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0

故乡的马桑树

[复制链接]

8740

主题

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版主

高山流水古韵新弹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023
贡献
31421
金钱
5543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31 08: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德金 于 2023-1-31 08:15 编辑



                                                                              故乡的马桑树
                                                                               文老兵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山道两侧一棵棵马桑树跃入眼帘,它们或老树弯腰驼背,像饱经风霜的老人坚强不屈,或新枝嫩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像露出一张张笑脸的胖娃娃,挺立在一片长满茅草和荆棘的乱石坡上。此时,那树郁郁葱葱,显得格外活泼可爱。触景生情,眼前的马桑树令我勾起许多与它有关的轶闻趣事。
      马桑树为落叶乔木,生存能力极强,不管阳山阴坡,还是肥土瘦地皆可生长。马桑树幼嫩的苗苔儿,叶阔体胖,红彤彤的,形如诱人的香刺苔一样煞是好看。少时因分辨不清它与香刺苔熟优熟劣,以为这马桑苔跟香刺苔一样香甜可口,于是欣喜中将它摘来剥皮生食。不料那看似可爱的马桑树苔儿,放进嘴里嚼咬起来又苦又涩,让人连声咋呼上当,慌忙中直吐口水,但已为时晚矣。
      每年春天,马桑树枝头开满一串串或红或白或黑的小碎花,吐出淡淡的清香味儿。待到秋天结满形若桑椹泡儿一样的果实,我们家乡习惯叫它马桑泡。那晶莹的马桑泡儿分红黑两类,那红泡儿鲜艳如血,那黑泡儿黝黑若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其味道又香又甜,特别好吃倘若马桑泡儿没有熟烂或未被其它有毒蚊虫爬过,一般不会污染中毒。所以,少时每年秋天,我们村里一帮儿时朋友,无论上山放牛还是砍柴、割草,或为充饥解渴,或为寻乐一饱口福,大家一见马桑泡儿就立刻蜂涌而上,兴高采烈中,直把肚子撑得饱饱的,又解渴又解馋,令人回味无穷。
     其间,家长怕我们贪食马桑泡儿被闹倒(毒),时常为我们一帮不省事的小伙伴提心吊胆。但我们很幸运,从未发生中毒事件。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充满杀机的浪漫陷阱,既惊险刺激,又让人多少有几分后怕。
      说起马桑树,还有一件事儿令我当年十分恼火。记得我十二岁那年的夏天,跟随比我稍大点的哥姐们到四公里外的滴水岩山坡上砍柴,见到山坡上满地干枯的马桑树柴棍儿倒伏在地上,表皮被太阳晒得红红的,我以为是别人没发现这些好干柴,便用砍刀剃枝后打捆成一担柴禾,挑在肩上往回走。但因这担马桑树柴棍儿身段笔直光滑,加之人小乏力,捆得不够牢实,挑在肩上那柴棍儿边走边往下掉,不断与路面碰撞,还不时有蚂蚁钻进脖子里叮咬,叫人又热又痒又累,行走在阴森森的滴水岩洞边路上,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无名之火。恼怒之下,我怒气冲冲地把肩上的柴担子扔到路坎下,独自坐在路上,发泄心头的闷气。最后,还是表哥帮我把柴禾重新捆紧后,我才挑上那担马桑树柴禾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回走。
