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6

转载 从《律诗定体》看王士祯的声律“三忌”

[复制链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4 21: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律诗定体》看王士祯的声律“三忌”
        芙蓉书阁|邓旺林
        此 “三忌” 指 “忌三仄尾”、“忌三平尾” 与 “忌孤平”。王士祯【注1】的《律诗定体》举了八首律诗为例,在每首诗上用他特定的符号标明诗的平仄及要求,同时通过夹注等对有关的事项,包括变通和忌避等作出说明(详见《王士祯撰《律诗定体》全一卷》【注2】),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王士祯关于近体诗“三忌”的态度。
       一、“忌三仄尾”
       此指近体诗诗句后面三字不能全是仄声。
       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有可能造成“三仄尾”的句式,在五言中是“(平)平平仄仄”,在七言中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注3】

       这都是王士祯所谓的“单句”(即仄收句)。王士祯在第一首五律的下面说:“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 又在第一首七律下面说:“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 可见,五言仄收句的第一字,七言仄收句的第一字和第三字均平仄不拘。但五言仄收句的第三字和七言仄收句的第五字可就不能 “不论” 了。它们都必须保持平声不变,否则就会导致“三仄尾”。
       在王士祯的《律诗定体》中,有7句诗属 “(平)平平仄仄” 句型:“好风天上至” “九重闲视草” “卷帘书帙静” “小臣叨侍从” “桂枝家共折” “夜间方步月” 和 “芸香能护字”。在这7个例句中,除 “芸香能护字” 此句外,其他6句的第三字(天、闲、书、叨、家、方)旁边均有 “必不可易”(指平仄不可更易,即平声不能换成仄声,仄声不能改为平声。下同)的符号。王士祯认为此式第三字 “必不可易”,显然就是为了避免“三仄尾”。【注4】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的第五字若平改仄便成为“三仄尾”。在属于此式的6个例句(“三楚风涛杯底合” “天气薰蒸疑作暑” “独喜联鑣归去早” “十二凤楼开瑞色” “不见闭门陈正字”和“蒲涧红泉应不改”)的第五字旁边虽无 “必不可易” 的符号,但这并不是等于说王士祯认为此式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为七言律句由五言律句扩展而来,五言律句的宜忌同样适用于由其扩展而成的七言律句中的后五字。也就是说,五言律句之 “(平)平平仄仄” 的第三字不能平改仄的规则,同样适用于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中第五字(五言中的第三字和七言中的第五字具有相对应关系:都处于句中倒数第三的位置)。这从该式六个例句的第五字(杯、疑、归、开、陈、应【注5】)均为平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忌三平尾”
       此指近体诗诗句后面三字不能全是平声。
      按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说法,有可能造成“三平尾”的句式,在五言中是 “(仄)仄仄平平”,在七言中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句式是《律诗定体》第一首五律下面说明文字中提到的 “(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指出,此式 “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但此式的第三字必须保持仄声不变,若改为平声便会造成“三平尾”。在此式部分例句如“夏过日初长” “鸡树代相传” “漏尽欲朝天” “粉署夜方初”中,王氏均在句中第3字(日、代、欲、夜)旁边标有 “必不可易” 的符号。这正是为了避免造成“三平尾”。由此可见王士祯“忌三平”的态度。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是由 “(仄)仄仄平平” 扩展而成的七言律句,因此,“(平)平(仄)仄仄平平” 的第五字与 “(仄)仄仄平平” 的第三字一样,必须保持仄声不变。王士祯在此式 “轻阴小雨夜连晨” 和 “六街消尽马蹄尘” 这两句的第五字(“夜、马”)的旁边标示 “必不可易” 的符号也说明了这一点。至于在此式的其他诗句的第五字旁边没有标示“必不可易”的符号,应是认为已在相关的五言句中作了标示。
        【未完待续】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4 21: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忌孤平”
       对于近体诗平仄方面的所谓“孤平”,启功先生在其《诗文声律论稿》【注6】第十章(节?)中说:“ ‘孤平’ 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台湾学者林正三先生在其《诗学概要》一书中也说: “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夾一平声之谓。” 而王力教授等则将“孤平”限定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中第一至第三字之间的 “两仄夹一平”(下简称“夹平”) 和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第三至第五字之间的 “夹平”。(详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七节《关于“一三五不论”》)那么王士祯对于”孤平“又有怎样的意见呢?
      我们从《律诗定体》的例句及有关说明中可以看到,王士祯并不反对“两平夹一仄”(下简称“夹仄”),也不反对“夹平”。
      王王士祯《律诗定体》的例诗中,“夹仄”的诗句甚多。例如:“三楚风涛杯底合” “天气薰蒸疑作暑”和“蒲涧红泉应不改”这三句的平仄都是“平仄平平平仄仄”;“怀古仍登海岳楼” “中使传呼散紫宸”和“珍重新诗独起予”这三句的平仄则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这几例中被夹之“仄”都在句中第二字,而“平平平仄平平仄”句的“天南耆旧今头白”其被夹之“仄”则出现在第四字上。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王力教授称此式为“特拗句”)的“我醉吟诗最高顶”,其被夹之“仄”则出现在句中第五字上。“夹仄”的五言诗句较少,只找到“知去丹墀近”(“平仄平平仄”)这一个现成的例子。但在其谈及对句拗救的地方我们看到还有其他形式的五言“夹仄”句(见后)。
