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9|回复: 34

[理论] 雅言和正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

[复制链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发表于 2022-9-30 10: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晋如
       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辞世之前,在301医院对著名媒体人高晓岩先生说了四点意见:
       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二、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季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
      三、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
      四、“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四条意见,都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复兴有关,这位可敬的老人,不久辞世仙游,四条意见可以看作是季先生的临终托命之言,不容等闲视之。
       中华文明是传承最久且惟一从未间断的古典文明。而所以如此,则是靠的雅言与正体字。所谓雅言,是指从夏朝开始,一脉传承直至清代前期的官话系统。中国从古即是一疆域辽阔、文化形态多样的国家,为了便于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不得不在极早的历史时期就规定统一的雅言,以便于交流。《论语》上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是鲁国人,平时说话用的是当时的山东话,但讲课授《诗经》、《尚书》,以及行礼演礼之时,却必须用雅言,以体现对高雅文明的尊敬。而不用雅言所记的文献资料,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已感慨“搢绅先生难言”——有学问的先生也看不懂了。
       雅言包括相对稳定的语音系统和超稳定的文言词汇语法方式。一样文化,既要能在空间上传播辽远,又希望它能在时间上延续恒久,就不能不采用雅言系统。各地方言土音,互难交通,但因为雅言的稳定性,保证了中国文化共同体不易分裂、破碎。汉代《说苑》一书记载,楚国的贵族鄂君子晳到越国公干,有舟人见而慕之,歌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木玄)泽予昌州(飠甚)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晳召通译以楚语翻译过来,则是:“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如果我们只看越人的原词,简直像天书一样无法辨识,因为那是古越语的记音,但读了译成雅言的诗作后,才知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短歌,两千多年来,我们阅读起来也没有太大障碍。
       雅言在日常使用中,采取的是语文分离的原则,即是说,平常说话和书之竹帛采取不一样的语法词汇系统,说话用白话,作文用文言。现代人受白话文运动“我手写我口”思想的影响,会觉得古人简直是自找麻烦,却不知白话变动极大,而文言却超级稳定,正因古代人语文分离,中国文化才能绵延不绝。今天我们读孔子时代的文献,凭借古人的注疏,几乎没有任何困难,但读《尚书》就会感到十分艰难,就是因为《尚书》记载了很多古时的口语,那些用法在后来逐渐消失了。同样的,用口语最多的元杂剧,今人读起来却是最难的。
       雅言的语音严守平上去入四声,古人又由四声抽象出包括全部阴平、阳平声调的平声字和包括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的仄声字,把这一规律运用到诗文的创作中去,使得中国古代的诗文都具有可诵可吟的音乐特性。但宋元以后,北方很多地区入声字消失了,使得汉语只具有三个音调(阴平阳平都只是平声,是一个音调),显得单调很多。入声词发声急促有力,有学者认为是“汉语之骨”。如果请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北方人,分别用家乡话念一下岳飞的《满江红》,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南方人念的更有力,更符合原词的感情特质。这就是因为原词用的是入声韵,只有念出这些入声字,才能充表现出词的声情。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当时通行的官话也还是有入声字的,民国以后的“老国语”,也保留了入声字,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保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可惜1920年以后,政府推行新国语,取消入声,人为造成与古代文化的割裂,从此以后,方言中没有入声字的北方地区的人,要学习古典诗文,就得付出比南方人多十倍不止的努力。从孔子开始,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读书人都通过诗教启蒙,学习中国文化,首先从学诗开始,但雅言消失后,“兴于诗”的传统再也难以恢复,这是中国文化躯体上斫深见骨的伤痕。
      与雅言一道被消灭的还有正体字。正体字是汉文字成熟以后的超级稳定的文字系统,中国古典文献,绝大多数都是靠正体字记载下来的,说中国文化主要依靠正体字传承,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正体字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符合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六书原则,每一个字,不仅是记音的符号,更有强烈的教化意义。比如“仁义”的“仁”吧,它本来写作“上身下心”或简写作“忎”,是形容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与完成,改写作“仁”,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有“相亲爱”的意思,强调人不仅要自己完成,更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人,相亲相爱。儒家经典《中庸》有这样一番论述:“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以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天地之性,能尽天地之性,则可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即与天地叁,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的意思。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就是“仁”的最完备的解释,这个字左边是亻,右边二划代表天地,正是与天地参的意思。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番道理在,体现出古代圣人造字的良苦用心。
       正体字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汉字书写既不规范更不稳定,直到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都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规范。经秦始皇书同文的强力推动,汉字才算稳定规范下来。此后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书,汉字的变化只是在字体上,再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动。两千年来的传世文献,都是用正体字书写而成。但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人们不但对雅言、文言恨之入骨,对承载了民族文化记忆的汉字也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头口号。一些掌握话语权的人认为,文字是记录语音的符号,人类文字的发展都要经过由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的过程,因此只有表音文字才是汉字发展的未来。这种见解是极其无知的。他们不懂得,凡是由一个民族原生的文字,一定是象形的或者表意的,只有一个民族本无文化,被其他民族殖民,或者作为野蛮民族征服文明的民族之后,才会造出表音文字。汉字是音、义兼表的文字,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教化功能举世无双,毁灭汉字以后,哪里还会再有中国文化?没有中国文化,哪里还会有中国人?要知中国人从来都是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统概念。
       新文化派的另一种思想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他们不懂得汉字背后的文化信息和教化功能,以为文字只要日常交流就可以了,推行汉字拼音化、以及为了拼音化的最终目标而首先推行简化字,都是为了这个缘故。实际上,《论语》里早就说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是通过教化提升贩夫走卒辈的文化,还是迎合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而把文化往下拉,这个答案本来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可惜历史却选择了一条让文化堕落的道路。从白话文运动和简化字推行之后,青年一代如非经过严格的训练,无法顺利阅读中国文化的传世经典,整个社会的文化也愈来愈堕落无底线,中华文明不再有礼乐教化的文化优势,文怀沙、南怀瑾这样的不学无术之徒,横行一世,于丹、余秋雨这样的浅妄之徒,显荣一时,这就难怪如季羡林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要为故国文化招魂了。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17: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好文。立论,阐述脉络清晰。理论与实践在文化传承中都重要。字要可繁可简,不要以繁代简,更不要以简代繁。繁简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四声是一种规范,不是其全貌,有如简体字,识音最终还是从法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30 23:02 编辑
尘与沙 发表于 2022-9-30 17:32
一篇好文。立论,阐述脉络清晰。理论与实践在文化传承中都重要。字要可繁可简,不要以繁代简,更不要以简代 ...

