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1|回复: 12

冬组 沧浪诗词学院楹联一期高级班毕业论文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3027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楹联副首版兼曲一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07
贡献
3147
金钱
5172
发表于 2022-9-30 09: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组  沧浪诗词学院楹联一期高级班毕业论文

晴空飞燕校长辅导时提出如下要求:
毕业论文
写出学联的心得体会,或作专题论述 列举自己满意的对句。
论文的结构,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或总分总。
总之论点明确,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充分,层次清楚。

沧浪诗词学院楹联一期
2022.9.30


9109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雅风文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778
贡献
47690
金钱
717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9-30 09: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学习楹联的体会
文/冬01—青山笑看人生
     “楹联”这个文体名于我并不陌生。四年前,参加国粹杯中华诗词楹联大赛,怱忙看联律通则后,犹如赶鸭子上架,参赛作品《退休快乐》楹联意外获二等奖。但直到此时,实际上我对楹联基础知识了解还甚少。
      今年三月,沧浪诗词学院楹联班一期招生。我幸运成为其中一名学员。通过数个月的学习,在各位老师授课、辅导和帮忙下,本人对楹联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创作楹联水平也有所提高,全部完成了作业和参加每日对句练习。其中6副成联,20余副对句(联)入选学院微刊,还自创楹联150副。这些小小的进步离不开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现就我对楹联学习和创作谈点粗浅认识,若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正。
一、爱好产生动力
      退休后,栽花种草,赏月吟诗,修心养性,兴趣盎然。在律诗创作中,颌联,颈联对仗不工,问题多多。学楹联可以弥补此问题。有了爱好,产生动力,没时间就挤时间,有困难就克服困难,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和实践中提高,达到预期效果。
二、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对句,首先要正确断句析联,看看出句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前四后三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上联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在对句时下联的相应位置上,也要用上相应的修辞手法。在完成一副对联后,要从格律、结构、意境、炼字等方面进行检查,反复修改。
      成联除了对上联和下联当句做好布句,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立意,对两句话的选象,构句做出全面的安排,使上下联既对举,又意联,上联要为下联做好引导和铺垫。在上下联的前后各部分依序体现脉络贯通。举例如下:
自题联
青松立地,翠竹撑天,好名扬万里;
黄菊凌寒,红梅冒雪,香玉醉千秋。
上联竹松顶天立地,下联菊梅不怕寒雪。体现坚强意志,浩气凛然的崇高品质。
三、铁棒磨成针
      本人年龄68,又患有白内障。由于岁数大,记忆差,语言基础差,还要注意眼睛,学习困难可想而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为学好楹联,一是将每一课的讲义(打印出来,二是购买楹联的相关书籍,三是加入中国楹联学会,四是反复练习。尤其是参加楹联班每日对句练习,班群交流,通过反复练习,成效显著。学院微刊优选对句20余副,成联6副。以下佳对(联),与大家共同分享。

出句:长亭一别诗心廋【山水乐】
对句:古道重逢画面新【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一缕斜阳呈七彩【山水乐】
对句:千重赤叶染三秋【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醉卧空山云作被【山水乐】
对句:吟观绿树竹为邻【青山笑看人生】
(第11期优选对句)

出句:春风十里融诗味【馨香落凡】
对句:暗柳千条系客心【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一池春水一池月【馨香落凡】
对句:千朵桃花千朵霞【青山笑看人生】
(第10期优选对句)

出句:笔点长空书雁字【晚秋】
对句:菊开古苑绘秋声【青山笑看人生】
(第9期优选对句)

出句:如能世外修仙骨【听雨】
对句:亦可人间炼佛心【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淡淡花香留墨客【听雨】
对句:声声鸟语醉佳人【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小字题成无处寄【听雨】
对句:芳心写尽有谁知【青山笑看人生】
(第8期优选对句)

出句:几行小字倾心意【浅念】
对句:一首长诗寄友人【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十里烟霞迷古渡
【浅念】
对句:千帆云水带斜阳【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若问世间情几许【浅念】
对句:才知天下意无穷【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古今多少痴情句
【浅念】
对句:天地万千热血心【青山笑看人生】
(第4期优选对句)

出句:寒蝉空噪晚【晴空飞燕】
对句:霜雁远征程【青山笑看人生】
(第2期优选对句)

出句:野旷芦花白【青山笑看人生】
对句:天空北雁翔【青山笑看人生】
(学院2022年度联赛优选对句)

以其中二联为例,谈谈如何对句和成联。
其一、
对句:一池春水一池月【馨香落凡】
对句:千朵桃花千朵霞【青山笑看人生】
出句立意是写春景,对句也要围绕春景来对。千朵桃花对一池春水,千朵霞对一池月,数量词对数量词,还是隔字对,很工整 。
其二、
出句:野旷芦花白【青山笑看人生】
对句:天空北雁翔【青山笑看人生】
这是联赛的题图联。图片有一群大雁在天高飞翔。地上一片雪白的芦花。芦花白,是秋景;雁飞,应是北雁南飞,也是秋景。于是立意是秋天的风景。天上北雁,地下芦花,物象选好了,成联也随之而出,天空对野旷,北雁翔对芦花白,工整。
四、掌握六要素绝非易事
      根据《联律通则》规定,应遵循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率对拍,平仄对立,形成意联六个规则(即要素)。正确理解规则,创作一副好对联,绝非易事。
     例如 9月24日成联练习题图《盼君归》,我的对句是:
蒙古包前,姑娘盼,白马王子几时返;
五云楼上,脂粉香,青衣俊郎终日迷。
      在高级班群发贴后,班主任沈曦等多位老师指出七字句失替了。上比:马、子;下比:衣、郎。王子,俊郎都是人呀,白马喻,青衣,穿青衣的人。
     本人自以为是:从不同角度写的,何来失替?
白马王子几时返;
仄仄平仄仄平仄
青衣俊郎终日迷。
平平仄平平仄平
白马王子对青衣俊郎
前者姑娘心目中的人。
后者已变成在外寻乐的那个人。
     扬扬老师耐心讲解:
三分句上联句脚:
正格:平平仄
变格:平仄仄(尽量避免不要仄仄仄)
四分句上联句脚:
正格:仄平平仄
变格: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三种都可以(就是不能仄仄仄仄)
   青山笑看人生, 没有说你的意不可以,说的是二四六位置平仄要交替。
二位置马和四位置子是不是都是仄声?下联衣和郎是不是都是平声?那么就是失替了。失替,是上联或者下联之间二四六位置上的字没有平仄交替。
      本人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错在何处,修改如下:
盼君归
蒙古包前,姑娘盼,白马王孙何日返;
五云楼上,脂粉香,青衣舞女十年迷。
     扬扬老师认为:不过这个图用舞女不太合适,迷可否改成痴。
     最后修改成:
盼君归
蒙古包前,姑娘盼,白马王孙何日返;
五云楼上,脂粉香,青衣艳女十年痴。
      从上可知,创作楹联不仅要全面,深刻理解规则,还要具备一定的律诗知识,语言文学知识,丰富的社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拜恩师学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即将毕业,依依不舍 。再次感谢校领导,班主任,组长及同学们的教育、指导和帮助。最后题联一副,感谢恩师:
《楹联班毕业抒怀》
三时晚夜,恩师上课,传输八斗才,养成千里马;
十月寒窗,学子求知,跨越三门坎,满载五车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2
贡献
49
金钱
81
发表于 2022-10-1 16:2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香落凡 于 2022-10-11 19:45 编辑