      在《律诗定体》的例诗中,“夹平”的诗句相对少一些。主要出现在“仄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中,如:“振衣直上江天阁” “石牌落照翻孤影”和“太平有道凝毓日”。其中被夹之“平”都在七言第二字。但也有出现在其他地方的,如前面提到的“我醉吟诗最高顶”(仄仄平平仄平仄)一句,其被夹之“平”就处于句中第六字上。另外,“仄仄平平仄平仄”还是个“夹仄”与“夹平”兼具的句式。
     这些都是现成的例句。我们还可以从王士祯对一些诗句、诗联的说明中来看看他对“夹仄”“夹平”的意见。
      王士祯在“好风天上至”这一句的后面说:“如 ‘上’ 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 “好风天上至” 是 “仄平平仄仄”,按王士祯所说,此式可改为“仄平仄平仄”,那就是在一个五言句中连续出现了两个“夹平”。
      再看“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 这一联(第一首五律的首联)。此联平仄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王士祯先在此联出句的 “依” 字旁标注“必不可易”的符号。看来就是怕出现“夹平”的情况,然而,他又在此联的后面说:“如单句 ‘依’ 字拗用仄,则双句 ‘爽’ 字必用平。”此联中“依”是出句的第三字,“爽”则是对句的第三字。按照王氏所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是王士祯提出的一种拗救方式(按王力教授的说法就是“对句拗救”)。这样一来,出句不但含有“夹平”,而且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可谓“单平”);而对句则不但含有“夹仄”,而且全句只有一个仄声字(可称为“单仄”)。
      综上所述,可知王士祯并不以“夹仄”为忌, 同时他对有些“夹平”也并不忌避,甚至也不无条件的反对“单平”和“单仄”。而由此也就可知,王士祯心目中的“孤平”与启功先生等人所说的“两仄夹一平”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王士祯所忌的“孤平”是什么呢?从其《律诗定体》看来,应是特指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句式中出现的“夹平”。
      下面先看五言律句所忌的“孤平”。
      五言律句共有四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与“平平平仄仄” 都是王士祯所说的“单句”。“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见前)“仄仄仄平平”是王士祯在第一首五律下面说明文字中提到的 “(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指出,此式 “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 也就是说,这3式五言律句其首字均平仄不拘。另外,此3式五言律句首字的平仄改变后,句中也不会出现“夹平”的现象。也就是说,“孤平”之虞与此3种五言律句并不相关。既然如此,那么,由这3种五言律句扩展而得的3种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自然也是与“孤平”之虞无关了。
        而“平平仄仄平” 此式是王士祯所谓 “(凡双句)其二四应仄平者”。王士祯特别强调,此式“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若此式首字改为仄声,便成为“仄平仄仄平”,出现启功先生等人所说的“夹平”;而按王士祯所说,“仄平仄仄平”的第二字成为单个的平声字,便是“令单”了。王士祯在《律诗定体》中虽没有使用“孤平”这一词语,但其所谓“令单”即王力教授等人所说的“孤平”。
      此式在《律诗定体》中有9个例句:“城虚爽气多” “瑶池澹绿波” “连朝雨送凉” “分冰近玉床” “仍看雁影连” “明王许荐贤” “花枝暖欲舒” “春刑是减余”和“经年望稚车”。除“瑶池澹绿波”一句外,其余8句的首字(城、连、分、仍、明、花、春、经)旁边都标有“必不可易”的符号。就是为了保证不会出现句中有平字“令单”的现象。
     “平平仄仄平” 句的首字不可改平为仄,那么由此式扩展而得的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自然也是不可变平为仄了。王士祯也说过“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拗平声”指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一种句式,而“凡双句第三字” “应平声者不可拗仄声” 正是指“(仄)仄平平仄仄平”此式。
      在《律诗定体》中,属 “(仄)仄平平仄仄平” 形式的诗句也有9个:“怀古仍登海岳楼” “玉带山门访旧游” “中使传呼散紫宸” “仗出宫墙柳映人” “待旦金门漏未稀” “剑佩森严彩仗飞” “万国风云护紫微” “粤客才通尺素书”和“珍重新诗独起予”。在这9句中,除“珍重新诗独起予”一句外,其他8句,王士祯均在句中第三字旁边均标示了平仄“必不可易”符号(“珍重新诗独起予”第三字旁边没有标示 “必不可易” 符号,有可能是一时疏忽;也可能是认为已无须标示),并在“怀古仍登海岳楼” “玉带山门访旧游” “剑佩森严彩仗飞”和“万国风云护紫微” 这四句的第三字(仍、山、森、风)之后均夹注 “此字关系” 或 “关系”。
      王士祯只说到 “平平仄仄平” 的首字和 “(仄)仄平平仄仄平” 的第三字 “不可拗仄声”。他没有说到当该字 “拗仄声” 时如何补救(即后人所谓“救孤平”)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在赵执信【注7】的《声调谱》一书中提到了。赵执信在《声调谱》的“五言律诗”部分说:“律诗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
       王士祯的“三忌”,对于后人近体诗的写作和理论研究都有不小的影响。就诗论中的 “孤平”理论而言,王力教授的“孤平说”就与王士祯的“忌孤平”密切相关。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本人在《王士祯的“孤平说”浅议——兼谈吴丈蜀、王步高对王士祯“凡平不可令单”的误解》【注8】和《浅谈王力教授“孤平说”的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注9】这两篇文章中有较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附注】
       1.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
      2.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103/18/1146003_1062411434.shtml
