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0

何逊永明体诗112首析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3-1-9 07: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逊永明体诗112首析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属于五言齐言诗,引入四声概念,并以八病理论指导创作,《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对诗句的要求并非如说的那么玄乎,五言句按排列组合,能组成32种句式,这些句式并非其首创,皆取自古诗。汉诗【孔雀东南飞】一诗就将古诗诗之句式一网打尽。永明体对句式并没有择优录取,仅何逊诗除五平句外,全部采用。且失替句明显不忌,远多于近体。现将句式选用及数量,排序列表如下:
【-】按句式系列统计表:(总计1446句)(依近体诗理论)
一.
甲:仄仄平平仄系列:甲=324句
此句式称作仄起仄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句式】
1.标律句。甲1仄仄平平仄-正格句137句
2.大拗句。甲2仄仄仄平仄-单平句41句
3.等律句。甲3平仄仄平仄-互救句23句
4.小拗句。甲4平仄平平仄-单仄句75句
5.大拗句。甲5仄仄平仄仄-失替句26句
6.大拗句。甲6平仄平仄仄-失替句14句
7.大拗句。甲7平仄仄仄仄-四连仄句4句
8.大拗句。甲8仄仄仄仄仄-五连仄句1句
二.
乙:平平仄仄平系列:乙=153句
此句式称作平起平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句式】
1.标律句。乙1平平仄仄平-正格句98句
2.小拗句。乙2平平平仄平-单仄句18句
3.等律句。乙3仄平平仄平-互救句14句
4.大拗句。乙4仄平仄仄平-单平句7句
5.非律句。乙5平平仄平平-失替句8句
6.非律句。乙6仄平仄平平-失替句7句
7.非律句。乙7仄平平平平-四连平句1句
8.非律句。乙8平平平平平-五连平句0句
三.
丙:平平平仄仄系列:丙=504句
此句式属平起仄收句,撷腰式句型【212句式】
1.标律句。丙1平平平仄仄-正格句89句
2.准律句。丙2仄平平仄仄-孤平天救句108句
3.小拗句。丙3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句111句
4.等律句。丙4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句92句
5.拗极句。丙5仄平仄仄仄-孤平三仄尾句48句
6.拗极句。丙6仄平仄平仄-孤平特拗句39句
7.非律句。丙7仄平平平仄-失替句11句
8.非律句。丙8平平平平仄-四连平句6句
四.
丁:仄仄仄平平系列:丁=465句
此句式属仄起平收句,撷腰式句型【212句式】
1.标律句。丁1仄仄仄平平-正格句175句
2.准律句。丁2平仄仄平平-孤仄天救句117句
3.小拗句。丁3仄仄平平平-三平尾句23句
4.等律句。丁4仄仄平仄平-四拗三救句31句
5.拗极句。丁5平仄平平平-单仄三平尾句15句
6.拗极句。丁6平仄平仄平-单仄平收特拗句17句
7.非律句。丁7平仄仄仄平-单仄失替句13句
8.非律句。丁8仄仄仄仄平-四连仄74句

雨梦按:律诗按四大句式系列组合,四种句式应各占四分之一,(1446/4=316.5)由于有首句入韵式及变体影响,平收句都应多于仄收句。但乙种句式(平平仄仄平系列)只有153句,占比例不到10.5%。此可证明永明体完全沒有对与粘的概念。

【二】按句式数量排列统计表:(依近体诗理论)
01.标律句。丁1仄仄仄平平-正格句175句
02.标律句。甲1仄仄平平仄-正格句137句
03.准律句。丁2平仄仄平平-孤仄天救句117句
04.小拗句。丙3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句111句
05.准律句。丙2仄平平仄仄-孤平天救句108句
06.标律句。乙1平平仄仄平-正格句98句
07.等律句。丙4平平仄平仄-四拗三救句92句
08.标律句。丙1平平平仄仄-正格句89句
09.小拗句。甲4平仄平平仄-单仄句75句
10.拗极句。丙5仄平仄仄仄-孤平三仄尾句48句
11.大拗句。甲2仄仄仄平仄-单平句41句
12.拗极句。丙6仄平仄平仄-孤平特拗句39句
13.等律句。丁4仄仄平仄平-四拗三救句31句
14.大拗句。甲5仄仄平仄仄-失替句26句
15.等律句。甲3平仄仄平仄-互救句23句
16.小拗句。丁3仄仄平平平-三平尾句23句
17.小拗句。乙2平平平仄平-单仄句18句
18.拗极句。丁6平仄平仄平-单仄平收特拗句17句
19.拗极句。丁5平仄平平平-单仄三平尾句15句
20.大拗句。甲6平仄平仄仄-失替句14句
21.等律句。乙3仄平平仄平-互救句14句
22.非律句。丁7平仄仄仄平-单仄失替句13句
23.非律句。丙7仄平平平仄-失替句11句
24.非律句。乙5平平仄平平-失替句8句
25.大拗句。乙4仄平仄仄平-单平句7句
26.非律句。乙6仄平仄平平-失替句7句
27.非律句。丙8平平平平仄-四连平句6句
28.非律句。丁8仄仄仄仄平-四连仄4句
29.大拗句。甲7平仄仄仄仄-四连仄句4句
30.大拗句。甲8仄仄仄仄仄-五连仄句1句
31.非律句。乙7仄平平平平-四连平句1句
32.非律句。乙8平平平平平-五连平句0句

雨梦按:永明体从句式选用来看,完全不拘束于替的概念,这与律诗要求二四不同是分道扬飚的
1.律诗认为的古诗句(非律句),大拗句在诗中比例对照唐人诗明显偏大。(见附表)
2.三仄尾句都挤进前四,
3.拗极句。(仄平仄仄仄),王力先生不承认其为律句,都名列前十了。
4.大拗句,律诗要求对句救,永明体不谈救。
。。。
八病
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斃病。

1.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
1.1.律诗第一字可以不论,而永明体平头病却认为同平上去入是病。本文对二至五韵诗(65首)的第一字平头句统计共有48处。
1.2.而笫二字若平头则为失对联,计有56处,在永明体及正体律诗中均属巨病。
1.3.永明体不讲粘,二至五韵诗(65首)中,【不粘联】高至84处。第-句与第三句同声,古代亦称平头病,见白居易论诗有齐梁体之两平头格,即今律谓之失粘。
。。。
2.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不同韵而同音是犯了上尾病。
雨梦按:八病之上尾是指白脚与韵脚同平上去入,而近体四声已二元化,伹上尾仍采用八病之说。这体现在仄韵诗中,单句脚允许为仄声,但与韵脚同上去入则为病。如:
闺怨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谁知夜独觉,枕前双泪滴
【竹月同入犯平头,觉滴同入犯上尾】

3.蜂腰: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五字句若首尾皆浊音,中一字独清,则两头大中间小矣。如张衡诗"邂逅承际会",以浊夹清者是。
雨梦按:蜂腰是指二五同上去入。据王力诗论,“律诗也应避”。此病只可能发生在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犯此病机率极小。二五同仄只占诗句的25%,而二五同仄句中同上去入只占三分之一,即0.25*0.33=8.25%
例: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魂销形已去(去),钗落犹依枕(上)。
欲去泪无眦(去),不看悲复甚(去上)。