楹联学习之我见
冬15一从大山中走来
有机会进入楹联班学习,几个多月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想在楹联学习的这段日子,心中有太多的感慨,从一个初学者,成长到了现在,这一路上,老师们的耐心辅导,同学们互相鼓励,这点点滴滴塑造了我,即将毕业了了!   说来对联,现在的我只是刚刚敲开门的小学生,对联虽然只是短短两行字,却融入了诗,词的柔美,婉转,豪放等众多情愫,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几个字里,彰显的淋漓尽致,在慢慢的领悟中,修炼了自己的情操,涵养,正所谓联品如人品,在学习楹联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的提高了自己本身素质。那么来说说我的一些体会吧!对联有几个必要的步骤,一、基础 对联基本六要素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就是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上联是五言,下联就对五言;上联是七言,下联就对七言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的词或词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或结构。 结构相称:上下联语句中语法结构尽可能相同。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节奏相应:上联节拍停顿处,决定了下联也要在这个位置上停顿,也就是节拍一致。 平仄相谐:上下联平仄相反,句内平仄交替,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 内容相关:内容相关,意境对等,不能各说各话,必须充分理解上联的意思才能应对。 二,意境 对联虽然只是两行字,它却能浓缩一个整体的故事,或者可以穿越千年,或者可以把人生百态都用两行字形容出来,嬉笑怒骂也好,真情流露也罢,动人的两行字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的淋漓尽致。三、关于对句 1、对句: 古风教学以流水对为主。流水对的特征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对句一是对出句的解释,二是接出句的怎么样。流水对的句子一般存在有顺承(连贯)、递进、条件、假设、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八种关系。上承下接,关系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第一步:析联。   析联,这是初级就学过的,是对句的重要环节。析联包括断句,分析平仄,分析词性词意,分析词组结构等等。最最重要的,就是在分析了词性,了解了词意之后,我们还要结合全句之意来看,看出句者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理解词意,还需要透过字面看本质。听话听音,要明白出句真实的含义,你就必须用心去领悟。析联完成后组织对句时要认真造景,造意,造句,布局,谋篇,立意,修辞。用合适的字,来表达你合适的意,并且,把文字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立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与出句意境相谐。造景造句选择物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语境相谐。一个物像本没有情感,但通过修饰,物化到我们个体的情愫里面,加点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为我们的心情找个出口,就成了一个带有主观意识的词,我们应对的时候,也必须找到相应的词意来回扣出句的意。应对的时候要注意上下联的关联,必须做到内容相关。对联对联既对又联,如果不关联(就是隔了),就不能叫对联。  析联的目的是为精准地解读句意,从而应对出与上联契合的下联。当然,这个时候就要判断句子的语境、色调,从而避免出现景隔,时隔,意隔,情隔的状况。一个好的对句,是对出句的拓展、延伸、补充和完善。其实,一个好的对句,是不容易的。首先,一个句子出来,就限定了内容、字数、格式。你既要考虑到这些,还得与出句浑然一体,这就比成联难一些了。而解析联意,又是难中之难,是一切对联的开始。解析联意,能更好地领会出句的意和境,这个意,有表面上的及深意,这个境,有表面的及语境。如果没读懂上联,对出句一定好不到那里去。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无析联不对句。。‘第二步:找准切入点和关联点。      切入点是在上联中找到一个适合主题的一个点,来拓展上联现有的情,景,人,物。这个点必须能够使上下句衔接起来,可以是互相映衬,补充说明,承接流转,对比选择等衔接方式。找到切入点以后,就可以从切入点切入,选择合适的物像、运用合适的字词、以及合适的修辞等来组织语言成句。而关联点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立意,对句所选择的物像和关联方式都是为了表达句意而精心挑选的。,而写联重要的一步,是我们要确定整体的立意方向。如果是一副名胜联,我们要确定是要写景还是要抒怀。如果是一个人物联,我们要从 他的感情和生平所好等等来入手,也可以上联写景,下联言情。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关联点是上下联有联系的地方。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上下片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 对联,就是一首浓缩的小诗,不要束缚自己的思维,只有思维灵动起来,你的句子才不会死板,这个跟平时的积累和练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可以放开,但是,作为对联基本的平仄交替是必须要把握的,压韵还是要把握的,出对句的立意炼字也是很关键的。出句对句的立意和切入我们还要多和老师们学习下,思维要有灵活性,词组要说了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毛病还不少,我会在以后得日子里多多练习,争取跟上老师们的脚步,我时刻记着老师们的教导,四心,三多 四心:细心,静心,耐心,恒心三多:多看,多思,多练 老师们说过,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在这几点上,我还有很多不足,在学联的道路上,我会谨记老师们的教导,做到这几点,争取写出好的楹联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燕赵诗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80
贡献
12029
金钱
14801
发表于 2022-10-2 15: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林晚景 于 2022-10-2 16:33 编辑

学习对句的一些体会
冬18~枫林晚景

秋,一个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沧浪楹联一期的毕业,收获了不一样的硕果。非常感谢沧浪诗词学校,感谢楹联一期的各位老师。向你们敬礼!是你们无私的奉献,辛勤的教导,为我们创建了这个学习的平台。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认真努力的学习精神鼓舞了我,在患病期间能坚持听课,完成作业。下面就我在学习对句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回顾一下。
一般说来,对句有以下步骤:析联;立意;布局;取像;构句;炼字。


