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7|回复: 27

三羊求教:世无的目之【的目】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9 13: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羊求教:世无的目之【的目】是什么意思?!

《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瞳陇引夕照,晻暧映容质。”又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又曰:“徐步金门旦,言寻上苑春。”
  释曰:凡句五言之中,而论蜂腰,则初腰事须急避之。复是剧病。若安声体,寻常诗中,无有免者。
  或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刘氏曰:“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即其义也。刘滔亦云:‘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诸赋颂,皆须以情斟酌避之。如阮瑀《止欲赋》云:“思在体为素粉,悲随衣以消除。”即“体”与“粉”、“衣”与“除”同声是也。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稻,春日复北翔”是也。’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然用全句,平上可为上句取,固无全用。如古诗曰:“迢迢牵牛星”,亦并不用。若古诗曰:“脉脉不得语”,此则不相废也。犹如丹素成章,盐梅致味,宫羽调音,炎凉御节,相参而和矣。’”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9 14: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的,音di,确实,实在。的目,意思是确实的名目,象蜂腰,鹤膝就是的目。

点评

在下三羊谢谢门外谈诗的教诲!三羊杜撰的是【名堂】,总觉差火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4: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4: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4:33
的,音di,确实,实在。的目,意思是确实的名目,象蜂腰,鹤膝就是的目。 ...

在下三羊谢谢门外谈诗的教诲!三羊杜撰的是【名堂】,总觉差火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2
贡献
11276
金钱
1422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29 15: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种病,确实是在平仄两分法出现之前的说法。事关写作技巧和水平,并非绝对的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点评

说的简单扼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9 15:3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外谈诗 于 2023-1-29 15:35 编辑

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2,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3,刘滔又云:‘四声之中,入声最少,余声有两,总归一入,如征整政只、遮者柘只是也。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若四,平声无居第四,如古诗云:“连城高且长”是也。用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足步”此,谓居其要也。

从上述三段论述,可以看出二五异声,二四异声,到平仄安排的律句进化过程,宋代科举有失平侧,蜂腰,鹤膝,可见平仄要安排,而且以二,四为要,同时蜂腰,鹤膝也要讲。并不是有平仄律了就不要蜂腰鹤膝了。我这里有几部民国《诗法入门》类书籍,都是先安平仄,再讲八病。只不过八病列为高级诗法,好比正律之于拗救。

点评

律诗只讲【蜂腰】不讲【鹤膝】,律赋才讲【鹤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9:24
宋代(1086年)司马光奏折说:至于以诗赋、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摘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不问其贤不肖。 宋代(1135年)《贡举条式》说:诗每句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7:07
  日本《作文大体》: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日本《作文大体》与中国刘滔的【24异四声】一个样:二四两字,可以同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6:43
从以上所述可见唐代句律并不仅仅是二四交替律,也不仅仅是二五异声律,如果是这样,刘滔只需简单一句就说清楚了,何必啰里啰嗦,这与唐代繁纷复杂的拗句是相符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9 15:4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滔说的:“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
这是刘滔在安排五言句中平声,怎么安排平声,可参看隋朝《诗章中用声法式》,可见五言一句有二平声,三平声时,未必是尽按二四分明来安排,当平声只有一个或多至四个时,要按二四分明来安排。

点评

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6: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9 16: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5:33
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2,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 ...

从以上所述可见唐代句律并不仅仅是二四交替律,也不仅仅是二五异声律,如果是这样,刘滔只需简单一句就说清楚了,何必啰里啰嗦,这与唐代繁纷复杂的拗句是相符合的。

点评

宋代《贡举条式》摘要(古文圈点) 绍兴五年十月三日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录送到学士院咨报准尚书省劄子节文礼部勘当到左朝奉郎大理寺丞黄邦俊劄子开具到诗赋平侧管见事令本院看详今看详到下项伏乞照会施行数内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6: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5:33
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2,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 ...

