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0|回复: 43

论绝句律诗格律的生命力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09: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3-7-1 15:19 编辑

论绝句律诗格律的生命力

       有韵为诗。诗者,论平仄粘对的诗分三种:绝句、律诗、排律。为什么这三种格律诗,在历史的长河中,最为悠久不衰;在各种人群中,最为广泛流传!?
       汉语诗歌最早出现的是诗经,其历时的时间当然也很长,普及出也很广,但它最后还是跟不上语言的发展和生活的丰富,被同时还讲句中音韵的诗推向了次要的位置。过程中,汉诗的语言形式已从四言发展到五言乃至七言。到六朝时代,当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四声的存在并用于诗句中,诗句的形式要求就跃进到了一个暂新的时代。沈约的诗句要求“前有浮声,后必切响”,这种声别产生了诗句的平仄搭配。沈约的平仄搭配选择的五言句子,而不是四言句子或七言句子。因为四言句子只有二个音节,没有五言句三个音节便于浮声切响的交错发挥。而七言句子在沈约时代还不可能从实践基础上识到它的形式美(这只有交给唐人来完成了)。
       同时,沈约时代只认识到一首诗的句子必须构成浮声切响交替,还未认识到句子之间的浮声切响关系,因此永明体是不讲粘对规律的。当这只讲浮声切响的五言句组合发展到六朝后期,才有部份诗家,进一步发现了使用浮声切响粘对组合,读起来更为音韵婉转;但这音韵婉转的规律又不得重复过长,止于八句中交替最为理想。超过八句就容易产生听觉重复疲劳;但少于四句又韵味不足。于是八句律诗、四句绝句这种形式就为继承者们所优选:而且它好读好记。此后是六朝的灭亡,隋朝的短命,这绝句律诗的继承重任就交给唐人了。唐人沈佺期、宋之问二人,是其提倡普及律诗、绝句的重要人物。继后,五言句式再发展为七言句式的最大功劳者,人们认为首推杜甫。至于十句以上的排律,尽管官方用于科考取士手段,但它的命远只是一块敲门砖,现实中人们并不喜欢。原因就在于它的韵味容易产生听觉上的重复疲劳感!
       自此,律诗绝句这两种形式就经久不衰,不随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它都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尽管后来在这浮声切即平仄粘对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词、曲、联这三种形式,但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能够超赿律诗绝句这种形式。在我看来,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只要汉语还存在,这律诗绝句就随之欣欣向荣、青春长在!
       附:(一、六朝律诗)
江总:春夜山庭
春夜芳时晚,幽庭野气深。山疑刻削裔,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萧悫:上之回
发轫域西畤,回舆事北游。山寒石道冻,叶下故宫秋。
朔路传清警,边风卷画旒。岁余巡省毕,拥仗返皇州。
阴铿:昭君怨
跨鞍今永诀,垂涕别亲宾。汉地行将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汉雾,陇首暗沙尘。帏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张正见:关山月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
唐蓂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庾信:舟中望月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二、六朝、隋 绝句)
  悫:和司马铠曹阳辟疆秋晚
叶多知树落,香尽觉荷衰。山薮良多思,田园聊复归。
  信:和侃法师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望渭水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哼瞑浦,应有落帆还。
谦:短歌行
穷通皆是命,荣辱岂关身?不愿门前客,看时逢故人。
侯夫人:妆成
妆成多自惜,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秘洞扃仙卉,雕房锁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2-21 10: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拿什么传播。说新诗取代旧体,其实一般意义上的新诗也是半死不活,还未必有旧体诗活跃。但是如果把歌曲算在新诗的范围里面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点评

新诗也就靠歌曲撑着。如果没有它们,靠什么屎尿体、乌青、废话、梨花、裤衩,这体那体的垃圾,早玩完了。 歌词是唯一不忘诗之本初的新诗,其他的全是垃圾。有些是好散文,但不是诗。有些从体裁到内容,甚至句子,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1 1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2-12-21 10:30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2-21 10:03
格律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自由诗,自由诗缘于西方文化。过去不管诗歌形式出现什么变化都是民族文化内部的事, ...

从郭沫若的女神开始到现在一百年了,西方的自由诗在中国死了几代了?金、元人没融入汉族文化?金元曲不是继承汉文化?你算是年轻一辈了,你怎么没去写西方式新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12-21 10:3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体诗的生命力不长吗?

点评

我说的是格律的生命力,古诗只讲押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1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1 1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12-21 10:39
古体诗的生命力不长吗?

我说的是格律的生命力,古诗只讲押韵!

点评

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原文】 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也。为郡著姓,世善刑律。皓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同郡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1 12:27
老金一共两个弟子,一个古体,一个近体,天天夸近体格律好,自然是冷淡古体。古人诗话大多贬格律诗,至少没见为格律诗唱赞歌的,古体好比天然食品,近体好比科技食品,转基因食品,我们可以天天吃科技食品,转基因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1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12-21 12: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1 11:27
我说的是格律的生命力,古诗只讲押韵!

