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远山绿叶

谈谈诗的欣赏、技能与写诗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4: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2-17 15:36 编辑

      下一篇:谈谈诗的欣赏、技能与写诗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4: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4
事实上,写诗没有一个人不是为了表情达意的,没有哪首诗,是以孤立的写诗技能而存在的,也没有这样的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技巧从来不是写诗的目的,而只是表达的方法,方法好与坏和作者的表达能力有关。比如江青那首诗确实表达技术不成熟,但表情达意似乎不怎么受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4: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4
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 ...

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首联,言事;颔联;诉说飘零感;颈联,赞美边境壮阔之景;尾联,凸显了边关将士身先士卒的奉献勇武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4: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4
有人抓住“大漠孤烟直”而大做文章,但终归这一句,不过是作者要表现的一个氛围,并不是作者写这首诗的目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一句即写出大漠的壮观,也写出来作者孤独飘零之感使他更喜欢边塞的生活氛围,有散心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4: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5
再如,有这样一段文字:“《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只能概括后两句,对前两句无法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5
就欣赏而言,不论怎么理解,乃至截取其中一部分来欣赏,都不为过,但这样理解诗的含义,显然是过于简单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样的观点是站在简单且局部的欣赏角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6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绘景,后两句谈感受和寄寓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6
作者如果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发现和感受,那么前两句还有多少意义?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前两句只是复制生活,没有后两句缺乏人的生机勃勃和智慧,也就上升不到艺术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6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前两句说事,后两句寄情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6
前两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所处的心情状况,以及由此引出的意愿和行动。按说这是实际生活的一部分,是应该有意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如果没有后两句就不是写诗,完全为了说事而说事,成了牢骚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7
这些说明,写诗不存在纯粹的技能。有人以为写诗就是知识、能力、兴趣所致,除此无它,是自欺欺人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样认为是不知诗为何物的表现,也是虚荣以知识自恃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7
七、诗的美感意义  既然写诗不存在纯粹的技能,或曰纯粹的技巧,诗的美就不能以写诗的技能来偷换概念。同样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写诗的技巧服务于准确正确表达诗的美感,但就像快递员一样,送到是使命,商品质量不由他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8
诗的美感意义,在于揭示相应的人或物的情意理,这从以上诗例是可以清清楚楚就有所见诸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写诗就是表情达意,还要求这种表情达意能够被人理解和给人以指引,这就同样要符合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8
为了揭示情意理,其过程自然也会有一些美的因素产生,这是正常的,作为过程的美感,这些因素无疑也是诗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过程美来自于文字本身的美,也来自于形式美,虽都是诗美感的一部分,却不属于内涵美,后者才是诗的美感之主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诗的情意理,在于作者要能够揭示令人信服的感受,发现,体会,进而推导出事物间美的和美感的存在。上述举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的情意理立足于诗人坚持实事求是的为人处世原则,坚持与人为善的美好胸襟,坚持自强不息的学习态度,是这些美好素养让人有能力和资格揭示且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6: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这时,就有两种状况出现。一是诗本身具有令人信服的魅力,一是诗外具有令人信服的魅力。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本身符合常情就容易引起人共鸣,诗外有真实的作为同让诗可信。比如,《春晓》完全符合常识,《沁园春.雪》因伟人有惊天动地的革命事实,虽看似夸张,实际上仍属于实事求是,有夸张感是因为普通人做不来和不具有那样无与伦比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6: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诗本身具有令人信服的魅力是好理解的,只要诗写得自然和谐,言通气畅,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就是正常的写诗,如《悯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6: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29
严嵩《江行寄朝望》:  挂席爱沧茫,江天足晚凉。望移城塔远,歌入浦云长。  起鹤横烟屿,飞鸥趁野航。劳 ...

严嵩《江行寄朝望》:
  挂席爱沧茫,江天足晚凉。望移城塔远,歌入浦云长。
  起鹤横烟屿,飞鸥趁野航。劳君致美酒,篷里自衔觞。

首联,言江行事;颔联,言离城渐远;颈联,言江滨景色;尾联,言携友同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0
这是作者抒发自己在江上航行,且悠然自饮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是人之常情,与诗外不大,故什么人写这样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些都事生活中的常事常情,其中感受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0
再看江青的一首诗:  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

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这首诗写云山雾绕的山林峡谷之景,也是真实景色,但那个年代比较注重政治寄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0
这首诗,尽管用韵和声调上不合格律诗,但视为古风是不成问题的。抛开言底之意不说,仅就写景来看,其感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古不管好人坏人都可以写诗,但人不行诗容易跟着受连累,像严嵩和汪精卫之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1
但是,这样的诗为什么总被人常常排除在正常的欣赏之外呢?显然用写诗行为本身是不能解释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就是人不行,连累了诗,因人废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1
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中,“诗如其人”根深蒂固,这种欣赏规律是无法轻易被打破的。尽管不因人废言,不因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人不是好人实在是可惜,写的再好无人问津,那么多选择,如果是我,我同样要选择德才兼备者写的诗,比如,文天祥,于谦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1
况且,这些诗对人们的欣赏贡献,并不能达到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弃之而不为人所屑,其命运也就难免了。
...

谢谢老师的讲解,因人废诗虽不合理,但是合情,合意,不合理也就合理了,因为人心即天理,不好的人自作孽不可活,诗亦湮灭于历史滚滚滚洪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2-25 17:39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2
这说明,写诗不仅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还冥冥中受“诗如其人”的欣赏规律所左右,这两个规律的合二为一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人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否则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事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宋之问和李绅,诗能千古,人臭万年,这还是因其诗的无可替代性才争取来的,否则真应了杜甫那句话,这些人注定“尔曹身与名俱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2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首句,言对祖国热爱;次句,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三句,言学习就是为了有所为;尾句,言虽死无憾。周总理一代完人,胸襟气魄志向永远值得后人爱戴学习,诗如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2
这是周总理写于1917年的诗,表达的是作者报国无门的一种苦闷胸怀。无疑这首诗与作者的人格追求是一致的 ...

写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人诗合一才能让读者信服,如果是说到做不到,这首诗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5 1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4 14:32
一句话,在中国人总的欣赏观念中,诗的形式本身是美的,写诗的人也就应该同样具有美的情操。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中国人历来的追求是言行一致,诗也属于一种语言形式,当然就要遵从大众审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6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