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6

[理论探讨] 对偶与对仗

[复制链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1 1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偶也叫骈偶、丽辞和对仗,一般是指运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词组和句子,来表达相似、相连或相对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明王骥德《曲律》云:“凡曲遇有对偶处,得对方见整齐,方见富丽。……当对不对,谓之草率;不当对而对,谓之矫强。对句须要字字的确,斤两相称方好。上句工,宁下句工;一句好,一句不好,谓之‘偏枯’,须弃了另寻。借对(如李白:‘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借‘楠’为‘男’,借字音也。)得天成妙语方好,不然反见才窘,不可用也……。”
《诗经》中已有大量对偶的句子,先秦诸子散文甚至于史传中也夹杂着不少。至汉赋兴起,对偶修辞开始在文章中集中大量使用,这甚至影响到其他文章体裁,如有人曾统计《史记》130篇,共出现对偶句4201处。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产生了一种全篇整齐、对偶押韵的文体──骈体文,并成为那个时代压倒优势的主流文体;到了唐代,出现了中间两联必须使用对仗的律诗,并成为当时及之后诗人最常用的体裁。不仅如此,对偶更被歌谣谚语、歌诀蒙书、公文判词等等文学文体及实用文体所广泛使用,在文学创作和生活实际中这样大量使用整齐、对偶、押韵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是汉字特点提供的一种独特的实用性修辞手段,为别种语言社会中所少见。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刚刚按  这是对格律诗的正格而言,变格却例外)。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用于楹联撰写。
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律诗词曲楹联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梁朝湘东王《诗评》云:“作诗不对,本是吼文,不名为诗。”。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一、对偶与对仗
对偶本作对耦。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对偶  修辞格之一。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结构、词性、字数大致相同。
对仗  对仗一词的来历,王力先生指出是源于古代的仪仗结对而出的现象。又叫队仗、排偶。它是一种严格的对偶:格律诗、骈文、律赋、词、对联的对偶有别于一般的对偶,比一般的对偶更严格,称之为对仗。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用于讲究格律的文体中的对偶。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按照字音的平仄、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也就是说在古风中,对仗对偶没什么区别,在格律诗、骈文、律赋、词、对联中则增加了平仄的要求。
二者关系,对仗属于对偶,但在字数上、词性上、平仄上要求更严格。
对偶和对仗的共同点:(一)结构相同;(二)字数相等;(三)意义相联系。
对偶和对仗的不同点:其一,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同位的字一般(特殊对仗类型除外)不能重复。对偶则不在乎。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唐/王勃《滕王阁序》)“而”重复。只对偶,不对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天下之”“而”重复。只对偶,不对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白乐天》)无重复字。既对偶,又对仗。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湖南岳阳楼的对联)无重复字。既对偶,又对仗。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鲁迅《自嘲》)无重复字。既对偶,又对仗。
.
其二,声律上,对仗的声律要求是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出句与对句尾字的平仄要不同。对偶则可不管平仄。对联的对仗,除了平仄、对偶,还要上下联相关。
律赋的对仗,与格律诗一样。
词的对仗与律诗有所不同。词的对仗,根据词的要求和特色,有的词谱象散文的对偶,不避重字,不拘平仄,也有同韵相对。这些在律诗的对仗里面是不可以的(刚刚按  实际就是对偶对仗混用,统称对仗,认真的话,对偶对仗仍然可按格律诗一样分开)。如
1、同字相对不避重字。如吴文英《一剪梅》春到一分,花瘦一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不拘平仄。如李子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3、同韵相对。如:堂阜远,江桥晚。(上片)旗影转,鼙声断。(下片)韵脚“远”、“晚”、“转”、“断”,都是仄声,属于同韵。
律诗的对仗必须平仄相对,词则有的平仄相对,有的不对,依词调而定。所以说,词的对仗,既广泛又灵活。说广泛,凡是相邻字数相同的句子,一般可对仗,凡一字领后面的四个四字句,一般也都可对仗,而且普通对、扇面对均可。说灵活,这些地方也可以不对仗,对仗方式也灵活,平仄可相反,亦可相同,也不避同字,对仗的形式与类型也远比格律诗多。(为什么词中对偶也叫对仗?可用专文去论说
曲的对仗同词,形式与类型比词还多,也更灵活。词曲是对仗与对偶的灵活结合。
古体诗的对仗,与词相近,可以是严格的对仗,也可以是一般的对偶。
其三,适用范围不同,对仗用于格律要求较严的韵文(诗词曲赋)、骈文和对联,对偶用于非韵文和格律要求不严的韵文(如古诗)。所以把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4: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格律诗中对仗的基本要求
1.句式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节奏处平仄相对。
单音词与单音词相对,双音词(合成词)与双音词相对,单纯词与单纯词相对,三音词与三音词相对。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如  “我来”对“你往”,“吃饭”对“穿衣”。但“我来了”就不能对“去家里”。格律诗的节奏点为246,对联则要先把领字除外,再按246节奏点来处理。