老金一共两个弟子,一个古体,一个近体,天天夸近体格律好,自然是冷淡古体。古人诗话大多贬格律诗,至少没见为格律诗唱赞歌的,古体好比天然食品,近体好比科技食品,转基因食品,我们可以天天吃科技食品,转基因食品,但有谁边吃边赞的吗?

点评

李白善古风,律诗只善五律。后人继承古风者不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1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2-21 1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1 11:27
我说的是格律的生命力,古诗只讲押韵!

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原文】
    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也。为郡著姓,世善刑律。皓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同郡陈寔,年不及皓,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门亭长陈寔可。”寔闻之,曰:“钟君似不察人,不知何独识我?”皓顷之自劾去。前后九辟公府,征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皆不就。时,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脩,常言:“瑾似我家性,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复以膺妹妻之。瑾辟州府。未尝屈志。膺谓之曰:“孟子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弟何期不与孟轲同邪?”瑾常以膺言白皓。皓曰:“昔国武子好昭人过,以致怨本。卒保身全家,尔道为贵。”其体训所安,多此类也。
    年六十九,终于家。诸儒颂之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九应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皓孙繇,建安中为司隶校尉。

点评

三羊讲解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1 1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2-21 12:3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法和律自古以来就不同。 夏商西周直至春秋时期的奴隶制时代,一般称法律为刑。 春秋战国之际,改称法律为法,这样,法就不仅仅是刑杀惩罚的意思,而有刑罚的标准与常行的规范的内涵。 商鞅变法时进一步改法为律,从此以后,自秦汉至明清,除宋朝律典称刑统,元朝称通制、条格等外,其他各个朝代基本都称法律为律。
   因此,由刑到法的演变,是由单纯强调刑杀惩罚,到公平、正直地用刑罚罪的转化,由法到律的演变,则又进一步上升为以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它既强调法律的调节与调整作用,又要求法律作为一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普遍适用及贯彻执行。
  从这种意义上说,由刑到法再到律的演变,并不只是一个名称或文字上的简单变化,而是法律概念与法律制度方面的一大发展。 在我国古代,法一字写作“??”,据《说文解字》记载:“??,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 去。
  ”意思是说,法就是刑罚,要象水一样公平,所以法字是三点水旁(从水);因为 (古代传说的一种神兽,可以判断是非善恶)能够用角去触有罪的人,所以法字的另一边是 和去(从 去)。律,《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
  ”所谓均布,就是“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即天下应该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因此,法和律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后来发展为同义词,合称为法律。可见,最早法和律是有一定区别的。 到了秦汉,法和律二字已同义,《尔雅》将法和律都解释为“常也”。
  《唐律疏义》中记载,战国李悝收集各国的刑法,编纂了《法经》,“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在这时,也出现了将法、律合用的“法律”一词。西汉晁错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唐律疏义》更明确地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律。”虽然自秦汉以来,法和律可解为同义,但其含义仍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说,法的范围较广,通常指整个制度,比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清代戊戌变法中的法就不仅限于刑法;而律则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尤指刑律。
  而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的合成词,却是在清末民初时由日本输入。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法学的传入,汉语中的法律一词的含义又有所发展,逐渐成为法学的专用术语。在法学理论和现代汉语中,法律既可以指法律的整体,即广义的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法律也可以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
  虽然法律一词已成为法学专用术语,但是在汉语中,法和律的含义却不仅限于此。法还可以作方法、方式、法术等解,律还可以用于纪律、规律等。 在英语中,law(法律)一词与汉语中法律一词用法相似,具体含义要通过数的变化和上下文联系理解。
  在欧洲大陆,广义和狭义的法律用两个词表达,如拉丁文中的jus和 lex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1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12-21 12:27
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三羊讲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1 1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12-21 12:14
老金一共两个弟子,一个古体,一个近体,天天夸近体格律好,自然是冷淡古体。古人诗话大多贬格律诗,至少 ...

李白善古风,律诗只善五律。后人继承古风者不多。

点评

你说这话是凭印象还是统计过?清代吴伟业就长于七言歌行,一生共作了多少首你查一查,圆圆曲想必你不陌生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2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高“驳”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12-22 09:3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1 16:48
李白善古风,律诗只善五律。后人继承古风者不多。

你说这话是凭印象还是统计过?清代吴伟业就长于七言歌行,一生共作了多少首你查一查,圆圆曲想必你不陌生吧。

点评

古风后人继承者不多。页没有什么发展。而平仄格律却发展有新品种词曲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2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09: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12-22 09:35
你说这话是凭印象还是统计过?清代吴伟业就长于七言歌行,一生共作了多少首你查一查,圆圆曲想必你不陌生 ...

