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1|回复: 9

读杜公律随想 壬寅除夕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1-21 0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3-1-24 17:45 编辑

读杜公律随想  壬寅除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63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老先生这首律诗收入历代各家选本,杜老此诗一反常怀悲苦之心,全诗喜溢行间,且此诗为八句全对格,常作为对仗范例,历来好评如潮,历千余年,还沒看见哪个二楞子指责此诗犯八句为一二句式。
稍微查了一下,杜公有四联及三联同句式的若干,摘录如下,诗圣如此,后人何必斤斤计较?
附历代诗评
《潜溪诗眼》:
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忽闻大盗之平,喜唐室复见太平,顾视妻子,知免流离,故曰“却看妻子愁何在”;其喜之至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曰“漫展诗书喜欲狂”;从此有乐生之心,故曰“白日放歌须纵酒”;于是率中原流寓之人同归,以青春和暖之时即路,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言其道涂则曰“欲从巴峡穿巫峡”,言其所归则曰“便下襄阳到洛阳”此盖曲尽一时之意,惬当众人之情,通畅而有条理,如辩士之语言也。
《杜臆》:
说喜者云喜跃,此诗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其喜在“还乡”,而最妙在束语直写还乡之路,他人决不敢道。
《唐诗快》:
写出意外惊喜之况,有如长比放流,骏马注坡,直是一往奔腾,不可收拾。
《杜诗说》:
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者,惟《寄弟》数首,及此作而已。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使舍此而徒讨论其格调,剽拟其字句,抑末矣。
《义门读书记》:
如龙。二泉云:后半喜之极,故言之泽。
《杜诗解》:
“愁何在”妙。平日我虽不在妻子面前愁,妻子却偏要在我面前愁,一切攒眉泪眼之状,甚是难看。“漫卷诗书”妙,身在剑外,惟以诗书消遣过日,心却不在诗书上。
《初白庵诗评》:
由浅入深,句法相生,自首至尾,一气贯注,似此章法,香山以外罕有其匹。
《杜诗详注》:
顾宸曰:杜诗之妙,有以命意胜者,有以篇法胜者,有以俚质胜者,有以仓卒造状胜者。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朱瀚曰:“涕泪”,为收河北;狂喜,为收河南。此通章关键也。而河北则先点后发,河南则先发后点,详略顿挫,笔如游龙。又地名凡六见,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多者。
《茧斋诗谈》:
一气如注,并异日归程一齐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绝唱也。
《唐宋诗醇》:
惊喜溢于字句之外,故其为诗,一气呵成,法极无迹。末联撒手空行,如懒残履衡岳之石,旋转而下,非有伯昏瞀人之气者不能也。
《唐诗别裁》:
一气流注,不见句法字法之迹。对结自是落句、故收得住。若他人为之,仍是中间对偶,便无气力。
《读杜心解》:
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馀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情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三、四,以转作承,第五,乃能缓受,第六,上下引脉,七、八,紧申“还乡”,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杜诗镜铨》:
结联,毛西河云,即实从归途一直快数作结,大奇。且两“峡”两“阳”作跌宕句,律法又变。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所谓狂喜,其中生气莽溢行间,结二尤见踊跃如鹜。作诗有气,岂在字句争妍?
《读杜私言》: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纯用倒装,在起手犹难。
《杜诗集评》:
李因笃云: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律诗中当带古意,乃致神境。然崔颢《黄鹤楼》以散为古,公此篇以整为古,较崔作更难。
《杜诗言志》:
看他八句一气浑成中,细按之却有无限妙义,直是情至文生。
《唐诗绎》:
通首一气挥洒,曲折如意。
《岘佣说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今人动笔,便接“喜欲狂”矣。忽拗一笔云:“初闻涕泪满衣裳”,以曲取势。活动在“初闻”两字,从“初闻”转出“却看”,从“却看”转出“漫卷”,才到喜得“还乡”正面,又不遽接“还乡”,用“白首放歌”一句垫之,然后转到“还乡”。收笔“巴峡穿巫峡”、“襄阳下洛阳”,正说还乡矣,又恐通首太流利,作对句锁之。即走即守,再三读之,思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
《近体秋阳》:
白首不能放歌,要须纵酒而歌,还乡无人作伴,聊请青春相伴,对法整而乱,乱而整(“还乡”句下)。一气注下,格律清异。
《全唐风雅》:
写喜意真切,愈朴而近(“漫卷诗书”句下)。自然是喜意流动得人,结复何等自然。喜愿之极,诚有如此,他语不足易也。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霍松林)
附同句式诗例;
【四联同式】
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63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
赠田九判官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3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758年)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4
进艇(761年)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5
奉寄章十侍御(764年)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6
阁夜(766年)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7
汝迎妻子达/荆州,消息真传解/我忧。
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
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朱绂即当随/彩鹢,青春不假报/黄牛。
8
又呈吴郎(767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祗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徵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9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审)前湖(768年)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接连。
锦席淹留还/出浦,葛巾欹侧未/回船。
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三联同式】
1
题郑县亭子(758年)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2
卜居(760年)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沈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3
堂成(760年)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4
南邻(760年)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5。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760年)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6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761年)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7
严中丞枉驾见过(762年)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8
黄草(766年)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9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得凉字。)(763年)
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
10。
奉待严大夫(764年)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旌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11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768年)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12
其二 (764年)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旌州赏更新。
13
登楼(764年)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4
拨闷(765年)
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15
其二 (765年)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16
寄常徵君(766年)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17
雨不绝(766年)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18
滟滪(767年)
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
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横/黄金。
19
其五 (766年)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20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766年)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21。
其五 (766年)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2
冬至(767年)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是/三秦。
23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其一 (767年)
其二 (767年7月1日)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24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767年9月)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25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即杜鸿渐)朝谒(767年)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26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768年4月)
又作此奉卫公(768年)
引用典故:曳裾 推毂 授简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
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
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27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768年)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
数问舟航留/制作,长开箧笥拟/心神。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先蹋炉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21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病先生可以不避,但以避为好。