      3.“平”或“仄”加小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4.王力教授在其《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的【附注十一】(见该书第955—956页)中说:“诗论家认为,在平平平仄仄这个格式中,当第三字改用仄声的时候,第一字必须用平,不能第一、第三都仄(七言则不能第三、第五都仄)。赵执信《声调谱》云:‘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力按,赵氏的话是对的。盛唐以后的诗,如果依照赵氏的话来检查,极少例外。盛唐以前,仄平仄仄仄的例子也是罕见的。本书88-89页所举16个例子中,只有一个例外。”
      王力《汉语诗律学》:最早于1958年1月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是“第1版”;1962年改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称为“新一版”;1979年11月出版该书“增订本”,称为“新2版”仍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5.“应”在此读平声。“应”作“应当、应该”等理解时属平声“蒸韵”,今读yīng;作“答应、应和、响应”等理解时属去声“径韵”,今读yìng。
      6.《诗文声律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1月第一版为手迹本,2000年4月新1版为“印刷体”本。引文见“印刷体”本。
     7.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清代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十七岁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次年连捷中康熙己未科二甲第六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曾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后升任右春坊右赞善。曾充任《明史》纂修官兼预修《清会典》等。
     8.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09/16/1146003_976340450.shtml
     9.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02/16/1146003_984822234.shtml
        2023.02.03于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5 0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专家学者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争论个不休。
刚刚能从声律上去解决问题,起码有了一个方向,方法对不对,能不能解决问题,那是另一个问题
比如   4.王力教授在其《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的【附注十一】(见该书第955—956页)中说:“诗论家认为,在平平平仄仄这个格式中,当第三字改用仄声的时候,第一字必须用平,不能第一、第三都仄(七言则不能第三、第五都仄)。赵执信《声调谱》云:‘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力按,赵氏的话是对的。盛唐以后的诗,如果依照赵氏的话来检查,极少例外。盛唐以前,仄平仄仄仄的例子也是罕见的。本书88-89页所举16个例子中,只有一个例外。”
   为什么这样?总不能你说这样就这样吧,要以理服人呀

点评

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说法,总会引起争议 。问好元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5 2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5 1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2-5 16:39 编辑

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杜甫 幸因腐草出。说明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出自唐代杜甫萤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点评

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原来古人的三仄收有两种说法呀。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平平仄仄仄,则为正常。 那么杜甫的 幸因腐草出,----落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6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3-2-5 2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师!祝元宵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5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3-2-5 09:35
这些专家学者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争论个不休。
刚刚能从声律上去解决问题,起码有了一个方向,方 ...

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说法,总会引起争议 。问好元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6 09: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2-6 09:10 编辑
安铜川 发表于 2023-2-5 16:38
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杜甫 幸因腐草出。说明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原来古人的三仄收有两种说法呀。1.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2.平平仄仄仄,则为正常。
那么杜甫的   
1.幸因腐草出,----落调

2.随风隔幔小,----正常

问题:
3.不管第一第二字,三仄收的三仄到底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