句子结构也应该一样。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出句和对句都是主/谓/宾结构,且主宾倒置,强调、突出了“柳絮”和“桃花”,实际应该是“连夜雨打残柳絮,五更风吹散桃花”。再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个句子都是省略了谓语的。

平仄相对,不能相粘。如:

身 无 彩 凤 双 飞 翼,

─ ─ │ │ ─ ─ │  

心 有 灵 犀 一 点 通。 (唐/李商隐《无题》)黑字为节奏点。

┼ │ ─ ─ │ │ ─



2.词性相同,现在名词小类要求没有古代严格,但词的结构却要求严格了,现在,对仗中要求词的结构也要一致
王力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

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柳絮”与“桃花”相对(偏正结构),“打”与“吹”相对,“连夜雨”与“五更风”(偏正结构)相对。

3.上下句收尾的平仄要相对。
格律诗因为还有仄声韵的绝句和律诗,对联有出句和对句的区分,所以说“上下句收尾的平仄”。词和曲的要求则有些不同(请看有关部分)。

4、词意相关。
相对的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相似的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相关的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

5.避免合掌。
诗、对联都是短小精悍的文体,字少,要让它的含量尽量多,就得尽量避免废话。当然特殊情况下,比如要强调突出,偶尔合掌还是有的。曲中因修辞的需要,有时合掌反而有不错的效果。所以对合掌要区别对待。但对合掌也不要草木皆兵,后面专门哟“合掌”一节,让我们正确区分合掌。下面的合掌就不大好。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汝水风光/抚河胜景

6.格律诗对仗的出句与对句的同位置字不能重复。对联有时会有例外。词曲有时会有例外。

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情况(“有”字重复),在词中可以,律诗中却不行。同字与合掌在格律诗中是一样的错误,但掉字对等特殊的对仗却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4: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偶与对联

对联
1.字数相等,语句相同,相等才有可能相拮抗。

2.句式相当,结构一致,不可能上联的句子是447结构,而下联是465结构的,上下联只能是相辅相成。

3.平仄协律,节奏相同,所谓相协,就是在音节点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

4.意思完整,文从字顺,一副对联所表述的内容是完整的。当然,这个所谓的“意思完整”,可以是和谐的,也可以上下联的意思刚好是相对甚至是相反的。

1、2为对偶与对联的共同点,3、4为对偶与对联的不同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2-11-11 14:06 编辑

