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1

[转载] 中国艺术意境的虚实创构特征及生命精神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3-1-17 18: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最集中的概括。“虚”与“实”作为意境创构的二元,体现了意境结构的特征。在虚与实转化过程中,虚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呈现出虚中带实、实中带虚、虚实结合的特征,更体现了中国艺术意境与儒、道、释相关联的生命精神。
    论文关键词:意境,虚实创构,生命精神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特殊范畴,在中国文艺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士人一贯而普遍的美学追求。艺术作品中意境的生成是多中艺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虚与实原来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却有着广泛的运用,尤其在意境的结构特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然而这种结构却是极其复杂的。蒲震元认为:“意境的形成是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结果。它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及幻想形象(虚)的总和。它生于形象而又大于形象,受特定形象的制约,离不开特定形象的触发,经常由特定的实指向不定的虚,又由虚转化为更单纯或更丰富的实。”这便是艺术意境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
    对于意境中虚境与实境的探讨,自古以来有很多见仁见智的说法和观点。在本文的探讨中,我们权且引用童庆炳先生的看法,在他看来:“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这是对实境与虚境的具体阐释,是以实境为基础的虚境,又是以虚境为想象空间的实境,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显示出意境创构特征中独有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如何实现,就得对艺术意境中虚实创构原理作进一步考察。

    一、艺术意境的虚实创构特征
    宗白华认为:“‘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实化为虚,虚实结合,情感与景物融合,从而提升艺术的境界。虚实相生的创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由实到虚
    这一特征的核心是将具体可感的客观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情感化、人化了的艺术形象,也即是将“景物”化为“情思”,主体的情感特征移入客观对象。这种转化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首先,由景物到想象。想象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艺术意境虚实创构中由实到虚更需要主体的想象。在我国美学和文论中,“想象”的概念大都被“神思”、“韵味”等代替。刘勰说:“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驰矣。”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由客观景物激发人的审美想象,使主体的审美能动性得到自由自在地发挥。在这里客观景物呈现在主体面前并引起主体审美想象空间的建立,从而客观事物便在主体的想象空间中开始转化、塑形。赵执信在《谈龙录》里一段话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的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而并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这种由一鳞一爪想象出龙的全貌,由实境引发的想象,促成整个画虚实相生的特点,正体现了中国画的神韵和魅力。
    其次,由想象到情思。想象不仅具有上述这种造象功能,还具有实现主体情感的移植,即所谓的移情作用。移情,即情感的渗透,由人及物,由物及人或人及人的情感转换与寄寓,而情感又是人的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体验。齐白石笔下的虾,是在水中游的虾,但画面对水未着任何笔墨,欣赏者却能感受到虾在水中游动,而且能感受到虾的自由欢畅,这就是审美想象引发的情感。在中国艺术意境中,由诱发想象到引起深层情思,即情感活动与体验,更体现了虚境的动态魅力。正如宗白华所说:“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实,乃灵气往来生命之处。”空白并非纯粹的空无,它是艺术境界的虚实要素,代表者中国人的宇宙意识,是人类最高心灵的具体化、肉身化,创造了一个韵味无穷的虚境。
    意境的创构不仅仅是由实到虚的开始,也是由虚到实的完成过程。这便是意境创构的第二层次:

    (二)由虚到实
    第一层次由“化景物—想象—为情思”,由对客观景物的想象产生的无限体验与强烈情感构成的虚境,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虚实却是相生的。正如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完成,需要读者与作者的相互启发相互作用,才算这部作品的真正完成,这里的虚境与实境亦是如此。意境的创构不但要由实境产生情思,更重要的是由想象产生的情感的移植来充实虚境,使之生成实境,即情思给虚境以充实。宗白华说:“艺术境界中的空灵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的‘充实'。充实来自于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它是宇宙人生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由此情思来充实,才真正达到了由虚到实的转化。
    意境创造“实—虚—实”结构的完成中,虚境的地位十分重要。唐代诗论家皎然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一首举体便逸。”这里的“取境”是指对虚境的提炼和设想,皎然认为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地位。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意境创造的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灵魂和统帅的地位,由此才有神境、灵境的的别名。
    在这虚实转化过程中,虚境的呈现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宗白华认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次的创构。”在实化过程中,产生的虚境有三个不同程度的逐步上升的层次。
    第一,“形象的充实”。中国艺术表现里常常借“一鳞一爪”的表现手法来达到境界。由此在实化虚的过程中,首先呈现出来的层次便是由想象活动的参与而引发的形象的充实,这个层次即是由实质存在的“一鳞一爪”而想象出自己形象中的“龙”,可以说是由实境引发的最浅层虚境。
    第二,“情思的诱发”。由于想象活动的介入,由浅层虚境的形象的诱发,使得虚境达到进一步的想象空间,在这个虚境的艺术境界里,由第一层次的形象充实从而诱发情思的活跃,这一层次的虚境是带有了情感体验的虚境,是一种用心灵平衡去除杂念的情感,进入一种超凡脱俗、高尚纯洁的虚境。
    第三,“神境的启示”。这一层次是虚境达到的最高层次,由最初的形象的想象充实到情思的诱发一直到这个层次的神境,使虚境的层次一步步加深。在这一层次中情感震撼,心灵净化,是一种洞悉宇宙生命的更高的精神境界,是得自心里最深处的启示,使得虚境层层深入以致达到无穷的审美趣味。
    意境中有实有虚,从实境到触发虚境再到实境的充实,产生艺术幻想和联想,同时凭借艺术家或鉴赏家情与理辩证相生的认识与想象能力,进一步造成实境与虚境的相互包容、渗透与转化的完整意境。在这整体的虚实相生的意境创构中,虚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虚境虽然处于核心地位,但并不表示它是重心,而是虚实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在意境创构过程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以实境为基础的虚境创造。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通过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二、“虚实创构”所体现的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
    任何美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更不能例外,宗白华说:“虚和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虚实代表着中国古人根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中国美学的虚实结合的审美理想和观照,在虚实结合中相互转化和开拓,展示宇宙无限的生命图景,创造更高层次的意境;另一方面,意境的的虚实结合和空白美的追求表现,创造了一个充满动态的审美空间,充满着宇宙生命活力和节凑的空间,突出的正是中国古人特有的宇宙时空意识和崇尚空灵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意境审美精神的本质所在。

