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怀首席版主
精华698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7818
金钱120287
贡献108455
首席版主
雪域情怀首席版主
 
威望- 7818 点
贡献- 108455 次
金钱- 120287 枚
 
|
本帖最后由 青山深处 于 2022-9-13 17:13 编辑
酒 会 诗 友
友
以酒会友,自有一番情趣。
《许昌青春诗会带小诗友夜饮戏作》:
“何必咄咄问理由,违规只是小阴谋。溜出宾馆聚隔壁,点上铜锅炖骨头。
月色分杯三碗少,诗情佐醉二更休。青春不便打包带,趁此风流再一瓯。”
此时塑造了一群诗酒为乐的美酒鉴赏家形象。首联颔联叙述夜饮由头。作为饮酒之人,读着非常亲切,因为说出了自己说不出的亲身体验。但有意思的是有此体验者多如牛毛,而将体验化作诗句者寥若晨星。这就是诗人与一般人的区别。李白曾“举杯邀明月”,而武先生笔下的诗人们更是浪漫,更是大胆,直接将月色不邀而分,如分囊中之物。“诗情佐酒”,潇洒豪迈之至。“三碗”已是大酒量,然犹嫌少,可见是超级酒客。二更天,为亥时,21时至23时,还是正常休息时间。可见他们爱酒有度并由此产生美酒伴青春的人生感悟,这与饮酒无度,焚琴煮鹤,导致人生低谷甚至人生悲剧的疯狂酒徒形成鲜明对照。
老友对酌,自然谈古论今。
《元旦与谷萃健兄定慧桥小酌兼和原作》:
“此日何时且不论,只看异代换乾坤。冰心落雪原无迹,逝事经年总有痕。
开户将迎新燕子,成诗好送旧王孙。三巡酒后杯中尽,夜色通明亦可斟。”
首联开篇就写活了酒场。两个知心酒友不论时间早晚,高谈阔论世事变迁。如果说首联是宏大叙事,那么颔联则是个人叙事:冰雪无迹,逝事有痕。宏观叙事,“只看”体现的是发展变化的历史眼光;个人叙事,“总有”昭示的是被时间埋没的一段感情。如果说,首联、颔联体现的是“旧”,那么,颈联体现的是辞旧迎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意似尽,但从酒场发展逻辑来说,酒意未到极致,于是尾联呼应题目“小酌”,酒过三巡,乘夜色正好再饮,颇有气势,在诗意似尽之处,再生波澜,不是画蛇添足,而是使诗意更加浓烈。
不仅经得住酒场的考验,而且经得住人生考验的人才是令人尊敬的酒场英雄。
《听某兄醉后说迎检》:
“千儿八百事区区,老窖犹嫌度数低。酒醉杯中司法所,歌迷夜半反贪局。
诚心笃意皆甘愿,霜剑风刀未紧逼。名次席间先内定,又添一面小红旗。”
此诗以某兄醉后吐真言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清廉干部形象。工作上日理千机,举重若轻;喝起酒来,老窖嫌低,游刃有余。因为醉酒,进了司法所,因为歌迷进了反贪局。经审查,这位同志一心工作,甘愿奉献,是个久经考验的好干部,因而反腐的尚方宝剑没有对他落下来。尾联进一步对他进行歌颂,名次内定,首席非他莫属,因为他在这里竖起一面反腐“小红旗”。在当代,反腐英雄很多,但在很多同事跌倒于酒阵之中而他却胜利突围的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震撼力。但此诗亦有不足,司法所以法律服务为职责,而管辖机关应是公安派出所。
俗话说,熟不讲礼。到了酒不讲礼的时候,说明关系已经很铁了。
《冯柏乔董事长邀访金科集团并设宴款待,自不善饮却不限众人,叫我等酒徒喜不自禁,戏作》:
“诗家意趣本相同,茗兴偏需君子风。喜到金科能放胆,抱瓶不避主人翁。”
此诗立意是以酒体现金科集团董事的礼遇。采用对比法,比较饮茶与饮酒之不同。饮茶讲究文明礼貌,而到金科集团,却是不用讲礼节,率性而为。一个“放胆”,一个“不避”,体现出董事长的大度和朋友间的亲密无间。而其中穿针引线的自然是酒。
诗友聚会,自然坦诚无华。:
《甲午年腊八与诗友夜饮》:
“溯梦春头雪再三,天开慧眼辨悲欢。一群死党平分醉,半碗薄粥化解寒。
利欲常将心篡改,前途唯恐路纠缠。明年物候谁推测,待向新啼问杜鹃。”
此诗表现了诗友雪后饮酒纯真的感情和对未来的信心。首联为夜饮做环境铺垫:春头多雪,终于停下。“悲欢”大有深意,不仅指多雪引起的悲欢感情,更指人生道路的悲欢遭遇。“一群死党”看似贬义,实则褒扬,把诗友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关系写活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醉”同分。把诗友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的不是物质利益,而是在精神层面的“半碗薄粥化解寒”的价值观念。颈联离开眼前的酒场,将视野转向人生层面,将利欲对初心“篡改”的问题形象地提了出来。这群诗友不是醉生梦死的堕落者,而是牢记使命的清醒者。有了颈联的清醒,也就有了尾联的信心。化用杜鹃啼血典故,一个“新”字,希望有焉;一个“问”字,信心出焉。
诗友赠答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一种不涉及物质利益的精神交流。
《营口寇春连诗友宴中赠<濯月集>》:
“沽酒春席不寂寥,连番热浪退寒潮。杯添底气能肥胆,月浸诗情好打包。
渤海帆收载云厚,家山雨过看青高。来年或可重相会,莫认石桥作灞桥。”
寇春连:营口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首联从酒宴的热闹场面开篇,但没有正面写,只是用了“热浪”“寒潮”二词。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用了“退”字,看似败兴,但放在“热浪”“寒潮”中间的时候,这“退”字却是闪闪发光,把热闹的酒场写活了。颔联正面写宴会场面。俗话说:酒壮英雄胆。诗人没用“壮”而用“肥”,除了平仄规则的考量,更有生动逼真的把握。“月浸诗情”,说明这是一个月照诗友,诗情满满的宴会。“打包”这一酒场用语的上场,使得更具有现代特色。传统观点认为酒后打包是丢脸面之事,现在却是文明行为。颈联写渤海、写家山看似与酒宴无关,实际是酒宴的重要内容:寇连春赠诗人《濯月集》,作为诗人来说这是重大收获,如渤海渔船满载而归。在诗集中,寇春连把自己的家乡写得如雨过山青天高,风景如画。尾联又回到酒上。前面没有说喝多少,这里却通过调侃说出来了:再重会不要喝得见到家乡的石桥竟认作陕西省象征离别的灞桥。可见喝得不少了。
|
|