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7
10万
33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副首版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7 这时的“可以”,自然也就包括了“三仄尾”。这是出句的例子,来看以平声结尾的对句。 ...
使用道具 举报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8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8 这里“寂寥无所欢”和“月光明素盘”都是本句自救,因为“寂寥无”和“月光明”都是通过改“平平仄”为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8 那么,再来观察一下用对句去救出句的“拗救”者。按“拗救”的说法,出句不合平仄,对句是要挽救的。如上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8 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这个平声字就是用来救上句的“不”字的。还有“持家但有四立壁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9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8:59 诗中“遥怜小儿女”和“何时倚虚幌”都是“拗句”,即“平平仄平仄”,其后的对句“未解忆长安”和“双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0 不正常就要挽救,不挽救还叫格律诗吗?但恰恰这就是近体诗的矛盾现象。一方面用“拗句”去救“拗句”,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0 也许这就是所谓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吧,用“拗句”救“拗句”可以得到和谐的诗句,这至少可以见得“拗句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0 既然正常的句式是和谐的,“拗句”也可能是和谐的,当然就不必不去管它,原因不就解释出来了吗?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1 那么,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格律可言呢?这正是近体诗的症结所在。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1 是因为它们后面还有对句,那不是一联的结束。相反,因听觉上仄声有“顿挫感”而平声有“上扬感”,“三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1 王维《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2 诗中“花枝欲动春风寒”,就是个“三平尾”。读起来不觉有什么不妥。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2 杜甫《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2 其中“主人为卜林塘幽”也是“三平尾”。假如认为这两首诗还不够近体诗的话,怎么才算够近体诗?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3 李白五绝诗《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3 杜甫五律《晨雨》: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3 这两首诗中“深坐颦蛾眉”和“风逆旋随云”都是“三平尾”。如果认为这里的“三平尾”是古诗痕迹的残留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3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4 这是一首至少包括了“定式+变通”的七律诗,如果写格律诗,别说固守定式,即使首首都要这样,像诗圣上面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4 果真如此认为,是不是除了“匠气”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解释?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6 19:06 所谓“三平尾”让我们醒悟,汉语不完全靠声调平仄的交错来达到音律的和谐,而是还有其它的手段。如声调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