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节奏 注意音律节奏与语法节奏的区别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9 1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奏
  吟诵中的停顿就是节奏。不同的功能便有不同种类的节奏。在朗诵中,可以根据需要,不同的强调,去用不同的节奏。比如你要读出格律诗的平仄节奏,那你就用声律节奏读;你要让听众听清是的意思,你可用语法节奏去读;你想让听众与你共鸣,你可用情感节奏去读;你想突出你要强调的内容与词语,你要让可用重音节奏去读。
  节奏一般有音律节奏、语法节奏(意义节奏)和情感节奏三种。
  1、音(声)律节奏   格律诗2221,古风223
  度娘说:律诗的节奏   律诗的诗句,不管是五言句还是七言句,都是有节奏的。律诗之所以精美绝伦,与它的节奏美也有很大的关系。律诗的节奏,除了诗句的音律节奏即平仄格式以外,还有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诗句中一般都是以两字为一顿,语言学上称它为音步。五、七言最末一个字,单独作为一个节奏。这样,五言诗每句就有两个双音步、一个单音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黄河”为头节,“依山”、“入海”为腹节,“尽”“流”为脚节。七言律诗则有三个双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它较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字,自然就增加了一节。“两个”、“一行”为顶节,“黄鹂”、“白鹭”为头节,“鸣翠”、“上青”为腹节,“柳”、“天”为脚节。
  律诗诗句的每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和单音步,是每个音节的节奏点,一般称做节拍。律诗的节拍与字和句的平仄格律有着密切的关系。意义节奏是指一个词、词组或句子的形式。在诗句中,它有时和音调节奏一致,有时不一致。对诗句的理解要抛开音调节奏,而从意义节奏上去理解。(刚刚点评  由于度娘在分析中本意是要把音律节奏与意义节奏区别开来,但许多人囫囵吞枣,反而混淆了。)
  度娘这段诠释是正确的。音律节奏和语法节奏是两个体系,音律节奏是固定不变的,格律诗尾三字为21,古风为3。不受任何因素干扰,格律原理就是246分明,造成它的双步韵为一节奏点,也叫节拍。
  王力说:“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刚刚点评  没明确点明音律节奏,但各章节他谈的都是平仄,是围绕音律来谈的。)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平仄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对于古风,王力也有解释:《汉魏六朝诗的句式》:“五言诗的一般句式是二三,这就是说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三字。”(《古代汉语》1434页)可见这是古风。所以三平收三仄收是正格,都是习见常闻的句式,而且是很喜欢用的句式。
  千万不要用用古风的声律来分析格律诗。《古代汉语》1441页“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从此书近体诗部分,没有任何一段谈及别的声律。他把格律的声律限制在平仄上:“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作家依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声律’”也就是说古风有古风的声律,格律有格律的声律,为了避免混淆,格律的声律就是平仄。“主要是平仄的交互,来寻求声律的美。”也就是说声律这个名词包含声调和平仄,从宽包括了古风和格律,特定的则是指古风。因此平时谈声律都是指古风的四声八病。平时常说的古风讲声律,近体讲格律也是这种意思。
  小结
  以上各种说明虽然都没有问题。但层次有些不清楚,因此要做个小结。
  声律节奏是从声调平仄的角度上分析的。声律节奏是固定不变的,是死的不能变通的。古风只能23、223,格律诗只能221、2221。千万不能与语法节奏混淆。
  声律节奏实际就是诗谱、词谱、曲谱。
  懂得了这种规定,就能更好地研究古风的三平收、三仄收;格律诗的135不论246分明、三平收、三仄收、孤平等问题。
懂得了这种规定,就知道大拗小拗的本质,就不会大拗句因为唐朝常见而混同于律句。
.
  2.意义节奏
  也就是语法节奏。它是意义上的组合,与音律结构的主要区别就在尾三字上。它的搭配有两种可能,一是21,一是12,当为21时则与音律节奏重合。
  因此在分析平仄时用音节的节奏点,2221,分析理解时则用意义节奏。
  比如远征难,音律节奏是21,意义节奏也是21。走泥丸,音律节奏是21,意义节奏则是12。
  音律节奏和意义节奏一定要区别清楚,理解上不要混淆,使用中不要混用。论坛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理论家们”把语法节奏当音律节奏分析,混淆视听。
意义节奏其实还可以细分,有221、212、122、113等,词中更复杂些,如领字等。它是按词语搭配形成的语法结构,与音律节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
  3.情感节奏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或突出某种特殊感情所作的停顿,叫强调停顿。表达强烈感情的强调停顿,又可叫感情停顿。
  强调停顿不受语法停顿的限制,往往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决定停顿的地方和停顿的时间。
  情感节奏常用于临场发挥,根据现场情感发挥的需要,可在不同的地方停顿、拖长、重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