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3

[理论探讨] 声律札记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1 1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声律与近体格律的异同
  1.永明体四声四元,近体四声二元。
  永明体平上去入四声分用,近体则转变为把四声分作“平”和“仄”的两类。
  2,节律点不同
  何伟棠的节律,他自己解释为“节奏型或音步组合形式”。
  节律,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音步,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一个音步一般含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永明体节律为23,近体为221。
  何伟棠说:“它(指永明体)也是诗乐一体时代的历史遗留。‘上二下三’,在汉乐府的五言诗中就已经成为定式。乐府五言诗,诗乐一体,诗中的乐曲主宰着诗歌语言的声音表现。这种乐曲节奏所起的作用,是使诗句分成上下两个节落,节点居两节落之末,上下节点呼应,产生句中大顿和句末的延长。分析《诗经》、《楚辞》,其诗句内部节点分布都是如此;乐府五言诗的‘上二下三’,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其后诗乐分离,五言诗失去了乐律的依托,这一‘上二下三’的节律特征却依旧保存下来。”
  “2·3”式的节律后来又何以转型为近体的“2·2·1”?
  “这是吟诵层的节律转型。吟诵层的节律形式可以不同于按自然音步组合的节律形式,它反映吟诵音节(调子)的要求,因而会顺应吟诵调子的变化而作出自身的结构调整。至于吟诵调子在永明体诗歌实践过程发生变化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声律因素的介入。声律形式的叠加推动吟诵的调子向长吟的方向迅速发展,声律学者刘滔因应这一变化,适时地提出了‘二四字异声’的问题、实质是使第四字节点化的问题。第四字节点化以后,原先节拍性较和缓的‘2·3’两拍展成‘2·2·1’三拍。其中第三拍又有‘音空’,这无疑会更适于长吟。
  由此可知,‘2·3’式的节律转变为近体的‘2·2·1’,是诗歌吟诵调子的变化带来的,是由于声律因素的介入和写作实践,促使吟诵音节向长吟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字句吟诵层的节律形式反映吟诵音节(调子)的要求,是在吟诵效果最佳化进程中出现的。诗乐分离以后,诗不歌而诵,诵则必有偏离‘节律常规’而独立的音节。这种因偏离而生的吟诵层音步组合形式具有音乐美的表达功能,它们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因而是可变的、易变的。比如魏晋五古,处于徒诗化之初,其吟诵调子还靠近自然音步,因而它的字句吟诵层音步组合必取和节律常规一致的‘2·3’格式而不会是‘2·2·1’。反之,在近体五言诗中,吟诵的调子发展为‘长吟’,其字句吟诵层的音步就会偏离节律常规,衍变成为‘2·2·1’,因为和节拍性较和缓的‘2·3’之节相比,‘2·2·1’之节更适于长吟。”
  简言之,就是诗乐分离以后,诗不歌而诵,221比23更适于长吟。
  永明体只有一种节奏,那就是23,不存在有些人说的还有32、212、2111、221等节奏(这些是把语法节奏混同于声律的节律);近体中只有一种节奏,那就是221,不存在有些人说的有212、221两种节奏(这些也是把语法节奏混同于声律的节律)。节奏只能“自然音步”。那些不同的看法是受语法节奏的影响。王力《诗词的节奏》专门讲述过语法节奏。语法节奏属于“‘非自然’的音步组合”。但王力《诗词的节奏》最后谈到读法时说:“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许多人只看懂了王力的语法分析,却忽略了王力有关读法的这段话。
  3,音步不同。音步,诗的韵律的基本单位。永明单音节为音步,所以重视声,而有四声八病说;近体双音节为音步,所以突出246,因而有“135不论,246分明”。
  4,粘对规则上不同,粘对,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对平,仄对仄。永明体不讲粘对,因此永明体中全诗都做到粘对的甚少;近体粘对是特色之一,须粘对分明,失粘则失律。
  5,格式上的不同。永明体无格式要求,2、3、4、5、6、6、7、8、9韵乃至百韵不论,偶数奇数韵都可。近体严格意义上是2韵和4韵,排律中也是偶数韵。后来放松到首句押韵,但规定用邻韵,因此不影响用韵的偶数。
  6. 异声转变,“二五字异声”转变为“二四字异声”。
  永明体五言诗句的节奏型是 “上二下三” (“2·3”),那么,于其上作声律安排的时候,就出现了“二五回换”、“二五字异声”。因为这里句节奏型的节点正好就是句中的第二和第五两个字,这又正好是八病中的蜂腰:“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近体节奏为221,于是就把句中的二、四两个字位作为节点,从而作出“二四回换”即“二四字异声”的安排。其关键人物是声律学者刘滔,他修改了蜂腰,提出“二四字异声”的新观点。“二五字异声”是四声四元的异声,“二四字异声”则只是平仄二元的异声。按三羊先生说,唐朝格律诗用的仍是“二五字异声”(可称之为25律),此说不当,在奇句仄收句中,受永明体影响,唐朝格律初起时估计会自然而然用上“二五字异声”,但在全诗中不能像永明体一样句句用上,因此它已退居第二位,成为“二四字异声”的辅助工具。随着平仄的深入人心,“二五字异声”的作用越来越弱,最后完全退出格律诗。
  7. 对仗
  永明体对对仗没有任何规定,对仗处于自由状况。格律诗在律诗中则加以强制。
  8.近体对永明的选择性的继承
  一、平头,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后来,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八病中唯平头这条对近体的平仄律影响最大(形成格律三要素的相对)。
  近体,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已不为忌,形成135不论。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改为平仄不同,形成246分明。