单句脚(去眦)同声犯鹤膝。
第三句(去眦)同声犯蜂腰。

4.鹤膝:五字句若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独浊,则两头细中间粗矣。如傅玄诗"徽音冠青云",以清夹浊者是。
鹤膝病另一种解释为:相邻白脚不能同声。王力诗论称此病亦为上尾
病例:见上:单句脚(去眦)同声犯鹤膝。

5. 大韵:指五言诗上句首一字,与下句尾一字同韵,如阮诗:微风照罗袂,明月耀清辉,微辉同韵者是。
大韵病另一种解释为:句中不能有与韵脚同韵之平上去入声,今人称在句脚为撞韵病,其它为挤韵病。
病例:
学古诗三首其二(十三职)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远,伫鹤膝】【色,力大韵】

6.小韵:五言诗两句中,上句第四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清同韵者是。
小韵病另一种解释为:一联中有同一韵部的字,但与韵脚不同部。

7.旁纽: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出现,如长梁同韵,长字上声为丈,上句首用丈字,下句首用梁字,若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者是。
旁纽病另一种解释为:一句中不能有同声母之字

8.正纽: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声调不同字出现,如溪起憩为一纽,诗云: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溪憩二字同用。又家假嫁为一纽,诗云:我本汉家女,来嫁单于庭。家嫁二字同用者是。
正纽者,一韵之内,有一字四声分为两处是也。
和小韵病似。

八病之平头,上尾于近体已成为格律,犯则为大病,其它以避为上,不避亦非大病。见前人诗论:
凡此八忌,于声律一道剖析毫芒,但制为声调谱则可,不得以此限初学也。
王渔洋答刘大勤曰:蜂腰鹤膝双声叠韵之类,一时记不能全,须检书乃可条答。然则诗家对于八忌,亦不甚注重矣。
从现存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沈约等人对声律的要求是相当精细繁琐并十分严格的,连沈约自己也难以达到要求,
永明体对声律的苛细要求,无疑会给诗歌创作带来一些弊病,前人已多有指出。
何逊永明体诗佼佼者也,然诗亦不避八病,故知有关修辞之病不必斤斤计之。
。。。
除八病之外,永明体还多变格之联,变体之诗,皆不合律诗正体。如:
失替之句
苑门辟千扇,
仄平仄平仄,

苑户开万扉。
仄仄平仄平。

团扇承落花
平仄平仄平

看我独解维
平仄仄仄平。

宾驭皆洒泣。
平仄平仄仄。

洛阳城东西,
仄平平平平,

旅人多忧思,
仄平平平仄

花绕凌风台
平仄平平平。

高唱子自轻
平仄仄仄平

道遒若波澜
仄平仄平平

1.失对之联
楼殿闻珠履,竹树隔罗衣。【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2.失粘之诗
苑中见美人诗 南北朝·何逊
罗袖风中卷,玉钗林下耀。
甲4平仄平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团扇承落花,复持掩馀笑。
丁6平仄平仄平,丙6仄平仄平仄。【上句拗极句】
【两平头诗】

相送诗 南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平头联】
丙5仄平仄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上句拗极句】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上句失替】
丁7平仄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平头联】
【双平头诗】

咏白鸥兼嘲别者诗 南北朝·何逊
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下句失替】
乙3仄平平仄平,丁7平仄仄仄平。
何言异栖息,雌住雄不留。【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孤飞出溆浦,独宿下沧洲。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
东西从此别,影响绝无由。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四柱体诗】
。。。
小结:
任何句式,任何变体对永明体皆非病或皆非大病,今拿近体格律检查永明体,实为说明两者之差别而巳。
永明体有四声八病之说,如沈约,何逊这些大枷都未能避,今人沉渣泛起,实逆流也。
何逊之诗只有几首暗合近体,并未形成潮流。今人亦有不写近体者,诗偶合近体,实非怪事,不值大惊小怪。
。。。
附:唐+二位诗人用句统计表:http://www.hksc888.com/thread-1416560-1-1.html

。。。。。。
何逊诗目录
二韵诗17首
平韵11首
仄韵6首
三韵诗2首
平韵1首
仄韵1首
四韵诗31首
平韵19首
仄韵12首
五韵诗15首
平韵11首
仄韵4首
五韵以上诗47首
(本文对五韵以上诗未详析)
。。。。。。

二韵诗
平韵11首
1
为人妾怨诗 南北朝·何逊
燕戏还檐际,花飞落枕前。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寸心君不见,拭泪坐调弦。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2
其三
高轩虽驻轸,馀日久无辉。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以我辞乡泪,沾君送别衣。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雨梦按:上二诗诗中四句由标律句及准律句构成。合标准律句诗要求。为正格正体。
3
送褚都曹联句诗 南北朝·何逊
君随结客去,我乃倦游归。【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本愿同栖息,今成相背飞。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合律诗】

4
其二
闺阁行人断,房栊月影斜。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平头】
谁能北窗下,独对后园花。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合律诗】
第3,4首诗符合平仄对粘,属拗格正体诗。

5
咏春风诗 南北朝·何逊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上句拗极句】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两平头诗】
6
离夜听琴诗 南北朝·何逊
别离既有绪,琴瑟反成悲。【上句拗极句】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美人多怨态,亦复惨长眉。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两平头诗】
7
又答江革诗 南北朝·何逊
棘端虽非譬,至妙安可量。【平头联】
丙7仄平平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上句失替】
要知同罔象,然始见毫芒。【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两平头诗】
8
昭君怨 南北朝·何逊
昔闻白鹤弄,已自轸离情。【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上句特拗】
今来昭君曲,还悲秋草生。【平头联】
丙8平平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上句失替】
【两平头诗】
9
送司马□入五城联句诗 南北朝·何逊
随风飘岸叶,行雨暗江流。【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居人会应返,空欲送行舟。【不粘】【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两平头诗】

雨梦按:永明体中平韵二韵诗共计11首,其中两平头诗占5首。此齐梁诗特色也。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云:“诗有齐梁格:两平头,谓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绝句两平头诗,今谓折腰体。【诗人玉屑】称作绝句变体。

10
边城思诗 南北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上句拗极句】【第一字平头】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甲4平仄平平仄,乙6仄平仄平平。
【思仄读则失对,平读为非律句。】
11
苑中诗 南北朝·何逊
苑门辟千扇,苑户开万扉。【上句拗极句】【第一字平头】
丙6仄平仄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楼殿闻珠履,竹树隔罗衣。【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雨梦按:
第9第10首诗,含有非律句或大拗句,平头联等,只能算古风。
永明体诗不论合不合近体要求,均为古风诗。今用近体理论分析,只是分辨二者之差别。
绝句因句少,有可能偶合近体要求。随着句数增加,偶合现象将越来越少。
。。。
仄韵6首
1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魂销形已去(去),钗落犹依枕(上)。【第1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欲去泪无眦(去),不看悲复甚(去上)。【第1字平头】
甲2仄仄仄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八病平头说:第一二字不可同平上去入】
单句脚(去眦)同声犯鹤膝。
第三句(去眦)同声犯蜂腰。
合律诗之拗格正体。
2
其二 【 四句均拗】
机中刺绣所,窗下朝妆处。【第1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上句三仄尾】。
未忆神已伤,欲忘悲不去。
丁4仄仄平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丁4仄仄平仄平句式属平收特拗句】
【 四句均拗】
合律诗之拗格正体。
3
闺怨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下句拗极句】【第1字平头】
丁1仄仄仄平平,丙6仄平仄平仄。
谁知夜独觉,枕前双泪滴【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平头联】
【竹月平头,觉滴上尾】
【平头诗】
4
苑中见美人诗 南北朝·何逊
罗袖风中卷,玉钗林下耀。
甲4平仄平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团扇承落花,复持掩馀笑。
丁6平仄平仄平,丙6仄平仄平仄。【上句拗极句】
【两平头诗】
5
相送诗 南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平头联】
丙5仄平仄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上句拗极句】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上句失替】
丁7平仄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平头联】
【双平头诗】
6
答江革联句不成 南北朝·何逊
日余乏文干,逢君善草札。【平头联】
乙6仄平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上句失替】
工拙既不同,神气何由拔。【平头联】
丁7平仄仄仄平,甲4平仄平平仄。【上句失替】
【双平头诗】
雨梦按:两平头诗今称折腰体,双平头诗为一同平起联,一同仄起联。唐仄韵五言近体诗仍多此体,属齐梁格也。
。。。。。。
三韵诗2首
平韵1首
1
门有车马客 南北朝·何逊
门有车马客,言是故乡来。【平头联】【第一字平头】
甲6平仄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上句大拗】
故乡有书信,纵横印检开。【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上句拗极句】
开书看未极,行客屡相识。【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甲3平仄仄平仄。
【古风】