嗯,恢复繁体字是不切实际的,但不认识繁体字却是可悲的,譬如皇后是皇后,後来是後来;又譬如头髮是头髮,發现是發现,简体字都是发就弄混了,碎萍兄的‘斫桂风高冷,广寒发愈苍。’若用繁体字写成‘斫桂风高冷,广寒發愈苍。’的话蛙兄就不会有难道“广寒”会有头发吗之质疑,其余不胜枚举,可见,正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 这个立论是对的,也很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0:5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0:28
嗯,恢复繁体字是不切实际的,但不认识繁体字却是可悲的,譬如皇后是皇后,後来的後来;又譬如头髮是头髮 ...

头髮的髮,也不是这个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0:5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0:28
嗯,恢复繁体字是不切实际的,但不认识繁体字却是可悲的,譬如皇后是皇后,後来的後来;又譬如头髮是头髮 ...

关键發是动词髮是名词。我不会认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1: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0:52
头髮的髮,也不是这个发。

所以简体字虽很适应普及基础教育却不利于历史文化一脉的传承

2345截图20220930205750.png
2345截图20220930205746.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0:54
关键發是动词髮是名词。我不会认错。

没有让你认错的意思,碎萍这联就不对仗,用词也可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1:0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1:03
没有让你认错的意思,碎萍这联就不对仗,用词也可榷

握手,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1:0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1:03
没有让你认错的意思,碎萍这联就不对仗,用词也可榷

我说的认错,是辨认错误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086
贡献
29152
金钱
3603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简化一些,符合演化历史。对于原始含义、起源不同的汉字,简化合并的确不合理。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似乎是金池长老写的。

俺觉得,小学、初中,可以规定学习一定数量的繁体字,特别是日常一些常用的汉字。至于大量学习,也不必。对于将来从事文史研究的年轻人来说,需要自学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30 21:35 编辑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1:08
我说的认错,是辨认错误的意思。

“风高冷”的高是大的意思,如风高浪急,而冷是寒之意,所以,“风高冷”与“纳秋凉”冲突了此说是对的;但广寒发愈苍是否属辨认错误就可榷了,广寒之广是阔的意思,换句话来说即是到处之意,所以广寒代指月亮,是月亮广寒宫的省称,如果说碎萍是按语素为单这个思路的话,广寒发愈苍便是到处的寒冷让抒发越显苍茫。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广寒已成固定词,是否还能分割开来适宜语素为单值得探讨,至少,我认为是不适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9-30 21:11
汉字简化一些,符合演化历史。对于原始含义、起源不同的汉字,简化合并的确不合理。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似 ...

金池长老要是有此等国学底蕴的话我还真舍不得离开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门提督 发表于 2022-9-30 21:11
汉字简化一些,符合演化历史。对于原始含义、起源不同的汉字,简化合并的确不合理。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似 ...

最后一段是胡马对新文化运动的尖锐批评,即便名如鲁迅也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所以,胡马之论并没有说错,那个时期的文化倾向确是为推动日常交流的普及教育运动,为了汉语拼音化的最终目标而首先推行简化字,最终全面汉语拼音化,可惜,历史给新文化运动开了个玩笑,全面汉语拼音化是不可能的了,但推行简化字却成了法定意义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2:1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1:51
最后一段是胡马对新文化运动的尖锐批评,即便名如鲁迅也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所以,胡马 ...

