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10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三讲(摘录)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2-4 2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第三讲(摘录)2022.12.04
(八病之)鹤膝:指上一联与下一联首句的末字同声调;
上尾是上句第五字与下句第五字同声调。两个五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相同。但押韵的除外。押韵的是同声调很正常的。
【雨梦按】
王力先生的上尾论另指相邻白脚同声(上去入)认为两个相同为小病,三个相同为大病。提倡白脚四声俱递。
下面我们讲律句。
几种基本的律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所谓律句中基本的句型就这四个。很简单,就这四个基本句型。
我分别用1234来代表它。前两句是一联,后两句又是一联,组成不同的形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就叫四个基本律句。就这四个,变来变去。在律绝中只有这四个基本句型。其他都是它变化而来的。
王力先生总结两句话: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或者是相反的。
【雨梦按】
律句定义;
平仄两两相替,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有一个单音节,
加在两双音节后,并避下三连声。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加在两双音节中,并避下三连声。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32式中只有4个律句,其它都是拗句。
拗句实是构成律诗的重要成分,拗只是平仄与律句不同,并非都不“顺”也。
拗句分为拗律句及非律句,非律句入律诗的情况并非罕见,但并非证明合理。
。。。
大家注意,有这么一句话要强调一下。王力先生指出,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
仄仄平平仄
这种句型,第二字和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
即上去入不同
尽管它强调的只分平仄,但第二字与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不同声调。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仄声是上声、去声和入声都可以,但是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在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中要尽可能用不同的仄声,你不能都用去声,也不能都用上声,也不能都用入声。这两个字在仄声里应该分别上去入。
第二字和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雨梦按】
“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二字和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唐至今并不遵守,今查杜甫五律624首,有同声句近二百句,举例如下:
二五同上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
二五同去
无计回船下,空愁避酒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二五同入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
另外,王力先生引入了一个叫准律句的概念。
两种准律句: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准律句就相当于律句。它本身严格讲是律句的一种变体,是律句的一种拗救。拗救,我们下一节课要讲到拗救。
大家注意,这两种准律句是由另外一种律句变化而来。就是由“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型变化而来。平平平仄仄,第三、第四个字交替位置,就出现了这种“平平仄平仄”。七言前面再加“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它相当于“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型。
所以可以看成四个律句,也可以看成五个律句。这第五种实际上是第三种变化而来。
为什么也把它看成准律句呢?因为在格律诗里第七句多半用这种句型。它用这种句型的频率超过了正格。所以它应该看成是一种准律句。用这个词,我是赞成的。
大家看,准律句里面运用的例子。
准律句运用的例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这是杜甫的一首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两句用红色拉出来的地方,都是用的“平平仄平仄”的句型。大家注意,这两句用到的地方,都是在第三句和第七句。尤其是第七句出现的频率极高。它比正格的出现的频率还高。所以不得不考虑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准律句运用的例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你看,这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里的第七句“仍怜故乡水”,这里也是用到“平平仄平仄”。像这样的准律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准律句运用的例子:
1、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第七句)
2、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
3、张说《蜀道后期》:秋风不相待
4、张九龄《望月怀远》:情人怨遥夜
5、司空曙《寒塘》:乡心正无限
6、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无为在歧路
准律句运用的例子:
1、李商隐《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
2、杜荀鹤《贫女》:若恨年年圧针线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4、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5、毛泽东《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
6、毛泽东《答友人》:我欲因之梦寥廓
毛主席的两首都是这样。
准律句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以呢也看做一种律句。
【雨梦按】
王步高先生在此引入了王力先生准律句概念,在王力先生其它著作称作特定拗句,特拗,拗句的特殊形式。
这种句式古称四拗三救句,此句式唐至今诗人均爱采用。
平平//仄仄句式第三音节为双仄音节,第四字拗平时造成第三音节为孤仄,(平平//平仄)故第三字(第二音节,单平音节)拗仄以救第三音节的孤仄。古称单拗法
赵执信《声调谱》
行人碧溪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不论者非】
赵执信之《声调谱》此论,即为特拗句的理论根据
但把它提为五大句式,未免言过其实。
平平平仄仄句系中,仄平平仄仄约占37%,平平平仄仄约占36%,平平仄平仄约占15%,平平仄仄仄约占12%,它在此仅排第三位。
仄平平仄仄及平仄仄平平两种句式都远比特拗句多。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1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7 15:37 编辑