古风后人继承者不多。更没有什么发展。而平仄格律却发展有新品种词曲联。

点评

律诗绝句好,为什么要变词曲?词曲平仄格律和律诗绝句一样吗,词曲一开始就有平仄吗?有生命力的应该是象古体诗这样,历代不需要变什么新花样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2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2-12-22 10:4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2 09:46
古风后人继承者不多。更没有什么发展。而平仄格律却发展有新品种词曲联。 ...

律诗绝句好,为什么要变词曲?词曲平仄格律和律诗绝句一样吗,词曲一开始就有平仄吗?有生命力的应该是象古体诗这样,历代不需要变什么新花样吧?

点评

平仄的基础声调位置虽不一样,但有平仄要求却是一样的。这就是发展。而古风从诗经到清代,要求只须押韵,千年不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2 1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1: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2-12-22 10:44
律诗绝句好,为什么要变词曲?词曲平仄格律和律诗绝句一样吗,词曲一开始就有平仄吗?有生命力的应该是象 ...

平仄的基础声调位置虽不一样,但有平仄要求却是一样的。这就是发展。而古风从诗经到清代,要求只须押韵,千年不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2-12-22 13:4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韵为诗。自由诗算不算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2-12-22 13:4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了这么久,居然还要论什么是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2-12-22 13:5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文翻译诗算不算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413

帖子

90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33
贡献
2280
金钱
3450
发表于 2022-12-22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棹江湖 于 2022-12-22 17:17 编辑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的论述,

曰风、曰雅、曰颂,三代之音也。曰歌、曰行、曰吟、曰操、曰辞、曰曲、曰谣、曰谚,两汉之音也。曰律、曰排律、 曰绝句,唐人之音也。诗至于唐而格备,至于绝而体穷。故宋人不得不变而之词,元人不得变而之曲。

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点评

胡应麟的论述,比较全面。词与曲也属诗体,词有歌谱,可唱伴舞;曲又演变为戏剧,延伸是延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3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1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很简略的,详论可成一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7-1 11:4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写诗,成天扯恐龙蛋。

点评

胡应麟的论述,比较全面。词与曲也属诗体,词有歌谱,可唱伴舞;曲又演变为戏剧,延伸是延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3 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7-1 11:4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22-12-21 10:22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拿什么传播。说新诗取代旧体,其实一般意义上的新诗也是半死不活,还未必有旧体诗活跃 ...

新诗也就靠歌曲撑着。如果没有它们,靠什么屎尿体、乌青、废话、梨花、裤衩,这体那体的垃圾,早玩完了。
歌词是唯一不忘诗之本初的新诗,其他的全是垃圾。有些是好散文,但不是诗。有些从体裁到内容,甚至句子,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堆狗杂碎。

点评

歌词是唯一不忘诗之本初的新诗。现在街舞风行,所以不可轻视歌词。一些歌词不押韵,比如汉武帝的电视剧主题歌就流传不起来。刀郎《山歌寮哉》一下爆棚。证明歌词已经走到文化的中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3 07:20
点赞  发表于 2023-7-5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0

帖子

1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36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3-12-23 07: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虹吟秀野 于 2023-12-23 07:29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7-1 11:40
不写诗,成天扯恐龙蛋。

文明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0

帖子

1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36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3-12-23 07: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7-1 11:48
新诗也就靠歌曲撑着。如果没有它们,靠什么屎尿体、乌青、废话、梨花、裤衩,这体那体的垃圾,早玩完了。 ...

歌词是唯一不忘诗之本初的新诗。现在街舞风行,所以不可轻视歌词。一些歌词不押韵,比如汉武帝的电视剧主题歌就流传不起来。刀郎《山歌寮哉》一下爆棚。证明歌词已经走到文化的中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0

帖子

1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36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3-12-23 07: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虹吟秀野 于 2023-12-23 07:28 编辑

其实,这还是理解伟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问题。地球村里,在文化,就是个择优而用,互相融合。民相亲,才是“共同体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0

帖子

10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5
贡献
236
金钱
438
发表于 2023-12-23 07: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棹江湖 发表于 2022-12-22 17:12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的论述,

曰风、曰雅、曰颂,三代之音也。曰歌、曰行、曰吟、曰操、曰辞、曰曲、曰谣、曰 ...

胡应麟的论述,比较全面。词与曲也属诗体,词有歌谱,可唱伴舞;曲又演变为戏剧,延伸是延伸。

点评

说的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2-23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0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吟秀野 发表于 2023-12-23 07:29
胡应麟的论述,比较全面。词与曲也属诗体,词有歌谱,可唱伴舞;曲又演变为戏剧,延伸是延伸。 ...

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