仄韵1首
咏杂花诗 南北朝·何逊
井上发新花,谁言不经染。
丁1仄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已如薄紫拂,复似浓红点。
丙5仄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上句拗极句】
状锦无裁缝,依霞有舒敛。
丁3仄仄平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上句三平尾】
【拗格正体】

。。。。。。
四韵诗
平韵19首
1
赠王左丞【僧孺】诗 南北朝·何逊
檐外莺啼罢,园里日光斜。【平头联】【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上句三仄尾】【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长墟上寒霭,晓树没归霞。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九华暮已隐,抱郁徒交加。【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上句拗极句】
【首句平头的四柱体】
2
敬酬王明府【僧孺】 南北朝·何逊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平头联,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乙6仄平仄平平。
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第一字平头】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平头联】。
甲2仄仄仄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拗律】
3
西州直示同员诗 南北朝·何逊
日长禁户倦,即事思短晨。【第一字平头】
丙2仄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漏尽唱声急,此理复伤人。【平头联】
甲2仄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平头联】【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拗体】
4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南北朝·何逊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丙2仄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下句三平尾】
丙7仄平平平仄,丁5平仄平平平。
【首联顺风诗,两平头体】
5
与胡兴安夜别诗 南北朝·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平头联,下句三平尾】
甲1仄仄平平仄,丁3仄仄平平平。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拗体】
6
车仄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南北朝·何逊
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隔林望行幰,下阪听鸣珂。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于时春未歇,麦气始清和。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还入平原径,穷巷可张罗。【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拗体】
7
慈姥矶诗 南北朝·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上句拗极句】
丙6仄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首联顺风】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野岸平沙合,连山近雾浮。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上句拗极句】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两平头诗,首联顺风】
8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 南北朝·何逊
登楼欲望远,遥遥见白衣。【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白衣犹远远,言是稍知非。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对窗看宝瑟,入户弄鸣机。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无令日光晚,门阁掩重扉。【平头联】
甲3平仄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拗体】
9
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 南北朝·何逊
如圭信非玷,学月但为轮。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机杼蘼芜妾,裁缝箧笥人。【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摇风入素手,占曲掩朱唇。【上句三仄尾】【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罗袖幸拂拭,微芳聊可因。【上句大拗】【第一字平头】
甲7平仄仄仄仄,乙2平平平仄平。
【拗格正体】
10
看伏郎新婚诗 南北朝·何逊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甲5仄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上句大拗】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第三联顺风联诗】
11
咏娼妇诗 南北朝·何逊
暧暧高楼暮,华烛帐前明。【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罗帏雀钗影,宝瑟凤雏声。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夜花枝上发,新月雾仄生。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谁念当窗牖,相望独盈盈。【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拗体】
12
咏舞妓 南北朝·何逊
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逐唱回纤手,听曲动蛾眉。【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凝情眄堕珥,微睇托含辞。【上句三仄尾】【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日暮留嘉客,相看爱此时。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拗体】
13
望新月示同羁诗 南北朝·何逊
初宿长淮上,破镜出云明。【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今夕千馀里,双蛾映水生。【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的的与沙静,滟滟逐波轻。【平头联】
甲2仄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望乡皆下泪,非我独伤情。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拗体】
14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 南北朝·何逊
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第一字平头】
甲3平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暂蔽卷纨质,复惭施粉人。
甲2仄仄仄平仄,乙3仄平平仄平。
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第三联顺风调诗
15
咏白鸥兼嘲别者诗 南北朝·何逊
可怜双白鸥,朝夕水上游。【下句失替】
乙3仄平平仄平,丁7平仄仄仄平。
何言异栖息,雌住雄不留。【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孤飞出溆浦,独宿下沧洲。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
东西从此别,影响绝无由。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四柱体诗】
16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 南北朝·何逊
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寂寂空郊暮,无复车马归。【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遗爱终何极,行路独沾衣。【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拗体】
17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寸阴常可惜,别至倍伤神。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子瞻天际水,予望路仄尘。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悯悯歧路侧,去去平生亲。【失对联】
甲5仄仄平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上句大拗尾】
一朝事千里,流涕向三春。【上句拗极句】
丙6仄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下句三平尾】
【拗体】
18
相送联句三首 其二 南北朝·何逊
昔共入门笑,今成送别悲。【共、笑,蜂腰】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君还旧聚处,为我一嚬眉。【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于今还促膝,自此客江湄。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愿子俱停驾,看我独解维。【下句失替】
甲1仄仄平平仄,丁7平仄仄仄平。
【拗体】
19
照水联句 南北朝·何逊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顾、动,蜂腰】
【拗体】

