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精华5
注册时间2018-10-5
威望3058
金钱7560
贡献2659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威望- 3058 点
贡献- 2659 次
金钱- 7560 枚
 
|
本帖最后由 羽佳蒙汜 于 2022-11-14 07:30 编辑
我们来讲解词的“词眼”以及词眼的锤炼方法等相关内容。“眼”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心灵的窗户,是最能体现你个人的精气神、情感等的重要器官。人们也经常会说,看一个人的本性或者气质,看他的眼神儿就知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几乎将眼睛默认为衡量一个人好看与否的重要标准。
所以,眼睛于人如此重要,“词眼”对于一首词来说,同样重要。
一、关于词眼
何谓词眼?很显然,它是指词中最为出彩、醒目的字句。词眼代表着一首词的“精气神”,体现着词的生命力,故而决定着一首词对读者的吸引力度。
其实我们想要知道一位创作者的填词水平如何?完全可以通过浏览他的作品,去看看其中是否有“词眼”。
既然词眼如此重要,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诗词创作者,就必须要去了解词眼、学会如何打磨“词眼”:故而,学习“词眼”的打磨是我们的必修课。
那么词眼在词中需要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又该怎么去打磨词眼从而让我们的词作具有魅力呢?下面我们逐一来看。
二、词眼之特征体现
1、凝练
凝练不光用于格律诗的写作中,它同样可以适用于词的填写中。
相信大家看过不少的诗词作品都,然而在那么多的作品中,能让我们记住的却永远是那些流畅、生动的作品;而在这样的作品中,最吸引我们的又主要是那么一两个句子。
再具体一点,对于这一两个句子而言,却又是那么一两个词让我们为之倾心。
这些“吸引人”的词就是词眼,而这些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凝练性。
例如: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其中“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就格外引人注目,它简练流畅,不但具有画面感,还具有丰富的艺术韵味,这是全词比较出彩的一处。
而这句话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其中“打”“深闭”两个词功不可没,所以这两个词便成了这一句词的词眼。
2、精准
有许多朋友经常问如何才能把诗词写出味道来。我发现其中都存在共同点:刻意堆砌词藻、随意用字、表达不精准等,几乎找不到“词眼”。
我们想要写出有质量的作品,必须要先让其做到语言上的通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的精准性,这样才具备了求“质量”的态度,才能有可能写出有质量的诗词作品。
用词不精准,就会让一首词失去表达力度,使得词作失去重心和主旨,让读者读完不明所以。所以,对于词眼来说,务必要拥有“精准性”,让其他任何随意择取的词语都不能够代替。
例如: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是晏几道《临江仙》中的上阕,
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两句千古绝唱,是全词的精彩之在。而能让这两句出彩的原因也在于其中的词语用得精准妥帖。
“独立”和“双飞”各自修饰主物象,为画面增添了逼真性;“落花”和“微雨”又从色彩与和动态方面为画面增添了唯美效果,这几个词用得都非常精准稳妥,用其他任何字眼来去代替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3、新颖
作家也好,诗人也罢,大家在写作中都喜欢追求新颖,因为新颖的东西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一般的审美局限。
所以,很多词眼也是具有着这样的特点。
例如: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的字数比较多,而却让许多人记住了这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破”“来”“弄”三个动词真是用得足够有特色,在当时来说的确很新颖,让这一句词火遍词坛。而它也成为作者张先最引以为傲的一句,甚至可以说成为他本人的“代名词”。
再比如欧阳修《蝶恋花》中:“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其中的“堆”字就用得很新颖,让人初品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词眼之打磨、创作方法
1、妥当运用动词与形容词
我们知道,一个生动的句子往往会拥有打动读者的力量,而一个句子的生动性又往往是通过其中的“动词”“形容词”而体现出来的。
所以,动词与形容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句子的眼睛,成了我们所要重点打磨的对象。
例如: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人人赞叹,它也是靠“肥瘦”两个形容词而出彩的,作者在这两个词上所用的心思不言而喻。大家在平时翻阅古诗词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好多形容词与动词都是句中的“词眼”,而全篇中的精彩之句,也都是依靠动词与形容词拥有了自己的魅力。
2、广积词汇
积累词汇是诗词创作者的一项持久工作,只有多积累词汇,我们的作品才能被越写越活。
在填写一首词的时候,词穷的人和有很多词语可选择的人明显没有竞争性可言。后者会通过推敲锤炼而得来精彩的“词眼”;前者就算冥思苦想,或许只能拥有一两个“平庸”“牵强”的词语去凑数。
那么在积累词汇的时候,哪些词语又是我们需要重点去积累的对象呢?毋庸置疑,动词、形容词、虚词是首推。
例如: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其中“娟娟”“横、瘦”,这些都是用得比较出彩的词语,对句子起着点睛之效。我们可以将其积累下来,在写作的时候用于不同的意境塑造、去盘活句子。
再比如晏殊的《浣溪沙》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也是可以被积累起来的词语。
强调:积累词汇不是让我们照搬原文的思路、格式、意境塑造,而是将这些词储存起来,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去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去创作新的内容出来。
3、把握重点音节
词其实和格律诗一样,有着自己的句式的重点音节,而在所有的句式中,律句又是最具有音律美感的句式。
在律句句式中,三、四、五、七字都有可能是重要音节所在,所以一般位于这几个音节处的字眼可以被视作“词眼”来对待。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就拿“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句来说,其中的“疏”字就是一个很精彩的词眼,它位于第三字的位置。
我们再通过格律诗来看看: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随便拈出来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扫”“始、开”就是句子的“眼睛”,分别位于句子的五、七位置;它们显然也是作者通过锤炼得来的,不可被其他词语随意代替。
注意:我们锤炼词眼,不是说要去搜寻一些冷僻的词眼来搞形式上的“高大上”;而是通过层层筛选,去选择最能传情达意的词出来,能将普通词语用在最恰当的位置,从而发挥出强大的作用,这才是“锤炼”的最高境界;所以词眼并不是指冷僻词哦,这个初学者一定要明白,不要被有些“资料”带偏了。
词眼的掌握与锤炼靠我们平时的读、写、悟,而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写作,大家都会越来越有感觉。填出高质量的词作,只是时间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