一、析联就是对出句进行分析:
1、对句人要先对出句做出分析和解读,掌握出句人的立意和情感、意境、以及出句的断句,平仄,词性,和结构这些对举要素的特征。


2、析联的步骤:


1)、意联要素的析联:判明出句的词语与典故的意义,寻找对句的切入点。
2)、对举要素的析联:断句,平仄,词性结构。
(一)断句分析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帮助确定出句的句意。
枝山为了教训一个吝啬的富翁,给其新宅题了一副楹联。他边吟边写:"此屋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富翁听了颇为得意,来宾们却个个窃笑。因为不断句的话,这分明就是"此屋安能久住?主人好不悲伤!"这就是不同的断句,让对联产生不同的意境。
再举一个例子:古时候有个秀才出身的员外,自命不凡。他夫人过六十大寿,为了考验苏东坡。他是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副对联:“这个女人不是人,三个儿子都做贼“,苏东坡路过此地时,老员外把苏东坡请到了家里。指着那副对联说道:”我这幅对联写得实在是不好,还请苏学士赐教。”苏东坡在对联上又加了几句,于是一副新的对联就出来了。”这个女人不是人,好似仙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做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本来是不太吉利的对联,苏东坡加了两句以后,成了吉利的对联,前一句看似在骂人,但加上一句,却是恰到好处的夸赞了女人的不一般。



2)确定句式和适用的格律。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词格),百二秦关终属楚;(诗格)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词格)三千越甲可吞吴。(诗格)


3)便于判断词组和句子结构。例如:
三尺巷中/存礼让【老歌】
专名名动动动[定中][动宾]定主谓宾
三尺巷/长存礼让【舰长】
专名副动动动主谓宾
不同的句式,“三尺巷”的语法作用不同。
(二)平仄的分析:
1)出句用古音还是今音,检查出句有没有今平古仄字,今仄古平字。或平仄通用字。
2)协助确定字义和词组,句子结构。判断出句是上联还是下联。
3)协助判断词性、词义和结构,帮助理解句意。
例如:挑担山云/轻唤渡【联友】
            平仄平平平仄仄(古今音同)
按照二四六分明的格律要求,“担”应该读仄声。而读仄声的“担”,是名词或量词。因此,“挑担”是“动+名(量)”的词组形式,这种形式是动宾结构。
例如:拄杖两头担日月【集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拄杖:拐杖。这个出句的“担”,按照格律是平声。而平声的“担”是动词。在句中作谓语

(三)词性结构
    1、词性分析:分析词性,必须根据出句的具体语境,尤其是有多义性和词性兼类的词,同时也要考虑词性的活用的影响。
    2、结构分析:包括句法分析和词法分析 两个层次。作用是判明出句的句子成分和词组结构。是否倒装或省略 为对句实现结构对应做好准备。
1)句法分析:
A、抽取主干法,保留主谓宾,省略其他部分。
B、补齐成分法:是对句中省略的成分补齐。
C、还原语序法:诗词联都常用诗家语的语序。可以用还原语序法来理解句子。
2)词法分析:是根据断句和所述句法分析,判断词组的结构。
2,修辞手法分析。
:挑担/山云/匆/唤渡
此出句采用了借喻修辞,“山云”是不可能“挑”的,“挑担山云”不是作者实际的行为,而是以“山云”比喻作者悠游自在的心态。
如改为:挑担/山柴/匆/唤渡
这样就是实写陈述,没有修辞,意境大相径庭。




二,立意,
1、立意是什么,就是赞美什么,抨击什么,直抒胸臆还是婉转舒情。 对句必须在出句的主题范围内做出呼应。
2、为什么立意?
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立意决定了风格和水平。
例如: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立意是青山不老,细水长流,对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把青山比作千年画,流水比作万古琴。不用墨,无琴弦,赋予最形象灵动的神韵。


3,对立意的要求,
1)正确,这副对联完全符合立意正确,所确定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2)鲜明,这副对联的鲜明之处是赞美主题?婉转抒情。
2)这副对联集中,不包罗万象,集中山水,琴画范围内。力求精确的表达主题。深刻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构思新颖,主题表达的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给人以启示。
三,谋篇
谋篇是指对作品的整体结构做出规划,对句人除了要根据出句的主题、立意、语法特点、修辞方法等由前面所介绍的析联、选择应对方式外,还要讲究谋篇布局。
1、大断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山静水流开画卷;鸢飞鱼跃悟天机
出对句的前后两大部分是比喻关系,前四为本体,后三为喻体,省略了喻词。前四营造氛围,后三表立意。前一部分为后一部分营造一个氛围,后一部分是表达作者的褒贬,及立意。


2、单句联的谋篇。
单句联的后一部分是表达作者的喜爱褒贬,前一部分是为表达立意作铺垫。
例如:鹦鹉能言争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
这副对联是宋代诗人王禹偁,七岁的时候,有人在太守宴席上,出了一个上联,大家都对不出来工整的下句。而王禹偁就对出了“蜘蛛虽巧不如蚕”的下联。
这个下联最巧妙的不仅仅是对仗的工整,更主要的是表达了一种价值判断,表达了王禹偁心中的一种信念,一种要像蚕一样有益于家国社稷的信念。


这就是谋篇的技巧,以四种东西(禽和昆虫)两两相似的生活习惯作为线索,以表达一种价值观为主题、事物、事件、为发展过程,理清脉络,有条理的贯通在里面。
4、照应,前后呼应,对句要扣回主题。
四、选象即选材,指选取最适合表达对句人情感的意象,而意象又常常寄寓于物象中。
    1、取象的方法:对句的取象,要根据出句的意境、对句的立意,确定对句应选择的意象,使之能景物相容,情感相融。
    例如:
         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
          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考场用蜡烛来计时。
取象是:蜡烛、试卷、举子、试官。
对句要强调的:工、稳、贴、切、新、奇。这些要求,在这副联上充分体现出来。


五、构句
1、完成取象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出句”的要素。用动词、形容词、虚词等,把所选的意象串联起来,完成对句初稿。
例如: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
           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取象是雨和霞。细和红。如和似。织和裁,何和无。形容词、动词,虚词全用上了。




