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2-19
威望40
金钱83
贡献24
中级会员
 
威望- 40 点
贡献- 24 次
金钱- 83 枚
|
接道连根,诗意躬耕
——陈景超先生《衡庐集》读后感
祝瑜英(浙江诗联学会副会长、衢州诗联学会名誉会长)
陈景超先生以一介农夫之身,赢得了为人好评如潮,为文著作等身,为家妻贤子孝,为业藏书一搂的功德。他看来贫穷,却很富有;看似卑微,却极高贵;看起来是瘦小一农夫,实际上是挺拔大文人。他是中国政治家的镜子,中国农民的榜样,更是中国文人的楷模。陈景超现象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文化奇观。
陈景超先生成功了。他的成功不在于得到一幢可以藏书的楼,也不在于被政府表彰、媒体褒扬,而在于,他较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大愿。他的成功,有一些外界的助缘。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文化生态复苏,文化自觉使人们睁开慧眼,发现了这棵“野火烧不尽”的奇花异草,并宝而贵之。让它在伸腰拔节奉献芳华的同时,装扮了新时代的文化春天。然而,这不是他成功的关键,因为他的事业具有历史穿透力,这一代如果埋没了他,下一代他照样会冒出来。那么,注定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我从《衡庐集》字里行间读出来的答案是:他的成功,在于他做人的根基深。
首先,他是个有道之人。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参立于天地之间,应合天地之道。古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君子遵道而行并做到极致时,便是“德配天地”了。这些现世久违了的观念,陈先生却不陌生。他藏书既早又多,当我辈因“书渴”枯萎成文化侏儒时,他已经是饱读之士了。他师出儒门,以儒生自称。他和其本师及远祖师孔圣人一样不论“怪、力、乱、神”,但敬畏天地。他的口头禅就是“诚心自有天知”,认为“莫言人不觉,头上有神明”(《题路亭》),他深信人在做,天在看,人间真理逃不出“因果”二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白昼,来自大自然的天地清气滋润着他;清灯黄卷的夜晚,来自经典的浩然正气涵养着他。他说:“人最要紧的是心性,是君子,他总归是坦荡的。”所以,他拥有苍天一样恢弘的气度,能包容强加于他的不公和冤屈;有大地一样宽厚的德性,总是先人后已、热心公益、积善种福;他象天地一样守时有信,抱朴守真;象天地一样追求公平正义,不平则鸣。
古人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安贫乐道”,陈景超自谓:“吾皓首穷经,贫而乐道,…”、“常蔬乐天道,清淡过平时“(《君子》),他是真君子,他穷得有骨气,穷得潇洒而且安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格言很多人挂在墙上作装饰,而陈先生则认真践行了大半辈子。“天道酬勤”,这样的有道之人,哪有不成功之理!
其次,他是个有根之人。
人是有根的生物。一支是肉体之根,和父母祖宗血脉相连,生物基因相同,是谓“身根”,根性是“孝”。“百善孝为先”,一个和父母祖宗连根的人,会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到“老吾老及入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直至关爱黎民苍生。另一支是精神之根,和古圣先贤的经典思想一脉相承,文化基因相同,是谓“心根”,根性是“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心根”强健的人,有民族之魂,华夏之魄,必定热爱家乡,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陈先生就说过“堂堂男子汉,最要是忠坚“(《读史》)。没有根的人,是没有精神家园的飘萍,难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忠孝两全的人,事业人生才有真正成功的可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周围熙熙攘攘多的是飘忽不定的断根之人。陈先生很幸运,出生在翰墨余香之家,常受“根气”熏染,在文化荒漠的年代,便早早立志传承家道。他连根养根,记祖功,续祖德,明祖志,实实在在地在行孝道。“夫孝,德之本也”,他立定脚跟,一件事,一辈子,做到底。藏书、读书、著书,最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成了大孝之人。
传统经典书籍的阅读和研习,是继承民族人文精神的主渠道。陈先生不仅研读经、史、子、集,对方志家乘、中医方术,民俗民间文艺等典籍均有研究。他“庐墓而居”,“朝耽文史暮耽诗”,天天与古圣先贤对话,像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吮吸民族文化的精华。先哲们老而弥新的思想,滋养着他的情怀,他不仅孝亲和家,而且关爱人生、社会和自然。古代士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注入了他的脊梁,他不仅少年气盛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折翅沉沦后照样敢抨击时弊,敢为“牛鬼蛇神”树碑立传。其诗心文胆直追古贤,令人赞叹。当然,怒目金刚不是陈先生的常态,他的作品常常流露的是他温热的赤子之心和儒雅情怀,是他对山河大地、家国民人无限的热爱和眷恋。
人们都说 “直面淋漓的鲜血易,直面惨淡的人生难”,陈先生象衡庐之山,以不变应万变,硬是度过了十分惨淡的大半生。陈先生曾说:“切不可只顾欣赏鲜花,而忘了那一丛丛带着泥土清香的根”。他能五十年如一日,从容淡定地固守精神家园,全在于他立定了身心之根。根深叶茂的大树,怎能不硕果累累!
此外,他是个有才之人。
一个有道有根的人,即使无甚才学,亦可独善其身,圆满一个平凡人的成功人生。而陈先生是个才华横溢的奇人,是“灵山”奇葩。他有超人的智力,出众的才艺,文史哲通贯,诗书画印医兼擅。他有超强的学习力,是当代学者中少有的“通读全唐诗、五经诸子、前四史、四库提要等古籍”的才人。他有惊人的洞察力,慧眼独到,标新立异,有不少令当代大贤赞叹的原创著作和文艺见解。他有极强的定力和亲和力,了然世道,坚信因果,固能“大画锄当笔,灵诗星化灯”(《复友人》),淡泊宁静,诗意躬耕。他宅心仁厚,谦德饱满,以不争而为争,固能“和而不同”“得道多助”。总之,陈先生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都是他此生必定成功的注脚。
陈景超先生有道、有根又有才,所以他能立德、立言又立功。他注定是一个不朽的人。
祝瑜英写于江山柳园东窗
注释: 陈景超,号衡庐,1945年5月生,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人。早年就读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民间藏书家、诗词理论研究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