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精华2
注册时间2021-7-1
威望1234
金钱10417
贡献7955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威望- 1234 点
贡献- 7955 次
金钱- 10417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8 0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什么是格律诗,大家的见解可能有分歧,我这里所谈的格律诗是广义的,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只要是依照一定的规则写出来的诗,不管是什么诗体,都是格律诗。举例来说,古代的词和散曲可以认为是格律诗,因为既然要按谱填词或作曲,那就是不自由的,也就是格律诗的一种。韵脚应该认为是格律诗最基本的东西,有了韵脚,就构成了格律诗;仅有韵脚而没有其他规则的诗,可以认为是最简单的格律诗。在西洋,有人以为有韵的诗如果不合音步的规则,应该看成是自由诗(例如法国象征派诗人的诗);又有人把那些只合音步规则但是没有韵脚的诗叫做素诗(歌剧常有此体)。我觉得在讨论中国的格律诗的时候,没有这样详细区别的必要。。。王力
王力:什么是格律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百度
看看百度的格律诗和王力所谈的广义格律诗是不是混淆了?这么一混淆是不是齐梁体、古风也成近体了?
所以,偷换概念而论误导一下还是不难的
答讀者問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骈体文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王力这里的格律是狭义的,即近体律
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齐梁体是律诗之源,‘’只是技巧,不是格律‘’,这个格律应是包含了格式、声律、法律【即规定】意义的,所以,近体律诗跟齐梁体的区别之一便是技巧和规定之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