仄韵12首
1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诗 南北朝·何逊
南望南郭门,拱树稍云密。【平头联】
丁6平仄平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上句拗极】
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仄出。【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上句拗极】
接树隐高蝉,交枝承落日。
丁1仄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光阴不可舍,怀抱何由悉。【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拗体】
2
答高博士诗 南北朝·何逊
北窗凉夏音,幽居多卉木。【平头联】
乙3仄平平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飞蝶弄晚花,清池映疏竹。【第一字平头】
丁7平仄仄仄平,丙4平平仄平仄。【上句失替】
为宴得快性,安闲聊鼓腹。
甲8仄仄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将子厌嚣尘,就予开耳目。
丁2平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首句平头的四柱体】
3
野夕答孙郎擢诗 南北朝·何逊
高树荫楼密,细草绿成被。【平头联】
甲3平仄仄平仄,甲2仄仄仄平仄。
黄鹂隐叶飞,蛱蝶萦空戏。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阴岑自尔悦,寂寥予罕寄。【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相如阻禁闱,何由从简易。【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拗体】
4
从镇江州与游故别诗 南北朝·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平头联】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丙2仄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丁1仄仄仄平平,丙6仄平仄平仄。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5
晓发诗 南北朝·何逊
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
丁1仄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且望沿溯剧,暂有江山趣。【平头联】
甲5仄仄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疾兔聊复起,爽地岂能赋。【平头联】
甲5仄仄平仄仄,甲2仄仄仄平仄。
6
见征人分别诗 南北朝·何逊
凄凄日暮时,亲宾俱伫立。【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征人拔剑起,儿女牵衣泣。【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丁1仄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丙7仄平平平仄,甲3平仄仄平仄。
【两平头诗,首联顺风】
7
咏春雪寄族人治书思澄诗 南北朝·何逊
可怜江上雪,回风起复灭。【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
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
丁1仄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朝莺日弄响,暮条行可结。【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咸言不适时,安知非矫节。【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8
王尚书瞻祖日诗 南北朝·何逊
昱昱丹旐振,亭亭素盖立。【上句大拗】
甲5仄仄平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下句三仄尾】
金铎欢已鸣,龙輀将复入。【上句失替】【第一字平头】
丁6平仄平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华台日未徙,荒坟路行湿。【失对,三仄尾】【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已矣将何如,宾驭皆洒泣。【下句大拗】
丁1仄仄仄平平,甲6平仄平仄仄。
9
范广州宅联句 南北朝·何逊
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第一字平头】
乙7仄平平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上句非律句】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丁1仄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濛濛夕烟起,奄奄残晖灭。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第一字平头】
乙1平平仄仄平,甲4平仄平平仄。
10
临别联句 南北朝·何逊
临别情多绪,送归涕如霰。
甲4平仄平平仄,丙6仄平仄平仄。【下句拗极句】
君望长安城,予悲独不见。【上句三平尾】【第一字平头】
丁5平仄平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下句三仄尾】
尔来同去国,予归方异县。【平头联】【第一字平头】
丙2仄平平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怀别心独忧,手泪方溅溅。
丁6平仄平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平头联】
11
道仄赠桓司马季圭诗 南北朝·何逊
晨缆虽同解,晚洲阻洪入。
甲4平仄平平仄,丙6仄平仄平仄。
犹如征鸟飞,差池不可及。【平头联】
乙2平平平仄平,丙3平平仄仄仄。
本愿申羁旅,何言异翔集。
甲1仄仄平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君渡北江时,讵今南浦泣。
丁2平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
五韵诗
平韵11首
1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 南北朝·何逊
缘沟绿草蔓,扶楥杂华舒。【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乙5平平仄平平。
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馀。【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遥遥长路远,寂寂行人疏。
丙1平平平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
我心怀硕德,思欲命轻车。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2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 南北朝·何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平头联】
丙7仄平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尔情深巩落,予念返渔樵。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3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南北朝·何逊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平头】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第一字平头】
甲3平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
丙1平平平仄仄,丁8仄仄仄仄平。
4
赠韦记室黯别诗 南北朝·何逊
故人傥送别,停车一水东。【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平头联】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5
学古赠丘永嘉征还诗 南北朝·何逊
龙马鱼肠剑,躞蹀起风尘。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结客葱河返,喧喧动四邻。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入墟犹忆旧,德卷复疑新。【第一字平头】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窥见应门出,遥识下机人。【第一字平头】
甲3平仄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相悲泪欲下,离别方自陈。【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6平仄平仄平。【第一字平头】
6
和萧咨议岑离闺怨诗 南北朝·何逊
晓河没高栋,斜月半空庭。
丙6仄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窗仄度落叶,帘外隔飞萤。【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含悲下翠帐,掩泣闭金屏。【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昔期今未返,春草寒复青。
丙2仄平平仄仄,丁6平仄平仄平。
思君无转易,何异北辰星。【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7
嘲刘郎诗 南北朝·何逊
房栊灭夜火,窗户映朝光。【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床。
甲4平仄平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稍闻玉钏远,犹怜翠被香。【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宁知早朝客,差池已雁行。【平头联】
丙4平平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8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 南北朝·何逊
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丙6仄平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落花犹未卷,时鸟故馀声。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春芳空悦目,游客反伤情。【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上句三仄尾】
乡园不可见,江水独自清。
丙3平平仄仄仄,丁7平仄仄仄平。
愿得同携手,归望对都城。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9
七夕诗 南北朝·何逊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
乙1平平仄仄平,丁1仄仄仄平平。
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依稀如洛汭,倏忽似高唐。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10
咏早梅诗 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下句三平尾】
甲4平仄平平仄,丁3仄仄平平平。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11
下方山诗 南北朝·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甲3平仄仄平仄,乙3仄平平仄平。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第一字平头】

仄韵4首
1
暮秋答朱记室诗 南北朝·何逊
游扬日色浅,骚屑风音劲。【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上句三仄尾】
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
乙1平平仄仄平,甲3平仄仄平仄。【第一字平头】
寸阴坐销铄,千里长辽迥。
丙6仄平仄平仄,甲4平仄平平仄。
桃李尔繁华,松柏余本性。【平头联】
丁2平仄仄平平,甲6平仄平仄仄。
故心不存此,高文徒可咏。【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2
酬范记室云诗 南北朝·何逊(十五翰)
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
丁7平仄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风光蕊上轻,日色花仄乱。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清谈莫共理,繁文徒可玩。【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高唱子自轻,继音予可惮。
丁7平仄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3
别沈助教诗 南北朝·何逊(十-陌)
可怜玉匣剑,复此飞凫舄。
丙5仄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未觉爱生憎,忽见双成只。【平头联】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一朝别笑语,万事成畴昔。
丙5仄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道遒若波澜,人生异金石。【平头联】
乙6仄平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愿君深自爱,共念悲无益。
丙2仄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4
学古诗三首其二(十三职)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平头联】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丙1平平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平头联】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甲5仄仄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丙7仄平平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远,伫鹤膝】【色,力大韵】