  二、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因为偶句押韵,奇句不压韵,若同声易混乱。但两字同韵不为病(“若第五与第十故为同韵者,不拘此限”)。
  近体也是偶句押韵,奇句不压韵。但不转韵,要一韵到底。因为上尾两字同韵不为病,于是近体后来也放松到第一句可压韵,但要压邻韵。在近体诗中,除首句入韵式外,其余各联,奇句的句脚均为仄声,偶句的句脚均为平声,根本没有同声的可能性。所以这条基本继承下来。
  三、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但二五同平不为病。
近体诗蜂腰已不存在。二五同平不为病使近体诗有平平仄仄平这种基本句式。在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中,唐朝人近体初期创作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蜂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作用越来越弱,最后失去影响力。(三羊先生则坚持唐人格律为25律,是缺乏历史发展观的静止看法)
  到刘滔时:“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把二五不同声改为二四不同声,说明那时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但因为它的24不要求平仄,只要上去入不同声相犯,而24同平又不为病,因此若换以平仄计便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等句式,即在近体中的所谓大拗句。
  近体节奏点也是二四,只是把四声放宽为平仄不同,形成246分明。
  四、鹤膝,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第一句和第三句(即不押韵的两句)的末尾那个字同声)。但“温、邢、魏诸公,及江东才子,每作手笔,多不避此声。”
  近体则废弃此条,因为它们都是仄声字。但不少诗人还是喜欢在每首诗的奇句句尾上采取四声递用,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唐人对齐梁诗律鹤膝病的尊重和沿承。
  五、大韵,一联中前九字中不得有与押韵字同韵的字,除非故作叠韵(不隔字的叠韵,即叠韵词),此即不论。
  相当于挤韵,近体也强调此条。
  六、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即一联中不能有叠韵字,除非故为叠韵,此即不论。
  近体则废弃此条。
  七、傍纽,一句中不得有与同声的双声字,一联中也避之为好。除非故作双声(不隔字的双声,即双声词),此即不论。
  近体则废弃此条。
  八、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即音同调异字,叫双声叠韵字。正纽的规则,可以视作对旁纽的补充。
  近体诗虽废弃此条。但写诗时还是尽量避免双声叠韵字,吟诵时容易结结巴巴。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节律的质疑
  何伟棠说:永明体是“‘上二下三’的节律”。有文章《五言古诗每句是两个节拍吗?---对何伟棠理论的质疑》提出质疑。
  质疑一:古诗句是每句两个节拍(音步)吗?
  例:古诗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些古诗诗句多数是由两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如“胡马”“依北风”,一为名词作主语,一为动宾结构。但一为2字,一为三字,按人们发音习惯,每个字的音程应该差不多,不会前2字缓慢,后三字加快。所以不可能是相等的两个节拍(音步)。
  按此人看法,五言诗大节奏有23、32两种,细分则分别有23、212、221、2111、32五种。
  对于近体诗221节奏,也有人提出,要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分析,有的是221,有的却是212。在分析孤仄句子时,便出现分歧,比如一个仄平仄平仄的句子,按221,属于大拗,但根据这句的句意,从语法分析,却得仄平|仄|平仄,节奏为212,于是归入孤仄,正好下句是孤平,因此得出孤平救孤仄的结论。
  按 何伟棠的节律,他自己解释为“节奏型或音步组合形式”。
  节律,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节奏,用强弱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音步,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 一个音步一般含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音节,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何伟棠说:“节律常规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本身的节律,它跟语言的‘自然音步’紧密相联,它的音步形式就是按‘自然音步’组合的形式。所谓按自然音步组合,就是两音节一音步,自左至右顺向划分。自然音步的‘自然’,首先表现为分析的自然,组合的自然。如四音节组合是‘2•2’,六音节组合是‘2•2•2’,这是最自然的。如果是奇数音节组合,则五音节划成‘2•3’,七音节划成‘2•2•3’,最后一音步处理为三音节步,那也是自然的。这种自然音步的结构规则,以语意、语法、语用、语境等因素不介入为前提。否则,‘2•2’的四字句就可能是‘1•3’、‘3•1’;‘2•3’的五字句就可能是‘3•2’、‘2•2•1’、‘2•1•2’等,结果是出现‘非自然’的音步组合。”
  由此很明白,无论节奏、音步,讲的都是音,何伟棠强调的是“自然音步”。上面两例不同的看法是从语法节奏角度分析的。语法节奏是王力《诗词的节奏》专门讲述的。语法节奏属于“‘非自然’的音步组合”,是从语义理解角度分析的。孰是谁非,大家可以评论。
.