四、对仗类型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对仗方式方法有不同,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
1.历史上出现的对仗对偶种类很多,下面先把名称集中一下:
言对、事对、反对、正对、偏对、工对、宽对、严对、平对、意对、奇对、巧对、单对、偶对、半对、扇对、串对、同对、自对、边对、切对、的对、邻对、顺对、真对、名对、蹉对、跌对、假对、借对、哑对、声对、字对、叠对、侧对、字侧对、切侧对、侧切对、迭韵侧对、迭韵对、双声侧对、双声对、双声叠韵对、竹节韵对、字字韵字对、同韵对、同韵脚对、两韵对、三韵对、四韵对、借韵对、借形对、單借义对、双借义对、三借义对、双拆借义对、借声对、摹声对、借音对、别音对、异音对、叠音对、谐音对、谐音双关对、双关对、双拟对、双虚实对、重叠对、叠字对、叠句对、叠语对、叠连韵对、叠语字对、多次叠字对、重字对、重叠字对、析字重字对、合字重字对、换位重字对、间隔重字对、拈连重字对、复字对、复辞对、少字对、拆字对、析字对、嵌字对、实字对、实句对、虚实对、虚字对、虚词对、虚字句对、缺字对、漏字对、无字对、倒字对、掉字对、调字对、借字对、字形对、托字对、领字对、领托对、衬字对、衬豆对、叠句对、单句对、复句对、双句对、多句对、两句对、三句对、四句对、隔句对、顿句对、续句对、律句对、当句对、当句有对、当句并列对、当句隔词对、当句间隔对、当句隔句对、当句参差对、参差对、就句对、句中对、实句对、骑句对、顿句对、律句对、五行对、两兼对、三枪对、四维对、四柱对、三柱对、换柱对、异名对、异类对、同类对、同出对、同件对、同字对、同字异读对、同体对、背体对、赋体对、语体论对、成语对、翻语对、韵文对、散文对、互文对、互体对、互成对、自成对、现成对、交互对、交络对、交股对、交股重字对、交错对、垂珠对、联(连)珠对、联(连)绵对、联(连)璧对、拱璧对、合璧对、合掌对、不对对、总不对对、不等对、半对半不对、回文对、回文重字对、回头对、回环对、玉环对、连环对、全首对、首尾遥对、首尾对、救尾对、燕尾对、平头对、肩头对、并肩对、齐肩对、三句鼎足对、鼎足对、鼎子对、犄角对、羊角对、走马对、虾须对、折腰对、蜂腰对、鸾凤和鸣对、燕逐飞花对、蝴蝶对、开门对、开扇对、首扇对、尾扇对、正扇对、扇面对、转类重字对、转品对、转名对、名物对、名正对、正名对、的名对、实名对、偷春对、藏春对、探春对、借春对、成语对、反语对、反复对、反义对、歧义对、巧变对、变读对、列锦对、列品对、释词对、顶释对、顶针对、顶真对、对顶对、顶接对、顺接对、顺承对、假借对、假性对、假平行对、假数对、假色对、假声对、错综对、错落对、参差对、离合对、游离对、邻近对、含境对、流水对、倒装对、倒插对、逆挽对、无情对、浑括对、问答对、辘轳对、典故对、偶然对、长偶对、长短对、贯通对、通篇对、整散对、巨细对、偏枯对、镶边对、飞白对、更容对、映比对、迭映对、形近字对、形似字对、拙形对、矛盾对、歇后对、开合对、全平全仄对、┅ ┅
古人概念名称不统一,所举280多个名称中很多可以合并,有的属于异名,也有的是大类中的小类。