六、练字,精细,锤炼推敲。简练精美,形象生动。,精确表意,形象描述主题,方有效的丰满意境。
下面是我的作业:  为家乡题联
题农安县
魅力农安,耸辽时宝塔,风铃追溯千年,烽火硝烟黄龙府;
沧桑重镇,拓史前地城,玉器证明远古,左家遗址五台山。
开始沧桑重镇,这四个字,很费心,农安县城是辽金时代的重镇,如果用古镇贴切,可是第三句的远古必须要用的。用什么词修饰重镇呢,能和魅力相.我马上想起那年我看到的辽塔没有修复前的照片,历尽沧桑,这个词就跳跃出来。耸立,开始我用的是立,后来觉得“耸”,更加贴切。上句写完黄龙府(这是必须要放进去的,岳飞曾经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下句用啥对呢?我思考一上午,很难找到三个字的地名。想用玉龙,因为在左家遗址发现玉龙,可是龙又重字。从资料上看到五台山遗址,我豁然开朗。为了不让外地人误以为是山西五台山,加上左家遗址,正好合乎格律。练字很难,我这个家乡题联写的还不完美,但是我尽量推敲了。


       我非常喜欢古诗词,由于历史原因,文化水平低,往往力不从心。写诗词最基础的学习就是从对联开始。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认为沧浪诗词学校的讲义是最好的讲义,详细系统而易懂,特别是授课老师的讲解,使这些讲义更熠熠生辉。每一堂课,都感觉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块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663
贡献
32586
金钱
43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2 1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馨香落凡 于 2022-10-19 09:54 编辑

冬组长:馨香落凡

          我的学联心得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毳毳院长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院长文采出众,博学多才,蕙质兰心,更难能可贵的是,院长开办沧浪诗词学院都是免费义务教学,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国学不辞辛苦。其次我要感谢楹联一期的所有老师以及各位辅导评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因为有您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就,谢谢您们!

       时光匆匆,转眼沧浪楹联一期学联生涯即将毕业。回想一路走来,感慨万千。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说实话,我比较汗颜,因为自己学得不好,有负老师期望,但是收获肯定是有的,回顾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以下总结:学联心得、楹联基础、楹联忌讳和析联篇。

一、学联心得篇:简单说两点:1、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2、学联如爬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其实学联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二个字“多练”,炼句和炼意,多鉴赏古人楹联,学习他人的立意思路,有的同学说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我想说 ,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楹联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窗口。因此,楹联的写法是有严格要求的,首先楹联基础很重要,学楹不仅要遵守六个要素,还应避免出现一些忌讳。

二、楹联基础的六大要素:
1、字数相等
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出句的字数可多可少,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每一个汉字都有词性,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比如天、地、风、雪…)、代词(比如尔、汝、吾、侬…)、动词(比如看、问、向、催…)、形容词(比如佳、美、奇、灿烂…)、数词(比如一、二、百、千…表示数目的词)、和量词(比如分、寸、次、回…表示数目或者动作的单位的词)。
虚词包括副词(比如很、都、依然、又、不…)、介词(比如从、在、为、以…)、连词(比如与、而、但、等闲…)、助词(比如之乎者也)、叹词(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其中吁、咦、啊、唏都是叹词)和拟声词(比如唧唧、啾啾、簌簌、嘶嘶…)。

3、结构相应
上、下两句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词或者词组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注意,在这里只分辨词和词组,也就是单纯词和合成词,不再分辨语素,防止理解偏差。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以及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节奏相同其实是根据语气的停顿和词的结构分段判断的,一般按照词或词组来划分。
举例说明:
如:春来无痕迹
春来,主语;无,谓语;痕迹,宾语
那么,按照句子的成分来划分,其节奏就是这样的:
春来/无/痕迹
一个句子有三个组成部分,这是212的节奏。

5、平仄相谐
上、下两联在平仄上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并且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仅仅只有上述要求还是不够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1)上下联不出现孤平;
2)任一联都不得出现三平尾、三仄尾;
3)多句组成的一联,上联每一句的末尾要遵循马蹄韵的规则。

6、意义相关
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一般分为三种,即内容关联相互配合、内容相反对比衬映、内容连贯而下。
1)内容相关型(如比兴、联想)。
2)内容相比型(如并列、相对)。
3)内容连贯型(如流水)。

三、楹联忌讳篇
1、楹联忌讳合掌,合掌是上句和下句都说一个意思;
比如:苍天何以远,穹顶始为高。
前面写苍天距离人之远,后面的穹顶也是天的意思,是说天顶非常高;两句意思一样或接近,这就是合掌。

2、楹联忌讳上下联重字重意,意思是同一个字在上下句中的意思一样,或者同位同字;
比如:岁月催人老,东风催眼清。
催是同位的字,都相同;
比如:雪落怀人远,愁堆任雪轻;
这里的雪上下联都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的名词‘雪’,这也是要尽量避免的。
又比如: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字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3、楹联忌讳失重,意思是上联和下联在感觉上有明显的大小、轻重、清浊的区别;
比如:万仞高峰惊日月,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面是天地日月,后面是花枝柳树,明显失重。
     总结综上所述,楹联的写法在满足了字数相等、节奏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谐、结构对应、内容相关这六个基本特征外,还应该避开一些忌讳,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楹联。

四、析联篇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个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

2、下面以我的作业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例如:
出句:万里清江上【古】
对句:孤帆白日边【馨香落凡】

析联:出句一句话没有说完,万里清江上怎么样,会有什么?需要对句来补充说明。从上面的对句可以看出,对句都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而不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万里的清江上一片寂静,一叶扁舟在烟波中悠闲荡漾。这样两句组合才能构成一句完整的画面,属于单句流水对。

又如:出句:花雨一帘春谢幕【江雪】
           对句:柳烟三径客凭栏【馨香落凡】

析联:出句给的物象,花、雨、春、幕,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暮春景。联眼是“幕”,那么花谢纷飞,落花如雨,残红满径,岸柳堆烟。却道是“雨过飞花落满城,闭门芳草唤愁声。春疏离去花难护,风卷残红鸟闻惊”的伤春情绪。那么我的立意对句是“柳烟三径客凭栏”与上联伤春情怀构成一幅相同的暮春图。在我看来,上联普通写景叙事,下联以景带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下联以情致胜,一幅联,就是一副画面。

再如:
出句:桃花不解梅花志【舰长】
对句 : 杏月那知腊月神【馨香落凡】

析联:出句采用叠语对,上联给的物象,桃、梅,联眼是“志”,意思是桃花虽有美丽的外表,妩媚妖娆,但经不起寒霜相逼,而梅花冰清玉洁,傲雪凌风,不畏严寒。所以桃花不懂梅花的志气、品格、风骨。我的对句是“杏月那知腊月神”。这样上、下联言志就构成相同的主题画面。
又再如:
出句:但得一方能避世【风尘】
对句:不妨三径自修心【馨香落凡】