       在回家路上,表哥边走边对我说,马桑树不是好薪炭木柴,而且喜欢空心,那树洞是蚂蚁最喜爱安营扎寨的场所。自那以后,我就远远地躲开马桑树,但直到十九岁参军前,又与无处不在的马桑树有过几次接触,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我上初中时的一个春天早晨,我照例在磨刀石上把割草刀磨得锋快,用扁担扛起箩筐到麻柳山上割草积肥。待到太阳升到竹杆高时,我看堆放满地的青草足够两只箩筐装了,便迎着暖洋洋的太阳,一边慢腾腾的装草,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没想到当我搂起最后一堆草往箩筐里装时,忽然被眼前的奇怪场面所惊呆:那夹杂着马桑苔的草堆里,居然躺着一条似睡非睡的一尺多长的小麻蛇,不知是我割草时裹进草里的,还是它后来跑到草堆里的,吓得我瘫软在地上许久说不出话来。
     当我回家跟奶奶谈及此事时,她十分关切地问我有没有被蛇咬着,我说没有。奶奶得知我没被蛇咬后,才放心地用非常轻松的语气对我说,“狗娃,你福大命大,今天才会有惊无险。你晓得么,‘狗咬对头人,蛇咬三世’,今天它没咬你,那是你的造化,也是那马桑苔保佑了你。”当时我对此似信非信,心想这不过是碰巧罢了。
原来,故乡流传一种传说,人们都说马桑树是灵蛇的舅父,大凡上山砍柴割草,或做其它农活,只要手拿一根马桑树棍儿,那蛇就会敬畏它而远远离开,就算躲避不及,人蛇偶然相遇,它也不会轻易伤人。
      其实,这分明是利川土家人对自己“娘亲舅大”的亲情伦理文化的一种阐释。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也不管马桑树是否有如此灵验的法力,手拿一根马桑树棍子上山,心里总觉得踏实许多。
     我与蛇的另一次突然遭遇是在一九七三年的秋天。那是秋收时节的一个暴雨天,为了挣书学费,我和几个同学趁雨后天晴,邀约到蔡家岭一带山上采摘野生蘑菇。因为大家怕草丛里有蛇出现,便每人砍了根马桑树棍子拄在手上,一来作上山防滑的拐棍用,二来可作护身防蛇之用。待大家一路喘着粗气爬到半山坡,准备进入前面一片枞树林拾枞树菌时,冷不防前面一丈开外的茅草丛在嗖嗖的响声中,像风吹一样直往两边歪倒,眨眼间一条大茶杯粗的乌梢蛇飞快地顺山而下,正好从我们几人迈开步子的双腿胯下穿过,霎时间都惊恐得直打哆嗦。紧张之余,大家只好拄着马桑树棍子无功而返。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这事有些怪异和百思不解。我不知道那天那条乌梢蛇没咬我们,究竟与手持马桑树棍子有多大关系。庆幸之余,总是令人心有余悸。
      经历几次奇特的历险之后,我开始相信马桑树是神树的这一说法。小时候听奶奶讲,马桑树原是参天大树,就连老家吊脚楼后那气势恢宏的土地庙,也是当年用白马桑树修建的。据民间传说,马桑树的堕落退化,都是孙猴子惹祸所致。从前马桑树高得撑破天,成了孙悟空攀爬上天宫的楼梯,并闯下了大闹天宫的大祸,气得玉帝大怒,咒骂以后马桑树高不过一丈都要弯腰低头,才使它由原先伟岸英俊的样子,变成了如今又矮又丑的怪模样。
      还有一件怪事儿,也似乎印证了马桑树是神树的说法。那是一九七四年的端午节左右,我和表哥到吊脚楼后的水田里捉黄鳝,表哥看见稻田埂边有一个形似黄鳝出没的洞眼,他趴在田埂上用右手食指探进洞里,刚准备用力捅捣黄鳝洞,他便突然哎呀一声惊叫起来——原来他被穴居水洞里的水蛇咬了一口,幸好隔壁住着一位老中医,赶紧为他排毒消毒,才没有废掉右手和丧命。这次下田我们都没拿马桑棍,不知表哥被水蛇咬伤与此是否有关,但村里很多人都持肯定态度。
     现在回想起来,这几次历险其实跟马桑树都没什么必然联系,只不过前几次我们没触怒灵蛇,便侥幸大吉,而表哥在激怒水蛇的那一非常时刻,因为水蛇受到外界惊扰,它便作出本能的自卫反应,所以,表哥也就难免灾祸临头了。
但不管怎样,马桑树给了我和小伙伴们童年时节许多欢乐,以及劳动中一些特别深刻的印象,令我对故乡的马桑树总是念念不忘。
再见了,家乡的马桑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1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