  日本《作文大体》: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日本《作文大体》与中国刘滔的【24异四声】一个样:二四两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6: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5:45
刘滔说的:“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参彼三声,殆为大半。且五言之内,非两则三。”
这是刘滔在安排五言句 ...

如班婕妤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7: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5:33
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2,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 ...

    宋代(1086年)司马光奏折说:至于以诗赋、论策试进士,及其末流,专用律赋、格诗取舍过落,摘其落韵、失平侧、偏枯不对、蜂腰鹤膝,以进退天下士,不问其贤不肖。
    宋代(1135年)《贡举条式》说:诗每句第二字与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用四句亦当合抹。


宋朝的两个【失平侧】,并非所指【24两字平仄失替】。司马光的【失平侧】,应该所指出句与对句的【失对】;如果犯蜂腰,恐难以说成是【失平侧】,因为犯蜂腰所指的25俩字同上同去同入声;贡举条式的【失平侧】所指的是不用平侧间隔三连平和三连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7: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3-1-29 15:29
二十八种病,确实是在平仄两分法出现之前的说法。事关写作技巧和水平,并非绝对的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

说的简单扼要!

点评

跟着三羊、门外谈诗等诗友学习诗律,捋一捋历史脉络,很有乐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2
贡献
11276
金钱
1422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29 17: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聚维 于 2023-1-29 17:56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3-1-29 17:13
说的简单扼要!

跟着三羊、门外谈诗等诗友学习诗律,捋一捋历史脉络,很有乐趣。

https://sou-yun.cn/PoemComment.a ... 8%E5%BA%9C%E8%AB%96

文镜秘府论在此。

点评

谢谢好人的好心好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9 18:0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8: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6:20
从以上所述可见唐代句律并不仅仅是二四交替律,也不仅仅是二五异声律,如果是这样,刘滔只需简单一句就说 ...
宋代《贡举条式》摘要(古文圈点)
    绍兴五年十月三日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录送到学士院咨报准尚书省劄子节文礼部勘当到左朝奉郎大理寺丞黄邦俊劄子开具到诗赋平侧管见事令本院看详今看详到下项伏乞照会施行数内一诗每句第二字与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用四句亦当合抹看详诗第二字与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用四句亦合当抹欲依本官所乞施行仍只于诗赋失平侧项内注入一诗四句外用题目一字合当抹连用两字即合不考押官韵者非看详诗四句外用题内一字祖宗旧制考校格内即不曾立为杂犯如省元欧阳脩府学释奠诗第六句樽罍奠两楹系犯题目奠字解元林希下善齐肃诗第六句善问若撞钟系犯题内善字之类今相度如止犯一字自不为杂犯欲犯两字合作一点三字以上即作一抹难以便行不考十月三日奉圣旨依看详到事理施行

   绍兴五年十月三日,勑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录送到学士院:谘报准尚书省劄子节文,礼部勘当到左朝奉郎大理寺丞黄邦俊劄子,开具到《诗赋平侧管见事》,令本院看详。今看详到下项,伏乞照防施行。数内:
    一“诗每句第二字与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用四句,亦当合。”看详:诗第二字与第三第四字俱用平声或俱用侧声,则为失平侧;若第三字用平侧以间之者非。然叠用四句,亦合当。欲依本官所乞施行,仍只于诗赋失平侧项内注入。
    一“诗四句外用题目一字,合当;连用两字,即合不考。押官韵者非。”看详:诗四句外用题内一字,祖宗旧制考校格内即不曽立为杂犯,如省元欧阳脩《府学释奠》诗第六句“罇罍奠两楹”,系犯题目“奠”字;解元林希《下善齐肃》诗第六句“善问若撞钟”,系犯题内“善”字之类。今相度:如止犯一字,自不为杂犯;欲犯两字,合作一;三字以上,即作一;难以便行“不考”。
    十月三日奉圣旨,依看详到事理施行。

在下三羊友情注释仅作参看
【点】、【抹】、【不考】是对考生的处罚,【不考】即落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8: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维 发表于 2023-1-29 17:46
跟着三羊、门外谈诗等诗友学习诗律,捋一捋历史脉络,很有乐趣。

https://sou-yun.cn/PoemComment.a ...  ...