平平仄平仄,不是四拗三救,而是三拗四拗。
平平仄平仄,违反了交替原则,怎么会是律句,且在古体诗里经常出现,又怎么会是特拗句。
平平仄平仄,是一个实打实的古风句。按律诗定义,凡含有平平仄平仄的诗,都是古体诗。平平仄平仄句型,是在古体诗里经常出现。平平仄平仄,可说是唐朝古体诗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12: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7 12:57 编辑

行人碧溪渡,就是一首古体诗,有三个古风句。
唐代杜牧诗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
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有三个古风句,不是律诗。

点评

可不可以算古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3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1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7 15:40 编辑

写律诗,就要按律诗定义去写,按二四交替原则去写。如果受不了格律的约束,尽可去写楚辞,陶渊明体等旧体诗,还可写现代诗,自由诗,散文诗。不愿受格律的约束,还可去写竹枝词,歌词等。
诗的体裁多的是,格律诗不需要大家都来写,不搞格律诗一窝蜂,一个人也没必要每首诗都写成格律诗。格律诗不能为了扩大阵容,或做强做大市场,而丧失原则,降低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1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2-12-7 19:44 编辑

准律句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所以呢也看做一种律句。

   按王教授的说法,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成了真理。

   可惜的是那个平平仄平仄律句,终究要与下一句失对,可谓狐狸再狡猾,也藏不住自已的尾巴。


   任何违反或否定135,246的说法,做法,都是违反律诗定义,和二四交替原则的,都是胡扯乱弹琴,都会带来无谓的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2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律句就是拗句。换个叫法而已。准尉是尉吗?准将是将吗?不是。差了半级。就好像团长与副团长,都叫团长,但实际不是一回事,官大半级压死人。为了好听,把失业叫待业,他有业吗?待富者好听,有富吗?
律句就是246分明的句子。
由律句组成的诗就叫律诗。这就是广义的律诗。好像南北朝后期就这么说了。律句是律诗最基本的因素。
有不合律句的诗不能叫变式,只能叫变体。因为它失去了律诗的基础。严格的说,凡有非律句的是统统是古风。
不合相间的为变式,
不合相粘的为变式,
不合对仗的为变式
有大拗句的为变体,或者按王力说的,根据非律句的多少分为古风式律诗、入律古风,说明它们是律诗的亲戚,不是说他们就是律诗。原因就是唐朝的古风句式向格律句靠拢,用此古风出现大量的律句,为了不鱼目混珠,于是有格律诗古风式律诗入律古风的分类,以示区别。
所谓拗救与格律诗没有一毛钱关系,格律诗讲的是平仄,拗句违反了平仄规定,救拗能使错误的平仄回到正轨吗?根本不可能,甚至是越救越病。那么拗救是干什么用的呢?调声。因拗句造成平仄数量或位置的失调,下句进行平仄个数与位置调整,读起来就协调了。把调声误作救平仄,不是历史的误会,就是人们的自以为是。
上句拗,下句救,可以。下句拗,上句救,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2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律句频率高是事实,写诗难道非写格律诗吗?古风可以,格律诗可以,介于古风格律之间也照样有好诗。更何况唐朝时格律诗彻底定型已经很晚,在定型以前百花齐放,各打各的锣个敲各的鼓,有什么奇怪的。今人去归纳那些没定型的东西,要向他们学习,简直是吃饱了饭撑得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7 2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开始认真按格律办事,后来估计他发现格律的弊端,于是创吴体,所谓吴体就是一种介乎格律与古风之间的诗体,也就是杂体。似乎失败了,所以至今大家还在研究吴体究竟是怎样的诗体、假如他的吴体成功了,早就风行起来,哪里会至今说不清道不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1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2-13 11: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2-12-13 11:42 编辑

三羊问雨梦,你知道王步高引用王力这段话的出处吗?
大家注意,有这么一句话要强调一下。王力先生指出,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
【PPT】
仄仄平平仄
种句型,第二字和第五字在声中求其同声调
上去入不
尽管它强调的只分平仄,但第二字与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不同声调。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仄声是上声、去声和入声都可以,但是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在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中要尽可能用不同的仄声,你不能都用去声,也不能都用上声,也不能都用入声。这两个字在仄声里应该分别上去入。
第二字和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11: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2-12-7 12:54
行人碧溪渡,就是一首古体诗,有三个古风句。
唐代杜牧诗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

可不可以算古律?

点评

这里不谈古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3 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1

主题

8128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92
贡献
7650
金钱
1580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13 1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2-13 11:56
可不可以算古律?

这里不谈古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5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