《诗格》、崔融《唐朝新定诗格》、旧题李峤《评诗格》、王昌龄《诗格》、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王叡《炙毂子诗格》、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郑谷等《今体诗格》、元兢的《沈约诗格》、题名王维《诗格》、徐隐秦《开元诗格》、王起《大中新行诗格》等。因为唐代使用“诗格”来命名的诗法著述的比例很高,所以,“唐代诗学的核心就是诗格”。
唐代之后,很多诗法著述依然用“诗格”或者“格”来命名,如五代的王玄《诗中旨格》、神彧《诗格》、徐蜕《诗律文格》、佚名《杜氏十二律诗格》,宋代的李淑《诗苑类格》、梅尧臣《续金针诗格》、阎苑《风骚格》、张商英《律诗格》、林越《少陵诗格》等。所以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用“诗格”这个词代指宋前的诗法著述。在著录唐代任藩的《文章玄妙》之下,陈振孙云:“凡世所传诗格,大率相似。余尝书其末云:'论诗而若此,岂复有诗矣。唐末诗格污下,其一时名人,著论传后乃尔,欲求高尚,岂可得哉?’”在著录《吟窗杂录》之下云:“取诸家诗格、诗评之类集成之。”这两处中,陈振孙所言的“诗格”当是以之代指宋前的诗法著述。
在唐代的诗法著述中,一些著作还被命名为“某某式”或者“诗式”。“式”,也是“法”的意思。《说文解字》卷五:“式,法也。从工,弋声。”和诗格一样,所谓“诗式”,也还是诗法的意思。例如唐代佚名的《文笔式》、僧辞远的《诗式》、僧皎然的《诗式》。五代又有徐衍的《风骚要式》、佚名的《骚雅式》等,都是标准的诗法著述。除了“诗格”,“诗式”也成为诗法著述的专有名称。明代梁桥编纂的大型诗法著述,在命名上取唐人古意,就命名为“冰川诗式”。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唐五代的时期,用“格”“式”来命名诗法著述的现象非常普遍。唐五代目前可考的共有四十七种诗法著述,其中以“格”或“式”来命名的共有二十四种,占到51.1%之多。在“诗法”概念明确形成之前,“诗格”“诗式”就是“诗法”的代名词。
宋代以后,题名为“格”“式”的著作逐渐没落,整个宋代仅有李淑《诗苑类格》、梅圣俞《续金针诗格》、张商英《律诗格》、林越《少陵诗格》等少数几本,元代只有于济和蔡正孙《连珠诗格》、佚名《作诗骨格》、佚名《杜陵诗律五十一格》,明代只有梁桥《冰川诗式》、佚名《诗文要式》等个别作品。应该说,宋代以后诗法著述的题名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或曰“诗评”,或曰“诗说”,或曰“杂录”,或曰“家法”,各有自家之特色,但在丰富多彩的命名中,最常见的还是命名为“某某诗法”。
元明清时期“诗法”一词代替了“诗格”与“诗式”。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3-2-6 21:05 编辑

在初盛唐时期,诗法的意识已经存在,但是还没有产生“诗法”这一概念。所以,初盛唐的不少诗格、诗式著作中大量谈及作诗之法,但这些技巧仍未被命名为“法”。直到在宋人那里,“诗法”一词才获得了较多的使用。严羽《沧浪诗话》专辟一章为“诗法”,魏庆之《诗人玉屑》中也有明确的标题如“唐人句法”“风骚句法”等。宋代以后,“诗法”一词在各种诗学著作中层出不穷,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丰富,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核心概念。明确题名为“诗法”的著作,直至元代才首次出现。“较早出现的是(旧题)杨载的《诗法家数》,这部诗法著述体现出对前人诗格与'论诗及辞’诗话之体的双重继承。”元代其他命名为“诗法”的作品有旧题傅与砺述范德机意的《诗法源流》、旧题虞集《虞侍书诗法》、旧题揭曼硕《诗法正宗》、黄清老《诗法》、题傅若川《傅与砺诗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2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诗法之书依托于名人的情况,自唐代以来就很明显了,例如《诗格》旧题魏文帝撰,《评诗格》旧题李峤撰,《诗格》题王维撰等,当今学界一般认为这些作者署名并不可靠。例如旧题魏文帝《诗格》中“俱不对例”条下所举的诗例乃是南朝沈约的《别范安成》,“八病”条中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是南朝齐梁时期才发现并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声律要求,所以将该书作者题名为魏晋时代的魏文帝曹丕可见其荒谬。对此,张伯伟认为:“《笔札华梁》约亡佚于北宋中叶,其后伪托者杂取散佚文字,拼凑成帙,并诡题'魏文帝’之名。惟此书题名虽伪,内容则皆有所本,实可以初唐人诗论视之。”为何好事之徒要托名魏文帝呢?其实就是想要利用魏文帝的名号来达到传播著作的目的。众所周知,魏文帝是写诗的好手,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又写有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典论》,而且是一代帝王,有人将编纂的诗法著述题上魏文帝的名字,正是希望借助魏文帝的名声增加其诗法著述的影响力。
此外,旧题白居易撰著的诗法著述有两种,一是《金针诗格》,二是《文苑诗格》。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文苑诗格》时云:“称白氏,尤非也。”著录《续金针格》时云:“梅尧臣撰。大抵皆假托也。”《金针诗格》卷首云:
居易贬江州,多游庐山,宿东西二林,酷爱于诗。有《闲吟》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惟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自此味其诗理,撮其体要,为一格目,曰《金针集》。喻其诗病而得针医,其病自除。诗病最多,能知其病,诗格自全也。金针列为门类,示之后来,庶览之者犹指南车,而坦然知方矣。
不论这段话是否真的出于白居易,其用意都是希望此书能够显示出一定的权威性,也就是希望书中的诗法能够为人所重、为人所用。
这种托名于名人的情况,在后世还一直延续着。例如北宋的《续金针诗格》托名于梅尧臣,《律诗格》托名于名臣张商英。方回就认为《律诗格》的作者是张商英并不可靠:“予故曰此决非无尽(按:张商英号无尽居士)所作也。无尽好为人题画像赞,言博而肆,以此推之,岂肯作此等《律诗格》哉?”元代的诗法著述大多假托于名人,题名杨载的有《诗法家数》《诗解》两部,题名虞集的有《虞侍书诗法》《诗法正宗》两部,而题名范德机的有《木天禁语》《诗学禁脔》《诗家一指》三部,再有《总论》《吟法玄微》《诗法源流》,旧题为“范德机门人集录”“傅与砺述范德机意”,其实也是在利用范德机的影响力。


(《唐五代两宋诗法著述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2-6 2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学习一下!问好刚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