。。。。。。


五韵以上诗47首
1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南北朝·何逊
皇德无馀让,重规袭帝勋。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平头】
垂衣化比屋,眷顾慎为君。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翾飞悦有道,卉木荷平分。【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城霞旦晃朗,槐雾晓氤氲。【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平头】
鸾舆和八袭,凤驾启千群。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羽觞欢湛露,佾舞奏承云。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禁林终宴晚,华池物色曛。【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疏树翻高叶,寒流聚细文。【第一字平头】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晴轩连瑞气,同惹御香芬。【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日斜迢递宇,风起嵯峨云。【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丁6平仄平仄平。
运偶参侯服,恩洽厕朝闻。【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于焉藉多幸,岁暮仰游汾。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2
登石头城诗 南北朝·何逊
关城乃形势,地险差非一。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窣。
丁1仄仄仄平平,丙6仄平仄平仄。
百雉极襟带,亿庾兼量出。【平头联】
甲2仄仄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至理归无为,善守竟何恤。【平头联】
丁3仄仄平平平,甲2仄仄仄平仄。
眺听穷耳目,远近备幽悉。
丙2仄平平仄仄,甲2仄仄仄平仄。
扰扰见行人,晖晖视落日。
丁1仄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连樯入回浦,飞盖交长术。
丙4平平仄平仄,甲4平仄平平仄。
天暮远山青,潮去遥沙出。【平头联】
丁2平仄仄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第一字平头】
甲2仄仄仄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愿乘觳觫牛,还隐蒙笼室。
乙4仄平仄仄平,甲6平仄平仄仄。
3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 南北朝·何逊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第一字平头】
丙4平平仄平仄,甲4平仄平平仄。
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平头联】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第一字平头】
丙1平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
丁2平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平头联】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第一字平头】
丙5仄平仄仄仄,甲5仄仄平仄仄。
洛汭何悠悠,起望登西楼。【平头联】
丁3仄仄平平平,丁3仄仄平平平。
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
甲5仄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第一字平头】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4
答丘长史诗 南北朝·何逊
宿昔敦远游,名分乃异路。
丁4仄仄平仄平,丙3平平仄仄仄。
千里溯波潮,一朝披云雾。
丁2平仄仄平平,丙7仄平平平仄。
从容舍密勿,缱绻论襟趣。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披文极诋诃,析理穷章句。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明钟信有待,巨海谁能喻。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奔景骤西倾,还途忽东骛。
丁2平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黄花发岸草,赤叶翻高树。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渔舟乍回归,沙禽时独赴。【平头联】
乙5平平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宴年时未几,离歌倏成赋。【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伊我念幽关,夫君思赞务。
丁2平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短翮方息飞,长辔日先驱。【平头联】
丁4仄仄平仄平,甲3平仄仄平仄。
曝鳃□□走,逸翮康时务。
丙2仄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握手异沈浮,佳期安可屡。
丁1仄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5
寄江州褚咨议诗 南北朝·何逊
自与君别离,四序纷回薄。【平头联】
丁4仄仄平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分手清江上,念别犹如昨。【平头联】
甲4平仄平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追忆边城游,奚寻平生乐。
丁5平仄平平平,丙8平平平平仄。
俱登巃嵷领,共坐逶迤阁。
丙1平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清吹或忘归,繁文时间作。
丁2平仄仄平平,丙8平平平平仄。
连镳戏浅草,游幰遵长薄。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
丁1仄仄仄平平,丙6仄平仄平仄。
夫君颇留滞,骖騑未沃若。【平头联】
丙8平平平平仄,丙3平平仄仄仄。
伊家从入关,终是填沟壑。
乙2平平平仄平,甲4平仄平平仄。
早秋正凄怆,馀晖晚销铄。【平头联】
丙6仄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
丁2平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平头联】
丙4平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6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南北朝·何逊
露清晓风冷,天曙江晃爽。
丙6仄平仄平仄,甲6平仄平仄仄。
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仄上。
丙2仄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黯黯连嶂阴,骚骚急沫响。
丁4仄仄平仄平,丙3平平仄仄仄。
回楂急碍浪,群飞争戏广。【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伊余本羁客,重暌复心赏。【平头联】
丙4平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望乡虽一路,怀归成二想。【平头联】
丙2仄平平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在昔爱名山,自知欢独往。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丁2平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方还让夷路,谁知羡鱼网。【平头联】
丙4平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7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南北朝·何逊
夫君美章句,席丈珍梁楚。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伊余忝摄官,含毫亦禁阻。【平头联 上句失粘】
乙1平平仄仄平,丙3平平仄仄仄。
直庐去咫尺,心期得宴语。【平头联】
丙5仄平仄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
休沐乃幽栖,别离未几许。
丁2平仄仄平平,丙5仄平仄仄仄。
伫立日将暮,相思忽无绪。
甲2仄仄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溪北映初星,桥南望行炬。
丁2平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九重不可越,三爵何由举。
丙5仄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8
赠诸游旧诗 南北朝·何逊
弱操不能植,薄伎竟无依。【平头联】
甲2仄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浅智终已矣,令名安可希。
甲5仄仄平仄仄,乙3仄平平仄平。
扰扰从役倦,屑屑身事微。【平头联】
甲5仄仄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望乡空引领,极目泪沾衣。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平头联】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乙5平平仄平平,丁1仄仄仄平平。
9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南北朝·何逊
吾宗昔多士,文雅高缙绅。
丙4平平仄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
甲5仄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傍枝实纷乱,领袖寄亲姻。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
甲6平仄平仄仄,乙5平平仄平平。
风力咸通迈,艺业并纷纶。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
丙4平平仄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自尔典名郡,所在号清淳。
甲2仄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齐儿敢为俗,蜀物岂随身。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禄俸不妻子,讴吟乃吏民。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孰云秽明德,惟在仄圣人。
丙6仄平仄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若能遗酌我,称首当属仁。
丙2仄平平仄仄,丁6平仄平仄平。
仲将本特达,坎壈犹贱贫。【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下句孤平】
丙1平平平仄仄,乙4仄平仄仄平。
外情或简易,内鉴甚人伦。【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时然临下邑,摘伏信如神。【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下句孤平】
甲1仄仄平平仄,乙4仄平仄仄平。
土牛竟不进,刍狗空重陈。【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6平仄平仄平。
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
甲4平仄平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霏霏入窗雨,漠漠暗床尘。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所思不可见,邈若胡与秦。【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5仄平仄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愿子加餐饭,良会在何辰。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10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南北朝·何逊
阶蕙渐翻叶,池莲稍罢花。
甲3平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
甲3平仄仄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抚弦乏欢娱,临觞独叹嗟。
乙6仄平仄平平,乙1平平仄仄平。
凄怆户凉入,徘徊檐影斜。
甲3平仄仄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无为淹戚里,见就还田家。【三平尾】
甲7平仄仄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
11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南北朝·何逊
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馀徽。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甲3平仄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松笔时临沼,蒲简得垂帷。
甲4平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幸逢四海泰,日月耀增辉。【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甲6平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一朝异言宴,万里就暌违。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远江飘素沫,高山郁翠微。【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相思对淼淼,相望隔巍巍。【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死灰终不然,长岑且未归。
乙3仄平平仄平,乙1平平仄仄平。
当怜此分袂,脉脉泪沾衣。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12
赠江长史别诗 南北朝·何逊
笼禽恨局促,逸翮超容与。
丙5仄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饯道出郊坰,把袂临洲渚。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长飙落江树,秋月照沙溆。
丙4平平仄平仄,甲3平仄仄平仄。
远送子应归,棹开帆欲举。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离舟欢未极,别至悲无语。
丙1平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安得生羽毛,从君入宛许。
丁6平仄平仄平,丙4平平仄平仄。
13
送韦司马别诗 南北朝·何逊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甲5仄仄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乙3仄平平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甲5仄仄平仄仄,丙8平平平平仄。
举帆越仄流,望别上高楼。
乙6仄平仄平平,丁1仄仄仄平平。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甲5仄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丙5仄平仄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甲2仄仄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本联上句失粘】
丁5平仄平平平,丁3仄仄平平平。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帘仄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丙6仄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丁8仄仄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14
南还道仄送赠刘咨议别诗 南北朝·何逊
二纪因兹辰,投分敦游处。
丁3仄仄平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况事兼年德,宴交无尔汝。
甲1仄仄平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仄岁多乖违,由来难具叙。
丁5平仄平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及君相藩牧,伊予客梁楚。
丙7仄平平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出国乃参差,会归同处所。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以兹笃惠好,何用忘羁旅。
丙5仄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重得申平生,何年更暌阻。
丁5平仄平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15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 南北朝·何逊
去夏予回首,言乃重行行。
甲1仄仄平平仄,丁5平仄平平平。
今春游派澨,访子犹武城。
丙1平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暂别年逾半,同归月未盈。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复道仄寒食,弥留旷不平。【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及尔沈痾愈,值兹秋序明。【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乙3仄平平仄平。
石碛沿江静,沙流绕岸清。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川平看鸟远,水浅见鱼惊。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逝将穷履历,方欲恣逢迎。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何言聚易散,乡棹尔孤征。【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
甲2仄仄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况此忘怀地,相爱犹弟兄。
甲2仄仄仄平仄,丁6平仄平仄平。
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16
初发新林诗 南北朝·何逊
伊昔负薪暇,慕义游梁楚。
甲3平仄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
丁1仄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
丁1仄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浮水暗舟舻,合岸喧徒侣。
丁2平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凛凛穷秋暮,初寒入洲渚。
甲1仄仄平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丁2平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危樯迥不进,沓浪高难拒。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回首泣亲宾,仄天望宛许。
丁2平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
丙2仄平平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去矣方悠悠,含意将何语。
