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精华15
注册时间2020-9-16
威望994
金钱8977
贡献6367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威望- 994 点
贡献- 6367 次
金钱- 897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1-7 13: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篇章类
(一)杂言
1.一言诗, 一言诗就是一句中只一个字的诗。一言体诗是指全首诗每句都是一字诗句, 又称为独言诗。一言诗古已有之, 一言体诗则古代没有。
2.二言诗, 指两字一韵的诗,也有将各句第二字“相叶”的诗篇称为二言诗。二言诗是最早的诗歌。
3.三言诗, 以三字为句的诗叫三言诗。句句三字为句的诗叫三言体诗。
4.六言诗, 以六字为句的诗叫六言诗,全篇每句六字叫六言体诗。
5.八言诗, 以八字为句的诗叫八言诗,八言体诗即每句八字的诗。
6.九言诗,又叫九言律。以九字为句的诗叫九言诗,九言体诗即每句九字的诗。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节奏均依传统体式。
7.九九消寒体诗, 又叫九笔字诗。九字一句,一字九笔。
8.十言诗, 以十字为句的诗叫十言诗,每句都是十言的古代少见。
9. 一言至七言诗。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如此类推,第七行为七个字,指物为题,第一行的一字就是题目,韵依题目,一韵到底,平仄也有讲究,习惯叫一字至七字诗、又叫一七诗、一七体。书写时如果每句都居中排列,就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像一座宝塔一样,故名"宝塔诗"(一言至七言诗只是宝塔诗中的一种,宝塔诗的范围很大,形式多种多样),书写时如果每句都居左排列,就形成一个阶梯,故又名"阶梯诗"。双宝塔形的一言至七言诗进入词牌,又叫一七令。
排列为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或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
10.三五七言,指三言开始以七言结束的三层杂言体,故称“三五七言”。形如宝塔,然结构短小。
11.一三五七九言,五层,十句,由一三五七九言组成。
12.三五六言,三层,六句,由三五六言组成。
13.三五六七言,四层,八句,由三五六七言组成。
14.四六七言,三层,六句,由四六七言组成。
15.四六八言,三层,六句,由四六八言组成。
16.四六九言,三层,六句,由四六九言组成。
17.四七九言,三层,六句,由四七九言组成。
18.五七九言,三层,六句,由五七九言组成。
19.十二九七言,三层,六句,由十二九七言组成。
20.七五言相间,由七言五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1.四三言相间,由四言三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2.七三言相间,由七言三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3.四六言相间,由四言六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4.四七言相间,由四言七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5.六五言相间,由六言五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6.六七言相间,由六言七言两种句式交替出现而成体。*
27.古文句体,句式像散文,长短不一,每句的字数不统一,长句多。
(二)杂句)
1.一句诗,又叫独句诗、七字谣。一首诗只有一句。
2.二句诗,一首诗只有两句。
3.三句诗,一首诗只有三句。分三句古体和三句律。
4.五句诗,一首诗只有五句。
5.五句律:五句律系由三句体加二句而成。在古杂体的五句诗中,多是在三句体前面另加二句,形成三句加二句的意义和音韵单元,且语音不拘平仄。也有少数五句体是在四句后另加一句的结构。唐人写乐府体五句诗,多拟四句加一句格式。
6.六句诗,分古风和六句律。六句律又叫“三韵律诗”。格律诗规定绝句每首四句二韵,律诗每首八句四韵,而此体却是六句三韵,形成每联相对称稳定,全篇又不全对称稳定的齐中有变的结构。
7.七句诗,一首诗只有七句。
8.九句诗,一首诗有九句。
9. 十一句诗,
10.掉脚诗,名称很多,有十七字诗、无赖体、瘸腿诗、吊脚诗、掉脚诗、翘脚诗、跷脚诗、俳句体、偷声诗、今天通称三句半。“十七字诗”,指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又叫俳句体,“俳句”乃日本古体短歌名。每首亦十七字,故借以称掉脚诗。其实日本俳句句式为五、七、五共三句,掉脚诗则是五、五、五、二共四句,中日的俳句字数虽等而体式并不相同。从内容上看,十七字诗是亦庄亦谐的结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内容,后一句多是诙谐风趣的调侃;从形式上看,它是整齐与错落的统一,前三句每句三顿,合辙押韵、通俗流畅,后一句跌落而为一顿,在节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一般把十七字的“三句半”叫十七字诗,把不是十七字的“三句半”叫瘸腿诗。
11、摊破诗,又名“摊声”,在绝句和词牌规定的句数上,摊破一句或半句,比如使绝句成为五句或四句半的一种新诗。摊破之处,应是诗眼,能点醒全篇。
12.独句诗,见一句诗!
