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4

[理论] 一段翻译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燕赵诗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886
贡献
11295
金钱
55363
QQ
发表于 2022-12-27 15: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尔别去,极怏怏也。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隳堕无立,反为斯道之梗。诸友宜以是为鉴,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有着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力处也。“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此数语宜书之壁间,常目在之。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两无相碍。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
翻译:
辞官或者贬的地方两年,不知道说什么。归来的时候得到诸多朋友,甚是幸会。求绝世之学的时间里,能够得道的人很少。众人诱惑太多,最容易动摇心思。自己不是豪杰,依旧坚守着,诸多人对自己鼓励坚持,我想,学之有成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遥远。近代士大夫有稍微用工的人,就会被别人捧杀,所以,不容易啊。希望你们因此为鉴,不要被赞美所迷惑,脚踏实地的学比较好,不要轻浮。

前几日在寺庙中打坐,不能用心参禅,因为心中的杂念太多。有人说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诸多朋友在此处用功,方能有进步。要专心学,忘记身旁周围的干扰。做到一日三省。名利每个人都有追求,唯有摈弃这些,放能入真我的境界,做到借假修真。说白了,其实,精神境界才是绝学最高的层次,也就是说忘我。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27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谪、贬谪耳。无可与语,没人说话。

点评

是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7 2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燕赵诗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886
贡献
11295
金钱
5536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1: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12-27 20:34
谪、贬谪耳。无可与语,没人说话。

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539

帖子

57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1116
金钱
2443
发表于 2022-12-30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网上旁人的见解:
https://www.sohu.com/a/154847314_743942

精读:王阳明《与辰中诸生》
2017-07-06 07:10
   
各位师友上午好,今天开始和大家共同学习《王阳明全集》卷二之静心录。因本人翻译水平有限,很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对于所学文章,希望大家积极发表个人观点,一起讨论,共同学习砥砺。

与辰中诸生——己巳(1509)

历史背景: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三月,阳明先生从贵阳赴任江西庐陵知县,途中再过辰州,与诸生相会。见门人冀元亨等俱能卓立,喜。别后,于途中寄本书信,叮嘱笃实用功,并阐明寺中静坐之意。

正德三年(1508年),先生赴任贵州修文龙场驿丞,途中曾路过辰州,收冀元亨等多名弟子。辰中即辰州,在今湖南怀化沅陵县一带。

(原文)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尔别去,极怏怏也。

(译文)贬谪后两年了,没有可以真正交流的人,在归途遇到各位友人,太庆幸啦!刚刚还沉浸在喜悦当中,谁知又要离别,真是有些闷闷不乐啊。

(原文)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1),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

注释:(1)一齐众楚:战国时期宋国大臣戴不胜向孟子请教如何使宋国国君学好,为国家多办一些好事。孟子打比方说如果让楚国大夫学齐国话就应该请齐国的老师,而且把他置身于齐国的环境中去,不能给他一个一傅众咻的环境,那样就是想学也学不好。

(译文)如今的现状是:在学习圣学的过程中,真正去领悟圣人之道的很少,这就像一个想学齐国话的人身处一群楚国人当中,是最容易受到影响而摇摆不定,被夺去成圣之志。我们并不是豪杰,很少有卓绝坚定的意志,所以说,各位友人应该互相砥砺护持,从而学有所成。

(原文)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隳堕无立,反为斯道之梗。诸友宜以是为鉴,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

(译文)近年来士大夫们稍稍存有一点求圣人之道之心,全部都因为实际的德行还没有形成便自我标榜,引来世俗的非议,所以说他们往往中道而废,标榜与非议反而成了求道路上的阻塞。各位友人需要引以为戒,消除这些外部的声誉,务必于切合自身之处着实用力。

(原文)前在寺(2)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

(译文)前日在寺中所说的“静坐”一事,并不是指佛教的坐禅入定。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疲于应付事物,心念纷纷扰扰,没有真正做求本心的工夫,所以想用此办法来弥补初级“收放心”这一段工夫罢了。

(2)寺:湖南沅陵县龙兴讲寺,简称龙兴寺

(原文)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有着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力处也。“学要鞭辟近里着己”(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4)、“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此数语宜书之壁间,常目在之。

明道先生说:“刚开始学便须要知道工夫有着力处,已经学了更须知有着力处。”各位友人应该在此处着力,方有进步,过一段时间才会有得力处也。“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这些话适合书写挂在墙壁上,经常看到以警醒自己。

(3)鞭辟近里: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二程全书·遗书十一》

(4)[朱注]程子曰:“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也。”

(原文)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两无相碍。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

(译文)科举考试的隐患,并不是妨碍修行之功,失去了成圣之志才是真正的隐患。就像前日我们所讨论的,循序渐进地去修行,两者并不会有所妨碍。如果洒扫应对的小事你都可以诚心诚意地做好,便是将圣人的精神和道理真正入心了。

(5)《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解析:此条第一层意思是先生提醒学生们要相互砥砺,不可有好名之心,必须潜心向道,并举出多条警示格言予以激励;

第二层意思是阐明自己对“静坐” 目的的看法,是补小学收放心一段的工夫。

第三层意思是对科举,对日常琐事的态度,事无大小,皆可磨砺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539

帖子

57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1116
金钱
2443
发表于 2022-12-30 16: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引用的文献,我觉得有些地方可以改得更接近白话:

下放两年了,没有知音。在归途遇到各位友人,值得庆幸。才高兴了一阵子,又要分手了。非常遗憾。
放下书本时,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太少。这就像在楚国学齐国话一样,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你我都不是天生的好汉,很少有坚定不移的。大家要相互鞭策,力争学有所成。
近代的士大夫们也有略通圣人之道的。但都因为修养不足就急于自我标榜,从而引来世俗的非议。往往半途而废,成为研习儒学的障碍。各位友人最好引以为戒,不要沽名钓誉。一定要着重自身的修养、要触及灵魂。
先前在寺中所说的“静坐”,不是要坐禅入定。只是因为我们平时忙着应付外界事物,来不及自我反省。希望通过静坐重温小学里“收放心”这个动作罢了。

明道先生说:“初学,就该知道这本事是用来改造的,学成,还是要知道这本事是用来改造的。”各位友人应该努力改造自己。这样才能进步。今后才能改造世界。“学习就是要改造自己”、“君子不显摆,但他的德行别人越看越清楚”、“争名、夺利,看起来一个高尚、一个低俗。但都是出于私心”、“谦受益”、“不要标新立异,一同追求真理”,这些口号最好挂在墙壁上,经常看看。
科举考试的隐患,并不是它妨碍你修行,而是它可能转移你的志向。就如前日我们同意的,从容应考,并不会影响修行。如果连洒扫应对这样的小事你都能做好,那就说明你学到精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2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