2.下面具体介绍不同书籍的对仗分类: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a.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本尚书、诗经、左传,将对仗分为四类:言对、事对、反对、正对。“故丽辞(注 对偶又叫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释曰:“言对者,双比空词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此论在骈文盛行的当时虽未形成定式,但随诗的发展,到唐朝便成为一种具体依循的框架了。
b.唐朝僧皎然《诗议》:“诗对有六格:一曰的名对。二曰双拟对。三曰隔句对。四曰联绵对。五曰互成对。六曰异类对。”“诗有八种对:一曰邻近。二曰交络。三曰当句。四曰含境。五曰背体。六曰偏对。七曰假对。八曰双虚实对。”
c.唐朝李峤汲取前人艺术营养,也创作了一部属对理论著作《评诗格》。书中把对偶分为九种:一曰切对。二曰切侧对。三曰字对。四曰字侧对。五曰声对。六曰双声对。七曰双声侧对。八曰叠韵对。九曰叠韵侧对。
d.唐朝王昌龄《诗格》:“一曰势对。二曰疏对。三曰意对。四曰句对。五曰偏对。”
e.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鏡秘府論》列出二十九種對仗:
的名對、隔句對、雙擬對、聯綿對、互成對、異類對、賦體對、雙聲對、回文對、鄰近對、交絡對、當句對、含境對、背體對、疊韻對、切側對、偏對、意對、平對、奇對、同對、字對、聲對、側對、假對、雙虛實對、雙聲側對、疊韻側對、總不對對。
f.唐人李淑《诗苑类格》就“词语对偶”之法,引唐上官仪(《笔札华梁》)言曰:诗有六对,
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
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又曰诗有八对:的名对,异类对,联绵对,回文对,隔句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
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
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
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
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
五曰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如眉”是也;
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
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
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
g.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也总结了适于元曲的各类“对式”:
周德清《中原音韵》、王骥德《曲律》分别列有两句对、三句对、四句对、隔句对、重叠对、扇面对、救尾对等多种对偶格式。朱权《太和正音谱》为这些对类又分别冠以合璧对、鼎足对、连璧对、联珠对、隔句对、鸾凤和鸣对、燕逐飞花对等七种对式雅称。“合璧对(两句对者是。)连璧对(四句对者是。)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枪”。)联珠对(句多相对者是。)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是也。)燕逐飞花对(三句对作一句者是。)叠句(重用两句者是,如《昼夜乐》“停骖停骖”是也。)叠字(重叠字者是也,《醉春风》第四句是。)”
h.近人张正体先生于《诗学》一书则分对仗为“平头对、合璧对、垂珠对、拱璧对、隔句对、联璧对、互成对、实字对、虚字对、流水对、双声对、叠韵对、交股对、浑括对、假借对、同类对、巧变对、无情对、问答对、双声叠韵对”等二十种。(本书未找到“垂珠对”的解说)
j.作为当代对偶辞格研究的最新成果,暨南大学朱承平教授在搜集了374个传统偶格的基础上,总结出成系统的对偶辞格99种,著成《对偶辞格》一书。朱承平《对偶辞格》一书中,99种对偶辞格被归纳为“基础篇”、“音法篇”、“字法篇”、“词法篇”、“句法篇”、“兼格篇”、“章法篇”、“意境篇”等大类。
l.当代散曲学者萧自熙先生(已故),总结出元散曲中的对仗形式有有三十余种。他提出以下一些分类方法:
其一,按语句格式及对仗数形式
两句对:也即合璧对,相邻两句相互形成对仗:此种普遍,与诗词同。
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称三枪对,相邻三句相互形成对仗: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四维对:也即连璧对,相邻四句相互形成对仗。
联珠对:多句相对。
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俗称扇面对:由二至数联构成,大都是各组对仗各对应句各隔一至数句。如“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汤式《蟾宫曲》)
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
燕逐飞花对:三句对作一句者。
其二,按“韵”划分
同韵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末字不仅押韵,而且所押韵字相同,相互形成对仗。如“西楼高处,东城佳处”。又如“游人陌头,残红树头,流水溪头”。再如“画娥眉玉鉴遗香,伴才郎玉枕留香,捧酒卮玉容喷香,摘花枝玉指偷香”。再如“湖,如镜里;山,如画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两韵对:相邻两句或隔句句末均为韵脚,押同一韵部的两个不同的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啼翠霭林间鹧鸪,坠青丝檐外蜘蛛”。又如“风潭,百顷青铜鉴;云岩,千寻碧玉簪”。