析联:出句人希望得到一方净土,远离尘嚣,与世无争,颐养天年。后面怎么样没有表达清楚,这就需要对句来补充完整。那么我根据上联立意对出下联“不妨三径自修心”的淡泊宁静,不争名利的隐世心态构成相同画面,这是转折条件关系复句式流水对。

3、下面以我的作业出句、对句及题图成联为例说一下吧!
例如:此次作业是以李白《静夜思》诗意,创作七言流水对上联出句两个,并对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本诗语言浅显,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言简意赅,却成功的刻画出了外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无声的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举头望月,低头沉思,仰俯之间触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我按五言古诗意并分别作两副对联,这是七言流水对。

出句:怕见疏窗明月照【馨香落凡】
对句:可怜孤蹋冷风吹【馨香落凡】

出句:最是归心遥对月【馨香落凡】
对句:由来客路更思乡【馨香落凡】

又例如:扬扬老师以题图《荷》作一副成联:

E9F3F1B4-B013-422F-974F-BB7383B3B7F7.jpeg

根据图中的荷花立意,荷花含苞待放,荷盘上露珠滚动,更显荷花画面的灵动。在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中,称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将荷花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所以人们把荷花比喻成花中品德高尚的情操的花。我以荷花的清新高雅品格,题图荷成联一副。

题图·荷
馨香落凡
濯濯清姿,浥露红衣初出水;
亭亭净植,摇波翠盖不沾尘。


再例如:扬扬老师以题图《蒲公英》作一副成联:

4A2B6BEE-E1DB-4945-8492-3784239E65F3.jpeg

蒲公英图立意:蒲公英是一种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开朗,一生淡泊从容,随遇而安。蒲公英在很多人的心中是一种自由的象征,蒲公英属于随风飘零的性质,被风带着,看似随遇而安,其实还是包含着寻找自己目标的愿望,它把它的种子包裹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等待它落地的那一刻,也就是孕育着新生的开始,所以它有坚强的象征。我以蒲公英淡泊从容,随风飘扬的坚强性格,题蒲公英成联一副。

题蒲公英
馨香落凡
一生淡泊,旷野春来皆烂漫;
万里飞扬,寒烟日暮自英华。


      在此,我为毳毳院长和所有老师写了一副赠联为结束语。感恩沧浪楹联一期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谢谢老师!您们辛苦了!敬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祝各学友学业有成,万事顺遂!最后,祝沧浪楹联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赠院长毳毳
文/馨香落凡
沧浪引,招纳贤才,兼全劲节,正值芝兰馥郁参差喜;
曲水行,传承国学,不负贞心,欣看桃李芬芳次第开。


赠楹联一期所有老师
文/馨香落凡
一片丹心,谱写园丁曲,芝兰四季春风秀;
满腔热血,甘当种树人,桃李三千雨露芳。


  
             2022年10月0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397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41
贡献
964
金钱
1509
发表于 2022-10-2 21: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联的一点感想和收获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弹指一挥间,我即将沧浪楹联一期毕业,回首几个月的学习,感慨万千,首先感谢毳毳院长!给了我们一个传承国粹楹联文化的平台,更应该感谢的是沧浪楹联一期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 
        下面就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分享如下。 
题图出句
一、出句在对联中的作用:
出句要给出整副对联的主题、立意、句式和格律,引导对句人作出对句,完成对联的创作。”
也就是说,出句在对联中,起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用诗家语引导对句:
1、精准选象。
诗家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含蓄。含蓄就是通过对物象注入自己情感形成意象,再以意象的集合来形成意境,表达情感。同样的句式,不同的选象,其立意和意境是有差别的。比如我们讨论过的两个例句:
“浮云随鹤远”,鹤的意象是潇洒脱俗。这个出句的立意是闲逸。感情色彩是暖色的。
“浮云随雁远”,雁的意象是离别故乡。这个出句的立意是离愁。感情色彩是冷色的。
两个物象的立意不同,为了实现意联,对句自然也要表现出不同的立意。如:

浮云随鹤远;
隐士近兰闲。

浮云随雁远;
落叶觅根归。
再看下面一位老师的例句:
月入疏窗人不寐【小溪】
选择的物象是“月”和“窗”。“月”的意象是什么?

对于心存高洁的雅士,月是知音。

对于飘泊在外的游子,月是愁。

对于闺中思妇,月是离愁。

“窗”本是中性词,加上定语“疏”,又有什么涵义?“疏”:(动》本义:疏导,开通。“疏窗”:打开的窗户。
把窗打开,显然是暗示作者有一种期盼。期盼什么?是盼知音?盼乡音?盼情郎?......就看你对“月”的意象如何理解。

“月入疏窗”的形象描写细腻,令人如临其境。可以从这四个字构思出一幅画面。

题图联的创作方法:

题图联创作方法主要有三大类:

1、切图法:

切图法,又叫入图法。指出句的文字内容出自图面且与图面融合。并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图面的意境。

2、出图法:
出图法:指出句跳出画面的约束,通过联想把出句与画面元素的意象关联。

3、半切半出法:

半切半出法:指出句的一半与图面景物切合,另-半则天马行空地联想。

我在题图出句的时候,根据自己对图面意境的理解,灵活运用上述三种创作方法。

下面是我在一期学习时的对句:
题雁
凌怡
长天万里书人字;
绝塞千峰载客音。

题楹联一期

墨海弄潮,铸就名师本色;
联山授教,育成后学无双。

赠美师扬扬

兰心蕙质,经纶满腹英明士;
毓秀钟灵,学富五车锦绣才。

赞冬组长馨香落凡

气质如兰,一片馨香凝秀句;
文章似玉,三分翠色酿嘉篇。

自题
凌怡
秋染生涯,喜植竹种兰,撷取唐风宋韵;
霜沾鬓发,欣赏梅品菊,收寻汉学元声。

题图:伉俪情深
凌怡
纤枝上,丽影双栖,闲看花开花落;
风雨中,娇姿并蒂,静听冬去春来。

题图,人勤春早
凌怡
紫气氤氲农叟早
和风缱绻老牛忙

题图,题荷
凌怡
露珠凝碧玉,纤尘不染;
朵蕊吐红嫣,清丽无瑕。

以上就是我学联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敬请老师斧正。 

总知学好联还要多读多练,勤能补拙,就说这些,感谢全体老师,班委,班主任,班组长,在这半年多有你们的指导呵护,让我在楹联创作开始起步!再次衷心感谢所有的老师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8