谢谢好人的好心好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9 15:33
1,沈氏云;‘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
2,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 ...

律诗只讲【蜂腰】不讲【鹤膝】,律赋才讲【鹤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2-6 07: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无的目:
● 的  箭靶的中心
● 目  眼睛:~光。

世间对这 “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的重要问题 没引起注目。其实,其"弊"而甚于蜂腰。

点评

如果是“目的”,可以这么解释,但原文是“的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6 0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2-6 08:3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2-6 07:28
世无的目:
● 的  箭靶的中心
● 目  眼睛:~光。

如果是“目的”,可以这么解释,但原文是“的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2:4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四同平,仅指上句,下句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2:5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平仄平仄,即是。下句不可作平平仄平平,

点评

初唐·薛稷/修文馆直学士 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燕。离章动鹡鸰。 远朋驰翰墨。胜地写丹青。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9 0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2:5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平仄,即平仄失调,即二三四同平或同仄。

点评

将【平平平】或【仄仄仄】,用平仄隔离开来,不隔离就是失平仄,隔离了就不是失平仄! 隔离了之后,还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如下: 〇平仄平平。 〇平仄平仄。 〇仄平仄平。 〇仄平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9 0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2:5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平平平仄,中仄仄仄平即是失平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3:0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作文大体》: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点评

〇平〇平仄 不是【25四声律】的病句,还是【24平仄律】的病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9 0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3:0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平侧句若将第三平侧替换,则不为失平侧

点评

详见下面26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2-9 0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2-9 03:1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中平仄平仄,中仄平仄平。此二种句式今称特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5: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2-9 06:0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3-2-9 02:51
中平仄平仄,即是。下句不可作平平仄平平
修文馆的直学士,应该比咱们懂得声律吧!
初唐·薛稷/修文馆直学士
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燕。离章动鹡鸰。
远朋驰翰墨。胜地写丹青。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上平平去。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入平平去。平平仄平平

初唐·徐彦伯/修文馆直学士
陇嶂萦紫气。金光赫氛氲。美人含遥霭。桃李芳自薰。
图高黄鹤羽。宝夺骊龙群。忽惊薤露曲。掩噎东山云。
仄去平仄入。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初唐·苏颋/修文馆直学士
烦暑避蒸郁。居闲习高明。长风自远来。层阁有馀清。
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奈何誇大隐。终日系尘缨。
平上仄平入。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上仄平去。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初唐·沈佺期/修文馆直学士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上。平平平平平

初唐·张说/修文馆直学士
怀哉四壁时,未有五都价。百金谁见许,斗酒难为贳。
落花生芳春,孤月皎清夜。复逢利交客,题户遥相谢。
平平仄仄平,仄上仄平去。仄平平仄上,仄上平平去。
仄平平平平,平入仄平去。仄平仄平入,平上平平去。

初唐·宋之问/修文馆直学士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去平仄上。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3-2-9 02:55
失平仄,即平仄失调,即二三四同平或同仄。

将【平平平】或【仄仄仄】,用平仄隔离开来,
不隔离就是失平仄,隔离了就不是失平仄
隔离了之后,还是【25四声律】,不是【24平仄律】,如下:
〇平仄平平。
〇平仄平仄。
〇仄平仄平。
〇仄平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6: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3-2-9 03:07
失平侧句若将第三平侧替换,则不为失平侧

详见下面26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2-9 06: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3-2-9 03:02
日本《作文大体》: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 ...
〇平〇平仄
不是【25四声律】的病句,还是【24平仄律】的病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