三韵对:相邻三句句末均为韵脚,押同一韵部的三个不同的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再如“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四韵对:相邻四句句末均为韵脚,押同一韵部的四个不同的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竹节韵对:相邻两句或三句韵脚及句中节奏点均用同一韵部的不同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赋远游黄州竹楼,泛中流翠袖兰舟。”。又如:“柳屯云护城闺两岸黄金嫩,杏酣春映山村万树胭脂喷,草铺茵绕湖滨一片绿绒新”。
字字韵字对:相邻两句或三句字字均用同一韵部的不同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夫与妇壶沽绿醑,主呼奴釜煮鲈鱼”。又如:“鹭宿芙蕖,乌居古木,凫浴枯蒲”。
其三,按“字”划分
重叠字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相同位置均用重叠字,相互形成对仗。如:“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又如:“盈盈娇步小金莲,潋潋春波暖玉船,行行草书轻罗扇”。再如:“丁丁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留疏剌落”。再如:“江雨淋淋,梅垂无数金;庭树阴阴,蝉鸣不调琴”。
连绵字对:相邻两句、三句或隔句相同位置用连绵字,相互形成对仗。如:“钗飞凤凰,衾剩鸳鸯”。又如:“黄云缥缈四明山,绿水潺湲七里滩,碧桃零落双峰涧”。再如:“魂劳梦穰,为伊空惆怅;行思坐想,为伊成悒怏”。
同字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相同位置用一至数个相同的字,相互形成对仗。如:“钓桐江江上雪,泛桐江江上月”。如:“用了无穷的气力,使了无穷的见识,费了无限的心机”。再如:“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冬来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再如:“去岁观梅,折花亲赠君;今岁观梅,对花不见人”。
字形对:相邻各句相同位置用字形易混淆之字,相互形成对仗。如:“亥豕讹传,鲁鱼误辨,帝虎移形”。
其四,按“修辞”划分
回环对:相邻两句,前句末尾与后句开头相同,后句末尾又与前句开头相同,两句循环往复,但不能倒读,相互形成对仗。如:“清风伴我,我伴清风”。
回文对:相邻两句,前句末尾为后句开头,后句末尾又为前句开头,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相互形成对仗。如:“龙擒虎,虎擒龙”。
顶真对:相邻两句或三句,前句末尾与后句开头相同,各句既不能循环往复,又不能倒读,相互形成对仗。如:“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又如:“天默默阴云匝匝,云匝匝西风飒飒,风飒飒寒雁呀呀”。
反复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有一词或词组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相互形成对仗。如:“无穷名利无穷恨,有限风光有限身”。又如:“守书窗何日离书窗,瞻玉堂何时步玉堂,避风浪何处无风浪”。再如:“独言独语,不断不绝;自跌自堆,无休无歇”。再如:“几处荒坟,半全共半毁;几陌银钱,半灰共半泥;几个相知,半人共半鬼”。(刚刚按  例子乃掉字对,非反复对也。按解说,那是复字对的定义。上面的同字对便是复字对,内容与此条相同。)
其五,按“位置”划分
流水对:相邻两句、三句或隔句字面相对,一意相承,如同上源与下流,位置不能颠倒。如:“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又如:“早晨间少婢无奴,晌午后寻朋觅友,到黄昏忆子思妻”。再如:“渐渐梅开,独立黄昏待;暗暗香来,清闲处士宅”。
错综对:相邻两句、三句或隔句,对应词不拘位置,颠倒错综,形成对仗。如:“花发南枝,北岸冰销”。“花发”对“冰销”,“南枝”对“北岸”。又如:“疏林暮鸦,聚鱼远浦,落雁寒沙”。“聚鱼”分别对“暮鸦”、“落雁”;“远浦”分别对“疏林”、“寒沙”。再如:“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急,扁舟一叶”:“满江对一叶”、“扁舟对明月”、“云散对风微”、“雨晴对浪急”。
其六,按“词”划分
颜色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颜色词,相互形成对仗。如“去则去沧波中白鸥念侣,想则想瑶台畔青鸾寄语,盼则盼碧天边紫凤衔书”。
数目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数目词,相互形成对仗。如“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
方位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方位词,相互形成对仗。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人名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人名词,相互形成对仗。如:“喜陈抟一榻眠时借,爱卢仝七碗醒时啜,好焦公五斗醉时赊”。
地名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地名词,相互形成对仗。如:“知他在华阳武夷,知他在丹山赤水,知他在玄圃瑶池”。
反义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反义词,相互形成对仗。如:“雪儿飘风儿刮深深闭门,酒儿酧鱼儿脍旋旋开樽”。又如:“驱驰,尘事多兴废;依栖,云林少是非”。
借义对:一般是单一的,或借义,或借音。借义对,指的是某词的句中义与其对应词相对,非工对;借此词的另一义与其对应词相对,则是工对。