帖子

4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5
贡献
1153
金钱
1827
发表于 2022-10-3 0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楹联群学习心得(毕业论文)
冬-02心灵驿站
在今年的二月底,忽然发现我被拉入楹联群一期,虽然一直以来我好喜欢古诗词,每每读唐诗宋词,自然就会融入其中的喜怒哀乐,赞叹诗句美妙!但楹联对我来说是一张白纸,只知平仄要对齐而不知还有词性要对品,不知“隔”是啥意思?啥是六要素?也不懂得啥叫流水对,真的是小白!经过七个月的学习,杨杨老师每星期四晚认真的授课,才慢慢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尝试着对句,也懂得流水对是由假设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完成每一次的作业,时间如流水转眼经过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从平仄,词性入门,学习如何析联对句,如何看图写联,到成联的创作,终于迎来了毕业季,在此要感谢沧浪楹联群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也感谢在群练习对句时,天马行空老师的耐心指导,例如联友出句
欲释情愁频纵酒(联友),我用错了前面两个字,是天马行空老师引导,我才对出:
可将爱恨尽随风(心灵驿站)
完成了流水对。
在此也谢谢评阅老师对每一次作业的点评。现将学习的对句分享出来:


出句:回眸已是青春远【书剑】
对句:弹指犹觉暮景深(心灵驿站)

出句:开尊未饮心先醉【晚秋】
对句:旧事重提话不休(心灵驿站)。
雾里看花双眼浊【蓝桥】
灯前挥墨满怀欢(心灵驿站)
偷来闲日观山水(何求)
换取静心品酒茶(心灵驿站)

出句:一叶红枫题小字(飞扬)
对句:满笺墨迹诉相思(心灵驿站)
出句:红枫一叶燃诗意
对句:白菊满园醉客心(心灵驿站)
出句:一屉相思何处寄(联友)
对句:满怀心事掷荔枝(心灵驿站)
出句:庭前听鸟叫(一生何求)
对句:房里盼郎归(心灵驿站)
出句:看楼头小月(一生何求)
对句:吹海上凉风(心灵驿站)
这些都是初级班临屏练习对句。以第六联为例说说如何对句:
红枫一叶燃诗意,是写秋天那菊也是秋天的菊,所以对:白菊满园醉客心。红枫对白菊,一叶对满园,燃诗意对醉客心,工整。
接下来是进入中级班,中级班学习了如何看图写联,如何读古诗词写联。
如作业:
1、以李白《静夜思》诗意,创作七言流水对上联出句两个。并对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句:许是蟾光知我意
对句:才为梦里见亲人

岀句:举头痴望床前月
对句:低首长思故里人。

2、看下面的图出句,要求出句是上联,七字。 图是遍地枫叶分飞。

出句:丹枫舞风飘落叶。
转眼进入高级班,开始学习成联:

《故乡》
天涯游子思亲切
茅舍萱堂盼我归
《题琴》
纤纤玉手高山曲
袅袅弦声流水音
《青山》
闲攀峻岭观奇景
身处空灵览险峰。

题   梅
数朵暗香疏影动
一身傲骨斗严寒




一 、题筷子,单边不少于五言。

二、 教师节快到了,请为人民教师题一副联,单边不限字。

题筷子
三餐相伴成双对
一路同行永不分

题园丁
三尺讲台,解疑释惑培桃李
一支粉笔,春夏秋冬育栋梁。
虽然我只是学了楹联的皮毛,还学不透彻。对句,成联也很滥,没有同学们写得漂亮,好看,华丽。但最起码我已不再是小白,门外汉!在此再次谢谢沧浪联校的所有老师,班主,组长,同学用心指教,无私奉献。最后以自题做结束
自题
年近六旬,一事无成,笔下空唏叹。
身经百折,初心未改,案前独自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1241

帖子

8333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乐亭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870
贡献
1949
金钱
297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3 0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人一味 于 2022-10-3 11:32 编辑

沧浪楹联一期毕业感言
冬组长-闲人一味

       吾好诗词,虽能言多数篇,不得大雅,尤为楹联,望为仰止,今入沧浪习之,幸哉,终得沧浪之清,濯笔之短板,联之思拙,戓成小学。
       吾常懈惰,但师之勤勉,每于群中,课时,释之联意,联律,联式,始得三成,一成联之六要素也,曰:相等,字数也;相关,内容也;相当,词性也;相称,结构也;相应,节奏也;相谐,平仄也。二成曰词之基础,词性,结构,句式也。吾幼未习,每诗成联成苦为懵懂,今得解惑,略成一二,学习之路,仍须倍加也。三成联之意境也。为意像者,取之于情、寓之其景、得言外之意,方为悠远,其势迵传。为取像者,言则真,方可驾驭其境其物其情,感物、感时、感人、感境之抒也。为言语者,贴切,内容也;切人、切事、切地、切情也。使之读亲切、感真实,则多个性、针对性,故张驰适度,其联方为得体。
       为学不长,习之为厚,感沧浪之师殷勤,友之互勉,实为诗词之路节点,故做心得数言,虽不尽善全为悟,略以诚真为筹,为谊,赠沧浪诸师诸友,记之。
202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4472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23
贡献
4917
金钱
578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8 2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感怀
冬11一柳中月

时光匆匆,我们沧浪诗词学院楹联一期将要毕业了。我怀着十分感激之心, 首先要感谢毳毳院长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平台,院长胸怀大志,放眼未来,专心于传播国学文化,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办沧浪诗词学院都是免费义务教学,招贤纳士,广聚人才,传播古典文学不辞辛苦。其次我要感谢楹联一期的各位辅导评阅老师们,你们披星戴月,风雨不误,孜孜不倦的教导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成就,谢谢了!