但也别忘了,解放之后识字率上升如此之快,与简化字的推行不无关系。老百姓识字率的提高大大解放了生产率。这也应该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2: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1:51
最后一段是胡马对新文化运动的尖锐批评,即便名如鲁迅也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所以,胡马 ...

在这之前,识字的人与不识字的人,阶级固化非常严重,大大限制了社会的进步。也许五四时候的干将们,忧心的只是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9-30 23:10 编辑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2:17
但也别忘了,解放之后识字率上升如此之快,与简化字的推行不无关系。老百姓识字率的提高大大解放了生产率 ...

没想否认简化字的作用呀,跟现行法律法规对着干岂不是犯傻

简化字是跟随汉语拼音的改革之脚步的,汉语拼音化在前,民国有老民国语和新民国语,老民国语有入声,入声并为七部,新民国语正则取消了入声,但也明确读写古诗词必须保留入声,入声为非正则;新中国后汉语拼音再度改革,入声完全在普通话系统中取消,随之的是简化字,简化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并通行了十年之久,八十年代被国务院明令取消,恢复回第一次简化字方案,即现在通行的简化字。

雅言和正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别忘了根本就行,现在而言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都不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2:21
在这之前,识字的人与不识字的人,阶级固化非常严重,大大限制了社会的进步。也许五四时候的干将们,忧心 ...

大抵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22:4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2:44
没想否认简化字的作用呀,跟现行法律法规对着干岂不是犯傻

简化字是平衡之后的产物。都做出一定让步,如果没有汉语拼音化,也许,我手机都无法输入汉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2: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9-30 22:48
简化字是平衡之后的产物。都做出一定让步,如果没有汉语拼音化,也许,我手机都无法输入汉字。 ...

以前用五笔输入法的时候都不会无法输入汉字,何况今天的智能机,手写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6

帖子

6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2
贡献
164
金钱
280
发表于 2022-10-1 0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先生的“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应该而且可行。
    其余那三条,做起来怕是不大容易。
    可惜了先生的一片苦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6

帖子

6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2
贡献
164
金钱
280
发表于 2022-10-1 07: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雅言和正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无法留住了,现实就是如此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门遁乙 发表于 2022-10-1 07:44
即便“雅言和正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无法留住了,现实就是如此无情。 ...

受现代汉语的强烈冲击,难以留住是肯定的,但不是无法留住,提倡国学振兴的今天,一如诗词格律,有志者还是大有人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09: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门遁乙 发表于 2022-10-1 07:41
季先生的“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应该而且可行。
    其余那三条,做起来怕是不大容易。
    可 ...

第一条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第二条主要是书写上的问题,不过,于今之网络时代,繁简转换极为方便;第三条主要是阅读问题,都不想去读繁体字古籍的话,长此以往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可能动摇的

无论怎么说吧,中国文化的根基是雅言和正体字这一点是没错的,有志于国学振兴的人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也不能不尽量多去阅读一下繁体的古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6

帖子

6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2
贡献
164
金钱
280
发表于 2022-10-1 0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1 09:16
受现代汉语的强烈冲击,难以留住是肯定的,但不是无法留住,提倡国学振兴的今天,一如诗词格律,有志者还 ...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将来更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门遁乙 发表于 2022-10-1 09:53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将来更完。

也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1 1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9-30 22:59
以前用五笔输入法的时候都不会无法输入汉字,何况今天的智能机,手写都行 ...

如果繁体字,你手写个试试?即便简化字,手写也不如其它输入法快,即时对话,就是要快,否则思想就不连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0
贡献
22373
金钱
266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1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0-1 09:27
第一条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第二条主要是书写上的问题,不过,于今之网络时代,繁简转换极为方便;第 ...

我到是赞成这样的观念,以简化字启蒙,孩子到一定大岁数,在循序渐进地恢复繁体字。就像我们大多是诗词爱好者一样。在孩子中实行繁体字或古文考级制度。工作单位认可考级证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998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21
贡献
11015
金钱
14008
发表于 2022-10-1 1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0-1 10:19
日前台湾国民党提出三个统一条件,其条件之二就是:大陆取消简体字,统一采用“正体字”(即繁体字)。早不 ...

取消简体字是不可能的。可以讨价还价一番。
我觉得,从小学课本起,一个字的繁简两种写法应该同时教,不应该忘掉繁体字。重要正式的场合书面文字以繁体字的形式表达。平常日常文字用简体字。
就算英文字母,也有大小写两种写法。一篇英文,如果都用大写字母,看起来也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九州雅集柳岸听风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05
贡献
11880
金钱
1504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1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0-1 10:28
如果繁体字,你手写个试试?即便简化字,手写也不如其它输入法快,即时对话,就是要快,否则思想就不连贯 ...

中国是象形文字。从图形出意思,整合了图形和发音,看起来反应很快。读起来的话,口语的反应还是很快,读高级文字比如典籍,反应不是那么快。这个没办法,就是文字的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8986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3
贡献
9693
金钱
126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10-1 10:36
取消简体字是不可能的。可以讨价还价一番。
我觉得,从小学课本起,一个字的繁简两种写法应该同时教, ...

跟那个白痴废啥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1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