丁3仄仄平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17
南还道仄送赠刘咨议别诗 南北朝·何逊
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
甲3平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岸荠生寒叶,村梅落早花。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下句三平尾】
甲1仄仄平平仄,丁5平仄平平平。
曲陌背通垣,长墟抵狭斜。
丁1仄仄仄平平,乙1平平仄仄平。
善邻谈谷稼,故老述桑麻。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
丙7仄平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夫君日高兴,为乐坐骄奢。
丙4平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室堕倾城佩,门交接幰车。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入塞长云雨,出国暂泥沙。【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
甲2仄仄仄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18
与苏九德别诗 南北朝·何逊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甲2仄仄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丁2平仄仄平平,甲5仄仄平仄仄。
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丙3平平仄仄仄,甲2仄仄仄平仄。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丁2平仄仄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丁2平仄仄平平,乙1平平仄仄平。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19
渡连圻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
丙7仄平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洑流自洄纠,激濑视奔腾。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硣碌上争险,岞崿下相崩。
甲3平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诡怪终不测,回沈意难登。
甲5仄仄平仄仄,乙5平平仄平平。
愿欲书闻见,聊以寄亲朋。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20
其二
连圻连不极,极望在云霞。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绝壁无走兽,穷岸有盘楂。
甲5仄仄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纠纷上巃嵷,穿豁下岩岈。
丙6仄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阴岸生驳藓,伏水拂澄沙。
甲6平仄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客子行行倦,年光处处华。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石蒲生促节,岩树落高花。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21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诗 南北朝·何逊
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
丙5仄平仄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
乙6仄平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
甲4平仄平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
甲5仄仄平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
丙1平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
丁7平仄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
丁4仄仄平仄平,甲4平仄平平仄。
22
还度五洲诗 南北朝·何逊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丙2仄平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甲6平仄平仄仄,乙2平平平仄平。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甲5仄仄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丙4平平仄平仄,丁7平仄仄仄平。
23
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落日望水诗 南北朝·何逊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
乙3仄平平仄平,丁1仄仄仄平平。
日暮江风静,仄川闻棹讴。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仄浮。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单舻时向浦,独楫乍乘流。【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丙6仄平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客心自有绪,对此空复愁。【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24
和刘咨议守风诗 南北朝·何逊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丙4平平仄平仄,甲2仄仄仄平仄。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
丙6仄平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
乙5平平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
甲2仄仄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夕。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丙6仄平仄平仄,甲3平仄仄平仄。
纤罗若不□,跂予仄上泽。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25
宿南洲浦诗 南北朝·何逊
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丙1平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解缆及朝风,落帆依暝浦。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丙3平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沉沉夜看流,渊渊朝听鼓。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霜洲渡旅雁,朔飙吹宿莽。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夜泪坐淫淫,是夕偏怀土。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26
咏照镜诗 南北朝·何逊
朱帘旦初卷,绮机朝未织。
丙4平平仄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玉匣开鉴影,宝台临净饰。
甲5仄仄平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甲2仄仄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聊为出茧眉,试染夭桃色。
丁7平仄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上句失粘】
乙3仄平平仄平,丙4平平仄平仄。
荡子行未归,啼妆坐沾臆。
丁4仄仄平仄平,丙4平平仄平仄。
27
拟青青河边草转韵体为人作其人识节工歌诗 南北朝·何逊
春兰日应好,折花望远道。
丙4平平仄平仄,丙5仄平仄仄仄。
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
丁7平仄仄仄平,丁1仄仄仄平平。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
丙4平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
甲4平仄平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28
学古诗三首 其一 南北朝·何逊
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
乙1平平仄仄平,丁1仄仄仄平平。
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
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追兵待都护,烽火望祁连。
丙4平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虎落夜方寝,鱼丽晓复前。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平生不可定,空信苍浪天。【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
29
其三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下句三平尾】
丙2仄平平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
独好西山勇,思为北地雄。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仄。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季月边秋重,岩野散寒蓬。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全狐君已复,半菽我犹空。【上句失粘】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欲因上林雁,一见平陵桐。【下句三平尾】
丙6仄平仄平仄,丁3仄仄平平平。
30
聊作百一体诗 南北朝·何逊
灵辄困桑下,于陵拾李螬。
甲3平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历齿方嗟贱,灸背岂知豪。【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佣耕乏旅力,倚市惮劬劳。【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旷日无豆饭,方冬缺缊袍。
甲5仄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清旦开蓬荜,举目想煎熬。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枢机慎仆隶,媒蘖畏朋曹。【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万途皆自僻,一事岂他褒。【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匆匆昨不定,负杖出蓬蒿。【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逢施同沟壑,值设乃糠糟。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咸言等木石,谁当出羽毛。【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31
早朝车仄听望诗 南北朝·何逊
诘旦钟声罢,隐隐禁门通。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宿雾开驰道,初日照相风。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胥徒纷络驿,驺御或西东。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暂喧耳目外,还保性灵仄。【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方验游朝市,此说不为空。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32
临行公车诗 南北朝·何逊
扰扰排曙扉,鳞鳞驱早驾。
丁4仄仄平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禁门俨犹闭,严城方警夜。
丙6仄平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道胜多增荣,拙蒲终难化。
丁3仄仄平平平,丙7仄平平平仄。
以兹畎浍质,重与沧溟舍。
丙5仄平仄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纚舟去浊河,揆景辞清灞。【上句失粘】
乙4仄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平生多意绪,怀抱皆徂谢。
丙1平平平仄仄,甲4平仄平平仄。
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丁3仄仄平平平,丙6仄平仄平仄。
33
伤徐主簿诗 南北朝·何逊
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惣贤。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毕池论赏赐,蒋径笃周旋。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杨雄。【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直荷□□水,斜柳细牵风。【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34
秋夕叹白发诗 南北朝·何逊
丝白不难染,蓬生直易扶。
甲3平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唯见星星鬓,独与众仄殊。
甲4平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
直是安被褐,非敢慕怀珠。
甲5仄仄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何言志事晚,疲拙婴殊躯。【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5平仄平平平。
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上句三仄尾、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郊郭勤二顷,形体憩一庑。
甲6平仄平仄仄,甲7平仄仄仄仄。
涸蚌困鱼目,笼禽触四隅。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宵长壁立静,廓处谢欢愉。【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月色临窗树,虫声当户枢。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飞蛾拂夜火,坠叶舞秋株。【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逐物均乘鹤,违俗等双凫。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故人倘未弃,求我谷之嵎。【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35
夜梦故人诗 南北朝·何逊
客心惊夜魂,言与故人同。
乙3仄平平仄平,丁2平仄仄平平。
开帘觉水动,映竹见床空。【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浦口望斜月,洲外闻长风。
甲2仄仄仄平仄,丁5平仄平平平。
九秋时未晚,千里路难穷。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下句三平尾】
丙2仄平平仄仄,丁3仄仄平平平。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仄。【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36
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仄游聚诗 南北朝·何逊
寓直惭虎贲,沈迷岂职事。
丁4仄仄平仄平,丙3平平仄仄仄。
祈祈寒枝动,濛濛秋雨驶。
丙8平平平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不见眼仄人,空想山南寺。
丁1仄仄仄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双桐傍檐上,长杨夹门植。
丙4平平仄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夙昔构良游,接膝同欢志。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东西忽为阻,向隅怀独思。
丙4平平仄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飒飒履声喧,扰扰群分异。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卧闻复雷响,坐视重扃秘。
丙6仄平仄平仄,甲2仄仄仄平仄。
欲寄一行书,何解三秋意。
丁1仄仄仄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37
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 南北朝·何逊
故人笃久要,新知从暮室。
丙5仄平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崎岖枉道过,邂逅幽人出。
乙1平平仄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心期不会面,怀之成首疾。
丙3平平仄仄仄,丙1平平平仄仄。
向夕敞山扉,临窗玩馀帙。
丁1仄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蜘蛛正网户,落花纷入膝。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浸**上风,蔽亏霞仄日。
乙4仄平仄仄平,丙7仄平平平仄。
良辰一携手,住坐无俦匹。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刘侯务属书,江生勤下笔。【上句失粘】
乙1平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朱君博辞理,去去追名实。
丙4平平仄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是顾一参差,何能更蓬荜。
丁1仄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吾人少拘碍,得性便游逸。
丙4平平仄平仄,甲2仄仄仄平仄。
方欲俟褰裳,相从欢道术。
丁2平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38
苦热诗 南北朝·何逊
昔闻草木焦,今窥沙石烂。
乙4仄平仄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曀曀风逾静,曈曈日渐旰。【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丙3平平仄仄仄。
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丁1仄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卧思清露浥,坐待高星灿。
丙2仄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蝙蝠户仄飞,蠛蠓窗间乱。
丁2平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污。
丙2仄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遗金不自拾,恶木宁无干。【上句失粘】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愿以三伏晨,催促九秋换。
丁4仄仄平仄平,甲3平仄仄平仄。

