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4|回复: 54

仄韵律诗的形式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发表于 2023-1-13 1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仄韵律诗,不论承不承认,喜不喜欢,前人已有实践成果摆在哪里。实物是最有说服力的。再从“律诗”这个概念本身看,它的内涵(略),它的外延就包括,平韵律诗、仄韵律诗、半
律诗、小律诗等。所以,仄韵律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诗体。
    既然是律诗,当然要满足律诗所要求的条件:
1,平仄运用规则。2,中两联必须对仗。不仅形式上的平仄相对,更是内容上的意义相对。
3,上下联之间必须相“粘”。4,押韵,且要求一韵到底。这些都是常识了。
   平韵律诗和仄韵律诗的平仄运用的比较:
         平韵律诗                        仄韵律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通过对比就可以发现,把平韵律诗的四个出句与四个对句调换一下位置,就是仄韵律诗
的平仄运用规则。下面以我作的一首仄韵律诗为例说明一下:
祁寒西北来,凛凛张其势。
重雪翳千门,罡风缠落日。
星微云气沤,月淡光华滞。
南国有消息,新春移玉趾。 ——祁寒  新韵
解释“星微云气沤”一句,沤,水泡。宋 韩琦诗句“静潜波下起圆沤”。这句诗的意思
是,风吹云走,星星不时闪现,就像云海中的一个个气泡。
    这首仄韵律诗,内容姑且不论,仅从形式方面看,有对有粘,一韵到底。平仄运用
基本合式。是一首比较标准的仄韵律诗。
      




2

主题

351

帖子

21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530
金钱
885
发表于 2023-1-13 1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金筑子首版的说法大相径庭,很有讨论的空间。

点评

这是对平韵律诗的反推,它的前提是“按理应当如此”。 欢迎探讨。谢谢弋攱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弋攱 发表于 2023-1-13 11:30
和金筑子首版的说法大相径庭,很有讨论的空间。

这是对平韵律诗的反推,它的前提是“按理应当如此”。
欢迎探讨。谢谢弋攱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0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押平韵七律,上句白脚可做到平上去入兼备,所谓的仄韵律诗,如何安排白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0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押平韵七律,上句白脚可做到平上去入兼备,所谓的仄韵律诗,如何安排白脚?

点评

老金称“白脚”,规范的说法是“出句”。 平韵律诗四个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首句押韵,当然可以平上去入兼备。 和对句的四个平声韵脚成“对”。仄韵律诗因为押仄声韵,所以四个出句的 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字,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8: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08:12
押平韵七律,上句白脚可做到平上去入兼备,所谓的仄韵律诗,如何安排白脚?
...

老金称“白脚”,规范的说法是“出句”。
平韵律诗四个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首句押韵,当然可以平上去入兼备。
和对句的四个平声韵脚成“对”。仄韵律诗因为押仄声韵,所以四个出句的
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字,才能和对句的韵字成“对”,否则就是失“对”。
这个道理很简单嘛。

点评

老金 所称“白脚”,是说“白脚” 的四声递用。 《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写道: "唐律格调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竹垞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唐盛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08:3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明代真空《贯珠集》平起仄韵七律平仄谱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评

对,就是这个谱。首句押韵的仄韵七律。 五律一般首句不押韵,这也说不上有多少道理,惯例吧。 我没有读过《贯珠集》,可道理是一样的。 谢谢门外诗友的资料补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08: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8dc5f40a-d1a0-440c-b4ad-91c40d9f6d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0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1-14 09:11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08:53
扬鞭窃喜马由缰,欲觅梅花垂辔得。

    现将前几天诗无敌活动诗《平安中国》之国入声韵诗选录于下:

壮志英雄将报国,高贤善策民怀德。
蚍蜉亦自厌蓬蒿,鸾凤尚能安枳棘。
光覆千章尘寂净,势扶九万云深极。
兴邦勋业物争新,时就天威春著力。

即时焕发古昌国,渐次有馀大小屋。
尚使羽绒加厚衣,还加红豆薏仁粥。
南方绝美冬天华,北地健康暖居畜。
散步街衢何去通?临空高挑青幽竹。

扼腕世人阳举国,冲飞罗网孰能翼?
驰奔轩冕若癫狂,跌宕风烟何相逼。
当疫都将耄耋危,相逢且向寒暄息。
扬鞭窃喜马由缰,欲觅梅花垂辔得。备

    第一首白脚净对极,为去声对入声。二三首为平声对入声,缺上去声。
    老金的做到了白脚平上去入俱备:但一二四联为仄对仄,违反了近体诗的平仄相对原理。

爱好和平吾大国,不骄核武只防贼。
俄乌战事宜中劝,欧美抱团非上策。
各自繁荣善理家,他邦内政勿干涉。
双赢互补声名好,一唱雄鸡天下白。

点评

【诗无敌】能敌过大唐【状元帖】吗?《霓裳羽衣曲》晚唐·李肱(837年状元)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仄韵·折腰】 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平平仄仄入,仄上平平去。 凤管递参差,霞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58
净对极,明显就是失对。这里的失对,只是声律方面, 不涉及诗意。看来老金的“四声具备”,影响到这位诗友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14 08:37
据明代真空《贯珠集》平起仄韵七律平仄谱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对,就是这个谱。首句押韵的仄韵七律。
五律一般首句不押韵,这也说不上有多少道理,惯例吧。
我没有读过《贯珠集》,可道理是一样的。
谢谢门外诗友的资料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14 0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3-1-14 08:28
老金称“白脚”,规范的说法是“出句”。
平韵律诗四个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首句押韵,当然可以平上去 ...

老金 所称“白脚”,是说“白脚” 的四声递用。
   《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写道:  "唐律格调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竹垞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唐盛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 "


点评

老金所说的“白脚”,是指出句吧,或者单指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吧。苏兄的 说项怕是没说到点上。白脚也罢,出句也罢,极小的问题。 一句之中,在遵守平仄,押韵的前提下,能够四声递用,当然是最理想 的状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0:02
仄韵律与平韵律声调效果是相反的,平韵律要求白脚句四声皆备抑扬顿挫,仄韵律则要求白脚句声调平稳,因为韵脚已经四声顿挫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9: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08:58
现将前几天诗无敌活动诗《平安中国》之国入声韵诗选录于下:
壮志英雄将报国,高贤善策民怀德。蚍蜉亦 ...

净对极,明显就是失对。这里的失对,只是声律方面,
不涉及诗意。看来老金的“四声具备”,影响到这位诗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09:5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09:07
老金 所称“白脚”,是说“白脚” 的四声递用。
   《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写道:  "唐律格调高处。在句 ...

仄韵律与平韵律声调效果是相反的,平韵律要求白脚句四声皆备抑扬顿挫,仄韵律则要求白脚句声调平稳,因为韵脚已经四声顿挫了。

点评

这个说法有道理。《祁寒》一诗,因为是用新的韵写的,所以 它的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个出句的尾字,来、门两字是阳平声;沤、息两字是阴平声,也算整齐且 求得了变化。对句的韵字势、日、滞三个去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09: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1-14 10:0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08:58
现将前几天诗无敌活动诗《平安中国》之国入声韵诗选录于下:
壮志英雄将报国,高贤善策民怀德。蚍蜉亦 ...
【诗无敌】能敌过大唐【状元帖】吗?

《霓裳羽衣曲》晚唐·李肱(837年状元)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平平仄平平,仄入仄平去。【仄韵·折腰】
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平平仄仄入,仄上平平去。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去。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平平仄仄上,平入平平去。
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去。
【开元太平时。平平仄平平】
【霞衣竞摇曵。平平仄平去】
【宴罢水殿空。仄仄仄仄平】


点评

开元太平时,-----这是律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5 07:38
三羊的举例不是律绝诗,就不要在 仄韵诗是不是律绝诗 这个争论上凑热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4: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09:07
老金 所称“白脚”,是说“白脚” 的四声递用。
   《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写道:  "唐律格调高处。在句 ...

老金所说的“白脚”,是指出句吧,或者单指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吧。苏兄的
说项怕是没说到点上。白脚也罢,出句也罢,极小的问题。
一句之中,在遵守平仄,押韵的前提下,能够四声递用,当然是最理想
的状态。虽然难一些,也应该是追求的一个目标。引一首唐杜审言的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是一首四声递用的典范律诗,大家不妨体会一下。

点评

白脚:诗词要押韵,押韵的字叫做韵脚,而不押韵的就是白脚。如果是格律诗,韵脚要押平声韵,那么白脚就必须是仄声字。 风行水上 所说所写是对的,仄韵律诗是要按仄韵律诗的平仄诗式来写。 而金版所作的仄韵律诗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14 1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3-1-14 10:02
老金所说的“白脚”,是指出句吧,或者单指出句的最后一个字吧。苏兄的
说项怕是没说到点上。白脚也罢, ...