        回想当初,我有幸进入沧浪楹联学院一期学习,很高兴。
我一个只认识对联平仄的白发人,一路走来,感慨万千。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说实话,我比较用功的,因为我喜欢古典诗词,喜欢楹联,我认为楹联是古典文学中的一枚明珠,可望不可及,今天我果然自己动笔学写成联了。在学习过程中,听不懂的地方,反复看讲义,个别的词语去查百度和词典。虽然学识浅薄,年老体衰,沒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收获肯定是有的。

       学联首先要学词性,起初觉得词性很难学,听老师讲完课一概不懂,翰墨老师细心的红扛扛红圈圈的点拨指教。
原来 常用短语结构主要讲了五种(并列(联合)、偏正(状中、定中)、主谓、动宾(述宾)、动补(述补 中补)) 84年《提要》把“介宾(介词短语)、固定短语”列为常用短语 把“同位短语”改叫“复指短语”正对偏正。

       飞扬老师讲楹联基础的六大要素:
1,字数相等,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需相对。每一个汉字都有词性,(古代)分别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
3:结构相应,
上下两句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那里停顿,以及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节奏相同其实是根据语气的停顿和词的结构分段判断的,一般按照词或词组来划分。
5:平仄相谐
上下两联在平仄上,最起码的要求上联末字是仄,
下联未字是平,并且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仅仅只有上述要求还是不够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基础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滿足以下要求:
一:上下联不出现孤平;
二:任一联都不能出现三平尾,三仄尾;
三:多句组成的一联,上联每一句的末尾定要马蹄韵。
6:意义相关
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下面把我的作业对句和出句分享出来让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题北雁
出句:文人笔下飞天景;(柳中月)
对句:野客家中报信夫。(柳中月)

题青山

出句:头顶篮天曾入画;(柳中月)
对句:身陪碧水自成峰。(柳中月)

题琴

出句:奏起春风声袅袅;(柳中月)
对句:拨开碧水浪悠悠。(柳中月)

题 竹
出句:空心更有冲天志;(柳中月)
对句:重节方能胜笔端。(柳中月)

出句:衫破裁云补【何求】   
对句:身疲卧石眠【柳中月】
出句:凭栏寂寂听春雨【何求】
对句:近水悠悠见客舟【柳中月】

出句:走过人生无数坎【何求】
对句:看开俗世一浮名【柳中月】
出句:更深倚枕时听雨【何求】

对句:风起挑灯又忆亲【柳中月】

题组长馨香落凡
(柳中月)
春来奋力,同梅斗雪馨香在;
秋后如师,共友分联雅韵生。


题做核酸

(柳中月)
一根棉棒,沾唇寻冠疫;
多个白衣,试管辨阴阳。

题望客图
(柳中月)
千帆己过无君影,
数日重来举伞人。

题荷图
(柳中月)
风尘不染,绿盖怀珠君子意;
水岸传香,红衣秀蕊女儿情。

题蒲公英
(柳中月)
风暖开花,金黄朵朵养生菜;
雨凉釆叶,碧绿根根治病方。


题书房
(柳中月)
淡淡书香,催君宋韵唐风勤读;
浓浓翰墨,伴我千山万水劲耕。​

       要毕业了,真舍不得日夜辛苦辅导的老师,班主任和我的组长们,还有天天勤学苦练的学友,是你们的陪伴让我愉快的渡过了半年多紧张的学习时光。再次感谢沧浪楹联一期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敬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祝各位学友学业有成,祝沧浪诗词学院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副首版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块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4663
贡献
32586
金钱
4348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0-9 1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代交毕业论文:


冬03:阳光灿烂

          学联高级班毕业心得

    首先感谢所有老师以及各位辅导评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谢谢您们!

    回顾学联的经过,有以下三点:学联心得、楹联基础、楹联忌讳和析联篇。

一、学联心得。1、学联如修身,严肃认真,勤学苦练是必须的。2、学逆水行舟,不断前行,脚踏实地才能厚积薄发,多鉴赏古人楹联,思路,勤思多实践 。勇于试错,有错必纠,才能学有所成。3、热爱楹联文化。精心钻研,遵守楹联六个要素,避免常见错误。才能一步一个脚印。

二、楹联基础的六大要素:
1、字数相等
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出句的字数不论多少,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每一个汉字都有词性,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实词和虚词。

3、结构相应
上、下两句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词或者词组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以及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节奏相同其实是根据语气的停顿和词的结构分段判断的,一般按照词或词组来划分。
举例说明:
如:春归何处
春,主语;归,谓语;何处,宾语
其节奏就是:春/归/何处。这是212的节奏。

5、平仄相谐
上、下两联在平仄上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并且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仅仅只有上述要求还是不够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1)上下联不出现孤平;
2)任一联都不得出现三平尾、三仄尾;
3)多句组成的一联,上联每一句的末尾要遵循马蹄韵的规则。

6、意义相关
楹联的两联之间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一般分为三种,即内容关联相互配合、内容相反对比衬映、内容连贯而下。
1)内容相关型(如比兴、联想)。
2)内容相比型(如并列、相对)。
3)内容连贯型(如流水)。

三、楹联忌讳篇
1、楹联忌讳合掌,合掌是上句和下句都说一个意思;
比如:溪流何以远,弱水始为心。
前面写溪流为什么之远,后面的弱水也是天水的意思,两句意思一样或接近,这就是合掌。

2、楹联忌讳上下联重字重意,意思是同一个字在上下句中的意思一样,或者同位同字;
比如:岁月催人老,时光催鬓霜。
催是同位的字,都相同;。
又比如:百鸟歌人间;一龙降尘世。两个“人间‘’尘世”字在同一个位置上,都是一个意思。
3、楹联忌讳失重,意思是上联和下联在感觉上有明显的大小、轻重、清浊的区别;
比如:可上苍穹揽日月,能攀翠柳折细枝。
前面是苍穹日月,后面是翠柳细枝,明显失重。
     综上所述,楹联的写法在满足了字数相等、节奏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谐、结构对应、内容相关这六个基本特征外,还应该避开上述忌讳,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楹联。

四、析联篇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个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

2、下面以我的作业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例如:
出句:秋窗独听潇潇雨【古】
对句:绿竹又起瑟瑟风【阳光灿烂】

析联:出句暗藏了一个我,说的是秋天时节独自一人听窗外潇潇的雨声,凸显孤独寂寞的情状。需要对句来补充说明。需要对句对出句内容加以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对句就是绿竹又起瑟瑟风。从主题结构到词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属于单句流水对。

又如:出句:夜雨敲阶频滴处【出句】
           对句:凉风吹帘又卷时【阳光灿烂】

析联:从出句可以看得出来,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夜晚听雨景。联眼是“敲”,夜雨声频频敲击着自己寂寞的心情。对句却道是“凉风吹帘又卷时”的思念惆怅的情绪,加深了私人念往事的孤独难耐凄凉的心情。与上联伤春情怀构成一幅意境相同的听风雨的图画。上下联下联以景带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

再如:
出句:疏影傲骨雄姿俏【对句】
对句 : 暗香丽影雅志高【阳光灿烂】

析联:上联给的物象,意思是梅花傲骨不惧寒雪冷风欺压的雄奇的外表,对句以梅花的香气,冰清玉洁的精神傲雪凌风,不畏严寒。上下联情景交融,充分展现梅花的志气、品格、风骨。这样上、下联言志就构成相同的主题画面。