39
行经孙氏陵诗 南北朝·何逊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逐兔争先捷,掎鹿兢因机。
甲1仄仄平平仄,丁3仄仄平平平。
呼噏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甲6平仄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甲2仄仄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甲6平仄平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成功举已弃,凶德复而违。【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丙6仄平仄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朅来已永久,年代暧微微。【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甲4平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甲1仄仄平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40
塘边见古冢诗 南北朝·何逊
行路一孤坟,路成坟欲毁。
丁2平仄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空疑年代积,不知陵谷徙。
丙1平平平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几逢秋叶黄,骤见春流瀰。
乙3仄平平仄平,甲1仄仄平平仄。
金蚕不可织,玉树何时蕊。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陌上驱驰人,笑歌自侈靡。
丁3仄仄平平平,丙5仄平仄仄仄。
今日非明日,所念谁怜此。【上句失粘】
甲4平仄平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41
哭吴兴柳恽诗 南北朝·何逊
南州擅荆梓,上国称羽仪。
丙4平平仄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伊人以戴德,李公伤在期。【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乙3仄平平仄平。
远识内无愠,深衷外有规。
甲2仄仄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
丙1平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多能诚所贵,小善聊复为。
丙1平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百步均射叶,八体妙临池。
甲5仄仄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甲1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入朝耿长剑,出牧盛层麾。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纳言信加首,丰貂亦在移。
丙6仄平仄平仄,乙1平平仄仄平。
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翰飞矫未极,朝露溘先危。【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7平仄仄仄平。
以兹旧馆想,况乃西日垂。【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蔓草生车辙,枯木卧崩坻。
甲1仄仄平平仄,丁2平仄仄平平。
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甲4平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眷言寻惠好,恸哭悲路歧。
丙2仄平平仄仄,丁4仄仄平仄平。
含毫徒有属,搦管竟无摛。
丙1平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42
拟古联句 南北朝·何逊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甲4平仄平平仄,甲1仄仄平平仄。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丙3平平仄仄仄,甲2仄仄仄平仄。
匣仄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丙6仄平仄平仄,丁4仄仄平仄平。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甲7平仄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丙6仄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43
往晋陵联句 南北朝·何逊
临别我伤悲,送归子自适。
丁2平仄仄平平,丙5仄平仄仄仄。
刘金不可散,卜盖何由惜。
丙3平平仄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从来重分阴,未曾轻尺璧。
乙5平平仄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故任情一异,于是望三益。
甲5仄仄平仄仄,甲3平仄仄平仄。
尔自高楼寝,予返东皋陌。
甲1仄仄平平仄,甲4平仄平平仄。
寄语落毛人,非复平原客。
丁1仄仄仄平平,甲4平仄平平仄。
问舍且求田,音乱无可择。
丁1仄仄仄平平,甲6平仄平仄仄。
胜门成好事,盘纡欲何索。
丙2仄平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44
至大雷联句 南北朝·何逊
高谈会良夕,满酒对羁情。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闵闵风烟动,萧萧江雨声。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密云穷浦暗,飞电远洲明。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若非今宴适,讵使客愁轻。【上句失粘】
丙2仄平平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遥舟似连雁,远火若回星。
丙4平平仄平仄,丁1仄仄仄平平。
江潭望如此,衔卮共君倾。
丙4平平仄平仄,乙5平平仄平平。
45
赋咏联句 南北朝·何逊
弊履常决踵,眉高起半额。
甲5仄仄平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
曼倩尔何为,独叹长安索。
丁1仄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工商既惭巧,农士聊相易。
丙4平平仄平仄,甲4平仄平平仄。
蝘腹有馀资,鸿肩方可拍。
丁1仄仄仄平平,丙1平平平仄仄。
摄职愧握兰,滥官悲执戟。
丁8仄仄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连章既不敏,高谈岂能剧。
丙3平平仄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逸翮任奋飞,窘步事羁勒。
丁8仄仄仄仄平,甲2仄仄仄平仄。
还鸟余能系,流言尔无惑。
甲4平仄平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忧怀乃千载,永欢常数刻。
丙4平平仄平仄,丙2仄平平仄仄。
直是悲别离,非关念通塞。
甲5仄仄平仄仄,丙4平平仄平仄。
日照汀沙素,山影波浪黑。
甲1仄仄平平仄,甲6平仄平仄仄。
尔限大江南,余归茂陵北。
丁1仄仄仄平平,丙4平平仄平仄。
46
增新曲相对联句 南北朝·何逊
酒阑日隐树,上客请调弦。【上句三仄尾】
丙5仄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娇人挟瑟至,逶迤未肯前。【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乙1平平仄仄平。
旧爱今何在,新声徒自怜。【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有曲无人听,徙倚高楼前。【下句三平尾】
甲1仄仄平平仄,丁3仄仄平平平。
徘徊映日照,转侧被风吹。【上句三仄尾】
丙3平平仄仄仄,丁1仄仄仄平平。
徒为相思响,伤春君不知。
甲4平仄平平仄,乙2平平平仄平。
月昏楼上坐,含悲望别离。
丙2仄平平仄仄,丙3平平仄仄仄。
已切空床怨,复看花柳枝。
甲1仄仄平平仄,乙3仄平平仄平。
借问故乡人,潺湲泪不息。
丁1仄仄仄平平,丙3平平仄仄仄。
上言离别久,下言望应归。
丙2仄平平仄仄,乙4仄平仄仄平。
寸心将夜鹊,相逐向南飞。
丙2仄平平仄仄,丁2平仄仄平平
47
拟轻薄篇 南北朝·何逊
城东美少年,重身轻万亿。【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柘弹隋珠丸,白马黄金饰。【平头联】
丁3仄仄平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平头联】
丙4平平仄平仄,丙1平平平仄仄。
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丁4仄仄平仄平,丙1平平平仄仄。
走狗通西望,牵牛亘南直。【上句失粘】
甲1仄仄平平仄,丙4平平仄平仄。
相期百戏旁,去来三市侧。【平头联】
乙1平平仄仄平,丙2仄平平仄仄。
象床杳绣被,玉盘传绮食。【平头联】
丙5仄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倡女掩扇歌,小妇开帘织。【平头联】
丁2平仄仄平平,甲1仄仄平平仄。
相看独隐笑,见人还敛色。【平头联】
丙3平平仄仄仄,丙2仄平平仄仄。
黄鹤悲故群,山枝咏新识。
丁6平仄平仄平,丙4平平仄平仄。
乌飞过客尽,雀聚行龙匿。
丙1平平平仄仄,甲1仄仄平平仄。
酌羽方厌厌,此时欢未极。
丁3仄仄平平平,丙2仄平平仄仄。

