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1

浅析孤平自救诗例

[复制链接]

1853

主题

815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7
贡献
7690
金钱
159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9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1-9 21:53 编辑

以下两例为孤平自救。
    一
夜下征虏亭【作者】李白【朝代】唐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孤平自救者认为,月明征虏亭,属于孤平自救。按那些人的说法,此句李白先前写的是月明打虏亭,显然是荒唐的。亭子的名称叫征虏亭,作者就写成了月明征虏亭,与孤平自救无关。
   二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朝代】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孤平自救者认为,恐惊天上人,属于孤平自救。按那些人的说法,此句李白先前写的是恐惊地上人,显然是荒唐的。因为楼很高,离天很近,李白就写成了恐惊天上人,合乎实际,合情合理,与孤平自救 无关。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0 0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平自救是存在的
但不是妄自拟测作者原来是怎样想的
孤平自救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不是考虑用字问题,而是考虑读音的效果问题。就是平仄搭配莫使孤单,从声律搭配上由于古代的平声比仄声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今人不懂古今平仄音重,因此对古人运用平声字理解不了),孤独一个平声字读起来轻而不明,因此常常要两个搭配使用。当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因135不论而用仄时,则成仄平仄仄平,中间只一个平声,声音太弱,于是再次利用135不论,把第三字的仄改为平,这样就成仄平平仄平,中间两个平连在一起,平声读起来就清晰了。
那为什么不考虑后面用两个平声字呢,因为最后一个字可以拖声,音就清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