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0|回复: 1

[诗词理论] 理论研究的基点

[复制链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2 19: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论研究的基点
网络上关于格律诗的争论长达20多年,始终是谁也不服谁,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什么原因?我多次强调,许多研究者基点不对,虽然看的书多,找的例子多,撑腰的专家学者多,可都是竹篮打水、南辕北辙,枉费工夫、浪费生命。
比如三仄收的讨论,基点是什么?是不是例子多为王?它的基点是格律诗的基本原则:本句中(节奏点)平仄相间。如此则三平收三仄收都是错误的。这样很简单的就解决了理论上的问题。第二步才是研究那为什么实际中三仄收大家不以为病的情况,这就属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未必是合法的问题,可从它的发生发展进行阶段性的研究,各种例子这时才能发挥作用。缺少这种基点和层次,再怎样的天才也将在混战中牺牲。
又比如讨论格律诗的格律问题,为什么谁也不服谁,也就是基点没定下来,我以唐诗为切入口,你以宋诗为切入口,我两相隔了两百年,关公战秦琼,谁赢得了谁?格律问题的基点在哪里?当然应该在格律定型以后。就比如你要肯定一个学者的成就,应该是用他取得的成果,而不是用他研究过程中的认真刻苦(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因此你再怎样用大家敬仰的杜甫李白说事,也是苍白无力的。同样你用定型后的格律去比照唐朝的格律诗批评唐诗不合格律,那就像用50岁的人去比照他六七岁的童年,讥笑他的幼稚,是一回事。同样的,你用唐诗来批评后来的格律不符合唐诗的要求,也等于用古时的石炮来批评后代的火炮一样可笑。
平水韵吵得这么热乎,谁也不服谁,幸亏这是网络,否则非要闹出人命不可,也就是基点不统一。如果大家同意音随时代变为基点,还用的着天天争辩吗?
有了基点,一个问题不必研究一辈子,也不必“20公年”(我笨,20公年我搞不清是多少年)或20年,只要大家把基点讨论清楚了,下面的论证就轻松愉快了。

113

主题

583

帖子

3964

积分

首席版主

百家论坛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71
贡献
829
金钱
161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3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提的好。
很多时候,的确都不明确,也有个讨论者对某一问题所知不一和整体知识结构不一的问题。
实际上,传统理论的不同知识或理论是有标准、有约定俗成、有共识的,只是讨论者知识占有学问积累不一而造成见解不一。
在对于现代文艺理论的有关理论或术语的讨论也一样,也有不同见解有时甚至很激烈。在这个问题上,在有些理论观点上的确是一直存有分歧的。但在网上论坛这里讨论的,应该都是常识性问题,不该有分歧。之所以存在分歧,是因为有的完全不懂只是望文生义便顽强参与。就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绝大多理论观点,是有定论有教科书的,在这上硬要说有不同见解,那是错误也是不懂。
论坛讨论就是这个现实,学识不一,准备不一,目的不一,文风不一。这就很容易吵,而有的吵,属于频道不一,一加一他硬说是三,这就完全没有再继续的意义了。
碰到一加一等于三,说明白即可,因为有个坚持真理和向大家讲清楚,如果再继续,那是愚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