   (一)“虚实相生”与“有无相生”的道家生命精神
    “意境理论的虚实相生、有无相生发端于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此后在儒释道文化的合流之中逐渐成为一种接近共识的理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有无相生”。在老子看来,人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从“无”生出来的。“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无相生,才能生生不息。这是老子哲学的“有”、“无”观念。庄子紧承其后,而论之更详,有名的“唯道集虚”和“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就分别出于《庄子》一书中的《人间世》和《庚桑楚》。老庄的这些论述,都是强调“有无相生”而偏于“无”,尤其是庄子,这些后来就成了艺术美学虚实观念的重要哲学依据。
    僧肇也认为:“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异称,其致一也。”所以,文学意境之中所谓实境与虚境同样具有相对性,常常是实境之中有虚境,虚境之中有实境,甚至虚境即实境,实境即虚境。
    老庄的这种强调虚无的哲学,认为虚比真实更实,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所以他们认为宇宙是虚实的结合,万物在虚空中流动变化,真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尤其是道家的那种宇宙生命精神。

    (二)“虚实结合”与“天人合一”的儒家生命精神
    中国古典哲学中,孔孟哲学强调充实。如孔子讲“文质彬彬”,孟子讲“充实之谓美”,但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圣而不可知”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摹仿,谓之神。他们对于虚实来说并不矛盾,也同样认为宇宙是虚实的结合。再如:《周易》中的“阴”“阳”“亨”“通”之说,其实也包含着“虚实”的观念。由此,“虚实结合”与“天人合一”更是有相通的生命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影响意境的产生,并成为它最根本的底蕴。代表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只有抛弃外在牵绊,真正投身于大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而对于庄子的“有无相生”“虚实结合”都源于道,大道为生命之源无所不在,略无窒碍。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些思想无疑与儒家的“天人合一”相通,二者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意境创造的传统哲学根源与审美情志。

    (三)“虚实结合”与空灵的佛教生命精神
    中国艺术中的“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与所追求的空灵境界是一致的。中国画就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处却更有意味。其他中国的艺术如书法、舞台设计、建筑等都运用这种空白设计来体现虚实结合,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这种空白美的追求,更突出创造一个不可言传的“禅境”。如严羽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是一种佛家空灵的生命活力。苏辙所言:“贵真空,不贵顽空。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则犹之天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粲为日星,翁为云雾,沛为雨露,轰为雷霆,皆自虚空生。而所谓湛然寂然者自若也。”这种空灵常常是自然万物灵气往来必不可少的运动空间,有了这空间,才见出万物的生气沛然,有了这空灵之处,才见出容纳山河的胸襟,这正是虚实结合的境界。
    中国人很喜欢这种以空灵来显示虚实结合的方式,这种空灵的结构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开放式结构,空灵动荡而又朦胧幽眇。它体现的是造化与心灵的凝合,表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舒卷自如的空间意识,生命的圆融与广袤的宇宙相融合,空寂中生气流出,鸢飞鱼跃,构成艺术心灵与宇宙物象互映的华严境界。
    “全局有法,境分虚实。”“虚”与“实”同为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二元”,实者虚,虚者实,虚实相生,实境化为虚境,往复运动,生生不息,可以孕育出无边无际的世界,生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意味,给人以意境美。更唯有虚实统一,才能直探生命的本原,体现出华夏民族的一种活跃飞动而又深沉渺远的意境精神。意境不仅是艺术也是人生的极境。

:查这篇论文的作者未知是谁,但应该不是扬之水而是扬之水先生转载的


47

主题

1739

帖子

7477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17
贡献
2065
金钱
2834
发表于 2023-1-17 2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中华现代美学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