白脚:诗词要押韵,押韵的字叫做韵脚,而不押韵的就是白脚。如果是格律诗,韵脚要押平声韵,那么白脚就必须是仄声字。


风行水上 所说所写是对的,仄韵律诗是要按仄韵律诗的平仄诗式来写。 而金版所作的仄韵律诗是违反了近体诗的平仄相对原理。

点评

谢谢苏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10:17
白脚:诗词要押韵,押韵的字叫做韵脚,而不押韵的就是白脚。如果是格律诗,韵脚要押平声韵,那么白脚就必 ...

谢谢苏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11: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仄韵律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应该是产生于文人捻韵游戏;捻到仄声字为韵,就写成了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11: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仄韵律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应该是产生于文人捻韵游戏;捻到仄声字为韵,就写成了这个样子!

点评

这种现象大约和我国古典哲学的阴阳、正反平衡有一定的关系吧。 物有阴阳,字有平仄,句有出对,诗有平韵、仄韵就是顺理成章的。 《诗经》以下至唐,各种诗体都是既有押平韵的,也押仄韵的,影响到 唐代律诗,所以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1:36
唐朝科举近体诗是也是【捻韵】吗? 《亚父碎玉斗》中唐·裴次元(788年进士) 雄谋竟不决,宝玉终不爱。平平仄仄入,仄入平平去。【仄韵】 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去。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1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1-14 11:45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11:10
仄韵律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应该是产生于文人捻韵游戏;捻到仄声字为韵,就写成了这个样子!
...

唐朝科举近体诗,也是【捻韵】吗?

《亚父碎玉斗》中唐·裴次元(788年进士)
雄谋竟不决,宝玉终不爱。平平仄仄入,仄入平平去。【仄韵】
倏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去。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平平仄平入,仄上平平去。
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图王业已失,为虏言空悔。平平仄仄入,仄上平平去。
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去。
【倐尔霜刃挥,仄仄平仄平】
【飒然春冰碎。仄平平平仄】
【飞光动旗帜,平平仄平仄】
【星流锦筵内。平平仄平仄】
【独有青史中。仄仄平仄平】
【英风观千载。平平平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4 11:10
仄韵律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应该是产生于文人捻韵游戏;捻到仄声字为韵,就写成了这个样子!
...

这种现象大约和我国古典哲学的阴阳、正反平衡有一定的关系吧。
物有阴阳,字有平仄,句有出对,诗有平韵、仄韵就是顺理成章的。
《诗经》以下至唐,各种诗体都是既有押平韵的,也押仄韵的,影响到
唐代律诗,所以出现仄韵律诗,大概也是传统使然。写仄韵律诗的人较少,
仄韵律诗的产品不多,的确也是事实。
      仄韵律诗的出现和捻韵游戏似乎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23-1-14 14: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14 09:58
【诗无敌】能敌过大唐【状元帖】吗?

《霓裳羽衣曲》晚唐·李肱(837年状元)

三羊的举例不是律绝诗,就不要在 仄韵诗是不是律绝诗 这个争论上凑热闹了。

点评

三羊的举例,为何不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14 15: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1-14 16:45 编辑

  为什么 仄韵 诗很少,其原因就是 金版 在前面所提到的“白脚”的 声韵变化问题。

   如果是押平韵的诗,那么它的“白脚”就是有上去入三声的仄声,可以与韵字 在句中形成 四声递用。“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 ”--董文涣。

    但如果是 押仄 韵的律诗的话,就仅有平声 与 三仄声中之一。和 押平韵 的四声变化相比,泾渭分明,高下立判。 这也是押仄韵律诗很少的原因。

    不过,古风诗就没有这个限制,同样可以在“白脚” 实现 四声递用,与 押平韵诗相比 各有千秋,难分出高低。  故在 历史上的科考,就有 古风仄韵诗。如下:

  如:《赋得冬日可爱》--唐-庾元亮【贞元八年及第】
  诗  式:五言长律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 第五式
  入韵部:093入声四质 (平水韵)
:01 :宿雾开天霁,    (霁,去声八霁 )
     :●●○○●
:02 :寒郊见初日。    (日,入声四质 )
     :○○●○▲  (韵)
:03 :林疏照逾远,    (远,上声十三阮,去声十四愿 )
     :○◎●○●
:04 :冰轻影微出。    (出,去声四寘,入声四质 )
     :○◎●○●   (韵)
:05 :岂假阳和气,    (气,去声五未 )
     :●●○◎●  
:06 :暂忘玄冬律。    (律,入声四质 )
     :●◎○○▲  (韵)
:07 :愁抱望自宽,    (宽,上平十四寒 )
     :○●◎●○  
:08 :羁情就如失。    (失,入声四质 )
     :○○●◎▲  (韵)
:09 :欣欣事几许,    (许,上声六语 )
     :○○●◎●  
:10 :曈曈状非一。    (一,入声四质 )
     :○○●○▲   (韵)
:11 :倾心倘知期,    (期,上平四支 )
     :○○●○○  
:12 :良愿自兹毕。    (毕,入声四质 )
     :○●●○▲  (韵)

