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7

[律绝] 七律.锁江楼

[复制链接]

2453

主题

495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楚韵淮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918
贡献
5793
金钱
13680
发表于 2022-12-15 10:1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朱长水 于 2022-12-16 10:08 编辑

           七律.锁江楼

扼守黄龙缚孽头,凌云一塔镇江楼。
铁牛不见今何在,石锁徒劳空自愁。
历尽劫波悲耸立,几经风雨泪奔流。
春光洒满浔阳畔,看我柴桑锦色稠。  22.12.15

注:九江市江岸锁江楼.浔阳九江别称。

4771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245
贡献
26794
金钱
4352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6 0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今天某些诗家的说法,牛、楼二字挤韵了。

点评

1、挤韵 所谓挤韵也称犯韵、冒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如:七绝·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2山,挤韵了,也称犯韵、冒韵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7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7 09:07
谢谢老师疏忽了,楼挤韵,牛不挤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6 10:10
客邑多勤者,家居好古风。苇塘清且浅,笛韵与云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65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816
贡献
46338
金钱
663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6 09: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铿锵隽永,颇具功笔。欣赏佳作,隔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3

主题

495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楚韵淮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918
贡献
5793
金钱
1368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6 10:1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22-12-16 09:01
按今天某些诗家的说法,牛、楼二字挤韵了。

谢谢老师疏忽了,楼挤韵,牛不挤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副首版

翠微风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484
贡献
29934
金钱
353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6 16: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的锁江楼还是很漂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3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副首版

翠微风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484
贡献
29934
金钱
3530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6 16: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诗友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3

主题

4953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楚韵淮风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918
贡献
5793
金钱
1368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6 22:3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65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翠微风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816
贡献
46338
金钱
6638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7 09: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22-12-16 09:01
按今天某些诗家的说法,牛、楼二字挤韵了。

1、挤韵
所谓挤韵也称犯韵、冒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如:七绝·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2山,挤韵了,也称犯韵、冒韵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7岸,撞韵了。
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an)韵,撞了韵。好在作者在第四句用“照我还”,把“死韵”做成了“活韵”了,把“撞韵”之伤消于无形。
此诗不但撞了韵,还挤了韵。诗中“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王老文字功底高深,但这首千古名诗连犯两忌,成为诟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7 1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