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诗是杂体诗
集句诗是诗的体裁之一。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 “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但它的创作,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定义 集句诗,是游戏诗的一种,在已有诗篇中各摘一句汇集而成一首完整的格律诗或古风歌行。(百度文库《格律诗写作常识》) 在我们奇诗派的杂体分类中分在“八、用材类”中: (一)集引类 811集句诗: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诗。 8 12集句词: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词。 这个目录收在百度百科中。 . 一、为什么集句诗不是格律诗而是杂体诗? 什么是杂体诗? 杂体诗是有别于传统四、五、七言的体格,以平上去入为基础的变形格律(平声、仄字、双声、叠韵等),利用汉字形、音、义的特点,在格律诗(包括词、曲)或古体诗中别出心裁,另加规范的诗体。(黄蓉《孔平仲杂体诗研究》) 从集句诗的定义可以看出,因为集句诗不但可以写成格律诗,还可以写成古风,因此它不专属于格律诗。 其次,它不起源于近体诗时代,它在晋朝时已经产生,因此它源于古风。 第三,集句中途曾断了一段时间,到宋朝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第一个重新拾起集句这种文体。但当初他是把集句当打油诗玩的。蔡绦《西清诗话》曰: 石曼卿为馆职,五鼓趋朝,见二举子系逻舍,曼卿问何事,吏云:“昨日里闬有娶妇者, 二子穴隙以窥,夜分乃被执。”曼卿力为释解,口占集句云:“司空临汝汝须知,月下敲门更有谁。叵耐一双穷相眼,得便宜是落便宜。”(注:《宋朝事实类苑》卷63引《李希声诗话》记此事,与此略异。) 据说此诗当时盛传一时,盖故事本身有滋有味,很适合小市民的口味。《西清诗话》又曰 (《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10引): 集句自国初有之,至石曼卿以文为戏,然后大著。《下第偶成》:“一生不得文章力,欲 上青云未有因。圣主不劳千里召,嫦娥何惜一枝春。凤凰诏下虽沾命,豺虎丛中也立身。啼 得血流无用处,着朱骑马是何人。”又云:“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 门去,独对东风舞一场。” 后代这种用集句来游戏的作品也很多,如 嘉靖初。下詔裁革傳奉中書舎人,有集杜詩嘲之曰。 馬上誰家白面郎。初聞涕淚滿衣裳。 可憐懷抱向人盡。正想氳氤滿眼香。 近侍只今難浪迹。青春作伴好還鄉。 三年奔走空皮骨。愁日愁隨一線長。 有老夫娶少婦。朞年而殞。管子寧先生熙集句嘲之: 一朶梨花壓海棠。有時顛倒着衣裳。 風塵荏苒音書絕。天上人問兩渺茫。 . 一朶梨花壓海棠。羅裙宜着繡鴛鴦。 人生富貴須回首。魏國山河半夕陽。 . 纖纖初月上鴉黃。一朶梨花壓海棠。 舊枕未容春夢斷。為郎憔悴卻羞郎。 . 潘安惆悵滿頭霜。一朶梨花壓海棠。 去日漸多來日少。離人到此倍堪傷。 . 似說春風夢一場。江流曲似九迴腸。 卻將此日思前日。一朶梨花壓海棠。 . 萬轉千迴嬾下床。丁丁漏永夜何長。 驚回一枕遊仙夢。一朶梨花壓海棠。 . 一余亦效顰。戯代少婦追思云。 一朶梨花壓海棠。白頭翁入少年場。 主人非病常高臥。醉倒簷前白玉床。 . 一朶梨花壓海棠。芸窗思貼弱肌香。 誰知白髮龍鍾者。雲雨巫山枉斷腸。 . 數年塵面再新敉。一朶梨花壓海棠。 半夜燈前思舊事。滿牕明月滿簾霜。 . 此日思君恨更長。空餘涕淚兩三行。 夜深忽夢少年事。一朶梨花壓海棠。 . 集句诗 ( ) 騅駓駰駱驪骝騵(苏轼《韓幹牧馬圖》) 騂騏騮駱駰驪騜(李忠定公《題李伯時畫馬》) 柱枅欂栌相枝持,(柏梁诗) 桂椒楠櫨楓柞樟(陳师道《上蘇公》) 这首诗居然把集句与同旁诗结合,是高难度的文字游戏诗。 这些诗很多虽然合格律,但语言诙谐,是百分百的打油。谁知石曼卿的诗流传开后竟成为一时风尚,此后,诗人们争相以集句夸才斗富,以文为戏,开辟了有宋一代的集句诗风。但也和词的兴起一样,虽兴旺,文人士大夫却把它当作一种诗学游戏,因为有别正体,且出身卑微,长久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到文天祥在狱中写出集杜诗集,集句诗才大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