3、下面以我的作业出句、对句及题图成联为例说一下吧!
第七讲作业:
为你家乡或你熟悉的景点创作一副成联。要求:单边不少于四句。句脚用马蹄律(正格变格均可)。
蓟州盘山
阳光灿烂
秀丽嘉处,雄貌神姿挂月峰,紫盖云连万松寺,天子曾经揽胜。
清幽绝地,妙音雅态流泉谷,碧波水傍千石岩。游人往返观景。

解析:本诗上联语言清丽,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言简意赅,却成功的刻画出盘山的秀丽景色和历代帝王游览的圣地,表达作者热爱家乡之情。下联第一部描写了盘山清幽,雅致的景色,以及人们热爱大自然,观赏大自然的怡然自得的心情。仰俯上下之间触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赞美之情。

又例如,以题图《蒲公英花絮》作两幅副成联:
颜素身轻存志愿,痴心普爱向天涯。
好风凭借逍遥舞,无欲清魂处处家。

蒲公英花絮图立意:蒲公英花絮满身洁白轻盈,心存普度天涯的志向,凭借好风,随遇而安,处处为家的高尚的情怀,也是一种自由自在,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看似随遇而安,其实还是包含着作者寻找自己目标的愿望,把自己的志愿深扎了内心深处,等待它落地的那一刻,也就是孕育着新生的开始,所以它看似柔弱,确有淡泊从容和坚强的品格。

  2022年10月0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社雅韵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76
贡献
12521
金钱
20198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0-9 2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楹联一期毕业感言         
戈壁红柳:
     我自幼就喜欢诗词,但没有系统学习过。只是小学课文那些有限的知识。后由于几十年
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更没有心情学习。退休后得闲才又重新学习。由于种种原因学
习又有很大困难,学得不好,不达标。尽管如此,还是学了一些。写了一些诗词,也是小学水
平。
     有幸进沧浪楹联班学习,能聆听老师的细心讲解。受老师真传,本人感到荣幸,尤其是
老师不图名利,不怕辛苦,认真教学,为人师表。是我学到的最大收获。
教书育人:
   我认为育人是第一位的,育人先育己。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院长都是一样的不图名利。
   社会上有一种风气,一切为了钱,为钱不择手段。老师专门收取学生们的补课费,赚学生
的钱。可我们的老师他们图了啥?不收取一分钱,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才是真正的教师。
我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
   不怕辛苦:        
   我们的老师每天有不同的工作,有的老师还要加班,回到家里还要忙家务,给孩子讲作业
。多么辛苦呀!老师不辞辛苦给我们备课,上课,早读,晚读......。有时忙到深夜,早读
又起的很早,真是辛苦极了。可是老师没有怨言。这才是好老师!
再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
   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六个要素”在联对中是最基本的知识。1.字数相等这是必须的,
字数不等不成对。2.平仄对立,关系到阴阳抑错的听觉。3.词性相合要相称,关系到结构。4.
相称,与结构相依;相应,节奏;要和谐。
   对联十忌
   1.忌合掌。2.忌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不是联病)。
   3.忌失对,4.忌失替,5.忌孤平,6.忌隔(隔景,隔意)。
   7.忌三平尾,8.忌头重脚轻,9 初学用僻典,10.忌同声收尾、同声落脚。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数知识还是困惑不解,有的懂,有的不懂。有的一知半解。还有待
于在实践中边学习边理解。在写作中加深体会。
   非常感谢老师辛勤的劳动。再道一声老师们谢谢你们了!

   秋天硕果满园丰,桃李争辉醒目红。
   本届排行谁第一,盈联彩对照长空。
最后再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

                                202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4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8
贡献
339
金钱
566
发表于 2022-10-10 05: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碰子~ 于 2022-10-10 05:27 编辑

学联的一点感想和收获,
冬36海碰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好!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我即将沧浪楹联一期毕业,回首几个月的学习,感慨万千,首先感谢毳毳院长!帮我注册QQ号准进沧浪学院,给了我们一个传承国粹楹联文化的平台,更应该感谢的是沧浪楹联一期所有老师的无私奉献!
    下面就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分享如下。
     一、出句在对联中的作用:
出句要给出整副对联的主题、立意、句式和格律,引导对句人作出对句,完成对联的创作。也就是说,出句在对联中,起主导作用。
    二、楹联基础的六大要素:
1、字数相等
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出句的字数不论多少,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每一个汉字都有词性,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实词和虚词。
3、结构相应
上、下两句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以及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谐
上、下两联在平仄上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并且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上联每一句的末尾要遵循马蹄韵的规则。
6、意义相关
楹联的两联之间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一般分为三种,即内容关联相互配合、内容相反对比衬映、内容连贯而下如流水。
    三、 对联的主要修辞手法
一、修辞与语法的区别:
二、修辞的概念:
【修辞】:修辞的本义就是修饰言辞。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手法】: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语言修饰手段。
三、对联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对偶:
(二)、倒装:
(三)、比拟:
(四)、比喻:
(五)、对比:
(六)、排比:
(七)、列锦:
(八)、夸张:
(九)、通感:
(十)、设问、反问:
(十一)、重字
(十二)、双关:
(十三)、引典、用典:    这些知识的掌握源于所有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耐心指导所得。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底子薄年岁大!大多数知识虽有困惑不解。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把收藏起来的讲议、作业点评,深刻理解学习吃透。在实践中提高领悟。
    总之学好联还要多读多练,勤能补拙,就说这些,感谢全体老师,班委,班主任,班组长,在这半年多有你们的指导呵护,让我在楹联创作开始起步!再次衷心感谢所有的老师们! !
    2022年十月八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89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2
贡献
351
金钱
13435
发表于 2022-10-12 23: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21董公明
   时光匆匆,转眼毕业。
   很幸运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么一个组织,认识这么一群人,学习楹联这么一件事。实际上作为一个主修专业并非语言相关的大学生,我的楹联知识只限于初高中所积累的,所以确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非常佩服沧浪诗词学院的各位老师,每次讲课都非常用心,讲义的详略,重点标化都非常清晰,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催促也都非常有水平,想必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有所作为。
   至于我本身学的知识,因为时间付出的不够,所以确实还需要好好把讲义再多多复习,扎实基础,力争学有所得,不负老师们的付出,不负老师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之心。
    感恩遇见的所有人,祝一切顺遂,快乐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