点评

所言极是。正反方例子都能举出一大堆,为避开嫌疑还是注意为好。如果雨梦兄执意如此,没人能干涉。嘿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 0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88
贡献
21423
金钱
2547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21 09:3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21 09:24
此病先生可以不避,但以避为好。

所言极是。正反方例子都能举出一大堆,为避开嫌疑还是注意为好。如果雨梦兄执意如此,没人能干涉。嘿嘿

点评

是不是【长撷腰】,是一回事! 避不避【长撷腰】,是一回事! 首版和雨梦:没有分说【是不是】与【避不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1 10: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3-1-21 09:37
所言极是。正反方例子都能举出一大堆,为避开嫌疑还是注意为好。如果雨梦兄执意如此,没人能干涉。嘿嘿 ...

是不是【长撷腰】,是一回事!
避不避【长撷腰】,是一回事!
首版和雨梦:没有分说【是不是】与【避不避】!

点评

是与避,是因果关系。是就要避一避。不是就随便了。三羊兄。嘿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 1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688
贡献
21423
金钱
2547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21 1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1 10:14
是不是【长撷腰】,是一回事!
避不避【长撷腰】,是一回事!
首版和雨梦:没有分说【是不是】与【避不避 ...

是与避,是因果关系。是就要避一避。不是就随便了。三羊兄。嘿嘿

点评

《全唐诗》卷901_5(句)上官仪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论云:此六句犯长撷腰病) 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 (此四句犯长解镫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1 1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1 1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3-1-21 10:35
是与避,是因果关系。是就要避一避。不是就随便了。三羊兄。嘿嘿

《全唐诗》卷901_5(句)上官仪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论云:此六句犯长撷腰病)
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
(此四句犯长解镫病)


元兢的【长撷腰】和【长撷腰】,在下三羊在唐朝试律诗里查过并非必须忌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0:5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式童复属修辞问题,并无对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23-1-21 12: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不言诗法,诗法多出于宋,文学技巧越是进步,天籁自然越失,今人写诗求工于字句,有时候反以过工为病,只在句子里打转转,哪里有什么诗味韵味,,,


感情不到位就不要写诗,这一句话是讲给每天写流水账的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1 10:43
《全唐诗》卷901_5(句)上官仪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