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远山绿叶

匠气与诗味四

[复制链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2: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0
前篇讲到:如果说粘对是为了避免单调重复,其实粘对本身何尝不是又一种形式的单调重复?这么一说,非韵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白脚也是可以平声的,不能固守陈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0
3、结论   综上,我们该知道近体诗与古体诗最主要的区别应在于,一是近体诗出句与对句的格律要相反,且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了近体诗的格律变通之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机动方法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1
二是近体诗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过可以用近韵、邻韵,不必死守平水韵分部,即便严格按照平水韵写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用韵要服务于取义为上,不可死板教条于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2: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1
三是既然近体诗是偶出偶结的一种格律体,嵌入对仗是必要的,可继续遵守,但多少不一定强求,绝句仍可无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近体诗的对仗和绝句对仗可有可无问题,既有坚持遵守的地方,也有需要灵活掌握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1
至于排律,因为是一种特殊的律诗,还是遵循原有的对仗要求为好。近体诗做到了这三点,近体诗就还是近体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了近体诗解放枷锁的重大意义,即更易表情达意,也同时能够保持自身的鲜明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2
1、所谓“八病”   “八病”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谓写诗应当避免的八种弊病,当时是就五言古诗提出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八病"历史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3: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3
这种移植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近体诗与古体诗是不同的体裁,但是确有很多后人们不肯忘怀而且还津津乐道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八病”移植入格律诗,是后世诗人以窠臼为美的虚荣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3
其实沈约此说,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 ...

谢谢老师的讲解,“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批评的客观公正,“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这个也是取义为上和要朗朗上口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3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八病严于沉约,谓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

谢谢老师的讲解,严羽“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后世诗人应该听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4
1)平头。即出句与对句在开始的两个字上声调相同。这在古体诗里是常见的,因为古体诗很少受格律的限制。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了“平头”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4
即便你用到了“一三五不论”或在平仄变通时出现了出句与对句首字同声,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一三五不论”也证明了“平头”的荒谬,写近体诗实在是没有必要在意这个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4
李白《造法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李白《造法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言出发时间和地点,以及位置之高;次句,言顺流而下的速度快;后两句,具体诉说和刻画途中听觉和视觉的感受,也表现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5
诗中“朝”和“千”属下平二萧和下平一先,都是下平声。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看到唐人并不在意平头不平头的,是近代人越来越看重格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6
有人说李白的诗在格律上不如杜甫严谨,学诗应从杜甫,这些匠人的话不知杜甫听了是笑还是哭。

...

谢谢老师的讲解,其实杜甫很多诗也是灵活变通的,比如《卜居》中“主人为卜林塘幽”就是三平尾,也没什么计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6
2)上尾。即出句尾字和对句尾字声调相同。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非韵脚字的声调是有关联的。如果非韵脚字用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什么是“上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6
所以“上尾”一说,其实是对近体诗首联的移植态度,但这个态度也不一定正确。如上面“凤尾香罗薄几重?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上尾”似乎和近体诗关系不大,因为近体诗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算出了也是灵活机动的取义为上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4: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7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 ...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推出观点;中间两联举例说明,尾联进一步突出红军迎难而上的好品质,即“千里雪”,却“尽开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7
其中“难”和“闲”分属上平十四寒和十五删,却是同声调的字,难道这首诗的首联有什么不妥吗? ...

谢谢老师的讲解,没有什么不妥,这叫“孤雁入群格”,可见“上尾”不是什么近体诗的铁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5: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8
3)蜂腰。即五言诗第二字不可与第五字(或第四字?)同一声调,言两头粗中间细。这可能涉及到两个句式: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蜂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5: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8
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的“车”和“原”声调同为上平,一个属六鱼,一个属十三元。“野火烧不尽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蜂腰”大可不必遵守,古人也没有在意这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5: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8
再如“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的“宿”和“下”都是去声(廿六宥和廿二祃),“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写诗人真不应该被这些自缚手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5: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9
4)鹤膝。即上一联出句尾字不得与下一联出句尾字同一声调,这样会显得中间粗两头细。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什么是“鹤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6: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9
还以上面黄庭坚《寄黄几复》为例,其中第一句“海”和第三句“酒”都是上声(十贿和廿五有),下片第一 ...

谢谢老师的讲解,可见“鹤膝”也是没必要遵守,古人就不在意这些窠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6: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10
这样看来,这些诗作都属于鹤膝了,简直可笑。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认真来考证,把这个情形推开去,就很容易 ...

谢谢老师的讲解,可见“鹤膝”完全没必要当真,我记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5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首句,言事;次句,言时间;后两句,所见,“尽”言人已远去,“唯见长江天际流”凸显作者的寂寥和不舍之情,也证明友情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28
贡献
101943
金钱
11512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0 18: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9 20:05
诗中因为“孤帆远影碧空尽”犯了“孤平”,对句就用了“仄仄平平平仄平”,但“唯”字是上平四支,与上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也证明“平头”非唐人所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7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