13.七字谣,见一句诗
14.三句古体,见三句诗
15.三句律,见三句诗
16.六句律,见六句诗
17.三韵律诗,见六句诗
18.俳句体,见掉脚诗
19.十七字诗,见掉脚诗
20.无赖体,见掉脚诗)
21.瘸腿诗,见掉脚诗
22.吊脚诗,见掉脚诗)
23.翘脚诗,见掉脚诗
24.跷脚诗,见掉脚诗
25.偷声诗,见掉脚诗
26.三句半,见掉脚诗
27.摊声,见摊破诗
四、嵌名系列
(一)、杂名:
1、杂名诗,将同类事物的名称集中罗列,嵌于诗中,统称杂名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如果所嵌的字字面意义与诗中意思一样的,便不能称之为体,起码也不能算怪体诗。
2、歌曲名诗,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现存歌曲名诗,以梁元帝萧绎之作为最早。集歌曲名的杂体诗后来发展为集词牌名、曲牌名为诗,现在有集电影电视名的。歌曲名诗含歌曲名诗、歌曲名词、集曲牌诗、戏目名诗。
狭义的歌曲名诗,是指将歌名、曲名集中嵌入诗句里的诗。
3、集歌名诗,将歌名集中嵌入诗句里的诗叫集歌名诗。
4、集曲牌名诗,将曲名集中嵌入诗句里的诗叫集曲牌名诗。
5、集词牌名诗,将词牌名集中嵌入诗句里的诗。
6、歌曲名词,将歌曲名集中嵌入词中。具体则将词牌名集中嵌入词句里的诗叫集词牌名词;将曲名集中嵌入词句里的诗叫集曲牌名词。
7、戏目名诗,又叫剧目名诗、戏名诗,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诗中。
集戏名词,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词中。
9、集曲牌名曲,集曲名的散套。在嵌入曲中时,曲牌名称可作一些省略与改动,以切合文意的需要。
10、剧目名曲,是将戏目名嵌用于曲中。
11、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
12、围棋名诗 ,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和术语嵌用于诗中。
13、围棋名词曲,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和术语嵌用于词或曲中。
14、象棋名诗 ,就是将象棋的一些棋名和术语嵌用于诗词曲中。
15、骨牌(牙牌)名诗,将骨牌牌名和术语嵌入诗词、散曲、俗曲与民歌中。
16、麻将诗,将麻将牌名和术语嵌入诗。
17、姓名诗, 每句都含有姓名。分人名、将军名和百姓名诗。其中百姓名诗,将姓氏嵌于诗句中,有姓而无名;而人名诗则将姓名嵌于诗句中,有姓又有名。
18、谜体姓名诗。最早的姓名诗是将姓名隐藏在诗中,通过诗句的暗示或字形的离合将姓名组合出来。
19、离合姓名诗, 见离合诗。
20、嵌字姓名诗,是暗嵌姓名,而字面上却是别有所咏的。写作时常采用把姓名分开与前后字分别搭配组词,这样姓名分在两个音节中,达到暗嵌姓名,别有所咏的目的。或者姓名节奏虽然没变,但在诗中表达的是另一种意思,这就是言在此意在彼。
21、古人名诗、人名诗,诗词曲中嵌入古人的名字或当代人名字。
22、谐音姓名诗,姓名诗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是利用谐音。
23、直嵌姓名诗,是明嵌姓名,直叙其事。是别无深意的每句嵌名的姓名诗。这种嵌名诗艺术价值最低,是文字游戏中最差的。
24、百姓名诗,将姓氏嵌入诗词中。
25、将军名诗,是把将军的称号而非真实姓名嵌于诗中。利用汉语词的多义性,使诗中出现的词一词双关。
26、数字诗,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又称数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同头数字诗。
27、半字诗,每句都嵌半字。又叫半半诗。
28、一字詩,每句都嵌一字。
29、两字诗,每句都嵌两(二)字。
30、三字诗,每句都嵌三字。
31、四字诗,每句都嵌四字。
32、五字诗,每句都嵌五字。
33、六字诗,每句都嵌六字。
34、七字诗,每句都嵌七字。
35、八字诗,每句都嵌八字。
36、九字诗,每句都嵌九字。
37、百字诗,每句都嵌百字。
38、千字诗,每句都嵌千字。
39、万字诗,每句都嵌万字。
40、数名诗,又叫十数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现在一般也称数字诗。又叫十数诗、数诗、序数诗。数名诗有的冠于句首,有的嵌入句中;有从一至十顺着数的,也有从十到一倒着数的,还有兼而有之的。按数字的顺序或倒序排列的叫序数诗,不按次序的叫数词诗。数字如果都嵌在句首,又叫“藏头诗”,或“贯顶诗”。数字藏于每句句首的也可叫“逐句藏头体”。所藏字若在每二句的开头,则叫“隔句藏头体”。
41、重字数名诗,既是数名诗,又是重字诗,每句有数目字,而且重复使用,叫重字数名诗。
42、数字令,又称“十字令”。十字令,共十句,是指把一到十的数字巧妙地嵌入一首诗(或者曲、词、联)中,或塑造一种人物形象,或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其形式工整,寓庄于谐,读来妙趣横生,因此极受人们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古往今来,用途甚广,嘻笑怒骂,妙趣横生,发人深省。
43、幻方诗,巧妙嵌入的数字,可排成幻方形式,即每一横行和每一竖行的得数都相同。
44、隐身数名诗,避数诗是数名诗中另类,属于暗嵌,可以叫做隐身数名诗,有人称为暗藏数字诗。诗句中隐藏数字,但数字没有明说,要当谜语去求破解,但不是数谜诗。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文字游戏。
45、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采用古典诗可口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数谜诗又叫数学诗。
56、数谜词,数谜诗也可以写成数谜词,用得最多的是西江月,其次是鹧鸪天、凤栖梧和水仙子。
