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5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994
金钱8977
贡献6367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994 点
贡献- 6367 次
金钱- 8977 枚

|
关于格律诗中的三平收的理论的论述不是我发明的,我只转述刚刚的推理。三仄收则是我仿刚刚进行推理的。
刚刚说因为古风节奏23,后面的3字为一个节奏点,所以三平收不但常见,而且是喜爱的一种句式。
格律诗由于节奏改变为2221(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承认这条的无法参与这里的讨论)。后面的一字只是半拍,不足拍怎么办?由于格律诗已转变成吟诵文学,因此只能在吟诵的拖音上下功夫。平声长而平,仄声重而短。因此通过拖音能使最后一字成一拍的只有平声最好。通过时间和实践,劣汰优存,于是形成了唐格律诗取平声字为韵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人们不会去注意,古今的平声仄声音长与音强是不一样的。今人误以为是一样的。古代的平声比仄声长,却比仄声轻,古代的仄声比平声短,却比平声重。现在,平声仄声的音长差不多了,只有上声有些不同,所以多个上声字在一起,前面的上声字都要读成近似阳平声,原因就是上声字音长太长了些,读起来不协调,所以只好变读。现在的平声反而比仄声读得重,仄声反而比平声轻。大家是不是没有注意?懂得这一条,是不是更能体会唐人为什么格律诗取平声字为韵。
平声字为韵,读诗拖音,于是半拍拖成了一拍。如果用仄声字,却因为仄声字短,拖音后达不到一拍,大概是半拍多一点,放在韵脚上读起来很尴尬,再加上音重,拖长了很难听的。所以劣汰优存,淘汰了仄声为韵。
平声韵的句子会出现三平收现象。后来大家认为格律诗中三平收的句式不好,定为诗忌。为什么呢?一直无人说清楚过。
其实道理很简单。三平收的句子,通过拖音,结果平声出现一连两个节拍。根据246分明的格律理论,也就是相间,一平一仄相间才行,现在却出现了两个平声节拍,有点近似拗句了。这种现象自然不好,所以被定为忌,确实有些道理。
以上是刚刚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