雨梦按:
除首尾句犯平头外,其它句犯平头皆造成失粘现象,诗例中未一一标明。
。。。。。。。。。。。。

附:【网文摘录】永明体简介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 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特征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韵,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流转圆美、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

发展过程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483~493间,故又称"永明体"。对偶的诗句,《诗经》中已有,魏晋以来渐渐增多;宋齐之际,诗人更着意追求,形成了"俪采百字之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风气。新体诗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南齐书·陆厥传》载: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可见,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四声是根据汉字发声的高低、长短而定的。音乐中按宫商角徵羽的组合变化,可以演奏出各种优秀动听的乐曲;而诗歌则可以根据字声调的组合变化,使声调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以达到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的效果。即所谓"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宋书·谢灵运》,或"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南史·陆厥传》。
在永明体产生的过程中,沈约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南史·沈约传》载沈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然而关于"此秘未睹"之说,陆厥与沈约曾有过争论,后来钟嵘对此也有过异议,其实问题的关键即在于是否将声律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际创作之中。
在齐梁声律论产生之前,诗赋创作并非不讲声韵,但那时讲的是自然的声韵,而且又多与音乐有关。从诗歌自身的发展来看,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古诗已逐步脱离乐府而独立发展成为不入乐的徒歌,即钟嵘所说"不备管弦"《诗品序》的五言诗,那么摆脱对于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的要求,已经成为必然之势。与此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翻译的逐渐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音韵学的发生与发展。汉末发明的反切注音之法即与此有关。这对后来音韵学的发展是关键的一步。此外,三国时孙炎的《尔雅音义》,魏李登的《声类》,晋代吕静的《韵集》,这些韵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当时人们对于声韵学的认识。
晋代陆机和南朝宋范晔就已经提出了文学语言要音声变化和谐的要求,但他们所讲的都还属于自然的声韵;直到齐梁声律论提出,才人为地总结并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的声律韵调。而声律论的提出,又以四声的发现为前提。如《南史》所载:"周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周颙传》;"沈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妙其旨,自谓人神之作"《沈约传》;"时有王斌者,……著《四声论》行于时"《陆厥传》;"齐永明中,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为丽靡,复逾往时"《庾肩吾传》。四声得以在这个时期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音韵学的自然发展、诗赋创作中声调音韵运用的经验积累等,均对四声的发明有促进的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与当时佛经翻译中考文审音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曾指出过:"音韵之学,自沈约为四声,及天竺梵学入中国,其术渐密。"同时,沈约等人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并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即"病犯",也就是后人所记述的"八病"。
何逊在当时甚有诗名,曾深得沈约、萧绎等人的赞赏。何逊的诗,善于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辞意隽美,意境清幽,在风格上与谢朓比较接近。而其中表现最多、写得最好的,是那些酬答、伤别之作。如《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凄寒苍茫的背景,映衬着孤独漂泊、满面愁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尤其是"江暗"二字,对景物的变化捕捉得很细腻。何逊尤擅长于状物传神,他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物细腻,意态横生,画面鲜丽。同时,语言清新省净而又精彩,尤其注重审音炼字、工偶精对,这是对"永明体"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他的不少诗篇已具唐代律诗的规模。如《慈姥矶》: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己,江上望归舟。
不仅境界清远,情景相生,而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颇有韵味。"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一联,已直逼唐诗气象。这首诗除首尾声律外,其馀都已符合五律的要求。至于他的那些常为后人所称道的写景诸联,如"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晓发》;"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飞花" 《赠王左丞》等,都是体物细贴、对仗精工、婉丽新巧的写景佳句。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曾误把何逊《闺怨》等14首五言诗作为唐人绝句收入,可见何逊诗已酷似近体诗了。
何逊的诗歌在艺术形式和技巧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永明体",为律诗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状物抒情、意境创造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也使得他在齐梁之际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

四声八病
弊病
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颐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折叠四声
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八病
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9.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

10.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不同韵而同音是。

11.蜂腰: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五字句若首尾皆浊音,中一字独清,则两头大中间小矣。如张衡诗"邂逅承际会",以浊夹清者是。

12.鹤膝:五字句若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独浊,则两头细中间粗矣。如傅玄诗"徽音冠青云",以清夹浊者是。

13.大韵:指五言诗上句首一字,与下句尾一字同韵,如阮诗微风照罗袂,明月耀清辉,微辉同韵者是。

14.小韵:五言诗两句中,上句第四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清同韵者是。

15.旁纽: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出现,如长梁同韵,长字上声为丈,上句首用丈字,下句首用梁字,若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者是。

16.正纽: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声调不同字出现,如溪起憩为一纽,诗云: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溪憩二字同用。又家假嫁为一纽,诗云:我本汉家女,来嫁单于庭。家嫁二字同用者是。

凡此八忌,于声律一道剖析毫芒,但制为声调谱则可,不得以此限初学也。王渔洋答刘大勤曰:蜂腰鹤膝双声叠韵之类,一时记不能全,须检书乃可条答。然则诗家对于八忌,亦不甚注重矣。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成为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影响评价
合理地调配运用诗歌的音节,使之具有和谐流畅的音韵美,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如果要求过分苛细,则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弊病。从现存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沈约等人对声律的要求是相当精细繁琐并十分严格的,连沈约自己也难以达到要求,可见其难度之大了。永明体对声律的苛细要求,无疑会给诗歌创作带来一些弊病,前人已多有指出。然而前人的评价,一般只是充分注意了永明体给诗坛带来的消极因素的一面。而文学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永明体的诗人,即不乏优秀之作;更何况后来格律诗的成熟也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四声的发明和永明体的出现,唐代的诗歌恐怕也就不会那样辉煌。总之,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经过许多诗人的不断探索,在诗的格律声韵、对仗排偶、遣词用句以及构思、意境等方面,都较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练。当然,由于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再加上声病的限制,未免产生"文贵形似"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之偏和"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序》之弊。不过他们的优秀之作,毕竟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历史地位
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即"永明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即使后人对"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