借音对:指的是某词的句中义与其对应词相对的本身来看,非工对;从借此词的同音字(多为颜色词)与其对应词相对来看,则是工对。元人散曲中借对由一元变多元,由简单到复杂,可谓五彩缤纷。
单借义对:如“小洞闲花何处,矮墙颠草谁书”。借“草书”之“草”与花对。
双借义对:如“彩绳秋千挂,艳阳三月天”。借连绵字“千秋”(后世倒读为“秋千”)之“千”的另一义“千百”之“千”与“三”形成工对(数目对);又借连绵字“千秋”之“秋”的另一义“秋冬”之“秋”与“月”形成工对(时令对)。
三借义对:如“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借“仙丹”之“丹”的另一义“丹色”之“丹”,再借“墨家”之“墨”的另一义“墨(黑)色”之“墨”,又借“玄学”之“玄”的另一义“玄色”之“玄”,所借三义形成工对(颜色对)。
特殊三借义对:如“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一句借地名“乌江”之“乌”的另一义“乌色”之“乌”,二句借地名“赤壁”之“赤”的另一义“赤色”之“赤”,三句借地名“玉门”之“玉”的另一义“玉(白)色”之“玉”,所借三义形成新的工对(颜色对)。
天文对:如“香透帘栊,藕花风渐生;影上阑干,梧桐月正明”。风对月,天文词相对。
时令对:如“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衣饰对:如“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
形体对:如“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成语对:相邻各句之对应词用成语,相互形成对仗。如“殢风月似缘木求鱼,恋风花守株待兔,下风雹打草惊蛇”。
(7)、按“篇”划分:
通篇对:整首散曲全用对仗。常见曲调有《叨叨令》、《塞鸿秋》、《白鹤子》、《寄生草》、《卖花声》、《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水仙子》、《折桂令》、《凭阑人》、《庆东原》、《天净沙》、《知秋令》等。如:“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又如:“姜太公贱卖了磻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宁辄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一联中往往含有几种对仗,尤其是词曲中,有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性对仗,如“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薛昂夫《塞鸿秋》)层次有六:(1)四韵对;(2)隔句对;(3)构成“隔句对”的流水对;(4)构成“流水对”的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5)构成“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的句中自对;(6)构成“句中自对”的文学对、人伦对。角度有三:“韵”的角度,是四韵对;“句”的角度,是隔句对;“位置”角度,是流水对。多样有十二:(1)四韵对;(2)隔句对;(3)流水对;(4)句中自对而又隔句相对;(5)数目对(三对八);(6)方位对(畔对下);(7)双借义对(借地名“黄山铺”之“黄”的另一义“黄色”之“黄”,又借地名“乌江渡”之“乌”的另一义“乌色”之“乌”;所借两义形成工对:颜色对);(8)地名对(黄山对鸟江);(9)地理对(铺对渡);(10)文学对(歌对舞);(11)人伦对(子对弟);(12)同字对(是对是)。元人散曲中两个层次、两个角度、两样品类的对仗特多;相反,单层次、单一角度、单一品类的对仗却更少些。
这么多的对法,各人角度不同,因此分法各异。如又有人这样分:
从格律、内容分:反對、正對、流水对、言对、事对
从宽严(或说按形式)分:工对、宽对、邻对、特殊对(自对、借对、错综对、隔句对、半对半不对、末字不对)
从方式分:當句對、隔句對、鼎足对、交股对、续句对、联珠对
从声韵分:疊韻對、雙聲對、双声叠韵对
从修辞分:双关对、雙擬對、回文對、叠字对、顶针对
从句式分:单句对、双句对、多句对、
从语体分:韵文对、散文对、羊角对、无情对、拙形对
还有人任按下面方式分的: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也有人只分两大类,一是用字对仗法: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对、异类对、借音、借义、掉字对、自成对、交股对;一是琢句对仗法:实句对、虚字句对、流水对、倒装对、逆挽对、错综对、意对、邻对等。
没有统一的分法,因此本书采取的分类与上面各种分法也略有不同。
杂体诗中常用到的技巧对仗有:分联对顶、拆字对、嵌字对、顶针对、疊韻對、雙聲對、叠字对、隔句對、假(借)對、同字异读对、雙擬對、回文對、倒装对、逆挽对、无情对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16

帖子

12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258
金钱
541
发表于 2022-11-11 17: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对对. 于 2022-11-11 17:59 编辑

对偶自由恋爱,对仗门当户对,对联分家立户。

点评

说的很形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11 1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8: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 发表于 2022-11-11 17:55
对偶自由恋爱,对仗门当户对,对联分家立户。

说的很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7 2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