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5

杂诗与杂体诗(讨论题)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7 13: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诗:(1)随感而作的无题诗;(2)杂体诗。即兴而作,随心而述。
1.指写随机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可以作为单首诗名,也可以作为组诗名。
例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2.指杂体诗。
具有代表性有:回环诗(或称回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40多种。这些杂体诗各有特点,有些纯粹是游戏,有些则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
出自初唐诗人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戎,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阴家。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1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1-7 13:16 编辑

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的序言中说

  杂体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体式多至一二百种,其作品数量,经历代积存,亦相当可观。但对这部分诗,历来很少有人做全面的清理,更少有人做专门研究。历史上偶有个别文体学者发表点儿评论性意见,又每以偏概全,难以做出中肯、全面性的评价。而实际上,杂体诗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广泛名称,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性质和特征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宜笼统地来对待的。依我看来,古来所谓的“杂体诗”,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种:一、有异于“正体”而言,即不同于传统正宗诗体的某些类型的诗歌。中国古典诗歌,肇始于四言,定型于五、七言,又从古体发展为近体(律、绝),再加上乐府、词、曲等,一向被视为传统体式。而除此以外的杂言、杂句,以及不按传统范式用韵的作品,皆被归为杂体。这类所谓杂体诗,实际上就是不同于传统诗歌体式的自由体。而从诗歌内容或创作主旨来看,或言志、抒情,或叙事、明理,与传统诗歌并无大的区别。二、在诗歌艺术构思或修辞上,独出心裁,因别具特点,往往也被归为杂体诗中,如禽言、叠字、双关、五噫、四愁、联句、集句、依韵、次韵等。三、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的独有特点,进行巧妙的分、离、编排和组合,增加难度和趣味性,构成形形色色的体式,这一类杂体诗,主要带有游戏性质,如杂名、杂数、回文、离合、嵌字、盘中等等,多以逞奇斗巧为能事,它们在形式上既大异于传统诗体,内容上又多无关宏旨。由此可知,历来所谓的“杂体”,是属于相当模糊的概念,是需要通过研究加以辨析,并予以分别定位的。多年来我从事古代文体的分类研究,记得曾设想将旧说所谓之“杂体”,尝试划分为杂言、杂句体(前述之第一类)、杂体(前述之第二类)和趣味诗体(前述之第三类)三类,分别论述之。但当时因资料搜集不够,思虑亦不成熟,遽尔作罢,只在拙作《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用“古代诗歌其他体类”标题,略选了几种常见者稍加论述而巳。但终觉得这是中国文体中尚待钻研的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1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1-7 15:33 编辑

《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中
在格律诗形成之后,又把每首四句的绝句、八句的律诗,以及由律诗延伸的排律,视为体制结构的正常体式。与之相对,四、五、七言之外的二、三、六、八、九言诗(1)每首一句、二句、三句、五句、六句的体格(2)以平上去入为基础的变形格律如平声、仄字、双声、叠韵体乃至利用汉字形、音、义特点(3)在格律诗(包括词、曲)或古体诗中别出心裁,另加规范的诗体如回文、离合、藏头、神智、杂名、杂数、谜语、打油之类(4),虽体裁各异,名目繁多,但因为都是从某种正宗诗体变化而来,体格既非纯正,又因不被世俗认可而未能在正式场合通行,故而统统被称为不登大雅的“杂体诗”。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15: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体的地位(《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

古人诗歌观念中的重正体而轻杂体,颇近于古人文学观念中的重诗文而轻戏曲小说。
杂体诗虽然历史远于元曲,但同样是“托体稍卑”,遭受的冷遇也如出一辙,甚至命运更为蹇乖:元曲自王国维后,声誉日盛,至今巳蔚为文学研究之大宗,而杂体诗则一如既往地“古人未尝为此学”,“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为此学者大率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者以余力及此,亦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窍者”,因而数量可观的杂体诗文献至今仍基本处于“郁塞沈晦”状态,尚未有“思其渊源,明其变化之迹”的著述出现(以上引文均出自《宋元戏曲史》序)。这对杂体诗其实颇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15: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1-7 15:42 编辑

杂体诗的地位(《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
杂体诗虽有其不足,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影响。
1.且不说其内容上如刘勰所述的可以“振危释惫,颇益讽诫”、“弼违晓惑,兴治济身”,
2.仅就其形式而言,也“堪称汉字这一极富形式感与表达力的文字的规则的制定者,汉语言最老熟的运用者”。
3.如果撇开中国诗论中的意境、神韵之类深微玄妙概念,单就诗歌的表现形式言之,则中国诗歌“变幻无穷的艺术图式,迭巧翻新的诗体风格”,大概在杂体诗中表现得最为直接而淋漓尽致。像《璇玑图》和《回文类聚》、《璇玑碎锦》等书中的诗作,对汉字音、形、义的功能特点及表达方式所做的险觅狂搜、穷形尽相的尝试,简直使杂体诗成了“汉字的魔方”(葛兆光语)。这一“魔方”不仅在正常诗格之外,匪夷所思地变幻出“令人目迷五色、每生不胜接览之叹”的形形色色体格,而且以其“有意味的形式”(英•克莱夫•贝尔语),展示出汉民族语言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涵义。因此历代对杂体诗的鄙薄,不仅对杂体诗鲜明体现出汉语言文字特色和古代士大夫情趣心态而言是有欠公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应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空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15: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鹤 于 2023-1-7 15:50 编辑

诗的本质
诗歌的产生,本与游戏相关,如斯宾诺沙所言,艺术和游戏都是余力的流露和富裕生命的表现。若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说,无论杂体还是正体诗乃至整个文学艺术,都可归入可有可无的游戏。



孤鹤说宋人就认识到诗就是游戏。因此把正体诗抬高,把杂体诗贬低的封建把戏,我们不能当遗老遗少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5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