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精华1102
注册时间2019-3-27
威望42869
金钱151848
贡献62357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威望- 42869 点
贡献- 62357 次
金钱- 151848 枚
 
|
绝句六大章法一
除了常规的起承转合以外,绝句的章法还有这么几种:递进式、并列式、两分式、混合式、连承法、连转法
下面分别来说明
一、递进式
递进式,一句一接,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整首一意。
1、直递式,如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特点,人所共称。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2、转递式,如王维《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3、跳跃式,如曾几的《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一首记游诗,清新活泼,好像是一气呵成的;但是我们仔细玩味,便见出诗人转折、递进、回旋,写得颇费匠心,不是一口气就说出来的,反复锤炼、推敲创作出来的。
出游的一般情况是乘兴而往,及至踏上归途的时候,便力疲了、兴也减了。这一首诗用层折、回旋、递进的手法,把一次平凡的出游写得妙趣横生,归时的景物比来时更美,归时的游兴比来时更浓,这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二、并列式:即一句一意,相互独立,意绝而气贯,并生出一种情绪。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起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诗的前两句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第四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怀是何等地开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