  附:
  五言不同的顿法属于语法结构,不属于音步。或说属于造句法,见
  民初刘铁冷《作诗百法》
  学诗百法之十七 研究造句法
  积字而成句,积句而成诗。句之妥恰与否,诗之工拙判焉。故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法,不仅属对工整炼字稳妥而已,必使全句轻灵流动绝不板滞方佳。至于唐人诗句,各有胜处,苟非勤于习诵,断不能模仿其万一。兹将五言七言之种种句法略举于下:
  五言上一下四字句
  犬迎曾宿客/鸭护落巢儿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绿奔川内水/红落过墙花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五言上二下三字句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五言上三下二字句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五言上四下一字句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薜罗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五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一二)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七言上一下六字句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山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七言上二下五字句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七言上三下四字句
  梦儿亭古传名谢/交妓楼新道姓苏 渔人网集寒潭下/估客舟随夜照来
  七言上四下三字句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七言上五下二字句
  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七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二三)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含风翠壁孤云纳/昔日丹枫万木稠
以上造句法都是语法分析、语义理解,不是音步。
  王力《诗词的节奏》最后谈到读法时说:“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因此何伟棠“自然音步”古风23节奏,近体221节奏没错。用语法结构分析出各种句型是可以的,读则错误。读则只有古风23节奏,近体221节奏两种。今用普通话读,可读出许多种节奏,那是可以的,因为这是今人的“读”,不是古人的“吟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的节奏》的点评
  理论版关于节奏的争论就是因为读《诗词的节奏》读得拖泥带水引起来的。因此我用点评的方式剖析这篇文章。
      《诗词的节奏》作者:王力
  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点评 词是长短句,因此容易与语法挂钩,所以诗和词的节奏是不一致的,分开来讲一目了然,若合在一起讲,必定一锅糊。这个开场语说得不大到位。)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点评 分章专讲律句,词中的律句,节奏通格律诗,所以只要是律句就可放在一起讲。)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 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点评 这是从自然音步来谈的,即王力说的节奏单位,所以能肯定125不论、246分明的正确性。这样,律句的节奏只有22、222或21、221、2221,其他的如212都是错误的)
  (总点评   以上讲的分清晰。后面讲“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的关系,不是不可讲,但一下不注意逻辑,读者读的就会混淆。因此不如不讲。本来你要讲的就是读起来如何节奏分明,合璧画蛇添足呢?因此下面可以全部删去。)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点评 “常常”,说明有意外。此文糟糕处就在于用两个标准谈节奏,前面是自然音步,即此句中的声律单位,后面的节奏单位,下面谈的是非自然音步,即本句的意义单位,因此把诗的节奏龙的乱七八糟。)。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点评 “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概率多少呢,情况真的如此吗?)。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点评  下面的例子都是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即音律节奏与语法节奏协调的):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点评  这是在词和诗都是律句的情况下,才能相提并论。词中的非律句,还有领字等,与诗就大不一样,有人把它们与律句混淆,生出混血儿可不是好事。)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点评 诗的自然音步是不可移动的,用语法结构去分析,便可以动了,于是矛盾产生了。这里作者交代不清,在“节奏点也是”前面应加上“语法”二字)。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点评 前四为词,后二为诗。按自然音步: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这样出现两种不一样的读法,“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恐怕很成问题。)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点评   把古风与近体合在一起谈。)。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点评 按这样去读格律诗,估计大家会打架了。)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点评 又是词。);又如毛主席的 《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点评 格律诗有五个字一节拍的?那成了鸭子吃螺蛳啦。)。还有更特殊的情况。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 "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点评   这段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因为你的“一四”是大节奏,是第一层,我还可分第二层或第三层,何必这么繁琐?)。
  (总点评  这段是围绕“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观点没问题,主要是繁琐,且没继续剖析到底,让人糊涂。)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点评 既然“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那么矛盾如何解决呢?看看后面的解决方案吧)。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点评   这段话的意思是,语法结构归语法结构,声律节奏归声律节奏。声律节奏的后三字仍然按古风3,格律21来读。那些读书人偏偏把先生前面的中心部分语法分析认真看了,这几句归纳的话就不大留意了,于是出现节奏纷争)。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点评 问题是变例太多了,问题不是看清楚了而是稀里糊涂了)。
  (总点评   这一节观点没问题,但懒婆娘的裹脚带,属于多此一举,徒乱人心的文章。其实只要一句话就够了:诗的节奏按自然音步进行,古风23、格律221,不能按语法结构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2421

帖子

94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64
贡献
2733
金钱
3344
发表于 2022-11-11 23: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刚老!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15: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