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自我批评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以上就是成语“丧家之犬”之出处。孔夫子率领一大群弟子到了宋国,却不允许入城,只好露宿在城外,就是这样还是招来了杀身之祸。司马桓魋想趁着夜深人静将孔夫子一干人等全杀了,准备午夜时分派兵车出城。这个消息被司马桓魋的弟弟司马牛得知,连夜出城告知孔夫子,于是乎孔夫子与众弟子商量决定分头逃命,不走大路,约定在郑国都城之东门外汇合。经过一夜的逃亡,天亮以后,孔夫子等人陆陆续续到了郑国都城东门外,一个个精疲力竭、狼狈不堪。点名报数之后,发现还少了颜回、端木赐没有到。端木赐天亮的时候一边打听路一边赶路,在一个岔路处遇到一位隐者。隐者说他路过东门外时,看到一群人十分狼狈,想必就有你想找的人,于是对端木赐说了上面那段话。端木赐沿着隐者指引的路,终于见到了夫子以及众位师兄弟。端木赐上下不停地打量孔夫子,好像从来不认识一样,于是孔夫子就问端木赐为啥这样盯着自己不停地看,端木赐犹豫再三就把隐者说的那些话复述了一遍。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男子对自己恋人用情专一,可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东城门外虽然美女如云,都不如我那位衣着朴素的心上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为了下面这首拙作《云》而铺垫,因为很多诗友读不懂。
相随去鲁遮周道, 一众之齐遏九韶。 郑国东门多美女, 不知夫子似唐尧。
从字面来看就是孔夫子周游列国,去鲁、之齐、到郑,与“雲”有何关系呢?
“相随去鲁遮周道”——仁道。孔夫子在鲁国无法实践“文王之道,周公之礼”的政治理想,不得已离开鲁国。 “一众之齐遏九韶”——乐教。孔夫子在去齐国的路上,听到一群乐师演奏《韶》乐,原本大雅之乐时下只能在民间演奏了,失传只是迟早的事儿。
“郑国东门多美女”——诗教。用心专一,用情专一——都是君子风范。
“不知夫子似唐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些美女怎么会知道眼前这位狼狈不堪的老者就是贤圣如唐尧一样孔夫子呢?孔夫子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其实就是追逐“富贵”这朵“雲”。
蛙兄自称将《诗经》每晚都置于枕边,其实就是每晚枕着睡,该不理解的还是不理解,当然书置于枕边另外的用途或许是催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