   可以看到,古风在“白脚” 同样可以 实现 四声递用。



点评

平韵律诗的四个出句的尾字,可以做到四声递用,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 但四声递用对仄韵律诗的四个尾字却不适用。它只解释了一半的含义, 那一半就是在一句之中尽量做到四声递用,比如: 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个字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8:36
三羊问苏版:你依据什么认定唐-庾元亮的《赋得冬日可爱》不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6: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16: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15:57
为什么 仄韵 诗很少,其原因就是 金版 在前面所提到的“白脚”的 声韵变化问题。

   如果是压平韵的诗 ...
三羊问苏版:

你依据什么认定唐-庾元亮的《赋得冬日可爱》不是律诗?


点评

《诗词格律》--王力 --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16: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3-1-14 14:33
三羊的举例不是律绝诗,就不要在 仄韵诗是不是律绝诗 这个争论上凑热闹了。 ...

三羊的举例,为何不是律诗?

点评

我说的格律诗指4句8句的57律绝,你那12句就排除了。 现在讨论的是 守律的仄韵8言句算不算七律或五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23-1-14 18: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14 16:47
三羊的举例,为何不是律诗?

我说的格律诗指4句8句的57律绝,你那12句就排除了。
现在讨论的是 守律的仄韵8言句算不算七律或五律。

点评

律诗难道不包括排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1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3-1-14 18:01
我说的格律诗指4句8句的57律绝,你那12句就排除了。
现在讨论的是 守律的仄韵8言句算不算七律或五律。 ...

律诗难道不包括排律吗?

点评

排律也是要守24律的,不是你歪的25律。你举例的那首诗第2句第3句都是出24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14 1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1-14 18:30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3-1-14 16:46
三羊问苏版:

你依据什么认定唐-庾元亮的《赋得冬日可爱》不是律诗?

《诗词格律》--王力
     --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


   具体一点说,怎么分别出来呢,依严格的科考标准来判断的话。
   1) 律诗: 首先找出这首律诗的平仄格律诗式,然后,把一首要判断诗的每一个字平仄,按135不论,246分明 的特征(注意其中的例外的项)来一一对照。合格的律诗,必须全部符合近体格律平仄规定的束缚,一句也不能出律。
   2)古风:也如前的做法。古风诗是尽量多不能使用 依律诗的平仄格律诗式的句子。 比如,我所举的《赋得冬日可爱》,这首诗一共是12句,按前面的判断标准,其中不符合格律平仄,有6句以上。所以说,这首诗是古风。
     因为是 应试 的古风。作者一定是著意避免使用律诗的律句,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越好,以为这样才显得风格高古。


点评

大学教材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律诗》摘要:   (1)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9:04
【因为是 应试 的古风】? 真是谁的说法?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0

帖子

6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0
贡献
1184
金钱
28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8: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15:57
为什么 仄韵 诗很少,其原因就是 金版 在前面所提到的“白脚”的 声韵变化问题。

   如果是押平韵的诗 ...

平韵律诗的四个出句的尾字,可以做到四声递用,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
但四声递用对仄韵律诗的四个尾字却不适用。它只解释了一半的含义,
那一半就是在一句之中尽量做到四声递用,比如:
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个字可用阴平声,第二个字可用阳平声(虽然平水
韵的平声不分阴阳,但实际声调是存在的。不可能平水韵中的平声字都念
阴平声或都念阳平声)第三个字,第四个字可选用上、去、入三声。尾字
的平声如果是韵脚字,就是平韵律诗,如果是非押韵字就是仄韵律诗。这样
“四声递用”的含义就解释的完整了。
     古风的情况正如苏兄所言,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4 18: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14 18:28
《诗词格律》--王力
     --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 ...

因为是 应试 的古风】?
这是谁的说法?如此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点评

1)如果是 应试的诗的话,结果就可以说是:应试 的 xx。 XX 是古风还是律诗?依据如 2) 2)首先 这首诗 是不是 古风 或说 古体吧? 《诗词格律》--王力 --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