57、药名诗,药名诗是在诗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用其名字隐入诗句中,造语稳贴,无异寻常诗,乃为造微入妙。读去不觉,详看始见,方得作法; 常借同音字或谐音词为用。至于直用其名,更无别意的药名诗则味同嚼蜡,不合古人本意。
58、药名离合诗 , 既是药名诗,又是离合诗。一般药名诗是在句中嵌用药名,而药名离合诗则以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开头一字,离合而成一药名,这是它的特异之处。
59、药名词,是在词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
60、药名联句,几个人合作依次写成的药名诗。
61、药谜诗,用药名做隐语。
62、药谜词,用药名做隐语的词。
63、药名曲,把药名写入戏曲。
64、汤头歌 , 也称“汤头诀”,是将名医的医方编成歌诀,详述药性、病情。药性歌是将中药的药性编成歌诀。它们具有诗歌的形式,并无通常所谓“诗境”、“诗意”,只是便于人们学习,记诵和应用。
65、针穴名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
66、建除诗,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以建、除等十二字冠于诗每联首句第一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全诗十二联,廿四句。从第一句起,每联开头冠以十二辰的名称,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故名“建除体”。
67、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
68、龟兆名诗,是指将解释卦象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诗句中。
69、相名诗,是把相术之名嵌用于诗中。
70、节气名诗,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常见的体式是定格联章,每首嵌入一个或两个节气名。定格联章分为12首的和24首两种。也有单章24句的,每句嵌入一个节气名。
71、鸟兽鱼虫名诗,将禽鸟名、兽类名或鱼虫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有的用本义,有的语意双关,有的巧用别名。
72、鸟名诗,鸟兽鱼虫名诗中的一种,将禽鸟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73、兽名诗,鸟兽鱼虫名诗中的一种,将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74、草木名诗,是将草名、花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
75、草名诗,草木名诗中一种,是将草名、花名分别嵌于诗中。
76、树名诗,草木名诗中一种,是将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
77、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州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联缀成篇。假借词意是关键。诗词中也有许多只含本意的地名诗,这属于一般的镶嵌。
78、道里名诗, 地名诗中一种,将道里名嵌于诗中,假借词意,联缀成篇。
79、郡县名诗, 地名诗中一种,将郡国、州县名嵌于诗中,假借词意,联缀成篇。
80、县名离合诗,既是县名诗,又是离合诗,将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一字,离合而成一个县名。
81、宫殿屋名诗,每句嵌入建筑物名称。
82、宫殿名诗,宫殿屋名诗中一种,每句嵌入宫殿名称。
83、屋名诗,宫殿屋名诗中一种,每句嵌入屋名称。
84、车船名诗,是把车名、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85、车名诗,车船名诗中一种,是把车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86、船名诗,车船名诗中一种,是把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87、集词牌名词,见歌曲名词'
88、集曲牌名词,见歌曲名词
89、剧目名诗,见戏目名诗
90、戏名诗,见戏目名诗
91、同头数字诗,见数字诗
92、数诗,见数字诗。
93、十数诗,见数名诗。
94、序数诗,见数名诗。
95、数词诗,见数名诗。
96、藏头数名诗,见数名诗。
97、贯顶数名诗,见数名诗。
98、逐句藏头数名体,见数名诗。
99、隔句藏头数名体,见数名诗。
100、半半诗,见半字诗。
101、十字令,见数字令。
102、避数诗,见隐身数名诗。
103、暗藏数字诗,见隐身数名诗。
104、数学诗,见数谜诗。
105、汤头诀,见汤头歌。
(二)其他嵌字诗
1、藏头诗,又叫贯顶诗、冠头诗。诗的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是作者特选的,把所有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即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2、藏尾诗,嵌字诗中嵌于句尾的诗。
3、藏头藏尾诗,前藏头,后藏尾的诗。
4、凤顶格,每句嵌第一字的。
5、燕颔格,每句嵌第二字的。
6、鸢肩格,每句嵌第三字的。
7、蜂腰格,每句嵌第四字的。
8、鹤膝格,每句嵌第五字的。
9、凫胫格,每句嵌第六字的。
10、碎流格,每句嵌装位置,可任意。
11、碎锦格,每句嵌装位置,可任意,但须对仗。
12、贯顶诗,见藏头诗。
13、冠头诗,见藏头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