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6-8
威望281
金钱1111
贡献655
高级会员

威望- 281 点
贡献- 655 次
金钱- 1111 枚
|
《又呈吴郎》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我
大荒离乱比相邻,肯为轻薄贫甚人。无食无子堪如此,辛酸辛苦择何亲。萧条隐忍留宽路,只叹伶俜恐惧真。莫怪皇恩修葺远,斜风细雨各沾巾。
写清贫的诗很少,试着写一写,果然难写。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也是诗人杜甫人生当中的转折点,从以前尚可糊口,沦落到居无定所、一无所有。四十八岁时,杜甫漂泊到成都,日子过的紧巴巴,每天喝点米粥,吃点亲手挖的野菜。
这一年秋天,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叫,从诗句“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中,足以看出究竟穷到何种地步。古代文人都有傲骨,自尊心特别强,杜甫也不例外,但凡有一丁点办法,绝不开口求人。
听着孩子哭声,身为父亲的杜甫心如刀割,思考整整一个晚上,决定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许银两度日,为此写下一首诗,到处辛酸苦辣,字子让人落泪。《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诗名非常拗口,笔者略微解释一下,杜甫原本打算跟姓崔的好友借钱,但崔公子距离太远,当时不能转账,就让杜甫向在彭州为官的彭先生求助。由此可推断,杜甫与彭先生交往不深,只是普通朋友,甚至素不相识。
杜甫是个老实人,没有左右而言其他,直接写了这首20字的诗,开头就说明自己的处境,希望彭先生施以援手,帮他度过难关,字字让人落泪。不世出的大文豪,居然如此穷困潦倒,实在是上天之不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